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脑病学(三)

中医脑病学学科

关键词:专业委员会, 学术研讨,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医脉象, 学术会议, 学术大会, 中西医结合, 交流与合作, 中医睡眠, 心理健康, 神经内科, 山东省, 脉象研究, 国际国内, 西安, 青岛, 脉学, 济南
摘要:5学术交流与合作5.1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承办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医脉象国际学术大会(2010,济南)及第二届(2011,西安)、第三届中医脉象国际学术大会(2012,青岛)。主办了山东中医药学会脉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暨中医睡眠与心理健康学术研讨会、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红藤汤单味浓缩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红藤汤单味浓缩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红藤单味浓缩配方颗粒灌肠,对照组应用传统饮片汤剂灌肠。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50.00%,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治愈率53.33%,总有效率86.67%。红藤汤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味浓缩配方颗粒的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使用方便。

    作者:张嵩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理论同构律

    目的:探讨中医学承载的古典哲学思想中统一的哲理、数理同构规律。方法:从古典哲学思维模型、数学模型以及数学模型公式,精确论证中医理论发生的共同的数学模型统一规律。结果:中医哲学思想潜在着基于统一哲理、数理基础上的同构律;奇数类演化律是中医同构律的根本规律。结论:中医各科理论的发生有必须遵从的哲理、数理规律。

    作者:王全年;李秀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证候要素挖掘的更年期抑郁症临床特点与病机分析

    目的:探讨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基本证候要素,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临床特点与基本病机,为更年期情感障碍的防治提供思路。方法:临床采集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相关信息,挖掘基本证候要素,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不同性别疾病证候要素的差异。结果: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火热为男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病性证候要素,阴虚为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病性证候要素,心、肝、肾为病变的核心脏腑。结论:更年期抑郁症的防治,需要在“宣阳开郁”基本治法基础上参考性别因素和病机特点。

    作者:王越;丁元庆;王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心理学之共情思想与技能训练

    中医心理治疗是一种源于中医传统文化与治疗实践的本土化心理治疗方法。良好的共情是中医心理治疗的前提和基础,传统中医药文化对共情有着独特的认识和实践。共情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中医心理治疗的疗效具有关键作用。通过表情识别训练、文艺作品情感体验训练、换位思考训练和角色扮演以及倾听与表达训练等,可提高中医心理工作者的共情能力。

    作者:王玥;张伯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瓜蒌皮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瓜蒌皮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柱前衍生试剂,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tlantis dC18 Column(3μm,4.6 mm×150 mm,Waters),流动相A:甲醇-乙腈(1∶2),流动相B:0.15 mol/L乙酸钠,流速1.0mL/min,梯度洗脱,柱温35℃,吸收波长254 nm。结果:各种氨基酸均能达到基线分离。结论: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瓜蒌皮药材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手段之一,准确可靠。

    作者:孔浩;郭庆梅;郭新苗;王晓;周凤琴;徐翠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刺联合黄芪多糖对db/db小鼠瘦素和脂联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瘦素和脂联素的影响。方法:选用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C57BL/Ksjdb/db(db/db)小鼠为本实验动物模型。将5周龄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和针药组,同时将db/m小鼠作为正常组。针刺组大鼠取“后三里”(相当于足三里)、内庭和胰俞穴给与针刺治疗,药物组用黄芪多糖(1400 mg/kg体质量)灌胃,针药组同时给予针刺和药物治疗,均1 d 1次,连续12周。实验结束后,采血检测血糖、瘦素和脂联素。结果:在血糖、瘦素水平方面,针药组、针刺组、药物组显著低于模型组,针药组显著低于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显著低于药物组;在对脂联素的影响方面,针药组、药物组和针刺组显著高于模型组,针药组高,药物组低,针刺组介于两者之间,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针刺联合黄芪多糖能够显著降低db/db小鼠血糖、血清瘦素水平,提高脂联素水平,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强于单一针刺治疗和药物治疗。

    作者:赵亲伟;李茜;孙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Kinect骨骼信息的中医正骨手法虚拟仿真

    采用Kinect传感器与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对课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人体骨骼信息的手部运动轨迹获取方式。首先利用Kinect获取人体的骨骼信息数据并设计人体双手与肢体的简单模型,然后设计计算方法获取正骨手法中屈伸、旋转这两个基础手法动作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后对获取的时刻变化数值采用波形图表进行显示。结果表明,通过该设计方案,可实现对手部运动较为精准的虚拟仿真。获取的数据可以为开展关于虚拟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教学与训练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作者:邱鹏;倪晨;张俊忠;曹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项中医药成果获201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

    中华医学科技奖2013年共有86项医学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中医药科研成果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阿胶化学成分与真伪鉴别研究进展

    阿胶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及其水解产物明胶、多肽、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硫酸皮肤素等。对近年来阿胶化学成分与真伪鉴别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整理,旨在为深化阿胶质量控制与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参考文献33篇。

    作者:张斌;胡晶红;张永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探讨

    从中药对NF-κB通道调控的角度,对近年来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表观遗传学的特点及其参与调控免疫功能过程的研究状况,探讨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研究的新方向。

    作者:柯玮;刘轩良;张苏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栀子柏皮汤方药3种方法≤1000 Da提取液保肝退黄作用比较

    目的:考察栀子柏皮汤3种提取液(SBEE法、SBE法、WE法)的保肝退黄作用,进一步验证优选出的 SBEE法提取工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以血清肝功能、SOD活性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考察栀子柏皮汤3种方法(SBEE法、SBE法、WE法)≤1000 Da提取液的保肝退黄作用。结果:栀子柏皮汤3种方法≤1000 Da提取液的保肝退黄作用为:SBEE法优于SBE法优于WE法。结论:栀子柏皮汤≤1000 Da提取液以SBEE法制备较佳。

    作者:张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脑病学(三)

    5学术交流与合作5.1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承办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医脉象国际学术大会(2010,济南)及第二届(2011,西安)、第三届中医脉象国际学术大会(2012,青岛)。主办了山东中医药学会脉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暨中医睡眠与心理健康学术研讨会、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中医脑病学学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一测多评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应用研究进展

    对近年“一测多评法”在有机酸类、苯丙素类、黄酮类、生物碱类、三萜皂苷类及含醌类等中药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参考文献21篇。

    作者:马会利;郭庆梅;周凤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姜黄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XTT法检测3T3-Ll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油红O染色并通过比色定量分析检测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胞浆脂质的堆积,实时定量荧光PC(real-time-PCR)检测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基因内脂素、抵抗素、脂联素mRNA的表达。结果:姜黄素组A值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并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姜黄素作用细胞48 h时,促进或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强,40μmol/L以上浓度的姜黄素出现细胞毒性作用,大部分细胞成片脱落死亡;72 h时,15~35μmol/L姜黄素组细胞的生长率有所增加,而40μmol/L以下姜黄素处理组细胞生长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分光光度法结果显示2.5,5,10,15和20μmol/L姜黄素剂量组的细胞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姜黄素组、吡格列酮组的内脂素、抵抗素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脂联素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促进前脂肪细胞分化,低浓度时促进其增殖,高浓度时则抑制其增殖,降低内脂素、抵抗素mRNA表达,促进脂联素mRNA的表达。

    作者:秦培洁;张东伟;莫芳芳;赵丹丹;李小可;方心;穆倩倩;于娜;高思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蟾毒灵配伍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蟾酥中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和蟾毒灵三种成分单体及配伍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单体不同浓度和时间点,三种成分两两配伍以及三种成分配伍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蟾毒灵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强,其次是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作用弱;脂蟾毒配基不能增强华蟾酥毒基、蟾毒灵的作用,且有抑制作用的趋势;华蟾酥毒基与蟾毒灵混合使用与单独使用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区别。结论:欲发挥三种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应该单独使用,或者华蟾酥毒基与蟾毒灵混合使用。

    作者:韩欣汝;吴世福;张超;盛华刚;林桂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希罗达相关性手足综合征中医治疗概述

    概述了中医治疗希罗达相关性手足综合征的临床近况,参考文献22篇。

    作者:钟亚珍;许远;林胜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张继东辨治慢性胃炎经验

    张继东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首批名中医药专家,全国第三、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工作40余载,对内科疑难杂病的辨治有独到见解,尤其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就老师治疗慢性胃炎经验作一总结。

    作者:李艳梅;张继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素问·水热穴论》学术思想探源

    从水肿病形成的原因、针刺治疗水肿的腧穴、针刺深浅和热病选穴原则等方面对《素问·水热穴论》学术思想进行探讨,为水热穴的应用提供依据。认为水肿其本在肾,其末在肺;针刺水病,穴有专功;针刺腧穴,因时制宜;刺治热病,穴有专用。

    作者:石佳;张国山;常小荣;刘密;葛君芸;刘未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医琐言》价值再评价

    《医医琐言》为清代徐延祚所编,当代许多医家从学术价值出发,给予该书较高评价。通过研究发现,《医医琐言》与《医断》、《续医断》具有密切关系,对于传播异邦学术具有重要价值,徐氏所增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若言其“都是作者多年读书心得与临床经验的总结,其中不乏前人所未发之处”则言过其实。

    作者:王全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参苓术脂汤治疗脑卒中术后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参苓术脂汤治疗脑卒中术后患者腹泻的疗效。方法:73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予自拟参苓术脂汤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各组进行腹泻积分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腹泻积分明显改善(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参苓术脂汤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术后患者腹泻症状。

    作者:黄娟萍;康年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