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荣娜;徐鲲;王芸;王岩英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后复发肾囊肿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肾囊肿患者1例,查体发现右肾上部囊肿约7×7 cm2大小,行右肾囊肿穿刺并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穿刺后3个月复查彩超提示:右肾上部囊肿约4×4.5 cm2大小,考虑囊肿复发,为求手术治疗入院。入院后全麻下行后腹腔镜右肾囊肿去顶术。结果术中见右肾上部约5×6 cm2范围肾脂肪囊粘连于肾表面,无典型囊肿表现,不能确定此处是否为囊肿。以自制注射针于此处穿刺抽出囊液证实为囊肿,并经注射针向囊内注水30 ml后囊肿体积增大,确定囊肿边界,切除囊壁,手术顺利。术后病人恢复顺利,病理提示为单纯性囊肿,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后肾囊肿周围粘连明显。建议复发患者手术时机选择在硬化治疗后6个月,复发肾囊肿周围粘连严重难以辨认时可自制注射针回抽及注水帮助辨认囊肿。
作者:梅延辉;尹洪山;燕东亮;李庆元;王景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15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右侧眼胀4天,疼痛以右侧额部为著,无鼻塞、流涕,无复视及视物模糊,无嗅觉减退,无头晕,无发热、乏力,无恶心、呕吐,无心悸、胸闷。到我院眼科就诊,行专科检查后未见异常,行眶骨CT 示:右侧额窦内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影,窦壁完整,窦壁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其余窦腔清晰,考虑(右侧)额窦囊肿及右侧额窦炎症表现。患者遂到我科门诊就诊,专科检查后亦未见明显异常,并以“额窦囊肿(右)?”收入我科住院。完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经鼻内镜右侧鼻窦开放及鼻内、鼻外联合进路额窦内容物清除术”,术中见右侧额窦腔无明显扩大,其内容物呈黑褐色,经刮匙搔刮出数枚小的淤血块,术后送病理。术后常规输液预防感染、止血对症治疗,抽取鼻腔填塞物后定期鼻腔换药。术后病检示:额窦血管纤维瘤。
作者:郑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 )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危险因素。方法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临床痴呆分级量表(CDR)作为认知功能的测评工具,筛选老年T2DM合并MCI患者200例(MCI组),和2型糖尿病无MCI患者60例(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病史,检测血压、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肌酐、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结果 MCI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糖尿病病程、HbA1c、高血压病史、高血压病程、收缩压、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BMI、舒张压、FPG、血脂、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叶酸水平与MoCA量表评分呈正相关;年龄、HbA1c、高血压病史,高血压病程、收缩压、HCY水平与MoCA量表评分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bA1c、高血压病史、HCY水平是MoCA量表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血糖控制不佳、合并高血压、高HCY血症可能是老年T2DM患者发生MCI的危险因素。
作者:毛艳华;李明娥;崔建国;马慧;石斗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6岁,因“发现右上肢肿物3年”入院。患者约3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上肢肿物,约“红枣”大小,无疼痛,无红肿、瘙痒,无发热、多汗,右上肢无感觉、活动异常。1年前肿物呈进行性增长,无疼痛、无明显红肿、瘙痒、触痛,无皮肤破溃。行彩超检查提示右上肢内侧皮下低回声,未进行特殊治疗。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高160/110 mmHg ,未规律服药,无其他病史。专科检查:右上臂及前臂内侧沿血管走行可见一肿物,形态不规则,范围约15×20 cm2,边界清,质硬,无搏动,无触痛,周围皮肤无色紫、红肿、破溃,右上肢肱动脉及桡动脉搏动可。
作者:耿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以某院分离所得226株鲍曼不动杆菌为对象,对其感染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 MiCroscan Walkaway‐4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来源以痰液标本为主(占74.8%),科室分布主要在呼吸内科(占38.6%);在16种常用抗生素中,该菌对多黏菌素E、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较低,依次为6.8、17.3和21.2%;但对以往较敏感的碳青霉烯类药物出现了耐药,除了阿米卡星耐药率为67.9%以外,该菌对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在80%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且耐药谱存在地区、医院之间差异,应当加强药敏检测,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
作者:于敏;李波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Survivin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 )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RCC行肾癌根治术患者和10例非肿瘤原因切肾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中survivin含量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RCC组术前术后相比,术后明显下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细胞癌根治术后,survivin在外周血中含量随之明显下降,说明Survivin与RCC的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王建伟;李娜;苏青;周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经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ALIF)是由O'brien首先提出并应用于临床,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腰椎融合技术[1],广泛应用于腰椎滑脱、脊柱失稳、椎间盘源性疼痛以及椎体肿瘤或结核等疾病的治疗。但是相关研究证明,单独的融合不能使脊柱获得初始的稳定性[2],那么在ALIF后如何进行内固定获得脊柱即时稳定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上腰椎(L1~L3)局部解剖结构简单,易于行内固定进行重建,而腰骶段脊柱(L4~S1)局部毗邻血管神经等,相对复杂多变,独特的生物力学特性以及骶椎较疏松的骨质都导致腰骶段脊柱内固定较困难,特别是 L5切除后,因腰骶角的存在,钛板难以固定到S1椎体上,这一直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本文就目前经前路腰骶椎椎间融合内固定方式的应用与进展作一概述,具体如下。
作者:任佳彬(综述);孙兆忠(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B族维生素干预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早期反复流产患者保胎效果的影响。方法排除导致自然流产其它因素,选择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10μmol/L及以上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孕前给予B族维生素治疗1月后复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继续服用上述药物至妊娠12周;对照组40例孕前后均不予上述药物治疗。孕后两组均常规保胎观察至妊娠12周,行B超检查证实活胎并胎儿发育正常者为保胎成功。结果治疗组服用B族维生素1月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平均下降44%,妊娠36例,保胎成功30例,保胎成功率83%;对照组妊娠32例,保胎成功18例,保胎成功率56%。结论对于早期反复流产患者,B族维生素可有效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可有效提高保胎成功率。
作者:杜艳;王金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一种术后预防味觉出汗综合症发生的方法。方法腮腺良性肿瘤患者68例均行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0)两组,观察组术中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对照组用常规术式,术后随访评价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复查时,观察组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1.58%(12/38),对照组发生率为70.00%(21/3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腮腺手术中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可以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樊玲;左金华;高兆峰;刘多文;王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对大鼠不同脑区神经元细胞syp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10只)。模型组大鼠利用水上站立法建立睡眠剥夺大鼠模型,分别在睡眠剥夺24和72 h时随机取5只大鼠,处死,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不同脑区神经元细胞syp表达变化,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同模型组。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区、前额叶皮质神经元syp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而两组纹状体区神经元syp表达差异不显著。结论睡眠剥夺后可导致大鼠皮层和海马神经元syp表达明显降低,对纹状体区神经元syp表达无影响。
作者:赵光涛;胡西壮;王龙飞;李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老年群体是高血压病的高发人群,可能引发心、脑以及肾等器官并发症的发生,已经成为老年人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1]。本文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采取了系统护理干预,旨在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罗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Pilo n骨折是踝关节的严重损伤,常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损伤,高处坠落与交通事故是常见的致伤原因。近年来随着交通业及建筑业的发展,Pilo n骨折发生率逐年增高,其中踝部皮肤坏死与骨外露是较棘手的问题,手术治疗需在软组织消肿良好情况下进行。皮缘坏死必定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因此研究如何降低皮缘坏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5-2013年间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Pilo n骨折围手术期软组织肿胀1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迟晓华;王兆林;杜海岭;王香;张卫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阿米卡星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SAP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抗感染和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7天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致病菌清除率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PaO2/FiO2和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NIHSS)。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致病菌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CPIS评分和PaO2/FiO2均好于治疗前,在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NIHSS评分在观察组明显降低,在对照组降低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米卡星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作为SAP的辅助治疗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肺部感染、帮助促进肺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建伟;朱希芳;徐文香;韩立海;吴秀花;陈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食管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食管癌切除术后进行胃食管吻合是消化道重建的常用方式[1],然而在胃食管吻合术后常常伴随着胃食管反流的并发症,对于患者的正常饮食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胃食管反流出的物质长期刺激食管进而引发食管溃疡、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等病变,还可能引起腹部的感染甚至死亡[2,3]。本研究在手术时沿胃小弯、大弯侧平行曲线到达胃底部,顺着该平行曲线切除胃小弯的部分组织和贲门制成管状胃,术后对患者食管进行24 h p H值监测进行随访,将实验结果与正常人参数进行比较,证实管状胃的形成能够有效地减轻胃食管反流症状。
作者:王小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重和林M 30(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30/70)在新诊2型糖尿病人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80例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人,随机分为重和林M 30组(试验组)与门冬胰岛素30组(对照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asting C peptide ,FCP)变化,评估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和性价比。结果两组患者FBG、PBG、HbA1c、FC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BG、BMI、HbA1c、FC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无明显差异( P>0.05 ),两组治疗后均未见严重的低血糖反应,试验组性价比较高。结论重和林M 30与门冬胰岛素30治疗新诊2型糖尿病整体降糖疗效无明显差异,重和林M 30性价比较高,在基层医院具有广泛应用优势。
作者:邱桂珍;张媛媛;赵新波;张兰举;邢立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半个世纪前就有学者认识到肠道、肝脏、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近年来这一观念重新引起学者们的兴趣。肠道菌群的改变及其相关的内毒素血症在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1,2]。当前益生菌已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其中也包括肝脏疾病。益生菌对肠道健康及肠肝轴的影响有很多机制,包括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调节。
作者:朱洪芳;吴广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VEGF、PCNA在口腔鳞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口腔鳞癌病理切片标本34例,癌旁正常组织15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和PCNA在口腔鳞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VEGF与PCNA在口腔鳞癌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两者在口腔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VEGF和PCN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检测VEGF和PCNA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对口腔鳞癌的病理分级的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成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 ,C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自问世以来,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的众多领域,尤其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Rognoni等[1]研究发现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与血小板表面Ⅱ b/Ⅲ a受体中的R/KGD(Ary‐Lys‐Gly‐Asp)片段结合,可以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结合及血小板之间的聚集,从而达到抗血小板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减少致死性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血小板GPⅡ b/Ⅲa受体拮抗剂主要有阿西单抗(abciximab )、依替巴肽(eptifibati‐de)、替罗非班(tirofiban )3种。
作者:李慧娟(综述);徐会圃(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慢性牙髓炎是口腔科常见的一型牙髓炎,多继发于龋齿。目前根管治疗是世界公认的治疗牙髓病变的有效方法,即彻底清除根管内的炎性组织,根管成形,消毒,后严密充填根管。常规多次性根管治疗术需患者多次就诊,疗程较长,且易发生根管内感染[1]。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仪器、新的根充材料的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被广大牙医接受的同时,术后短期疼痛的控制也成为研究重点[2]。本研究旨在观察超声冲洗应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牙髓炎的短期反应及临床疗效。
作者:贾云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因为在临床实验中尚未证实 Avastin (Bevaci‐zumab ,贝伐珠单抗)能延长乳腺癌患者的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并且使用该药具有潜在高血压、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美国食物药品管理局(FDA )在2011年宣布撤销其治疗乳腺癌的批准[1]。Avastin作为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持续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阻断肿瘤生长所需的血液、氧气和其它营养,这实现“断供”的目的。这实现了40多年前美国哈佛医学院的Judah Folkman提出的设想,即肿瘤的生存依赖于周围的血管,切断血液供应就能够杀死肿瘤[2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应用抗细胞增殖药物的抗癌策略打破了人类抗癌的传统模式,树立了人类抗癌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在被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之前,这种药物还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肺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然而对于某些患者,抗血管生成治疗是无效的;有的起初有效,但很快产生耐受性。尤其是近一些新的研究结果的公布,让我们重新审视这种治疗策略。
作者:李文凯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