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儿监护仪产程监护胎儿1054例临床分析

李冬梅;张翠香;王树芳

关键词:产程, 胎儿监护, 胎儿宫内窘迫, 新生儿窒息
摘要:胎儿监护是利用电子技术监测胎儿宫内状况的一种新方法,其在产程中的应用价值至今褒贬不一.我院自1998年以来使用胎儿监护仪监测产程中的胎儿情况,认为使用胎儿监护仪可及早发现胎儿宫内异常,及时纠正,对提高新生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Q-T离散度(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变异的程度,反映心肌复极不均一性,有利于折返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婴儿牛乳蛋白过敏症74例分析

    随着牛乳制品的普及和多样化,婴儿牛乳蛋白过敏的病例有增多趋势,但因症状不典型且预后较好,尚未引起儿科医师足够的重视.

    作者:毕旭明;孙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泛影葡胺静脉注射所致重度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附1例报告)

    为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显示密度的差别,明确诊断,在CT检查中常需使用造影剂做增强检查.

    作者:张兰;邢学玲;秦东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脑复康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脑复康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乙酰胺吡咯烷酮,有抗大脑皮质缺氧,活化大脑细胞,促进磷质吸收与蛋白质合成的作用.主要用于术后昏迷病人的苏醒,脑栓塞、颅脑外伤的治疗等.

    作者:何旭东;孙洁;梁民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R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7例

    胸腰椎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要求达到解剖复位,使神经管道获得减压.

    作者:李其庆;边洪明;谢斌;刘夏田;胡杰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联用小剂量硝酸甘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短期疗效.方法:43例老年DCM患者中,对照组20例给予地高辛、利尿剂、ACE抑制剂,口服硝酸酯治疗;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10 mg、多巴胺60 mg、多巴酚丁胺60 mg溶于5%葡萄糖500 ml中静滴,30 ml/h,每日1次,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无差异(P>0.05).结论:联用小剂量硝酸甘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老年DCM,短期观察安全、有效.

    作者:李刚;马士新;张奇志;霍纲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疾病之一,目前在诊治上仍有许多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作者:陈强谱;卢文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和肥大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多肽类细胞因子,它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感染的作用.

    作者:高长杰;李学军;于金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心跳呼吸骤停1O7例急诊救治体会

    自1994年9月至1999年9月,我科急诊收治内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共107例,现将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急诊实施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吕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2 035例临床观察与随访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

    作者:尹玉琴;王瑞云;卢红霞;陈晓芳;孙英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12例

    我们自1997年5月起,采用美Baxter公司生产的O型腹透管路及透析液,经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尿毒症.

    作者:吴恩亮;高广美;孙明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人健康查体390例结果分析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作者:范卫明;孙晓玲;王玖;高秀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凝血酶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消化道出血是危及新生儿生命的严重征象之一,主要起因于窒息、早产及妊娠期服用抗癜痫药或抗凝药物等.

    作者:王兴芹;张明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宫颈环扎治疗晚期习惯性流产16例分析

    我院自1996年6月至1998年6月采用宫颈环扎术治疗因宫颈机能不全所致的晚期习惯性流产患者1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洪华;崔红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皮质醇的动态变化与夜间哮喘发病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皮质醇的动态变化与哮喘病人夜间加重或发作的关系.方法:检测夜间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血浆中皮质醇早晨4时与下午4时含量的变化及与峰值流速(PEF)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从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急性发作期病人皮质醇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缓解期病人的皮质醇含量较急性发作期和健康人明显减低,且缺乏动态变化规律.结论:从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哮喘病人有与健康对照组相同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和昼夜变化节律,因此哮喘病人夜间加重不是由皮质醇水平降低而致.缓解期病人的皮质醇含量低及缺乏昼夜变化节律可能是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结果.

    作者:王晓芝;李云华;高福泉;李嘉文;牟爱芹;尚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长期生存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72岁.因上腹正中持续性疼痛15 h于1997年9月19 日入院.15 h前因情绪激动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向左侧肩背部放射,伴轻度胸闷,自服阿托品等治疗无效收入院治疗.

    作者:兰成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吻合指动脉的食指背侧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食指背侧皮瓣局部转移在拇指外伤修复中的作用已经肯定[1].但由于第1掌背动脉纤细,且有一定的变异,所以临床进一步应用受到限制.我们采用吻合指动脉的食指背侧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共进行5例,效果满意.

    作者:魏勇;蒋纯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鼻敏合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鼻敏合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50例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鼻敏合剂,每日1剂,水煎后早、晚各服1次,12 d为1疗程.共用2个疗程,随访2年.结果: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鼻敏合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肯定,方法简单,无毒副作用.

    作者:王海涛;吕立珍;刘孟安;牟爱芹;蒋东英;马秀芳;刘振;陈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骨盆倾斜异常360例临床分析

    骨盆倾斜异常是导致难产的一个原因,由于此类产妇骨盆外测量数值均正常,在头位难产中常被忽视.我们通过在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使胎头沿产轴方向下降而经阴道分娩,从而降低了剖宫产率.

    作者:陈希宏;张慧君;李秀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暗示治疗对偏瘫后遗症远期疗效观察

    偏瘫后遗症是大脑因缺血或出血所造成的严重躯体功能障碍,对其治疗的方法不多,疗效不佳.

    作者:崔玉泉;张义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