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河柳近十年生药学研究进展

梁秀坤;郭庆梅;周凤琴

关键词:西河柳, 性状特征, 显微特征, 指纹图谱, 药理研究
摘要:对近十年来西河柳的资源状况、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和药理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参考文献28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诊断量表阈值的建立

    目的:建立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诊断量表的阈值.方法:以确诊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利用德尔菲法确定主观权重系数,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客观权重系数.将两种赋权方法得出的某一指标的权数相乘,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组合权数,然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佳证候诊断阈值.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证候积分Y=185.5时,诊断量表佳的敏感度为92.0%和特异度为90.8%.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诊断量表阈值的证候积分≥185.5.

    作者:孟凡波;李运伦;杨传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中频导入治疗小儿肠炎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中频导入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方法:100例小儿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中频导入,治疗6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中频导入治疗小儿肠炎疗效确切.

    作者:郑丽敏;叶秀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冠心病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研究

    目的:探讨以证候为内容的冠心病中医疗效评价方法,并验证可靠性.方法:以100mm刻度法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AHP)为数学工具,以“综合集成研讨厅”为研讨方式,共取57个中医症状量化值为底层指标,以11个基本证候为第二层次指标,以实证与虚证为第三层次指标,以证候总评分为顶层指标,初步构建了以证候为内容的冠心病层次分析综合疗效评价方法.并在临床上与心绞痛评分、西雅图心绞痛评分、生存质量(SF-36)等进行了相关性对比研究,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冠心病证候总评分与心绞痛评分、西雅图心绞痛评分、SF-36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构建的以证候为内容的冠心病中医综合疗效评价方法可评价冠心病的轻重程度.

    作者:李东涛;王剑;李洁;朱敬秀;张美增;魏陵博;姜荣钦;刘学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口服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搜集口服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4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Jadad评分显示所有纳入研究均为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比较的合并相对危险度(RR)99%可信区间(CI)为1.23(0.81,1.86),其他效应指标统计结果稳定性较低.结论:目前尚无充分证据显示口服三七制剂可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

    作者:马丽虹;李冬梅;李可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清热颗粒基本药效研究

    目的:观察清热颗粒对实验性炎症、体温升高、咳嗽、痰液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所需小鼠、大鼠和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清热颗粒大剂量组、清热颗粒小剂量组和感冒清热颗粒组.运用大鼠足跖肿胀和小鼠耳肿胀实验观察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用脱脂牛奶引起家兔体温升高,观察清热颗粒对其体温的影响;用浓氨水引起小鼠咳嗽,观察清热颗粒镇咳作用的强弱;以酚红为标记物观察小鼠的气管段排泌量,验证祛痰效果;以刚果红为标记物腹腔注射,观察清热颗粒对小鼠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清热颗粒能明显抑制新鲜蛋清引起的大鼠足肿胀以及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清热颗粒大剂量组对脱脂牛奶引起的体温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清热颗粒小剂量组能明显延长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大剂量有较好的祛痰效果;清热颗粒能明显增强小鼠吞噬细胞功能.结论:清热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咳、祛痰、增强吞噬细胞功能的作用.

    作者:黄鹏;荀丽英;逯全东;仲宗亮;金国泰;王树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内科摘要》内伤发热案探析

    《内科摘要》记载的肾虚火不归经所致的内伤发热案,薛己将其归结为“肾阴虚,阳无所附而发于外”的虚火妄动,治当滋补肾阴为主,习用六味、八味之类,合用十全大补等兼顾脾胃,体现了注重脾肾的温补观.

    作者:崔夏辉;朱立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吸烟的病因属性及致病机制探讨

    吸烟是导致一系列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烟雾是集火、热、燥、涩、浊、秽、毒于一气,汇多种性质于一体的复合性致病因素.吸烟可导致机体火热熏灼,伤津生燥,灼伤血脉,凝痰生瘀,损伤正气,为害脏腑,致正虚邪实,产生多种疾病.完善吸烟病因病机的理论阐释,可为临床防治相关慢性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安玲;丁元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关黄柏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与盐酸巴马汀含量测定

    目的:以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关黄柏季铵碱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TM(钻石)C18柱(250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0.02 mol· L-1磷酸二氢钠)(25∶75),流速1.0 mL· 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45 nm,参比波长500 nm.结果: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酒炙品>生品>盐炙品>炒炭品,其中生品与盐炙品差异不明显,炒炭品中仅检出少量.结论:在关黄柏不同炮制品中,随着炮制程度的加大,炒炭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大幅下降,面酒炙品中两者含量明显增加.

    作者:张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逆转胶囊对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中P-gp和MRP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逆转胶囊对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逆转胶囊作用前后MCF-7/ADR细胞表面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结果:逆转胶囊能显著抑制MCF-7/ADR细胞表面P-gp的表达,并可诱导MRP表达下降,其作用随血药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逆转胶囊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机制与下调P-gp和MRP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瑞娟;孙长岗;姜真;庄静;刘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温经汤方证探析

    通过对《金匮要略》温经汤原文经旨的探讨,提出温经汤并非单纯针对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还可治疗寒热错杂、虚实并存的妇科其他病证.温经汤的组方体现了以温为主、温中寓养、活血祛瘀、气血双补、寒热并用的用药特点,认识温经汤证的复杂性和方药配伍的多重性可正确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于惠青;于俊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针刺背俞穴配合旋磁光子热疗仪治疗原发性痛经80例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配合旋磁光子热疗仪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痛经患者80例,按随机化方案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于经前3~5d行针刺背俞穴治疗,同时配合旋磁光子热疗仪八髂穴局部照射理疗,对照组于经前5d服用月月舒冲剂,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及痛经程度分级人数构成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0%,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痛经程度分级人数构成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针刺背俞穴配合旋磁光子热疗仪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

    作者:郭建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主要采用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手法配合针刺(取穴犊鼻、阳陵泉、阴陵泉、膝阳关、血海等)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结果:治愈42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3%.结论: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手法配合针刺能有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作者:胡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西河柳近十年生药学研究进展

    对近十年来西河柳的资源状况、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和药理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参考文献28篇.

    作者:梁秀坤;郭庆梅;周凤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山东毛茛科唐松草属一新纪录种——丝叶唐松草

    唐松草属植物种类多,分布广,分类比较困难.山东境内已记载的有5种.我们近年在进行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时,发现山东沂源、章丘等地分布有毛茛科唐松草属丝叶唐松草,属于山东新纪录种.对其生态环境与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山东植物区系提供新资料.

    作者:韩春红;李佳;曲新艳;张永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养心汤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120例

    目的:观察养心汤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240例肺心病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皆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养心汤,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养心汤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作者:陶静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麻黄水提取液仲胺类生物碱成分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麻黄水提液中仲胺类生物碱的影响.方法:选用含有仲胺类生物碱成分的中药麻黄,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麻黄水提液进行沉淀澄清,以水提液中盐酸麻黄碱和浸膏率为观察指标,同乙醇沉淀法、高速离心法比较,研究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仲胺类生物碱成分的影响情况.结果: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同乙醇沉淀法、高速离心法比较,该法造成的盐酸麻黄碱的损失多,对原药液的成分及成分组成比例改变较大;该法和高速离心法的浸膏率高,精制效果差.结论:壳聚糖絮凝沉降法造成生物碱类成分损失较大,对原药液中成分及成分组成影响较大且精致效果较差,因此该法能否在生物碱类的澄清工艺中使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鲍庆发;盛华刚;张超;林桂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HPLC-ELSD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萜内酯含量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银杏叶提取物中萜内酯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检测器(HPLC-ELSD)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萜内酯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与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速3 L·min-1,柱温40℃.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含量的方法.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测方法.

    作者:巩丽丽;田景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穴-脏腑相关形态学研究概述

    经穴-脏腑相关即体表-内脏相关,是指导中医针灸和推拿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概述了近年来中外学者通过电刺激、荧光标记法等手段,对经穴-脏腑的形态学研究,从细胞水平说明了经穴与脏腑的特异性联系途径.

    作者:衣华强;马玉侠;方剑乔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清肝抑纤饮及其拆方对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HSC的影响

    目的:研究清肝抑纤饮及其拆方对四氯化碳(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清肝抑纤饮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110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自由饮水,其余各组均于四肢及背部皮下注射40%CCl4-花生油溶液,每周注射两次,同时给予中药煎剂灌胃,共8周.8周后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α-平滑肌收缩蛋白(α-SMA)表达,TUNEL(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法检测HSC凋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窦周围α-SMA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增多,且表达增强;清肝抑纤饮组、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组的肝窦周、中央静脉及汇管区周围见棕黄色颗粒,着色较淡,体积较小,两组灰度值均大于模型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各治疗组HSC凋亡率均高于模型组,以清肝抑纤饮全方组凋亡率高,但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肝抑纤饮在肝纤维化的早期阶段用药对HSC的影响主要以抑制其活化为主,有促进活化的HSC凋亡的趋势,清热解毒与凉血活血药物的配伍在抑制HSC活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作者:贾爱芹;尹常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针刺对中重度原发性痛经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中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选取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37例,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44例,在疼痛时针刺十七椎、地机、三阴交、次髂穴,留针30 min,比较针刺前和进针5 min、10 min、20 min、30 min及起针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值的变化.结果:针刺镇痛效应从针刺5 min开始显现,并随着留针时间的持续,针刺镇痛效应逐渐增强至起针后120 min.结论: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中重度原发性痛经具有明显的即刻止痛效应,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马玉侠;张晓宁;李昭凤;高树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