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载体介导小干扰RNA抑制小鼠巨噬细胞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

谭兵;李瑜元;聂玉强;杜艳蕾

关键词:RNA干扰, 肿瘤坏死因子-α, 巨噬细胞
摘要:目的 研究特异性载体介导的小干扰RNA(siRNA)对小鼠巨噬细胞株表达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的抑制作用.方法 设计两段靶向TNF-α基因的特异性siRNA,合成相应寡核苷酸,插入载体H1启动子下游,构建表达干扰性发夹状RNA(shRNA)载体pHS-A和pHS-B,转染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iRNA对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内毒素脂多糖(LPS)刺激后6 h,巨噬细胞表达TNF-α mRNA和合成的TNF-α量均增加,于9~12 h达高峰.pHS-A转染后,LPS刺激巨噬细胞的TNF-α mRNA为0.003 56±0.001 87,TNF-α蛋白表达为(149.93±21.02)pg/ml,比未转染组[分别为0.021 34±0.009 60、(1922.30±149.05)pg/ml]显著减少(P<0.01),抑制率达83.3%.pHS-B及阴性对照组对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无影响.结论 LPS可刺激小鼠巨噬细胞合成TNF-α.pHS-A可抑制小鼠巨噬细胞TNF-α表达.
中华消化杂志相关文献
  • 环氧合酶-2表达对食管鳞癌放射、化学治疗反应及预后影响

    目前研究表明,环氧合酶-2(COX-2)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一组同期接受放射、化学治疗的食管鳞癌病例,探讨COX-2表达与食管鳞癌原发灶的放射、化学治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黄伟钊;傅剑华;刘孟忠;胡祎;杨弘;郑斌;王耿;罗孔嘉;文静;戎铁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与三酰甘油的关系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全身性急性炎性反应综合征,15%~22%的AP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SAP).SAP患者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并继发纤溶亢进.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被纤溶酶水解后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能准确反映体内纤溶功能.有研究认为,血清三酰甘油水平(TG)>5.65 mmol/L可促发AP病情恶化,引起胰腺微循环障碍[1].

    作者:孔浩;丁震;朱先超;高晓阳;孙圣斌;吴杰;侯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大肠恶性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20岁,因腹痛、腹胀于2007年9月29日入院.患者9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右下腹痛,进食后明显,伴腹胀,曾出现腹泻,每天3~4次,无黏液脓血便,伴发热,曾使用激素治疗,后出现便血,经服用中草药制剂腹泻症状好转,近8个月来大便每天1次,基本成形,无里急后重,有间断发热,体温高39.0 ℃,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

    作者:岑晓红;张浩;钱振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现状

    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微创外科技术,此概念由美国胃肠内镜协会(ASGE)和胃肠内镜外科协会(SAGES)共同提出,并在2005年共同组成了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研究和评价协会,该协会为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提供指导、监督和评价[1].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避免了传统外科所需要的腹部切口,可经胃、结肠、阴道等自然腔道进入腹腔,进行多项内镜下操作,包括阑尾切除、胆囊切除、腹腔镜检查、肝脏活检、输卵管结扎、胃肠吻合、子宫部分切除、脾脏切除、远端胰腺切除等,本文对此作一概述.

    作者:蔡建庭;陈佳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6例临床诊断分析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淋巴瘤是胃原发淋巴瘤中的一种,其恶性程度较低,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好.但由于其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内镜下活检阳性率较低,诊断颇为困难.超声内镜(EUS)既能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又能探测管壁深层组织结构微细病变,具独特的诊断优势.本研究分析16例病理确诊的胃MALT淋巴瘤在EUS下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其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姜利佳;湛先保;陈洁;金震东;邹多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胰岛素增敏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预防和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病变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为病理特征,且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病理过程依次为单纯性脂肪肝及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目前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脂质代谢异常、氧应激及脂质过氧化损伤、免疫反应损害等可能参与NAFLD的发病.

    作者:李运红;徐肇敏;吕瑛;魏双琴;章宜芬;邹晓平;张志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Pokemon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14ARF、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Pokemon是红系髓性致癌因子(POK)家族成员之一,作为第一个被证实的ARF特异性转录阻遏物,Pokemon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证明,Pokemon作用于许多肿瘤抑制基因和原癌基因的上游[1,2],Pokemon的独特作用是以控制其他癌基因的活性,成为致癌分子通路的主要开关.

    作者:周莹群;徐选福;邬赟斌;刘珺;牛培勤;郭传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全国城市中、小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现况调查

    目的 分析我国城市中、小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5年5月至2006年1月按罗马Ⅱ标准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对我国六个省及两个直辖市中51 956名中、小学生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 51 956名学生中有10 174名符合罗马Ⅱ标准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占19.58%.烧心、打嗝即采用吞气来终止打嗝是青少年主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上腹胀在男生中高于女生,上腹痛、纳差及失眠在女生中高于男生,但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嗳气、早饱、疲劳及心情焦虑烦躁在女生中高于男生,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城市中、小学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在治疗中应着重加强认知教育及心理治疗.

    作者:宗春华;周惠清;李定国;宋艳艳;胡颖;许小幸;陆汉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蛋白质指纹图谱检测及诊断模型的建立

    大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预后较差,其主要原因为大肠癌肝转移[1].与其他肿瘤不同,大肠癌患者出现肝转移时并未完全失去治疗机会.采用具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目前早期诊断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理想方法尚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其他部位转移患者及术后无转移者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以期发现大肠癌肝转移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徐文鸿;陈益定;陆海军;余捷凯;王连聪;张苏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持续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黏膜保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屏障功能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目的 观察持续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肠黏膜保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4年5月至2006年6月四个中心SAP患者79例,分为EEN联合肠黏膜保护组(联合组,39例)和完全肠外营养(TPN)组(40例).在发病后72 h内分别给予等氮源、等热量EEN和TPN.联合组给予肠内营养多聚合剂、精氨酸、谷氨酰胺和肠黏膜保护药物;TPN组采用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输注.入选后第1、7、14、21天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并检测血淀粉酶、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尿液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IFABP-c)、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含量(IFABP-t)、乳果糖与甘露醇(L/M)比值和肠道菌群变化,并观察并发症和住院时间、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死亡.两组APACHE-Ⅱ评分随住院天数增加均呈递减趋势,联合组第7天APACHE-Ⅱ评分为6.00±1.60,低于TPN组(7.08±2.34,P<0.05).第7,14,21天联合组血内毒素分别为(39.30±15.82)、(22.64±14.31)、(14.81±10.93)Eu/L,L/M比值分别为0.28±0.25、0.21±0.18和0.08±0.04,IFABP-c分别为(15.62±5.26)、(5.46±1.18)和(3.26±0.94)pg/ml,均明显低于TPN组(P值均<0.05).联合组肠道菌群结构无明显变化,而TPN组出现肠道菌群结构变化.TPN组感染率(包括胰腺感染、腹腔感染和泌尿道、呼吸道感染)高于联合组(26.47%比3.44%,P<0.01).联合组住院费用为(25 900±14 200)元,平均住院天数为(20.0±5.7)d,均低于TPN组[(46 800±4030)元和(34.5±19.9)d,P值均<0.05)].结论 EEN联合肠黏膜保护可降低SAP患者肠道通透性,改善肠道灌注,保持肠道菌群,减少内毒素易位,对肠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且缩短病程、节约住院费用.

    作者:黄晓曦;王兴鹏;吴恺;许春舫;陈卫昌;王亚东;朱家沂;龚镭;胥明;彭晓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新辅助化学治疗对胃癌组织乙酰肝素酶表达的影响

    新辅助化学治疗又称诱导化学治疗,是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给予辅助化学治疗,一般为2~4个疗程.新辅助化学治疗可使肿瘤缩小,以利于手术;可避免体内潜伏灶在原发灶切除后的加速生长;可降低肿瘤细胞活性,减少远处转移;还可避免抗药性.

    作者:卢瑜;潘宏铭;方勇;张行;曹厚军;寿佳威;王凯峰;吴金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胆囊结石症的血清脂质、瘦素、胆囊收缩素和胆脂水平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血清脂质、瘦素、胆囊收缩素(CCK)和胆脂水平变化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按胆囊结石成分将患者分为胆固醇结石组(99例)和非胆固醇结石组(57例),测定该两组及正常对照组(52名)的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Apo)、瘦素、CCK水平和胆汁中胆固醇、磷脂和胆汁酸浓度,比较分析三组间血脂、胆脂、瘦素和CCK的水平差异.结果 胆固醇结石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Apo-B)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0、0.002和0.017),非胆固醇结石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0和0.001);两结石组患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与CCK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为0.000).男性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6).两组患者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指数(CSI)均大于1.结论 血清CCK、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Apo-B和瘦素水平变化可能与胆囊结石的形成有关.

    作者:金恩芸;许国强;徐根云;陈洪潭;单国栋;杨铭;沈岩;胡凤玲;吴益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磁靶向温度敏感阿霉素纳米微球对裸鼠移植性人胃癌的体内研究

    磁性靶向制剂是第4代靶向抗肿瘤制剂,在外界磁场引导下能定位于局部肿瘤组织,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从而发挥较高的抗肿瘤效果.温度敏感的聚合物微球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是当今国际开展的一大热点研究.本研究以阿霉素(doxorubicin,DOX)为靶向药物,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载体,制备DOX磁性纳米微球,探讨在磁场影响下静脉注射该制剂对裸鼠人胃癌移植肿瘤模型的治疗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

    作者:曾悦;沈锡中;王吉耀;郭佳;吴莉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化学治疗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区,3岁以上人口中感染率高达9.09%[1],全国约1.3亿人口感染HBV,部分慢性HBV感染者在病情演变过程中可合并肿瘤,在用细胞毒和免疫抑制药物治疗中,可能发生药物所致的HBV再激活,导致肝功能损害,甚至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2],应引起国内临床医师重视[3].

    作者:张天成;许国铭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周2次CCl4腹腔注射制备慢性肝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rhG-CSF(200 μg·kg-1·d-1)皮下注射7 d,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测定小鼠体质量、肝重和脾重.采用临床常规方法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流式细胞仪计数分析肝组织中CD34+细胞,免疫组化法测定Thy-1+表达.结果 治疗组小鼠第8和15天时脾重与肝重比值(15.94%±1.20%和10.52%±0.66%)与对照组(7.14%±1.68%和8.31%±1.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小鼠体质量和肝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5天时治疗组小鼠白蛋白水平快速上升.第30天时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第30天时两组肝纤维化程度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5.49±2.16,对照组8.74±1.86,P<0.05).治疗组小鼠肝脏组织中CD34+细胞和Thy-1+阳性细胞数在第8天(9.54±2.24和5.10±1.25)和第15天(8.18±1.93和7.53±1.39)时高于对照组(第8天时5.40±0.99和3.25±0.75;第15天时4.46±0.77和3.35±0.86,P值均<0.05).结论 rhG-CSF能促进慢性肝损伤的恢复,将为肝纤维化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君平;孙殿兴;李兵顺;康富标;李敏然;郭争荣;亢继文;李伟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食管错构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错构瘤(hamartoma)一词由Albrecht于1904年首先提出,是一种发生在身体各部位的肿瘤,这类肿瘤的结构因发生器官的不同而不同,是因器官内发育不完善而引起的一种良性瘤样结节.错构瘤可发源于任何组织,但发生在食管较为罕见.现将我们临床所见1例食管错构瘤报道如下,并作相关文献复习.

    作者:胡凤玲;陈李华;许国强;单国栋;张冰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埃索美拉唑诊断性试验对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价值的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诊断性试验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选择三家消化专科治疗中心门诊有烧心或(和)反酸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行胃镜检查,将入选患者分为反流性食管炎和非糜烂性反流病,所有患者均行24 h食管pH监测,以内镜下显示反流性食管炎和(或)24 h pH监测阳性诊断为GERD.采用随机方法分别将入选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埃索美拉唑40 mg,每天1次,对照组予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医师记录烧心程度和频率.结果 完成研究者共217例(治疗组105例,对照组11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第1周的第6、7天无症状及第2周症状完全消失比例分别为76.2%和7.1%(χ2=107.175,P=0.000),73.3%和4.5%(χ2=109.337,P=0.000).以第1周的第6、7天无症状作为埃索美拉唑诊断性试验阳性标准,治疗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7%和42.5%;以第2周症状完全消失作为埃索美拉唑诊断性试验阳性标准,治疗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6%和45.0%;以上两种判断方法的Youden指数分别为0.362和0.296.分别以症状下降至治疗前的50%、75%及100%为阳性判断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4%和32.5%,87.7%和32.5%,84.6%和45.0%.结论 埃索美拉唑诊断性试验诊断GER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87.7%和42.5%,对GERD诊断价值高;疗程7 d,以第6、7天无症状作为判断方法更符合经济成本-效益的原则.

    作者:肖英莲;李延青;唐承薇;陶金;彭穗;熊理守;胡品津;陈旻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水飞蓟素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机制探讨

    水飞蓟素具有抗自由基活性、抗脂质过氧化、抗脂氧酶、保护肝细胞膜、促进损伤肝细胞合成DNA等作用,同时还具有免疫调节、抗肝纤维化、抗肿瘤及降血脂等广泛的药理学效应[1].

    作者:王玉刚;施敏;陈锡美;王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人β防御素2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l disease,IB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反应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

    作者:张迎春;智发朝;贺莉;龙靖华;钟长青;陈楚弟;卢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缬沙坦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抑制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或促进其凋亡已成为目前治疗肝纤维化的热点.HSC活化是肝纤维化的中心事件.近来发现,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有明显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但关于其对HSC凋亡的影响少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AT1R拮抗剂缬沙坦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观察其对HSC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作者:沈波;潘亮;杨大明;胡冬梅;黄剑飞;鄂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