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刘桂莲;蔺鲁;赵冬梅
目的:探讨微管诊刮技术在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增厚诊断中的优越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绝经后400例阴道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4 mm的患者,采用微管诊刮技术及传统诊刮术两种不同的方式刮宫,对宫腔组织刮出率、是否需要扩张宫颈口、无痛发生率、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A、B组中实验组在组织刮出、无痛发生率、无需扩张宫颈口方面均较对照组高,P<0.05;C组中实验组及对照组在组织刮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是否扩张扩张宫颈口、无痛发生率两方面差异显著 P<0.05。结论本组对于子宫内膜厚度在4~10 m m之间常规诊刮容易漏诊,采用微管诊刮技术漏诊率低,取材满意,均无需扩张宫颈口,痛苦小,便于操作,优于传统诊刮术。
作者:张洪涛;张英姿;顾振鹏;梁葵香;王志红;王佳;姚宗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微创复位+植骨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AO分型C2型与C3型骨折的疗效,探讨2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方法对2010年9月~2014年3月62例桡骨远端AO分型C2型与C3型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其中32例采用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微创复位+植骨治疗,30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时间为24个月。统计患者X线片计量资料,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及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外固定支架组4例,锁定加压钢板组4例。手术后24个月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外固定支架组优/良28例,可/差4例;锁定加压钢板组优/良28例,可/差2例。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外固定支架组与锁定加压钢板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微创复位+植骨治疗桡骨远端C2型与C3型骨折,不仅操作简便,创伤小,有效保护了骨折周围软组织及骨折周围血液供应,还通过直视下复位,有效纠正桡骨远端短缩畸形与成角畸形,使骨折断端达到解剖复位,并牢固固定;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2型与C3型骨折,也通过直视下复位,有效纠正了桡骨远端畸形与桡骨远端关节面台阶,增加了复位的满意程度,锁定加压钢板锁定系统的固定强度高,能有效避免骨折复位丢失,并允许腕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微创复位+植骨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AO分型C2型与C3型骨折,X线片计量资料评分满意,腕关节功能评分满意,手术并发症少,临床应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作者:付炳金;朱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ABI及血清Hcy。结果两组患者血压(BP)、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 G )、低密度脂蛋白(LDL-C )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 ABI值平均为(1.03±0.10),对照组为(1.10±0.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 Hcy水平为(12.59±4.26)umol/L ,高于对照组(9.65±2.42)umol/L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BI与Hcy呈负相关(r =-0.292,P<0.05)。结论对Hcy与ABI进行测定,可对2型糖尿病患者未来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作出预测,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作者:李晓霞;马颖霞;王忠富;刘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我国医院药学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人工摆药方式已严重制约了医院药房管理水平的提高。而自动化设备作为药房的硬件投入,是实现规范化药品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我院中心摆药室于2009年9月引进全自动口服药品单剂量分包机并应用于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的调剂摆药,实现了中心摆药自动化,取得了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尹淑英;赵爱荣;刘义升;张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效果,从而探讨单孔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1月~2013年01月我院腹腔镜诊治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及妊娠率等。结果两组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单孔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P<0畅05),其他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 >0畅05)。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孕症是安全可行的,而且更加微创,美容效果更好。
作者:刘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13年7月,我们收治了1例子宫腺肌病性痛经患者,经中医耳穴压豆治疗后,效果满意。
作者:王平;刘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M M P-2、9同属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 M Ps)家族中的明胶酶类,并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包括间质细胞、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等。MMP-2(明胶酶A)相对分子质量为72 Kd;MMP-9(明胶酶 B)相对分子质量为92 Kd。MMP-2、9的主要作用是降解和重塑细胞外基质(ECM ),可参与伤口愈合、骨吸收、器官形成、炎症、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癌症发生等过程。近十几年来,人们对MMP-2、9的不断研究,为开发各种 M M Ps 抑制剂指出了新的方向。新型选择性MMPs抑制剂MMI-166,可特异性抑制MMP-2、9的活性,同时克服了前一、二代抑制剂的副作用,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
作者:宋德坤;巩本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hemerin与冠心病以及Chemerin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共选入105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正常者,对所有参与者均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 )及斑块性质,并测定Chemerin水平,比较两组之间Chemerin水平及其与 IMT 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MT 明显升高[(1.48±0.08) mm :(1.06±0.06)mm ,P<0.05],Chemerin水平[(232.25±18.85)pg/L :(196.13±10.58)pg/L ,P<0.05]明显升高。Chemerin水平与IM T值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Chemerin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可影响颈动脉结构的变化,导致斑块不稳定。
作者:闫晓红;刘莉;王萍玉;宓宝斌;谢书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临床诊断为HIE患儿的磁共振图像,所有患儿均行常规MRI序列、SWI序列及DWI序列扫描,分别统计T1 WI、T2 WI、T2 FLAIR、DWI、SWI所检出的病灶数目,并对不同序列病灶检出率进行χ2检验及χ2分割法两两比较。结果36例 HIE患儿共检出病灶113个,其中T1 WI 38个,T2 WI 27个,T2 FLAIR 62个,DWI 76个,SWI 82个;不同序列病灶检出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80.43,P<0.01);χ2分割法两两比较SWI病灶检出率分别高于 T1 WI(χ2=34.40,P<0.01)、T2 WI(χ2=53.61,P<0.01)和 T2 FLAIR(χ2=7.66,P<0.01),SWI与DWI病灶检出率无明显差异(χ2=0.76,P=0.38);6例患儿完全依靠SWI检出(其它序列未检出)有颅内出血灶,3例患儿完全依靠DWI检出(其它序列未检出)有细胞毒性水肿。结论 SWI和DWI更容易检出HIE患儿的颅内病灶。SWI可更敏感的检出颅内出血灶,DWI能敏感显示早期细胞毒性水肿。联合应用SWI与DWI有助于更全面准确评价HIE患儿颅内病变程度。
作者:张雪雁;李军;谢庆芝;高俊芳;韩瑞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山楂原花青素对缺血性脑中风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脑屏障上P-g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中风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楂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大鼠全血粘度、血小板大聚集率、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检测血浆NO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脑皮质缺血区P-gp的表达。结果山楂原花青素对缺血性脑中风大鼠全血粘度有降低作用,对血小板大聚集率有抑制作用,对血浆NO有升高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影响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楂原花青素对大鼠脑皮质P-gp的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山楂原花青素对缺血性脑中风大鼠有保护作用。
作者:宓伟;练武;衣卫杰;石塔拉;鞠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响因素,提高患儿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为临床医学和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调查研究及病例分析法,对我院101名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羊水污染、产程异常、胎盘异常、妊高症或贫血、脐带异常是导致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做好围生期保健,增强孕妇自我保健意识,完善产前检查,提高有关孕母及胎儿知识,对降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至关重要。
作者:刘梅;刘桂莲;蔺鲁;赵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自发性食道破裂是指非外伤引起的食管壁全层破裂,又称Boerhaave综合征[1],其起病急,预后差,临床较少见,死亡率高。我院2010年6月18日收治了一例自发性食道破裂的患者,现对其报道如下。
作者:李美香;滕海风;李爱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EGCG对小鼠 H22肝癌生长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给予荷瘤鼠喂饲20、40、80 mg · kg -1· d-1 EGCG ,阳性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20 mg · kg -1· d-15-氟尿嘧啶(5-Fu),并设空白及模型对照组,2周后处死动物,无菌条件下取肿瘤、脾和胸腺,称重,计算抑瘤率及脏器指数。以试剂盒测定各组小鼠血浆中丙二醛(MDA )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GCG各剂量组小鼠 H22肿瘤生长速度较模型组缓慢(P<0.05),在一定范围内与剂量呈正相关,低、中、高三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5.572%、35.367%、44.52%;EGCG各剂量组的胸腺指数上升,与模型组及5-Fu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EGCG各剂量组的脾指数上升,与模型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高剂量EGCG组与5-Fu组之间脾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EGCG各剂量组及5-Fu组对照组小鼠血浆中MDA的含量明显降低,SOD、GSH-Px活力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CG各剂量组能较好的抑制 H22小鼠肿瘤增长,具有较高的体内抑瘤活性;EGCG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孙若思;梁惠;孙藜玮;王林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冰帽亚低温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疗效分析。方法我院收治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例38例,其中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活血化瘀、营养神经、清除自由基、调整血压等一般治疗;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结合冰帽亚低温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24 h、3、7 d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冰帽亚低温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可以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明显降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红燕;陈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其发病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高胆固醇血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u thickness ,IM T )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FMD )。针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龚建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小卒中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总结我院73例急性缺血性小卒中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3例患者中,均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神经保护制剂、脱水药物及中成药等治疗,其中对发病时间短且呈进展性的患者采取抗凝治疗的有13例,对肢体轻偏瘫伴有高级智能减退或混合性失语的患者,在溶栓时间窗内的患者采取溶栓的有5例。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小卒中的治疗,应对患者整体评估后,根据每位患者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必要时可以考虑抗凝或溶栓治疗,灵活掌握治疗指南的参考意见。
作者:陈晓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引起该病的可能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代谢障碍、感染和精神应激反应等。对于斑块状银屑病在临床治疗上很多是采用维A酸口服治疗,以联合应用阿维A为主,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发现阿维A治疗疗程长、疗效较差、不良反应多,本研究对维胺脂联合疗法治疗银屑病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旭东;毛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综合文献回顾评价目前64层螺旋C 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96例病人行64层螺旋C T冠状动脉成像,剔除12例图像不可评价的病人,其中51例病人同时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复查者1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者3例,以DSA结果作为标准对比分析,计算MSCTCA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结合文献报道分析其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搭桥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和DSA比较,M SC T对各支冠状动脉病变检出能力不同,以左主干高、其次是右冠状动脉及左前降支,对回旋支检出率略低,但阴性预测值较高。18个支架及6支桥血管均清晰显示,检出支架轻微变形者3个、狭窄者4个;6支桥血管显示血流情况良好,与DSA结果基本吻合。结论 MS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对冠状动脉支架及桥血管显示直观准确,所以可作为疑诊冠心病者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的筛查手段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评估手段。
作者:臧任丽;高国政;姜兴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急性主动脉夹层(a o r-tic dissection ,AD )的确诊率愈来愈高。但主动脉夹层合并肢体偏瘫实属罕见,近期我院确诊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永进;董磊;许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964年Epstein和Barr分别在《Lancet》杂志报道了在非洲儿童淋巴瘤母细胞株中发现的一种有别于其他疱疹病毒的疱疹病毒。该病毒后被命名为Epstein-Barr(EB)病毒。此后,众多研究证实EB病毒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的发病相关。近年来,关于EB病毒感染与SLE相关的机制得到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为阐明SLE发病机制和为其提供新的治疗契机带来了有益的思考。本文将重点综述这方面的进展。
作者:王新云;张云清;孙明姝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