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风颅脑CT表现与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进展

渠慧芳;甘洁

关键词:影像学, X线, 计算机成像, 中风, 辨证分型, 相关性
摘要:从中风颅脑CT表现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的角度对近年来众多学者对此进行的一系列探讨进行综述,参考文献20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颈动脉粥样硬化火热病机影响因素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火热病机的影响因素,拓展对中风病一级、二级预防的思路.方法:通过临床采集CAS患者的相关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初步探讨火热病机的影响因素.结果:男性CAS患者火热证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打鼾、吸烟、嗜咸、压力大、喜辣食、高血压病史与CAS火热证密切相关.结论:性别、吸烟、嗜咸、压力大、喜辣食、高血压病史是CAS火热病机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于晓明;丁元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晚期原发性肺癌血瘀证分级量化标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建立中晚期原发性肺癌血瘀证量化诊断标准和程度分级标准.方法:以血瘀证辨证参考标准对观察病例进行辨证分组,填写病例观察表,用统计比较法筛选相关因素,对其进行赋分,建立量化诊断标准,并对量化诊断标准进行检验,建立程度分级标准.结果:中晚期原发性肺癌血瘀证量化诊断阈值为18分,程度分级标准:轻度18~25分,中度26~32分,重度>32分.结论:建立的量化诊断标准和程度分级标准符合临床实际.

    作者:刘永衡;张培彤;孔凡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阿是穴联合夹脊穴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是穴联合夹脊穴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PHN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1组(20例)和对照2组(20例),治疗组针刺局部阿是穴和华佗夹脊穴,对照1组仅取局部阿是穴,对照2组仅取华佗夹脊穴,三组均给予常规电针结合艾灸治疗.观察首次针灸后镇痛持续时间和镇痛疗效.结果:三组首次针灸后镇痛持续时间与镇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阿是穴联合夹脊穴配合常规针灸治疗PHN,可明显提高镇痛效果.

    作者:赵琳;毕秀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证论》应用小柴胡汤浅探

    <血证论>从阴阳水火气血理论出发,提出治水即以治血,治血即以治水的观点,治血推崇和法,善用小柴胡汤,将该方灵活运用,可散表邪,调营卫,和中焦,布津液,降逆气,祛瘀血,治疗外感、内伤血证常取良效.

    作者:泥虎林;张庆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米口袋属药用植物研究

    对米口袋属药用植物的本草学、资源学、植物学、生药学、化学、药理学及开发利用领域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26篇.

    作者:段旭静;李佳;张永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湿性老年黄斑变性和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鉴别与治疗

    湿性老年黄斑变性和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都是影响中心视力的黄斑部疾病,二者均常见于老年人,在临床表现上极易混淆,分别从眼底检查、影像学检查两方面对二者进行鉴别,并概述了两种疾病的治疗现状.

    作者:庞莹;魏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胎儿基本形态的生物信息在孕妇手掌特定区域的成像及意义

    临床手诊发现在孕妇手掌特定区域内可以观察到胎儿生物信息的成像(基本形态),并用B超进行了100例验证,证实胎儿(基本形态)的生物信息在孕妇手掌特定区域成像是客观存在的,并呈现不断的演变过程,与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过程的规律基本一致.该自然现象证明了中医司外揣内诊断理论的科学性.

    作者:李水贤;谢莉青;董国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0种中药初生物质含量与药性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其所含蛋白质、总氨基酸、脂类、总糖、多糖及单糖等初生物质的相关性.方法: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总氨基酸含量测定采用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法,总脂肪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总糖含量测定采用滴定法,总多糖含量测定采用经典蒽酮比色法,单糖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09.7>进行.用统计描述和Fisher判别法进行分析.结果:Fisher判别法分析20种中药寒热药性与其初生物质的相关性,判别正确率达85%.结论:20种中药寒热药性与其所含初生物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Fisher判别法为进一步分析研究中药药性物质基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王薇;周正礼;李健;陈永新;李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金银花体外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研究

    目的:筛选金银花抗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为金银花药效物质基础阐明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观察金银花不同提取部位对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侵染的宿主MDCK(狗肾细胞系,为流感病毒宿主细胞株)细胞的保护作用,以MDCK细胞病变(CPE)百分率为指标,经Reed-Muench方法测定各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治疗指数(TI),从而筛选出金银花抗流感有效部位.结果:金银花的石油醚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以及粗提取物均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而三氯甲烷提取物与乙酸乙酯提取物均无抑毒效果;其中石油醚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的EC50较利巴韦林还要小,抑菌活性强.结论:金银花具有确切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其石油醚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是抗流感病毒有效成分为集中的部位,其效果较利巴韦林更好.

    作者:石俊英;郭承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白香丹胶囊对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模型大鼠下丘脑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香丹胶囊对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逆证大鼠下丘脑γ-氨基丁酸(GABA)与谷氨酸(Glu)的影响,探讨PMS肝气逆证的发病机制.方法:以情志刺激多因素法复制PMS肝气逆证大鼠模型,采用白香丹胶囊干预,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下丘脑中GABA与Glu的含量.结果:造模后大鼠下丘脑中GABA、Glu含量均显著降低,白香丹胶囊给药后GABA、Glu含量均显著升高.结论:PMS肝气逆证大鼠下丘腩中GABA、Glu含量变化与PMS肝气逆证关系密切,白香丹胶囊能显著调节下丘脑中GABA、Glu的含量变化,使两者保持相对平衡而发挥疗效.

    作者:冯玉;张惠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风颅脑CT表现与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进展

    从中风颅脑CT表现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的角度对近年来众多学者对此进行的一系列探讨进行综述,参考文献20篇.

    作者:渠慧芳;甘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炎症和感染因子与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感染因子水平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对98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并分为心血瘀阻证组、痰浊内阻证组、非血瘀痰浊证组;以2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8(IL-18)、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肺炎衣原体(Cpn)IgG抗体水平.结果:冠心病中医各证组血清IL-18、MMP-9、sCD40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痰浊内阻证组、非血瘀痰浊证组Cpn IgG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炎症和感染因子与冠心病中医证候有一定关系,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证候微观辨证及抗炎治疗的参考指标.

    作者:杨徐杭;汶医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手心温度与阴虚证、五心烦热症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基于手心温度改变研究五心烦热症并探讨其与阴虚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证结合及临床流行病学诊断实验研究方法,选取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阴虚证有五心烦热症的患者(A组)50例与阴虚证无五心烦热症患者(B组)50例为研究对象,设非阴虚证有五心烦热症组(C组)36例与非阴虚证无五心烦热症组(D组)50例为对照组,测试其手心温度,观察手心温度变化与阴虚证、五心烦热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手心温度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与C组比较,B组患者手心温度明显低于C组患者(P<0.01);与D组比较,A组与C组患者手心温度均高于D组患者(P<0.01).结论:手心温度变化与五心烦热症具有一定相关性;五心烦热症可以作为阴虚证的主要症状之一,但并非重要依据.

    作者:屈凯;曲锋;樊雪红;严惠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复健片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脑组织P-4502C11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健片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脑组织P-4502C1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每组24只,采用电凝大脑中动脉手术造模.自术后1周末始,药物组给予复健片水溶液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每个观察时点(1周、2周、3周末),各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梗死侧额叶局部脑血流量(rCBF),用RT-PCR技术测定梗死额叶周围皮质P-4502C11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结束1周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与药物组梗死侧额叶皮质rCBF、P-4502C11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而治疗1周、2周后,药物组与同期模型组比较,梗死侧额叶皮质的rCBF均有所增加(均为P<0.05),同时,P-4502C11mRNA表达量亦显著增强(分别为P<0.05,P<0.01).结论:复健片可上调MCAO大鼠受损侧脑组织中原本因缺血而下调的P-4502C11mRNA表达,增强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的能力,这可能是本药改善受损脑组织血流灌注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刘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7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5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7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以泼尼松或地塞米松加四君子汤、四物汤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40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94.8%;对照组痊愈8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5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四君子汤、四物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

    作者:丁丽;吴子茂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感冒证候与多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感冒辨证分型的敏感性指标.方法:将216例感冒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及证候分拆,对全年的风寒证与风热证、夏季的暑湿证与非暑湿证分别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风寒证和风热证的分布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风寒证女性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风热证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多因素分析亦表明感冒证候和性别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性别是辨别感冒风寒证和风热证的敏感性指标.

    作者:庞伟冰;张横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妇科玉尺》关于情志与妇人病证的关系探析

    清代著名医家沈金鳌在<妇科玉尺>中特别重视情志因素与妇人病证的关系,并从求嗣、月经、妊娠、分娩、带下、崩漏及妇女杂病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妇人疾病病机主要为七情过极伤及五脏,特别是肝、脾、心三脏,从而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终导致疾病的产生.

    作者:王全利;郭瑞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医体质与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与中医体质特征的关系.方法:按王琦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方法将子宫肌瘤分类并统计其临床表现在各体质类型中的分布.结果:子宫肌瘤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平和质占39.22%,瘀血质占35.57%,气虚质占20.17%.除平和质外,子宫肌瘤患者常见的偏颇体质为瘀血质和气虚质.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中,除乎和质以外,瘀血质和气虚质是子宫肌瘤的易发体质.

    作者:钟伟兰;吕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补肾通脉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通脉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CAS患者随机分为补肾通脉组、阿托伐他汀组各48例,分别用补肾通脉汤和阿托伐他汀干预6个月,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内斑块的类型、数量.结果:治疗后两组IMT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变薄、斑块个数明显减少(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通脉汤有阻碍或延缓CAS斑块进展的作用.

    作者:程红;罗陆一;张卫斌;黄梦雨;赵珊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清热泻火为主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泻火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及斑块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3例CAS患者根据证候标准分为火热证组和非火热证组,火热证组给予清热泻火中药治疗,非火热证组给予相应对证中药,两组均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IMT)值、斑块面积、斑块长、斑块宽以及超声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种联合治疗方法均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清热泻火法能显著减小颈动脉IMT、超声评分、斑块面积,同时有明显降低血TG、CHOL、LDL的作用;非火热证组治疗效果不明显,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清热泻火法联合西药基础治疗能有效降低颈动脉IMT值,缩减斑块面积,具有较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李史清;丁元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