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哌酮致双硫醒样反应1例

刘桂英

关键词:头孢哌酮, 头孢菌素类, 双硫醒反应, 应用, 医护人员, 抗生素, 饮酒, 临床, 报告
摘要:头孢哌酮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高效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应用头孢哌酮后饮酒而致的双硫醒反应,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笔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TDP治疗伤口感染临床观察

    感染(包括切口)是外科常见并发症,临床以应用抗生素、局部换药为主.近年来我科采用远红外线照射治疗仪(TDP)照射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王道云;刘月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局部应用锌剂治疗急性疱疹性口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用0.5%硫酸锌与复方大青叶合剂联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口炎的效果.方法:将90例急性病毒性口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0.5%硫酸锌与复方大青叶合剂治疗,对照组用冰硼散与复方大青叶合剂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0.5%硫酸锌能促进急性病毒性口炎溃疡愈合,锌剂与复方大青叶合剂联合应用能缩短急性疱疹性口炎的病程.

    作者:李言君;李成君;刘振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性重症胆管炎28例诊治体会

    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是一种严重的胆道感染性疾病,也是为凶险的腹部外科急症之一.该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老年ACST患者因机体反应差,多伴有其他疾病,各脏器代偿能力差,免疫功能低下,易休克及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故病情更为严重.我院近5年共收治老年ACST病人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结合文献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佃卿;彭洪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59例死亡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1 154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163例(14.1%),死亡59例(36.2%).现将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孙冲;宋奎勤;张景荣;刘传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异丙酚与异氟醚分别复合芬太尼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比较异丙酚与异氟醚分别复合芬太尼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胸腹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组(Ⅰ组)和异氟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组(Ⅱ组).分别观察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时间.结果:Ⅰ、Ⅱ组在诱导3 min时SP、DP、HR较诱导前均明显下降(P<0.01),而Ⅱ组插管后较诱导前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Ⅰ组.苏醒时间Ⅰ组较Ⅱ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Ⅰ组较Ⅱ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苏醒更快.

    作者:袁振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85例临床观察

    近几年,米索前列醇在世界上广泛用于早期妊娠流产及中期妊娠引产.因其具有引起子宫收缩的作用,我院将其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并对其有效性、安全性与传统的催产素引产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现将近2年的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方欣;刘志强;姚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氯氮平致猝死2例

    1 病例介绍例1.男性,59岁,农民.因胡语、伤人毁物4年余,以精神分裂症入院.既往无心脏病史,入院身体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检查正常.

    作者:郭成章;张丽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PT和APTT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PT(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水平的试验,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临床上也常利用此试验对口服抗凝剂治疗(如心脏换瓣术后口服华法令)进行监控.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水平的试验,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另外也常用APTT对肝素抗凝治疗进行监控.同时,二者也是手术前检查病人出凝血机制的必备项目.但PT和APTT检测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对实验条件的要求十分严格.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抗凝剂的选择与用量、标准化的建立和质量控制等都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现简单分析如下.

    作者:张静;袁榕;郑洪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外伤性颅内血肿继发脑疝术前紧急钻孔减压50例临床观察

    外伤性颅内血肿继发脑疝者病情危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为了尽量减少由入院到手术颅压升高造成的不良后果,自1997年以来,我们对50例特急性颅内血肿继发脑疝的患者进行了紧急钻孔减压,取得了一定疗效.

    作者:郭俊英;杨继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60例分析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常见病.该病病情重,病死率及病残率较高,因此要做到早期诊断,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我科1998年2月至2000年12月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6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于翠云;高树英;罗清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穿琥宁治疗38例婴幼儿憋喘性肺炎疗效观察

    1997年10月至1999年2月,我科对38例伴有发热或高热的憋喘性肺炎患儿用四川宜宾制药厂生产的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吴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经输尿管肾镜行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附128例报告)

    目的:观察经输尿管肾镜行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经尿道输尿管肾镜直视下,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28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0例,中段结石46例,下段结石72例.结果:总碎石成功率为96.9%,术中并发输尿管穿孔1例,假道形成2例,术后发热6例.结论:经输尿管肾镜行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治愈率高、安全、微创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如岭;李明君;乜新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川芎嗪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46例临床观察

    1999年9月-2000年10月,我院呼吸内科应用川芎嗪治疗老年性支气管肺炎病人46例,临床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服萝卜汁促进剖宫产后产妇肠功能恢复

    剖宫产术后出现腹胀、腹疼,排便、排气功能障碍,影响产妇正常进食,使产乳量及母乳喂养率降低.为此,我们对120例足月妊娠、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采用口服萝卜汁的方法,促进排便、排气及肠鸣音恢复等进行对照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桂芹;卢卫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bFGF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研究

    目的:探讨局部使用bFGF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全组64例患者,其中bFGF组20例,对照组16例;自身对照组28例,比较残余创面平均愈合速度.结果:应用bFGF患者的残余创面较非使用者愈合快.结论:在综合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基础上,局部应用bFGF可促进创面愈合,是有一定潜力的方法.

    作者:张郑;张汝敏;于泽秋;李保文;孙慧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胃癌局部免疫细胞反应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由肿瘤-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所决定的,在此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如肿瘤占主导地位,则其发生发展;如宿主防御机制占主导地位,则肿瘤不发生、消失或停止发展.有关肿瘤间质反应细胞对预后的影响已有文献报道[1~10],但未见有关综合指标及与治疗关系的研究.笔者的目的是观察肿瘤局部免疫反应细胞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指导胃癌患者术后的临床治疗.

    作者:张洪臣;张树华;边风国;马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邹平县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

    糖尿病(DM)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为了探索其发病规律及防治办法,我院组织糖尿病调查小组于1999年12月至2000年4月在邹平县城区及部分农村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兴汉;牛方清;刘北京;李玉宝;孟国华;马翠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速尿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58例临床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因过敏原或其它非过敏因素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通过神经体液而导致气道可逆性的痉挛、狭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严重时可延续数日至数周或呈反复发作,长期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因此近年来对其防治的研究渐受到重视.本文旨在探讨速尿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和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汪宏;于明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是引起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我院近几年来开展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病人121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宋善方;胡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无色塑化液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根尖周炎大多因牙髓坏疽和因为急性根尖周炎未经彻底治疗,反复发作、疼痛、肿胀、化脓而发病,临床治疗比较困难.我们应用无色牙髓塑化液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患者200例258颗牙,经1年~3年的临床观察,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建村;刘明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