李娜;贠可力
目的:观察具有软坚开肺利水功效的复肝春3号方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肝硬化腹水诊断要求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肝春3号方治疗;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20 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肝功能,腹部彩超等指标。结果: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相比( P<0.0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2组治疗前后ALB、ALT、AST、TBIL均有所改善,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腹部超声比较:门静脉内径,脾厚治疗前、后数据无统计学意义,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腹水减退方面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复肝春3号方能有效消退患者腹水,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在联合西医对症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毛宇湘;张志威;钱金花;管佳畅;孟宗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芪红水煎剂中2种主要有效成分花旗松素和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Sunfire C18(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90 nm (花旗松素)、365 nm(槲皮素)。结果:花旗松素和槲皮素线性范围分别为0.0755~0.1208μg( r=0.9994)和0.0308~0.0924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2.74%(RSD=1.71%)和102.45%(RSD=1.52%)。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芪红水煎剂中花旗松素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亦可作为芪红水煎液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巴寅颖;于萍;杜宇琼;车念聪;靳华;吴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拟强心汤对心梗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舒缩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法制备大鼠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8周后,给予药物灌胃治疗;经治疗4周后,采用通过颈动脉插管测定大鼠血流动力学状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FQ-PCR)法和Western Bolt 法检测心肌钙调控蛋白肌浆网钙泵( SERCA2a)、雷尼丁受体2( RYR2) 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的心功能显著下降,主要表现在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其中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明显升高(P<0.01),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上升大速率(+LVdp/dtmax)及左室下降大速率(-LVdp/dtmax)绝对值均降低(P<0.05);心肌钙调控蛋白SERCA2a、RYR2 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5)。给予自拟强心汤干预后,能够有效的降低心力衰竭大鼠LVEDP水平(P<0.05),升高LVSP、+LVdp/dtmax、-LVdp/dtmax水平(P<0.01);能够升高心肌钙调控蛋白SERCA2a、RYR2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的水平(P<0.05)。结论:自拟强心汤能够有效的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升高心肌钙调控蛋白SERCA2a、RYR2的蛋白表达量,改善钙循环有关。
作者:高占义;魏月娟;王彦敏;李二娟;张姗;王庆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玉液汤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其与IL-6、VEGF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玉液汤+激光光凝治疗,对照组予激光光凝治疗,观察治疗4周后2组视力、视网膜厚度、视网膜血管情况等;应用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IL-6、VEGF含量表达情况。结果:2组经不同方法治疗4周后视力、视网膜厚度、视网膜血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玉液汤口服治疗与对照组比较,IL-6、VEGF的血清含量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玉液汤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以有效提高视力、改善视网膜厚度、视网膜血管情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而调节IL-6和VEGF可能是玉液汤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靶点。
作者:周樱;祖冬梅;王丕进;贺玉红;王晋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孔光一教授临床70载,在其84岁高龄时,总结自己一生临证经验,对三焦的认识进行梳理,创新性提出少阳三焦膜系理论。他所建立的三焦膜系理论把少阳三焦膜系的形态、分布、病机特点、起源等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运用“三焦膜系”理论认识和指导内伤杂病的辨治确为孔老一生临床诊疗经验的凝练与总结。文章应用三焦膜系理论阐发妇科病基本病机包括以下5个方面:内通性膜系血运郁滞;外通性膜系焦膜失疏;肾阳虚损,肾膜失启,焦膜萎弱;肺-少阳-肾,元真腠理由膜病进;病理产物阻滞三焦,膜层转输受阻。并附病案尝试解析孔老应用三焦膜系理论辨治妇科病的思路与经验,以期启发于临床。
作者:于河;李杭洲;司庆阳;刘铁钢;赵岩松;谷晓红;孔光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索肾虚血瘀证树鼩动物模型的制做方法。方法:将树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1组(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结合肾上腺素)和模型2组(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结合角叉菜胶),5只/组,通过观察树鼩表征、脏器指数、血液流变学、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甲状腺轴、性腺轴)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评判肾虚血瘀证模型是否建立。结果:造模后动物均出现“耗竭”现象,肾、前列腺、脾、睾丸不同程度肿大,模型2组甲状腺萎缩;模型1组血清中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及模型2组中甲状腺激素(FT3、FT4)、E2水平显著下降;血液流变学结果显示模型2组血液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增高,而模型1组无显著变化。结论: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与肾上腺素的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肾虚血瘀证树鼩动物模型。
作者:郭尔楚;黄金兰;陈奔;郭茜茜;冯晓桃;钟振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蠲痹方外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唐山工人医院收治的86例RA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美洛昔康和甲氨蝶呤,观察组加用蠲痹方外敷关节及穴位,30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ACR20、ACR50、ACR70来评价疗效,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20 m步行时间,疼痛VAS评分、医生VAS评分、患者VAS评分、HAQ评分及CRP更低,SF-36量表中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及活力改善更为明显( P<0.05);ACR20、ACR50、ACR70分别为81.4%、65.1%和35.9%,高于对照组的60.5%、39.5%和14.0%( 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结论:蠲痹方外用治疗RA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炜;闫仲恺;张鸽;李素丽;王颖;张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我们使用以下的搜索条件:“多发性硬化症”“针刺疗法”“中医”“脱髓鞘疾病”,只接受具有同行评审的期刊文章,并除外了没有把针刺治疗从中医治疗被分化出来的文章。从Ovid MEDLINE、护理和联合卫生文献积累索引和奥维德同盟补充医学库,同时包括了针刺治疗的教材,检索文章。我们搜索到符合标准的文章15篇。其中5篇为研究针刺效果对生活质量的(Quality of Life Scale,QoL)的影响,3篇为针刺效应对多发性硬化症(Mutiple Sclerosis,MS)后疲劳影响的研究,2篇为针刺在治疗MS痉挛的研究,2篇为在治疗MS后疼痛的研究,3篇为动物基础研究。尽管有广泛的证据证明针刺治疗MS的有效性,但是缺乏针刺使用方法和其针刺疗效描述的文献,多数研究存在方法学的缺陷。
作者:王春琛;陈志刚;王麟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和评估三参归芪合剂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三参归芪合剂。对比分析2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心功能疗效、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积分、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的疗效和心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三参归芪合剂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NT-proBNP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张慧;朱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药灸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独活寄生蠲痹汤口服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联合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疼痛强度( Present Pain Intensity ,PPI)、疼痛分级指数( Pain Rating Index ,PRI)评估颈肩疼痛,采用JO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监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检测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突出,其有效率9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χ2=6.332,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颈肩痛、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其VAS、PPI、PRI评分(2.15±0.84)、(2.11±0.29)、(12.42±1.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0±1.13)、(2.56±0.42)、(20.36±1.54),JOA评分(15.83±2.78)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1.27±2.60)(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液动力改善优于对照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为明显( 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ESR、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 P<0.05)。结论:针药灸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利于缓解颈肩疼痛,提高神经功能,凸显出中医多途径论治颈椎病的优势与特色,其机制与改善颈椎局部血液流变状态、抗炎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作者:张华军;刘婷婷;徐海东;姜倩;李培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金胶囊主要药材组分的过敏性。方法:实验分为12组,包括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10组不同药材组,通过灌胃方式对大鼠给药,隔天1次,15 d后取抗血清,对RBL-2 H3细胞进行培养,进行抗原攻击后,检测培养液中组胺和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量。结果:制木鳖子组的细胞组胺释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人工麝香组、制木鳖子组和乳没组的细胞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但自制木鳖子组和制乳没组的细胞组胺和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量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金胶囊致敏药材可能为人工麝香、木鳖子和乳没,经适当方法炮制可降低其致敏性。
作者:黄志军;梁鹏;余黎;李霞;肖飞;赵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在调节细胞和全身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研究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的关键靶点。本文介绍了AMPK的结构及调节方式,并通过检索文献,对通过调节AMPK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干预2型糖尿病的中药有效成分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田会萍;姚鸿萍;王思文;马侗;封卫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 Fufanghongdoushan capsule )联合体部伽玛刀(γ-ray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γ-SBRT)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海军总医院肿瘤诊疗中心收治的48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25例,采用体部伽玛刀治疗,PTV覆盖95%以上临床靶体积( 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等剂量曲线为50%~60%,单次周边剂量3.0~4.5 Gy,治疗10~11次,同时给予复方红豆杉胶囊0.6 g,3次/d,21 d为1个周期,治疗后继续口服5个周期,共6个周期。对照组23例,单纯行体部伽玛刀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8.6%和18.5%;研究组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有效率为63.6%。2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PFS)分别为10个月和6个月。2组不良反应相似,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2.6%和68.2%,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78.3%和63.6%。结论:复方红豆杉胶囊配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有效率,且不良反应的耐受性良好。
作者:朱奇;康静波;李建国;齐文杰;孙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加味大承气汤联合西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微炎性反应状态、血清淀粉酶及血清钙的影响。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 n=49)与对照组( n=49)。观察组采用加味大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2组患者治疗疗效,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WBC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浆IL-6、IL-8、TNF-α水平及血淀粉酶和血钙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5.51%)(P<0.05);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WBC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IL-6、IL-8、TNF-α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淀粉酶增加,而血钙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淀粉酶高于对照组,血钙低于对照组(P<0.05);在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大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降低血钙水平,增加血淀粉酶水平,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黄定鹏;陈健;赵亚刚;孙大勇;谢子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变化、血管保护作用及氧化应激反应机制研究。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替米沙坦组、天麻素低剂量组、天麻素高剂量组,每组大鼠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替米沙坦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5 mg/( kg· d)灌胃,天麻素低剂量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40 mg/(kg· d)灌胃,天麻素高剂量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160 mg/(kg· d)灌胃。各组大鼠均连续灌胃8周,1次/d。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替米沙坦组和天麻素各剂量组收缩压均下降( P<0.05);与替米沙坦组比较,天麻素高剂量组收缩压下降(P<0.05),天麻素低剂量组收缩压上升(P<0.05);天麻素高剂量组收缩压明显低于天麻素低剂量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替米沙坦组和天麻素各剂量组ET-1含量均下降,而NO含量均上升(P<0.05);与替米沙坦组比较,天麻素高剂量组ET-1含量下降及NO含量上升(P<0.05),而天麻素低剂量组ET-1含量上升及NO含量下降(P<0.05);天麻素高剂量组ET-1含量低于天麻素低剂量组,而NO含量高于天麻素低剂量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替米沙坦组和天麻素各剂量组SOD和MDA含量均下降(P<0.05);与替米沙坦组比较,天麻素高剂量组SOD和MDA含量下降(P<0.05);天麻素高剂量组SOD和MDA含量低于天麻素低剂量组(P<0.05)。结论:天麻素可明显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且可达到血管保护作用及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故而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湖海;黄涛;刘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健康日益受到人们普遍关注。中医学者对于健康的概念和健康状态的辨识开展了广泛研究。文章从健康的概念,健康状态的界定,健康状态的评价和辨识及涉及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几个方面,对有关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分析现有研究的初步成果,对未来健康状态相关研究提出思考与展望。
作者:何磊;吴昊;韦昱;郑敏;田蕾;赵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病因不明,主要累及脊柱及骶髂关节。本文对近十年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法多样,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法临床疗效均较为满意,且不良反应较少。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方向。
作者:徐子琦;宋俊垚;刘宏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肾消痛方在治疗骨性关节炎方面的临床疗效,并借此探讨该方在SDF-1/CXCR4信号转导通路对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收住我科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2片/d,1次/片,治疗10 d,观察组采用内服和外敷补肾消痛方,治疗10 d后观察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各临床功能评分、药物不良反应、血浆IL-6及MMP-9水平的变化等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68.89%,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2组患者治疗前症各评分及屈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HHS、Feller、屈曲度均升高,但对照组升高更明显,WOMAC、VAS均降低,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不良反应中,对照组出现14例(33.00%),观察组4例(11.0%),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2组患者治疗前血浆IL-6及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2组的IL-6及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补肾消痛方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明显降低,值得推广,同时,该方可能通过目前热门的SDF-1/CXCR4信号转导通路,通过降低炎性反应水平,对OA起作用。
作者:林智军;李玉茂;谢晓勇;李平生;张玉九;刘航涛;林奇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皮素(ET)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6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6年4月,对符合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西医常规治疗的Meta分析显示:联合中药组对TGF-β1改善情况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29.69,95%CI[-44.16,-15.21],P<0.00001,I2=98%,随机效应模型,260例,4项研究);中药干预组对ET水平的改善也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7.7,95%CI[-10.97,-4.43],P<0.00001,I2=80%,随机效应模型,304例,5项研究)。结论:本研究提示中药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炎性反应因子TGF-β1及ET具有一定在改善作用,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偏低,尚不能得出肯定结论,有待于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加以验证。
作者:贾明月;韩桂玲;张纾难;于美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大高良姜、高良姜、益智、草豆蔻、红豆蔻5味山姜属中药对胃溃疡寒证大鼠cAMP、cGMP含量的影响。方法:分空白组、模型组、附子理中丸阳性对照组、5味受试药物高低剂量组,采用15%冰乙酸加4℃知母水煎液造胃溃疡寒证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血小板、血管平滑肌、胃组织cAMP、cGMP含量,计算cAMP/cGMP比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除血小板益智低剂量组外,其余9个受试组血浆、血小板、血管平滑肌、胃组织cAMP含量均升高( P<0.01或P<0.05);除血小板益智低剂量组,胃组织草豆蔻、红豆蔻、益智低剂量组外,其余受试组血浆、血小板、血管平滑肌、胃组织的cAMP/cGMP比值明显增高( P<0.01或P<0.05)。各受试组cGM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味山姜属中药能显著升高胃溃疡寒证大鼠血浆、血小板、血管平滑肌、胃组织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这可能是5味山姜属中药温热药性和温胃散寒作用的科学内涵。
作者:秦华珍;罗君;翁铭钻;李明芳;柳俊辉;龙小琴;谢鹏;谭喜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