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乙酰胆碱特异性单个核细胞 IFN-γ和TGF-β的变化

王尊荣;宁金鹰;孙兆林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干扰素-γ, 转化生长因子-β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外周血AChR特异性单个核细胞IFN-γ和TGF-β的分泌能力,探讨细胞因子IFN-γ和TGF-β在MG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和ELISA方法检测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经AChR刺激后产生IFN-γ和TGF-β的水平.结果急性期MG患者IFN-γ和TGF-β的诱生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ChRAb阳性组MG患者IFN-γ的诱生水平高于AChRAb阴性组(P<0.01).结论急性期MG患者体内免疫损害过程和免疫抑制过程同时被激活.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一氧化碳中毒血浆一氧化氮及氧自由基含量与病情关系的探讨

    目的检测一氧化氮(NO)、过氧化脂质(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急性期血浆中的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8例CO中毒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轻型(A组)、中型(B组)和重型(C组)3组,分别在入院后第1、3、7及第14天检测血浆NO、LPO和SOD的变化,并行健康对照.结果急性CO中毒患者血浆NO、LP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O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组中毒患者在入院后第1、3天NO、LPO均明显升高,SOD均明显降低,C组与A组比较,C组NO、LPO明显升高(P<0.05),SOD明显降低(P<0.01);入院后第7天及第14天C组NO、LPO仍明显高于A组(P<0.05),SOD仍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CO中毒患者血浆NO、LPO明显升高,SOD明显降低;重症患者NO、LPO升高及SOD降低更为明显,持续时间更长,其预后愈差.

    作者:马玉玲;李士玉;王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磁共振泌尿系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泌尿系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重T2加权MR水成像技术对15例尿路梗阻患者行MRU检查,图像经过三维大信号强度投影后处理.结果15例患者中,输尿管结石5例,输尿管癌2例,输尿管良性狭窄1例,输尿管先天发育畸形1例,输尿管损伤1例,肾盂癌2例,膀胱癌3例.结论MRU可以直观而明确地显示泌尿系梗阻的部位、形态及扩张情况,为梗阻性泌尿系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李敬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疏松结缔组织铺片制作方法的改进

    制作疏松结缔组织铺片主要用动物的肠系膜或皮下组织,在制作过程中,按书本中的方法去做,在实际工作用中常常并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

    作者:孙秀丽;王凤琴;孔佑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颅咽管瘤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在临床上我们体会到,颅咽管瘤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重要环节.现将我们在颅咽管瘤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贾瑞平;洪强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疗体会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virus)感染引起的以高热、咽峡炎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因病情复杂,易被误诊误治,导致病情加重,发生多脏器功能损害而危及生命,本文就该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中的有关问题并结合32例重症病人的诊疗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梁英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职业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及生殖保健需求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职业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及生殖保健状况.方法自拟调查问卷,对随机抽取的504名职业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职业已婚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为24.16岁;平均初产年龄为26.02岁,产前检查率为94.8%.49.2%的已婚育龄妇女有流产史;年龄、配偶文化程度不同的已婚育龄妇女流产史构成比具有统计学差异(x2=分别为37.85,20.05,P均小于0.001).配偶文化程度不同,已婚育龄妇女产前检查次数构成比亦不相同(x2=12.907,P=0.002).职业已婚育龄妇女对常见妇科病防治知识需求占首位,为67.06%.对性病的传播途径应答完全正确率为20.23%,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应答完全正确率53.37%;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不同的已婚育龄妇女对性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应答完全正确率不同.结论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及配偶文化程度是影响职业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及生殖保健的重要因素,她们对生殖健康及生殖保健知识存在较大需求.

    作者:宋爱芹;孙春燕;曹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柳氮磺吡啶甲氨喋呤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柳氮磺吡啶与甲氨喋呤联合应用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4%口服柳氮磺吡啶1周,0.5g、2次/d,第2周以后,1g,2次/d;口服甲氨喋呤,第1周7.5mg,每周1次,第2周以后:10mg,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第1周0.5g,2次/d,第2周以后,2g,2次/d,第1月加用双氯芬酸钠50mg,3次/d.疗程均多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85.1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97,P<0.05).结论中等剂量柳氮磺吡啶与小剂量甲氨喋呤联合应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应用.

    作者:赵建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neu癌基因在人类甲状腺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人类甲状腺癌中neu癌基因p185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同位素点杂交技术对新鲜冰冻甲状腺组织Neu癌基因p185蛋白和mRNA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2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17例p185癌蛋白表达阳性,而其他类型肿瘤和非肿瘤组织均未见p185表达.Neu癌基因mRNA表达研究显示,乳头状癌和淋巴结转移灶中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肿瘤和非肿瘤组织.本研究还证明石蜡包埋的乳头状癌标本中Neu癌基因蛋白表达率明显低于新鲜标本.结论Neu癌基因p185蛋白的表达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特征性改变,Neu蛋白的表达与mRNA的表达相一致,Neu癌蛋白检测的稳定性取决于组织标本的质量.

    作者:崔文;高继发;王旭;任启伟;孔灵玲;成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棕榈果实水-醇提取物的药理研究

    目的探讨棕榈果实水-醇提取物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给动物灌胃药物的实验方法,观察其对体重、胸腺、脾脏和血糖的影响.结果棕榈果实水-醇提取物有明显减轻小鼠体重和胸腺、脾脏重量及降低血糖之作用.结论药物的减轻体重和降低血糖药理作用,具有开发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善庭;李建美;王清;辛勤;林丽文;李军;于江;杨静;梁玉记;齐汝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棉酚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棉酚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昆明种雄性小鼠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服棉酚组,采用核固红-结晶紫染色法,对比观察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数目的变化.结果服棉酚组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数目(30.57±3.03)较对照组(6.38±1.41)明显增多(P<0.01).结论棉酚可促使小鼠睾丸生精细胞的凋亡数目增加,造成睾丸生精功能受损.

    作者:孔佑华;王凤琴;张金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不同装修条件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目的了解不同装修条件下居室内空气质量状况,及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方法对16户装修、11户未装修的住宅进行空气采样,检测指标为甲醛、可吸入颗粒物、氡.同时,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装修3个月组68.8%室内甲醛平均浓度超过国家标准,且高于装修;1a、未装修组(F=31.577,P=0.00),居民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出现率也高于未装修组.室内居民不良反应的阳性症状数与甲醛浓度、室内吸烟状况、添加新家具呈正相关,而与入住时间、开窗情况呈负相关.结论居室装修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及居民健康.

    作者:翟敏;岳喜同;刘慧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捷力并妇宁栓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402例临床体会

    念珠菌阴道炎是一种妇科阴道炎症中常见的疾病,大多由念珠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目前临床有口服及多种局部用药,对此病的治疗均有一定疗效,但易复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院用捷力口服,同时用妇宁栓外用,对402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欣;李书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乙酰胆碱特异性单个核细胞 IFN-γ和TGF-β的变化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外周血AChR特异性单个核细胞IFN-γ和TGF-β的分泌能力,探讨细胞因子IFN-γ和TGF-β在MG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和ELISA方法检测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经AChR刺激后产生IFN-γ和TGF-β的水平.结果急性期MG患者IFN-γ和TGF-β的诱生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ChRAb阳性组MG患者IFN-γ的诱生水平高于AChRAb阴性组(P<0.01).结论急性期MG患者体内免疫损害过程和免疫抑制过程同时被激活.

    作者:王尊荣;宁金鹰;孙兆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不同栓塞剂栓塞症状性子宫肌壁间肌瘤的对比研究

    目的不同栓塞剂栓塞症状性子宫肌壁间肌瘤的对比分析术后反应、症状变化及疗效.方法60例症状性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随机分成3组,采用不同栓塞剂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I组:聚乙烯醇(PVA)颗粒;Ⅱ组:超乳化碘油+平阳霉素;Ⅲ组:真丝线段.随访观察3个月后月经恢复情况及6个月后B超复查瘤体大小变化.结果I、Ⅱ组在术后反应方面优于Ⅲ组,Ⅰ、Ⅱ、Ⅲ组在症状变化和疗效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聚乙烯醇(PVA)颗粒、超乳化碘油和平阳霉素、真丝线段是很好的栓塞剂型,并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国红;程永德;詹松华;吴国平;邹冬芳;孙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地塞米松对肾缺血再灌注时c-fos bcl-2 ICAM-1 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c-fos、bcl-2、ICAM-1蛋白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内及地塞米松干预后c-fos、bcl-2、ICAM-1蛋白表达的分布及强度变化.结果c-fos蛋白分布于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细胞浆内,再灌注后1h表达明显增强,3h达高峰,6h锐减.bcl-2蛋白主要分布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浆,再灌注后1h表达明显增强,6h达高峰,24h仍有较强表达.ICAM-1蛋白分布在肾血管、肾小管等部位,其中以肾血管为著,其表达增强于再灌注后1h,直到24h仍有增高趋势.地塞米松干预后c-fos、ICAM-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bcl-2表达明显增高(P<0.01).结论地塞米松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祝海洲;廉萍;雷学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肿瘤病毒致肿瘤发生的分子致癌机制研究

    早年已确定肿瘤病毒可引发动物肿瘤.自从1980年发现了HTLV以后,使人们对病毒致癌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作者:陈廷;李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铬

    目的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铬.方法采用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基体改进剂对河水、湖水等样品中的痕量铬进行了测定.结果在研究了佳测试条件的基础上,对环境水样在佳实验条件下的分析结果满意,回收率在97.4~103.2%之间,RSD大为3.6%.结论说明本法可用于一般轻度污染水样中痕量铬的测定.

    作者:朱军;廉萍;王宁;陈中道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非典型肺炎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近全球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一种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传染性强的呼吸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1] .

    作者:任淑敏;林琳;王倩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我国物理因素职业危害防治研究概况

    物理因素的职业危害和环境危害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改变,特别是生物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崛起,劳动者职业结构、劳动过程、生产环境和劳动组织等,已经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作者:王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比较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次检出时、手术后、转移后及和15例对照组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水平;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不同时期的CHE活力和AFP含量作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CHE活力水平:转移后<手术前<手术后,且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不同时期的CHE活性水平与AFP含量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CHE活性可作为原发性肝癌诊断和预后的一个敏感指标,对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了解病情变化及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孔令斌;何雪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