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俊英;张敏;吴玉梅;钟彬彬;李明娥
目的 通过对脑部症状首发的肺癌误诊分析,提高对脑部症状首发肺癌的认识,减少误诊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以脑部症状首发的2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病人就诊于我院的神经内外科.28患者误诊为脑出血12例(42.6%),脑梗塞10例(35.7%),胶质细胞瘤3例(10.7%),癫痫2例(7.1%),精神病1例(3.6%).结论 出现脑部症状及诊断颅内疾病时,要想到肺癌颅内转移的可能性,要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及时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动态观察颅内C T或M IR影像学变化.
作者:刘飞艳;袁艳荣;徐凌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某市急诊科进行质量控制调查并分析结果,以促进急诊科建设,为不同级别医院急诊科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卫计委对急诊科的要求,就某市二三级医院急诊科的设置布局、人员配备、仪器设备及医疗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现场调查确认,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市二、三级医院急诊科功能单元齐备,但多个科室存在布局不合理且改动困难.科室医护人员不足,人才梯队不合理.仪器设备合格率较高,大部分二、三级医院设备齐全,数量充足,部分医院急诊科呼吸机的配备和使用不甚理想.卫计委要求掌握的医疗技术基本合格,急诊B超掌握率低,电复律、药物溶栓、冰帽降温毯的使用掌握情况欠佳.卫计委推荐掌握的医疗技术合格率低,尤其是各类有创操作,二级医院亦普遍缺乏床边即时检验设备.结论 急诊科的发展,需要国家、医院提高重视程度,合理布局,提高人员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增加设备投资;需要急诊科从业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自身整体救治水平.
作者:高晗;邱建清;韩海霞;张天怡;王莎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和危险因素,规范医疗行为,为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入住呼吸内科的20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生医院感染60例,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2009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研究方法,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收集资料,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的2069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共检出40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57.5%,其次为真菌14株,占3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年龄≥60岁、住院天数≥2周、抗菌药物的使用≥2周、肺部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留置导尿管、使用无创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8个影响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诊疗,严格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督促落实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削弱危险因素的影响,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葛永春;刘金苹;刘伟丽;刘爱云;王小玲;许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Churg-Strauss 综合征(CSS )又称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是一种主要累及中小血管的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 ,以血管外肉芽肿、坏死性血管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其病理学特点.特征表现:呼吸道过敏(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一过性或游走性肺浸润及单发或多发神经病变等[1 ] .虽本病可累及心脏 ,但以心肌梗死、反复心衰为主要表现者 ,国内鲜有报道 ,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董磊;崔亚;徐春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结合双能量单能谱成像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DSCT对临床怀疑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42例患者行全腹C 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比研究双能量扫描技术、双能量单能谱成像技术及迭代重建的诊断准确率,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DSA证实.结果 42例患者中,28例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栓塞,DSCT扫描、双能量单能谱成像技术及迭代重建诊断准确率均为100%;14例为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栓塞,经DSC T图像确诊10例,诊断准确率为71.4%,经双能量单能谱成像技术及迭代重建确诊12例,诊断准确率为85.7%.结论 DSC T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双能量单能谱成像技术结合迭代重建能够更清楚地显示血管腔内的栓子,提高肠系膜上动脉分支中栓子的检出率.
作者:谭品;宋新红;刘伟;王培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阑尾口出血为下消化道出血中极少见的原因[1-2 ] ,临床主要表现为便血,且出血量大 ,可反复出血;急诊肠镜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检查手段 ,同时可进行内镜下治疗[3 ] .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3例阑尾口出血患者 ,现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 ,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雪敏;史宁;刘成霞;王健;陈艳;李锟;牛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HC)是一种多发性肿瘤疾病.发生于患者干细胞或胆管细胞上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非常高 ,位居癌症发病率的前六位 ,位居我国发病率第四位、死亡率第三位[1 ] ,其对人类生命健康影响很大 ,且多发常见 ,因而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从治疗手段来分析 ,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偏向于采用手术治疗 ,但是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自身存在着难以发现的问题 ,因而手术治疗存在着一定的不足[2 ] .相对于手术治疗的缺陷,药物治疗是一个比较好的措施.当前 ,原发性肝癌治疗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铂类;②蒽环类;③抗代谢药物 ;④分子靶向药物 ;⑤免疫治疗药物 ;⑥中成药.本文即对原发性肝癌治疗药物性质、药物机理以及临床运用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分析.
作者:隋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经伤椎及伤椎上下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25例.比较术前与术后1 w、术后3、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FVHR)、矢状面后凸Cobb角矫正情况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情况,并观察内固定物有无松动断裂.结果 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3±2.1)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1 w、3、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FVHR)、矢状面Cobb角及VAS评分相互比较,可以发现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次复查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固定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复位效果好,内固定稳定,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志彩;李健;王剑;马学忠;刘兴华;王东亮;隗合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联合游离背阔肌肌皮瓣治疗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7年7月应用VSD联合游离背阔肌肌皮瓣治疗26例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均合并骨或肌腱等深部组织裸露或部分缺损.所有患者入院后一期行清创+VSD覆盖术,待创面清洁无感染后二期行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术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4~18个月,平均12个月.移植皮瓣均成活,其中22例创面一期愈合;4例经局部换药或植皮后愈合.随访期内4例行皮瓣削薄术改善臃肿外形.所有皮瓣均未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朱亚会;付炳金;朱晓东;杨佳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过敏性哮喘患儿吸入过敏原筛查(phadiatop)试验和痰培养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55例过敏性哮喘患儿和32例正常儿童进行吸入过敏原筛查试验以及痰拭子细菌培养.结果 过敏性哮喘患儿组过敏原筛查试验阳性率远高于正常儿童组(P<0.05),患儿组的痰液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放线菌、奴卡菌、嗜肺团菌、流感嗜血杆菌、念珠菌等细菌阳性率高于正常儿童组(P<0.05).结论 吸入过敏原筛查试验结合痰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对哮喘诊断、病情判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长华;陈步凤;任瑞;宋琼;纪象芹;苏婷婷;张志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Apollon对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反义核酸技术下调HL-60细胞中Apollon的表达,采用M T 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以AnnexinV-PI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 Apollon反义核酸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结论 Apollon调节了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是白血病潜在的治疗靶点.
作者:唐慎华;贾秀红;李建厂;朱淑霞;王建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artery ste-nosis ,SAS)是指在锁骨下动脉或头臂干的椎动脉起始处的近心段有部分或完全闭塞性损害 ,由于虹吸作用 ,引起患侧椎动脉中的血流逆行 ,进入患侧锁骨下动脉的远心端 ,导致椎 -基动脉缺血性发作和患侧上肢缺血性的症候.其病因主要是动脉硬化 ,其次是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动脉炎 ,主要临床表现有眩晕、肢体轻瘫、感觉异常、双侧视力障碍、共济失调、复视、晕厥等.现将我科诊断的1例无名动脉支架术后并发双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人活化型TGFβRI(T204D)的转基因小鼠,并利用转基因动物模型初步研究T204D对牙齿釉质发育的影响.方法 克隆小鼠釉原蛋白(Amelogenin,Amelx)启动子及人T204D的全长基因,并利用缺失突变原理扩增T204D基因.运用Gateway技术将T204D基因插入Amelx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建立T204D转基因C57BL/6小鼠.PCR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RT-PCR检测外源性TGFβRI基因表达.体视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转基因小鼠磨牙釉质的矿化程度和病理性磨损程度.结果 构建了T204D转基因表达载体并制备转基因小鼠;转入的人T204D基因在小鼠颌骨组织中特异性表达;组织学分析显示:活化型TGFβRI转基因小鼠磨牙釉质矿化程度较野生型小鼠差.6个月龄时,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活化型TGFβRI转基因小鼠磨牙釉质有严重磨损.结论 TGFβRI在牙齿釉质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禹翠翠;张钰;宋文英;褚青;杨春燕;高玉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既往腹部手术病史对女性患者肠镜检查中疼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6月来我院内镜室行肠镜检查的女性患者298例,根据有无腹部手术病史将患者分为手术组(n=122)与非手术组(n=176),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国内通用的数字疼痛分级量表来评估肠镜检查中的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肠道清洁度和肠镜插入深度无显著差异(P>0.05).进镜时间、医生进镜顺利程度、腹部按压防肠袢,疼痛程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既往有腹部手术病史患者肠镜检查时更容易出现疼痛,且下腹部手术病史患者出现的疼痛程度更重.
作者:李天月;解桢;郭成珑;刘倩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1 病例报道患者 ,男性 ,75岁 ,因腹痛6 d ,加重6 h入院.患者3年前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一直口服益血生、泼尼松(20 mg/d).患者无肝炎病史,无饮酒病史,无胆石症病史.入院查体 :体温37. 2℃ ,贫血貌 ,腹部平坦 ,上腹部腹肌紧张 ,有压痛、反跳痛.血常规:WBC9.5×109/L,N75.5% ,Hb76g/L,PLT69× 109/L.生化:GLU 7.7 mmol/L ,K 3.17 mmol/L , AST77 IU/L.血淀粉酶144 U/L ,尿淀粉酶1243 U/L ,结果正常. HBV阴性.彩超示:脾周积液(少量).CT 检查:符合急性胰腺炎表现,少量腹水.追问病史 :患者入院前2~3d出现全身骨骼疼痛,有大量泼尼松顿服病史(具体剂量不详),后出现腹痛.入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多发性骨髓瘤、中度贫血、低钾血症.入院后停止泼尼松口服 ,给予禁饮食、抗炎、补液、奥曲肽0.1 mg 皮下肌注 q12h 治疗 ,腹痛一度减轻.入院后3d,患者出现发热 ,体温达38. 5℃ ,腹痛加重伴有后背部疼痛 ,善得定由q12h改为q8h ,加用地塞米松20 mg qd静滴治疗.患者腹痛症状逐渐减轻 ,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入院后8 d,患者病情稳定,进食流质饮食 ,停用地塞米松、奥曲肽.患者突然出现高热 ,体温38. 7℃ ,血压降至80/55 mmHg ,给予快速输液、多巴胺静滴升压、来比林降温、地塞米松20 mgqd静滴 ,19 h后患者体温正常 ,血压120/70 mmHg ,继续给予地塞米松静滴 ,并逐步减量 ,住院17 d患者基本治愈出院.
作者:王海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2级3年制护理专科学生122名参与本次研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学生进行常规教学,观察组学生采用PBL教学.对比两组学生成绩考核得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学生总分为(82.39±6.27)分,对照组学生总分为(75.18±6.39)分,观察组学生整体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对教育模式满意度达到95.08%,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教育模式满意度达到81.9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增加,对知识点更容易掌握,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各项成绩提升均有明确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荣娜;王芸;李长花;杨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MRI联合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9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M RI平扫及增强联合DWI检查.结果 在39例病例中,35例M RI平扫及增强联合DWI检查获得准确的T分期诊断,符合率为89.74%,高于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诊断的准确率79.48%.其中以T4分期的的诊断符合率、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大.M RI联合DWI组与病理结果对T分期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M RI联合DW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具有诊断价值,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龙小武;庄伟雄;黄文飞;冯渭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脑室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 ,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脑室出血穿刺引流手术目前在基层医院已被广泛开展 ,术后再出血是钻孔引流术后为凶险的并发症 ,给患者往往带来灾难性后果.本文回顾2例术后再出血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复习新指南及相关文献 ,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雷涛;李泽福;李建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初步探讨新型原位人工直肠括约肌系统生物相容性和大便管控效果.方法 通过相关血液指标、大体标本及组织学观察、泛影葡胺肠道造影等方法观察该新型原位人工直肠括约肌系统在动物(猪)体内生物相容性和大便管控效果.结果 生物相容性: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在术后1月左右已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手术前后变化不明显,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手术前后各指标间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标本和组织学检查:大体标本可见人工直肠和猪自身直肠吻合处相接严密,无明显充血红肿、感染及溃破等表现.组织学观察透明状聚酯网片已被肉芽组织严密包裹,周边有巨噬细胞和慢性炎性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浸润.复方泛影葡胺造影显示,造影剂可以被新型人工直肠括约肌完全管控,开阖自如、反应灵敏.结论 该新型原位人工直肠括约肌系统生物相容性良好,大便管控效果确实、开阖自如,为大便失禁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非常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春远;张爱红;成蕾;李玉明;耿海涛;郝涛;马冲;蒋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血管疾病 ,依据其阻塞部位分为中央静脉阻塞、半侧中央静脉阻塞、分支静脉阻塞.目前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主要针对其导致视力下降的并发症进行治疗 ,如黄斑水肿、黄斑出血、黄斑缺血、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形成等 ,其中黄斑水肿为常见,有统计显示其发生率高达46. 7% [1 ].
作者:徐娜;徐鑫彦;吴鹏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