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影像学胶片的数字化处理及应用

魏冠英;马吉伟;宋振龙

关键词:X光胶片, 数字化处理, 质量评价
摘要:目的:研究医学影像学胶片的数字化处理、质量评价及应用.方法:运用数字化扫描仪对以前的非数字化影像学胶片扫描.以普通的个人计算机和数字化扫描仪作为硬件平台,操作系统为Wind ows 98,采用Photoshop5.0作为应用软件.采集、处理压缩图像,建立文件,并将图像文件通过可写光驱存入光盘,同时编写文件索引.结果:胶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数据检索也可以达到快捷、准确的目的.结论:胶片经数字化处理,可节省存储空间和永久保存.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门诊中西药处方配伍分析

    合理用药是指以医学和药学以及相关学科知识指导人们用药.合理使用药物的水平是医疗技术水平的直接反映.目前,人们对西药间或中药间的处方配伍分析较多,而对中西药处方间的配伍分析较少,为了促进临床中西药的合理应用,笔者对我院门诊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处方进行了分析.

    作者:付之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足月妊娠分娩合并前置血管破裂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26岁,孕1产0,因停经9个多月,阵发性腹痛6 h,于1999年6月26日上午7时入院待产.末次月经1998年9月20日,孕期曾检查数次,一般情况良好,B超检查均未提示胎盘位置异常.查体:一般情况可.产科情况:宫高30 cm,腹围101 cm,宫缩不规律,胎位LOA,胎心140次/min.肛诊:宫口开大2 cm,宫颈管消失80%,头先露,达坐骨棘上1 cm,胎膜未破.

    作者:佟瑞霞;李磊;苗玉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人无痛型心肌梗死12例误诊分析

    1993年至2000年我科收治老年(>6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82例,其中无痛型心肌梗死患者56例,误诊12例,误诊率为21.4%,现将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黄小丽;徐伟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两种臀位矫正方法临床比较观察

    臀位占分娩总数的4%~6%,目前大多提倡剖宫产.为了降低剖宫产率,临床多采用几种方法行臀位矫正.笔者对1995年11月至2000年12月产前诊断为臀位者220例,孕28周,用臀位自行纠正法(也称骨盆位自己回转法[1])与改进的胸膝卧位法矫正臀位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惠芳;石晓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种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出多种自身抗体,其中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及ENA多肽抗体作为较特异性血清标记抗体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我们对35例SLE患者进行这3种抗体的检测并加以探讨.

    作者:高昱;宫照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针刀十字铲削法治疗顽固性跟痛症51例

    1998年以来,笔者用小针刀十字铲削法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病人51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刚;林新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低场强MRI诊断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低场强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DAI 100例患者, 行常规低场强MRI检查.结果:100例DAI共发现病灶297个,多数病灶呈片状或条状T1WI低或等信号及T2WI高信号;DAI常伴有其它类型颅脑损伤.结论:MRI是DAI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石珍;魏佃生;王学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重症脑血管痉挛15例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特别是痉挛出现早、病情重的病人死亡率更高.近几年作者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中有15例发生重症脑血管痉挛,经治疗后完全恢复,未留下任何后遗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绪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妇女乳腺增生750例分析

    我院2000年3月-2000年7月对城区内4 242名女职工进行了乳腺疾病普查,其中工人3 120人,干部1 122人,共发现乳腺增生750例,患病率为17.7%.笔者对750例乳腺增生患者做一分析.

    作者:王桂兰;彭淑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硬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及其对肝性脑病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用尿素酶快速染色和瑞-姬染色确定HP的感染,分析肝硬化与十二指肠疾病患者HP感染率的差异;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的影响;随访HP阳性与阴性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观察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与非出血患者间HP感染的差异.结果:肝硬化与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HP感染无明显差异;HP感染能使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增加,从而使肝性脑病发生率增高;肝硬化并出血与非出血组HP感染无明显差异.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HP感染无特异性;HP感染能促使肝性脑病的发生;HP感染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中未起主要作用.

    作者:李森林;杜玉兰;付博;谢佳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后复发的研究进展

    多项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某些胃、十二指肠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低度恶性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样淋巴瘤的重要病因[1,2],也是胃癌的可能病因之一[3].根除H.pylori后,可使患者胃炎消失,治愈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4].单纯根除H.pylori后,溃疡就能成功地愈合,没必要再抗溃疡治疗,因此,不但经济,而且可显著地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使低度恶性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样淋巴瘤部分或完全缓解[5].但是H.pylori感染根治后可复发,并且与消化性溃疡、低度恶性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样淋巴瘤复发密切相关[6,7].H.pylori感染根治后复发可能是原始感染菌株再燃或由新菌株再感染所致.区别是再燃或再感染,有助于对H.pylori感染流行病学的认识,寻找合理的对策,治疗与预防感染.

    作者:吴广利;张树林;严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国产吻缝合器在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国产吻、缝合器在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7例直肠癌患者行超低位直肠前切除,应用上海产金钟牌缝合器、吻合器,进行结肠-直肠吻合.结果:[ HT5K〗本组根治性切除25例(92.6%);1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7%;吻合口狭窄 3例,发生率为11.1%,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合理使用国产缝合器、吻合器可完成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可达保肛、根治、降低费用、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陈士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双吻合器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我院1994-2000年双吻合器吻合法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中采用该技术行直肠癌手术的237例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吻合口瘘15例(6.33%),吻合口梗阻1例(0.42%),无手术死亡.结论: 双吻合器吻合方法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省时的技术方法.

    作者:宋延强;吕文平;庞新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关系

    目的:探讨性激素对乙肝患者病毒含量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PCR核酸扩增酶免定量技术进行血清HBV-DNA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性激素含量.[ HT5”H〗结果:男性乙肝患者HBV-DNA含量与血清睾酮(T)呈显著正相关(r =0.52,P<0.001),与雌二醇(E2)、孕酮(P)呈显著负相关(r= -0.65,r=-0.81,均P<0.001),女性患者HBV-DNA含量与性激素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性激素对男性患者HBV-DNA含量有调节作用,可以通过调整性激素平衡来控制人体HBV感染.

    作者:鞠胜芝;孙长华;赵红梅;郭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胃切除术后复发性溃疡原因及防治(附22例分析)

    随着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溃疡病的广泛开展,有关术后复发性溃疡国内外文献报道亦日渐增多.我院1982年1月-2000年10月共收治胃切除术后复发性溃疡病人22例,现就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苗红星;张双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临床特征

    目的:分析肺癌伴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9例伴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伴发肺血栓栓塞3例(1例同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于肺癌确诊前2~6个月.病理类型主要为腺癌(6例).结论:血栓栓塞性疾病可伴发于肺癌,常见病理类型为腺癌,原因可能是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或化疗及化疗过程中补液不足.

    作者:吕长俊;王俊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自体大张中厚皮片修复关节部位肉芽创面的研究

    目的:研究烧伤病人关节功能部位并发感染肉芽创面的皮片移植.方法:对感染创面清创,控制感染,移植大张中厚皮片封闭创面.结果:该方法操作简单,皮片易成活,成活后的皮片弹性好,皮色变化少.结论:感染的关节功能部位肉芽创面移植中厚皮片能恢复关节功能,避免或减少后期整形.

    作者:张郑;李志慧;李保文;于泽秋;孙慧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动脉化疗泵在晚期胃癌中的应用

    笔者总结1997年1月至2000年4月进展期胃癌手术者270例,其中20例不能切除,放置动脉化疗或栓塞,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志芳;胡延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药物流产后宫内胚胎组织残留的B超观察

    药流术在临床应用非常普遍,但并非完全流产.对有些孕妇行药流术后,阴道长时间出血,往往为宫内胚胎组织残留所致.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 ,指导临床及时行清宫处理.

    作者:刘文江;杨焕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结肠破裂的诊治(附12例分析)

    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结肠破裂较少见,我院1992年1月-2000年8月收治腹部闭合伤经手术证实为结肠损伤患者12例.现将病人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魏本尊;王林萍;张超;李永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