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诊断超声对人胚胎安全性的研究

崔运河;田宪书;关晶;王强;孔佑华;耿进妹

关键词:诊断超声, 绒毛, 脂质过氧化, 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诊断级B超对人胚胎发育的安全性.方法取120名孕6~8周拟行人工流产孕妇,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I组)、辐照5min(Ⅱ组)、10min(Ⅲ组)、20min(Ⅳ组)、30min(V组)于1h内取绒毛,超声辐照30min(Ⅵ组)于7~10d后取绒毛.检测绒毛的生物化学变化.结果诊断剂量超声辐照20min可致人体宫内绒毛发生生物化学变化.丙二醛(MDA)值随超声剂量增加而升高(PI-Ⅲ>0.05,PIⅣ<0.01,PI-V<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随超声辐照剂量增加而下降(PI-Ⅲ>0.05,PI-Ⅳ<0.01,PI-V<0.01).对照组与Ⅵ组比较P>0.05,提示损伤作用是可逆性的.结论诊断超声辐照时间20min以上时对绒毛可造成潜在危害.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卵巢囊肿42例分析

    目的积累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卵巢囊肿的经验.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抽吸硬化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23例、巧克力囊肿19例.结果42例卵巢囊肿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治愈率达95%,仅2例失败,失败率达5%.结论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抽吸硬化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能达到经腹手术治疗的同样效果.#

    作者:汤洪岩;秦玲;刘阿庆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利用PCR技术构建GM-CSF/Fcγ2-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

    目的对融合基因GM-CSF/Fcγ2进行定点突变,去除其补体结合位点,构建GM-CSF/Fcγ2-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通过设计突变引物,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扩增融合基因GM-CSF/Fcγ2-.并通过T-A克隆策略,把突变后的融合基因GM-CSF/Fcγ2-重组到真核表达载体pRc/CMV2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Rc/CMV2/GM-CSF/Fcγ2-并经过酶切和测序确证.结果成功对融合基因GM-CSF/Fcγ2-进行了突变,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Rc/CMV.2/GM-CSF/Fcγ2-.结论利用该PCR方法进行基因定点突变可行.

    作者:宁金鹰;王尊荣;许佐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葡萄胎和侵蚀性葡萄胎的免疫组化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在葡萄胎和侵蚀性葡萄胎的免疫组化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葡萄胎和侵蚀性葡萄胎中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葡萄胎:层粘连蛋白在绒毛上皮基膜呈强阳性表达,在间质呈弱阳性表达;纤维粘连蛋白在绒毛间质内呈阳性表达.侵蚀性葡萄胎: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在细胞浆中呈强阳性表达,在细胞间质内呈弱阳性表达.结论两种蛋白在葡萄胎和侵蚀性葡萄胎中的分布及表达强度不同,与其增殖和侵蚀能力有关.

    作者:王强;高英茂;张金萍;梁桂华;崔运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乳腺癌neu癌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研究

    目的观察乳腺癌中neu癌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点杂交技术对90例乳腺肿瘤neu癌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乳腺癌中neu蛋白表达率为38%,导管内乳头状瘤及正常乳腺组织均为阴性;neu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P<0.01)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与雌激素受体状态呈负相关(P<0.01);neu癌基因扩增率为36%,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1),与雌激素受体状态呈负相关.结论该基因的扩增及表达与乳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此,该基因的改变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崔文;高继发;梁桂华;王旭;任启伟;张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性病患者HCMV与其它病原微生物合并感染的研究

    目的探讨性病患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混杂因子.方法探讨性病患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混杂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89例性病患者同时检测HCMV-lgM和其他病原因子.结果性病患者HCMV-IgM抗体阳性率为25.84%(23/89),不同性病患者中以淋病HCMV感染率高,达26.98%;HCMV感染与性病种类无关.性病患者多存在2种或2种以上病原因子感染,多可同时感染上4种病原微生物.结论性病患者存在较高的HCMV感染,性病患者多有病原微生物的混合感染.

    作者:曹卉;陈廷;衣美英;李秀真;朱伟;刘昌平;吕厚东;山长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P16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P16基因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肺癌组织中P16蛋白的存在情况,分析P16基因的失活情况结果32例肺癌组织中P16蛋白表达的缺失率达到40.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P16蛋白的缺失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癌基因P16的遗传改变是导致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因素之一.

    作者:于爱平;王雪楠;苏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实施自我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损伤,并以女性较多.我科收治该病人28例,均进行自我功能锻炼护理,无1例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指导及宣教方法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自1999年1月至10月,共收治股骨颈骨折病人28例,男10例,女18例,其中50岁以上女性13例,均有外伤史.采取手术治疗15例,非手术治疗13例,住院时间17~99d,平均27d.

    作者:焦绪美;查玉梅;李慧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冠脉搭桥术中血停搏液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

    随着大量年老、高危心脏外科病人的增多和复杂冠脉搭桥(CABG)手术的逐步广泛开展,术中心肌保护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减轻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并获无血术野一直是外科医生努力的方向.大量文献对目前血停搏液心肌保护方法的生理基础进行论证,但对优方法选择仍存在争议.本文就CABG中血停搏液心肌保护的新进展作一综述.1血与晶体停搏液的比较和再评价

    作者:马黎明;武广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疏松结缔组织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

    制作疏松结缔组织切片难度较大,组织块易酥脆、收缩,不易切片.笔者经过反复摸索,用ASAF液取代常用固定液,用乙醇-正丁醇混合脱水剂取代乙醇,克服了上述不足,现将方法介绍如下:ASAF液的配制:取水杨酸10g溶于85ml、95%乙醇中,再加入纯醋酸5ml、40%甲醛10ml,混匀即可.混合脱水剂的配制:取无水乙醇及100%正丁醇等量混合备用.取新西兰兔一只,耳静脉注射空气处死,取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立即固定于ASAF液中,1~2h后取出,直接放入95%酒精I、Ⅱ脱水各1h,然后放入混合脱水剂I、Ⅱ各1h.二甲苯透明10~20min,其余步骤与常规制片相同.

    作者:王凤琴;张金萍;孔佑华;孙秀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膀胱癌HPV和CMV协同致癌及与p53点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膀胱癌中HPV、CMV感染和p53突变的情况及可能的相关性.方法用PCR并结合PCR-SSCP方法对75例膀胱癌组织中HPV、CMV感染及p53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HPV感染的阳性率为52%(39/75).CMV感染阳性率为44%(33/75).p53突变率为45.3%(34/75).结论 HPV感染与p53基因突变有关,HPV与CMV有协同致癌作用.

    作者:陈廷;李晶;崔文;衣美英;曹卉;李秀真;朱伟;山长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71例临床观察

    目的进一步探讨新的调脂药物.方法对7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行中医药物治疗8周,观察疗效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中药降低TC、LDL-C、VLDL-C、TG、TC/HDL-C疗效显著,但降LDL-C的强度不如舒降之,降TG强度优于舒降之.结论中药调节血脂的疗效显著,是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健;汤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水中丙溴磷的富集及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水中丙溴磷的富集方法及GC-FPD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小型GDX-501吸附层吸柱富集水中痕量丙溴磷,经甲醇、丙酮依次洗脱后,用GC-FPD法直接测定丙溴磷含量.结果水中丙溴磷的检出限为0.4mg/L,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6%~99.3%,相对标准偏差在3.23%~4.96%范围内.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效果满意.

    作者:卢英华;陈雁君;刘君;温新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性传播疾病患者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感染的研究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支原体的致病特点.方法对100例性病门诊患者的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培养.结果支原体培养阳性者56例(56%),其中解脲支原体感染44例(44%),显著高于人型支原体感染(21例,21%)和生殖支原体感染(17例,17%),(x2=5.84,12.06,P<0.01).而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认为性病患者常伴有一种以上的支原体感染.

    作者:衣美英;曹卉;李秀真;刘昌平;陈廷;山长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脑梗塞患者发病过程中血浆ET-1浓度动态变化及相关性探讨

    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发病过程中的ET-1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了34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其血浆ET-1浓度.结果急性脑梗塞病人发病后一周内ET-1浓度逐渐上升,于1周时达高峰,2周后明显下降.结论ET-1参于脑梗塞的整个病理发展过程.

    作者:孙卓祥;张健;陈述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的护理

    先天性尿道下裂需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尤其是术前的心理护理及皮肤护理,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伤口,会阴部清洁干燥,抑制阴茎的充血勃起,预防感染,做好饮食护理及出院的宣教工作,是决定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现就该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作如下介绍.1临床资料

    作者:张惠梅;张养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济宁地区某高校大学生碘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评价济宁地区大学生碘营养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某校大学生132名,用碘催化砷铈氧化还原法检测其尿碘含量结果大学生尿碘均值明显高于佳期望值(100~200μg/L),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济宁地区大学生碘营养状况良好.

    作者:朱军;陈中道;廉平;王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5种特殊用化妆品急性刺激性实验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特殊用化妆品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动物斑贴方法,对25份特殊用化妆品进行了急性刺激试验.结果脱毛剂有强刺激性,祛斑霜、染发剂具有轻刺激性;其所致炎症反应呈可逆性.结论对特殊用化妆品除应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尚应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

    作者:岳喜同;翟敏;陆代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脑缺血性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是脑血管病的主要的病种,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由于本病发生机理十分复杂,许多环节尚未完全阐明,故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对缺血性脑损伤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正方兴未艾,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提出自由基,能量耗竭,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钙超载等学说,并认为一氧化氮、内皮素、细胞凋亡等也参与了此病理过程.近年来,随着神经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发现许多分子介导了缺血性脑损伤.现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戴伟娟;刘善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冷冻联合中药与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冷冻联合中药与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应用中药与干扰素治疗液氮冷冻后的尖锐湿疣患者42例,与单纯液氮冷冻患者31例进行比较,且观察其6个月后的复发率与治愈率.结果治疗组其复发率与治愈率分别为7.1%和92.9%,对照组分别为42%和56%.结论冷冻联合中药与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陈现彬;梁玉玲;马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前置式高压注射器在CT肝脏强化扫描中的应用

    前置式高压注射器是专为CT增强扫描时注射造影剂而设计的,它是一种由微型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精度可靠、使用安全方便的压力注射器.现将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0年10月应用高压注射器行肝脏螺旋CT动态扫描的结果总结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病人资料:本研究共收集318例病人,其中男247例,女71例,平均年龄53岁,其中30岁以下7人,31~40岁37人,41~50岁90人,51岁~60岁103人,61~70岁64人,70岁以上17人.CT影像诊断正常肝9例,肝癌109例,肝血管瘤69例,肝转移瘤27例,肝囊肿46例,脂肪肝24例,肝硬化7例,肝内结石11例,肝脓肿2例,术后改变14例.

    作者:孔令娥;岳秋英;陈月芹;陈忠杰;李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