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诺维本和顺铂联合治疗肺癌疗效观察

彭宪忠;纪春祥;宁方玲;刘丽华;董新军;陈绍水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诺维本, 顺铂, 联合化疗
摘要:目的:观察诺维本和顺铂联合化疗对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方法:第1和第8天用诺维本25 mg/m2,第1~3天用顺铂40 mg.结果: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3例,稳定11例,进展7例.总有效率为43.75%,中位生存期22.8个月.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50%,局部静脉炎37%.结论:诺维本和顺铂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一个疗效可靠,毒性可以耐受的方案.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多巴胺与速尿连日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占我院同期肝硬化腹水住院病人的17.4%,虽占比例不大,但不同于一般肝性腹水,其腹水量大,腹水持续时间长,利尿效应差.我院自1997年5月至2000年10月采用多巴胺20~40 mg,速尿40~80 mg连日腹腔内注射治疗43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3例顽固性腹水,男27例,女16例;年龄大者81岁,小者25岁;肝炎后肝硬化31例,酒精性4例,淤血性3例,药物性2例,胆汁淤积性1例,病因不明者2例.饮食,保肝,口服及静脉应用利尿剂,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等综合措施治疗无效.有18例24 h尿量不足500 ml,腹部膨胀难以平卧,17例血清蛋白<25 g/L,13例血清钠<120 mmol/L.

    作者:牟卫平;张晓荣;林钦;高金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分析

    对膝部外伤及组成膝关节各骨骨折的治疗,既要尽早使伤口及骨折愈合,又要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但常常由于伸膝装置粘连致关节僵硬,使患者不能正常地工作及生活.我院自1992年1月-1999年12月,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选用非手术或手术治疗膝关节僵硬病人4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新春;李保文;房清敏;穆卫东;陈方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围生儿116例死亡原因分析

    围生儿死亡率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妇幼卫生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是母婴保健的重要内容.笔者对我县资料完整的围生儿116例死因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分析其死亡原因.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1996年1月至2001年6月,我县共分娩15 292例,围生儿死亡209例,占13.67‰.其中资料完整者116例(尸检者2例).1.2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作者:何本花;赵秀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固肠止泻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8例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消化内科难治病种之一,其病因复杂,病程冗长,易反复发作,而临床上无很好的治疗方法.我们自1997年6月用固肠止泻丸(原名结肠炎丸)治疗该病病人28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病例选择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指征典型阳性,经检查排除其它疾病,并经结肠纤维镜或钡剂灌肠确定病灶.自1997年6月至2000年3月累计治疗28例,男23例,女5例;年龄小者23岁,大者65岁,平均年龄39.8岁.病程短者10个月,长者11年,每年均反复发作3次以上.其中22例曾服用柳氮磺胺吡啶,6例用一般抗生素加止痛剂治疗.

    作者:郭新花;崔绍风;丁文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黄龙汤治疗肠梗阻2例

    黄龙汤方见<伤寒六书>,由大承气汤加人参、当归、甘草、姜、枣、桔梗组成.功用泻热通便,补气益血,主治里热实证,而见气血虚弱,证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硬痛拒按,身热口渴,口舌干燥,舌苔焦黄或焦黑,神倦少乏,脉虚等.笔者用本方临证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型肠梗阻,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常成训;许国华;王少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胰岛素抵抗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血脂异常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脑梗死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胰岛素、血脂并与健康对照比较.结果:脑梗死病人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褚文政;王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器治疗60例

    随着机械化生产和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病例有增无减.自1992-2000年我科应用单臂外固定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病人60例,获半年以上随访,近远期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7例,女13例;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36岁.伤后就诊时间0.5~20 h,其中伤后于6~8 h就诊者42例.

    作者:陈方民;房清敏;朱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醒脑开窍针法并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催醒作用

    原发性脑干损伤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约占7%,其昏迷重、程度深、时间长,因药物治疗催醒效果不明显,已引起人们关注.我科从1994-1997年与神经外科合作,对急性期过后随机选取的3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昏迷病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并行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以观察其催醒作用;另取相同例数的病人为对照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耀坤;张奉梅;梁勋;李建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大肠肿瘤发生的主要基因学变化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已升至消化道肿瘤的第2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已认识到本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阶段、多步骤渐进演化的过程.该过程涉及到众多原癌基因的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和/或失活.另外,近年的研究还发现,某些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如Bcl-2等)及细胞因子(如CD44,转化生长因子β1等)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现就近年来有关大肠肿瘤发生的主要基因学变化综述如下.

    作者:刘成霞;张尚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常用于手术的浸润麻醉、阻滞麻醉、腰麻、硬膜外麻醉、静脉辅助麻醉.中国药典标准中规定用家兔法进行热原检查.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该药的麻醉作用常导致家兔对热原的敏感性降低,药典中规定家兔的注射量又低于大人用量[家兔10 mg/kg,大人用量50 mg/(kg*h)],所以,即使该注射液中内毒素含量超出人用限量,采用家兔法也常出现漏检,故导致经家兔热原检查合格的产品,用于临床后可能出现热原反应,给患者安全用药造成威胁.为此,我们对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热原检测方法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建立了反应灵敏、快速、准确、操作简便而又经济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以替代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家兔热原检查法.

    作者:陈桂新;李玉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27例

    关节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半月板病患者的处理发生了根本变化.自1998年8月至2000年8月,我们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手术27例,包括半月板全切除、部分切除、成形等术式,治疗效果良好.现将其临床症状、镜下征象及结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27例,年龄21~40岁;男20例,女7例.患膝左侧17例,右侧10例.术前诊断病变半月板30个,其中外侧半月板22个,内侧半月板8个;病程3个月至7年.主诉膝关节绞锁、弹响疼24例;关节间隙活动疼、打软腿9例;急转身困难5例.有明显外伤史者18例,无外伤史者9例.临床检查:股四头肌萎缩27例,关节间隙压疼、Mcmurry征阳性者25例,关节伸直受限9例,关节间隙有肿物出入者4例.X光片检查均无阳性改变.

    作者:王永凯;于益民;王学华;张新正;李宝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供体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快速鉴定

    角膜的透明性是维持角膜正常功能的重要因素,而要维持角膜的透明必须使角膜内皮细胞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好坏,直接影响角膜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所以,角膜移植术前要求供体角膜内皮细胞必须保持一定的活性.目前眼库中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检测方法多用于离体角膜的检查,花费时间长,操作复杂,而且检查后有的不能用于临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我们拟选择检查完整供体眼球的简便方法,通过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快速准确评价内皮细胞的活性,以筛选合适的供体材料,提供临床应用或眼库保存.

    作者:李强;任爱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体温测定时间的研究

    体温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指标,体温测定时间的长短对测定值影响很大,临床上实际测定时间一般达不到10 min,特别是门诊医生,测量时间更短.所测体温值与实际体温有较大差距,影响诊断结果.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用手预先温暖体温表的水银球端,约0.5 min,体温测定时间可大大缩短.为此,笔者对体温测定时间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侯佃臻;刘庆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蓖麻凝集素协同乐铂杀伤非小细胞

    目的:研究蓖麻凝集素(RCA)协同乐铂(Lob)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运用MTT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原代培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在Lob、RCA、RCA+Lob的作用下生长增殖的情况.结果:RCA+Lob组细胞生长抑制率(45.0±8.4)%比Lob组(14.2±5.0)%明显增高(P<0.01);RCA+Lob组癌细胞中PCNA的含量低于对照及Lob组(P<0.01).结论:RCA增强Lob对癌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徐艳岩;肖军军;刘丹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

    自1999年10月以来,对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63.4岁).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28例,糖尿病史者5例.

    作者:宋绍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表现为急腹症的特殊型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典型表现常为慢性、周期性发作的上腹部节律性疼痛,疼痛性质多为轻度或中度胀痛或灼痛,而以急腹症为首发者易造成诊断困难.现结合病例讨论如下.1 幽门管溃疡患者,男,52岁.因呕吐6 d,餐后上腹部剧痛1 d急诊入院.呕吐物为宿食,不发热.查体:消瘦,心肺听诊(-),腹软,肝脾未触及.无胃肠蠕动波,上腹部明显压痛,反跳痛不明显.经胃肠减压抽出胃内潴留液400 ml,行胃镜检查发现幽门管大弯侧有1.5 cm×1.0 cm溃疡,组织活检为炎性病变.

    作者:敬长春;郑春长;朱玉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腮腺炎并发手足搐搦症2例报告

    我科于1998年3月至1999年11月收治腮腺炎并发手足搐搦症病人2例,报告如下.例1.患儿男性,12岁.因腮腺肿大1周后腹痛、呕吐2 d,抽搐10 min入院.患儿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腮腺肿痛,伴不规则发热,体温高达39℃,在本地诊断为腮腺炎.治疗3 d后热退,腮腺肿消.2 d以来,腹部阵发性隐痛、厌食,呕吐2次,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胆汁及血块.继续治疗无明显好转来本院.在候诊过程中,患儿突然出现双手腕屈曲、手指伸直、拇指内收,伴上腹部及头部剧痛,无意识障碍,立即给10%葡萄糖20 ml+10%葡萄糖酸钙10 ml静脉推注后缓解.发病以来未进饮食,10 h未排尿.入院时查体:T 36.5 ℃,P 70次/min,R 22次/min,BP 11/7.5 kPa,W 28 kg,发育、营养一般,神志清,精神萎摩,自主体位,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表浅淋巴结无肿大.眼、耳、鼻无异常.咽充血,腮腺无肿大,颈部有抵抗感,心肺(-),腹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无病理反射.血常规WBC 7.3×109/L,RBC 4.44×1012/L,Hb 127 g/L,W-SCR 0.380,W-LCR 0.524,W-WCR 0.096,尿KET,血Ca2+1.74 mmol/L,Mg2+0.5 mmol/L,经静滴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小苏打、钙剂、利尿剂后,逐渐好转.住院9 d,痊愈出院.

    作者:刘新华;薛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水牛角粉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为自身免疫出血性疾病,有15%~35%患者治疗无效.由于目前尚缺乏治疗本病的特效药,临床上称之为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难治性ITP).12年来我们采用水牛角粉治疗该病患者146例,获得了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1988-2000年共观察本病226例,能接受定期随访、资料完整者219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46例,其中男36例,女110例;年龄12~62岁,平均年龄32.5岁;工人64例,农民38例,干部20例,学生24例;疗程1年~6.8年,平均3.7年.对照组74例,男性24例,女性50例;年龄12~63岁,平均年龄32.6岁;工人25例,农民29例,干部8例,学生12例;疗程1年~6年,平均3.2年.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病程、病情均基本一致.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病例经系统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骨髓象等证实,并排除继发病因.

    作者:王俊荣;刘风真;吕长俊;武美秀;牟爱芹;陈佳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理气活血补肝肾法治疗痛经48例

    痛经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疾病,笔者自1997年10月-2000年5月共收治48例.采用理气活血补肝肾法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8例均为青年女性;47例为门诊患者,1例为住院病人;未婚者42人,已婚未育者6人;年龄13~20岁者36人,21~28岁者10人,29~33岁者2人;病程1~3个月者21人,4~6个月者13人,6~12个月者2人.48例中均做尿妊娠试验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急腹症之腹痛.

    作者:赵迎春;李超;王淑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78例

    自1986至2000年,我院共收治糖尿病足78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小者36岁,大者75岁,平均年龄56.18岁;糖尿病病史平均为6.53年(3~21年).足病发生后才确诊为糖尿病者14例.空腹血糖8~10.5 mmol/L者18例,10.5~15 mmol/L者43例,15 mmol/L以上者17例.1.2 诊断标准①有明确的糖尿病诊断;②患足(趾)呈高度肿胀、溃破,创口呈穿通性,内有腐败变性肌腱,分泌物秽臭;③无间歇性跛行、紫绀、皮温降低等缺血症状及体征,患肢动脉搏动一般正常.

    作者:杨军;徐金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