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特征(附52例报告)

耿景荣;穆俊福

关键词:早期复极综合征, 心包炎, 心电图
摘要:早期复极综合征又称过早复极综合征[1],其心电图改变酷似急性心包炎,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对我院1997年至2000年收治的26例急性心包炎与26例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在各种肝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168例肝病患者的空腹血TBA水平.结果:血清TBA水平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患者中明显升高,其阳性率分别为90.9%、89.2%、100%、100%、100%、41.7%、47.4%.升高的程度与肝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结论:血清TBA的测定可以作为反映急慢性肝病、肝硬化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际亮;唐玉蓉;邢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WAB生命粘合剂粘合剖宫产腹部切口60例分析

    2000年2-8月份我院产科采用济南世纪生物粘合剂研究所研制的WAB生物粘合剂粘合手术切口,并与传统缝合切口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王梅;申秀香;李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产后急性子宫内翻2例

    1 病例介绍例1.25岁,农民,G1P0.因产后2 h 15 min胎盘不下,子宫翻出,于2000年10月19日下午2时入院.患者入院前2 h在家自然分娩,0.5 h后胎盘不下,未用宫缩剂,接生员即牵拉脐带,家属用力推压腹部,随之胎盘下降,子宫粘膜翻出,患者腹部剧痛、呼叫,阴道大流血,急诊入院.查体:血压测不到,脉搏微弱,重度贫血貌,下腹部触不到宫底,阴道口外可见一圆形肿物,胎盘约有1/6尚未剥离,及时给予输血、输液、抗休克治疗,剥离胎盘,徒手还纳子宫,宫颈口松弛,还纳顺利,一次成功.宫缩剂加强宫缩,血压渐回升,宫缩渐好转,10 min后宫缩佳,手法复位结束.共输血2 200 ml.产后抗生素预防感染,住院8 d痊愈出院.产后42 d门诊复查,子宫恢复正常.

    作者:刘惠玉;乌艳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婚前医学检查21 266例结果

    我站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底,共接受婚检对象21 266例,检出疾病者1 503例,疾病检出率为7.07%.检出的疾病中以传染性疾病为首位,占总发病人数的60.35%,尤以HBsAg阳性为主,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及内科疾病次之.对HBsAg阳性者经查乙肝五项指标,双阳者201例,大三阳103例,小三阳83例,分别进行了医学指导和卫生咨询,并定期随访.

    作者:董淑贞;司俊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胸膜腔置入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观察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临床常见病,其治疗除正规化疗外,胸腔抽液是一种重要方法.如抽液不及时可造成胸膜肥厚、粘连及包裹性积液的发生.自1998年1月至2000年6月,我们采用Seldinger方法穿刺,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病人5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并与普通胸穿针穿刺抽液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松凤;孙冬梅;宫海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新式剖宫产术后单次应用抗生素40例分析

    近年来,新式剖宫产在我国已广泛开展,它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在临床工作中,术后预防感染大多数医师喜欢常规应用抗生素3~5 d.近年来,为了减少耐药菌株形成,降低院内感染率,减少抗生素副作用和减少病人费用,主张短程用药[2].据此,我们选择40例新式剖宫产者,术后单次应用先锋霉素预防感染,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海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盐酸环丙沙星致过敏性休克1例

    盐酸环丙沙星是临床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应用广泛,虽有不良反应,但引起过敏者少见,致过敏性休克者更为罕见.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致过敏性休克者报告如下.

    作者:张书民;杨维波;秘兴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从脾论治慢性泄泻的体会

    慢性泄泻是临床觉见病,证情复杂,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疗效欠佳.慢性泄泻多属虚证,常见者为脾胃虚弱而致,亦有脾肾阳虚而致者.由于病程长,体质虚弱,治愈较为困难.其治疗关键在于分清病变脏腑,针对病因、病机,准确辨证选方,以达到恢复正常脏腑生理功能、治愈疾病的目的.笔者将临床所得介绍如下.

    作者:宫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复发型Guillain-Barre综合征(附2例报告)

    Guillain-Barre 综合征(GBS)又称急性炎性脱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于儿童,复发者少见.现将我科所见2例复发型Guillain-Barre综合征(RGBS)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鹿树军;周晓生;衣香明;郑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对50例涎腺肿瘤病人进行检测.结果:涎腺恶性肿瘤周边及内部均伴有高流速的动脉血流,其收缩期峰值流速(PS)多大于30 cm/ s,与良性肿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多为2~3级,呈树枝状或环绕状.结论:CDE对涎腺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较CDFI更为有效,为涎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及与涎腺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宋少杰;高向东;赵文广;付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临床特征

    目的:分析肺癌伴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9例伴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伴发肺血栓栓塞3例(1例同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于肺癌确诊前2~6个月.病理类型主要为腺癌(6例).结论:血栓栓塞性疾病可伴发于肺癌,常见病理类型为腺癌,原因可能是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或化疗及化疗过程中补液不足.

    作者:吕长俊;王俊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抗凝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流行性出血热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衰)病死率高达30%左右,血液透析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急性肾衰病人1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良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消痔灵治疗腋臭临床观察

    目前治疗腋臭的方法虽多,但多不能令人满意.为探讨治疗腋臭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采用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硬化剂--消痔灵注射液治疗腋臭病人4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关系

    目的:探讨性激素对乙肝患者病毒含量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PCR核酸扩增酶免定量技术进行血清HBV-DNA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性激素含量.[ HT5”H〗结果:男性乙肝患者HBV-DNA含量与血清睾酮(T)呈显著正相关(r =0.52,P<0.001),与雌二醇(E2)、孕酮(P)呈显著负相关(r= -0.65,r=-0.81,均P<0.001),女性患者HBV-DNA含量与性激素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性激素对男性患者HBV-DNA含量有调节作用,可以通过调整性激素平衡来控制人体HBV感染.

    作者:鞠胜芝;孙长华;赵红梅;郭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肺部真菌感染16例

    肺部真菌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其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均无特征性,易被疏漏.笔者对我院确诊为肺部真菌感染者16例总结如下.

    作者:靳春爱;王吉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药物流产后宫内胚胎组织残留的B超观察

    药流术在临床应用非常普遍,但并非完全流产.对有些孕妇行药流术后,阴道长时间出血,往往为宫内胚胎组织残留所致.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 ,指导临床及时行清宫处理.

    作者:刘文江;杨焕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妊娠急性脂肪肝10例临床分析

    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是发生于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疾病,以黄疸、凝血障碍、脑病及肝脏小脂滴脂肪变性为特征[1],预后凶险.发病率约为百分之一[2],病死率极高.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例病人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郭文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L-精氨酸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试验证明,L-精氨酸雾化吸入能降低哮喘状态下支气管气道的反应性,舒张气管平滑肌,从而改善临床症状[1].笔者对L-精氨酸的应用剂量及应用时间问题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希文;陈志刚;王建国;赵兰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妇女乳腺增生750例分析

    我院2000年3月-2000年7月对城区内4 242名女职工进行了乳腺疾病普查,其中工人3 120人,干部1 122人,共发现乳腺增生750例,患病率为17.7%.笔者对750例乳腺增生患者做一分析.

    作者:王桂兰;彭淑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左旋甲状腺素钠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状态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1994-1996年间确诊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亚临床状态门诊和住院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治疗组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L-T4)治疗3个月,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治疗3个月,随访5年.[ HT5”H〗结果:应用L-T4治疗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病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原发性甲减亚临床状态可延缓原发性甲减的发生,降低原发性甲减的发生率.

    作者:王秀云;杨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