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元煎对绝经后冠心病保护机制的临床研究

程吉东

关键词:绝经后冠心病, 保元煎,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保元煎对绝经后冠心病患者(CHD)雌激素、脂代谢、血液流变学、血管舒缩因子的影响,探讨保元煎对绝经后CHD的作用机制.方法:203例绝经后C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用保元煎治疗,对照组101例用维尼安治疗,连用3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FSH、血液流变学指标、ET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E2、NO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在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ET水平及升高NO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降低FSH、升高E2水平方面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保元煎可有效增加绝经后CHD患者雌激素水平,降低血黏度,调节血管舒缩因子,可有效预防或逆转绝经后CHD的发生和发展.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滑寿类编《素问》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滑寿,字伯仁,晚号撄宁生.元末明初著名医学家.滑氏由儒及医,在《内经》、《难经》的整理、经络穴位的考定以及脉诊方面颇有研究,且临床经验丰富,时江浙间无有不知滑氏之名者,皆称之为神医.著有《读素问钞》、《难经本义》等著作,现针对《读素问钞》类编《素问》的学术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略述如下.

    作者:李玉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浓缩液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实验评价研究

    目的:制备黄芪注射液浓缩液微乳,并对其质量及体外释放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伪三元相图法,结合稳定性考察,优选处方;采用HPLC法测定黄芪注射液浓缩液微乳中黄芪甲苷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总皂苷的含量,并对微乳的类型、载药量、体外释放等进行考察.结果:优选黄芪注射液浓缩液微乳处方为:OP为乳化剂,丙三醇为助乳化剂,油酸乙酯为油相,四者比例为4:4:2:2.58.线性范围:0.0041456~0.0404560 mg/ml,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6.60%,RSD为0.76%.平均载药量:黄芪总皂苷含量为13.54 mg/ml,黄芪甲苷含量为0.3885 mg/ml.微乳在24 h内缓慢释放.结论:该剂型稳定,方法简单,重现性好;体外释放有一定程度的缓释作用.

    作者:余东升;姚昶;潘立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均匀设计优选朝鲜淫羊藿的半仿生提取工艺条件

    目的:为淫羊藿优选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淫羊藿苷、总黄酮、干浸膏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优选朝鲜淫羊藿半仿生提取法(SBE法)的工艺条件.结果:第1煎水pH值为5.3290、第2煎水pH值为6.5391、第3煎水pH值为8.9922,提取总时间为4.9648 h.结论:结合生产实际,确定其SBE法工艺条件为:3煎用水的pH值依次为5.3,6.5,9.0;提取时间依次为150,75,75 min.

    作者:王英姿;雷英;淳于声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骨平巴布膏提取工艺研究

    骨平巴布膏是由延胡索、白芷、威灵仙等中药制成的外用贴膏剂.该方系经验方,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骨质增生引起的各种症状疗效显著.原制剂为按传统工艺制成的黑膏药,因黑膏药中含有大量的铅,以及传统的油炸药材提取工艺提取效率差,不能保证制剂的疗效,将其改成巴布膏剂型.为此,以延胡索中生物碱类成分和白芷的有效成分欧前胡素为指标,运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了其提取工艺.

    作者:张超;林桂涛;王远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35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35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窦新德;袁秀云;李凤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托里消毒散加减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托里消毒散加减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将12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3组,先以微波除去疣体及亚临床感染的皮损后,分别给予中药内服、中药内服加中药外洗、西药内服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疗效、复发率以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中药内服组痊愈率73.33%,复发率26.67%,与加用中药外洗组疗效相当;西药组痊愈率56.25%,复发率43.75%.经统计学处理,中药组痊愈率、复发率优于西药组(P<0.05);实验检测结果表明,中药组治疗后CD3、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升高,CD8细胞百分比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西药组治疗前后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托里消毒散加减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疗效确切.

    作者:宫少波;杜锡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探讨

    结合当前亚健康状态研究实际,对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进行了探讨总结,提出了针对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的相关建议.认为应依据中医理论据因辨证;深入开展亚健康状态大样本、多中心、标准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理清证候发展的动态脉络,探寻始发证候、核心证候、转归证候等证候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注重证候与体质的关系.

    作者:商庆新;张沁园;王鹏;何永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产后风湿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结了近年来产后风湿病研究进展情况,从病因病机、分型论治、成方、自拟方、手法治疗以及特殊疗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参考文献13篇.

    作者:王诗源;范颖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推拿治疗桡管综合征21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桡管综合征21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李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新复方蓖麻餐对中期妊娠大鼠胎盘组织的影响

    蓖麻油能够引产的记载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论述,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其有效成分能够增加前列腺素等生物因子水平而起到促进引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引产的作用机制,我们进行了相关基础实验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王哲;孙付军;张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柴胡止血液对置IUD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组织IL-6的影响

    目的:研究柴胡止血液治疗宫内节育器(IUD)所致子宫异常出血的机制.方法:观察柴胡止血液对置IUD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组织IL-6含量的影响,并与归脾丸、逍遥丸以及消炎痛进行比较.结果:柴胡止血液能够降低置IUD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组织IL-6的含量,其中大、中剂量效果好,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胡止血液可能通过改善子宫局部组织IL-6的活性,促进子宫内膜组织的修复,故可用于治疗置IUD所致子宫异常出血.

    作者:惠宁;徐薇;陈钢;黄秀深;罗玉熙;刘世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内经》中厥的含义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在《内经》中,厥字出现有380余处,还有《素问·气厥论》、《素问·厥论》、《灵枢·厥病》3篇专论厥的篇章,充分反映出《内经》论厥的丰富性.后世医家就《内经》中的厥证也多有阐发.直至近现代,《内经》中有关厥的论述对中医理论发展及临床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明确《内经》中厥的含义至关重要.本文试就此作一探讨.

    作者:徐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山东产黄芩中三种有效成分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山东产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分析山东产黄芩中上述三种成分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Prodigy ODS3-C18色谱柱(4.60 mm×250 mm,5 μm)进行分离,Agilent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波长的优选和检测,H2O-MeOH-H3PO4溶剂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6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进样体积5μl.结果: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分别在下列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0.153~1.068 μg(r=0.9998),0.075~0.525 μg(r=0.9999),0.0285~0.200 μg(r=1.0000).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8.53%(RSD=1.69%),98.38%(RSD=1.63%)和98.42%(RSD=1.60%).结论:初步建立的黄芩中三种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进一步完善黄芩质量控制体系.山东各产地的黄芩药材均达到药典规定标准,其所含的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三者含量间没有必然联系,不同产地黄芩中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靳维荣;石俊英;孙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浅谈消渴用温药

    消渴病是由体质因素、忧思郁怒、外感邪毒、劳倦内伤、嗜食醇酒肥甘等多种因素所致的,以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小便量多、尿有甜味、疲倦无力、消瘦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作者:逄雯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试论头痛从肝论治的机制

    头痛是临床常见病证,病因繁多,机制复杂,但均与气血功能失常有关.肝主疏泄、主藏血,在调节人体气血方面有重要作用.故头痛一证在临床辨证治疗上,应多从肝论治,以下试就此论述之.

    作者:高小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阴虚血瘀证探析

    论述了阴虚血瘀证的形成机制和临床特点.认为阴虚、血瘀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决定了阴虚血瘀证的广泛性,但以阴虚致瘀为主.同时,认为阴虚证多存在微观血瘀的病理变化,故阴虚燥热内盛的病证;热毒炽盛,窜扰脏腑、脉络的病证;郁热蕴阻脉络、关节的病证;阴虚热盛有出血倾向的病证;性喜柔润,以阴为体的脏腑病证等,易出现阴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患者易发生中风和心肌梗死,属血瘀证中比较危险的一种.

    作者:周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水飞蓟素治疗脂肪肝临床研究

    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蓄积过多的病理状态,其对肝脏的损害持续存在,容易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等.因此,有效地阻止脂肪肝的进一步发展,促进肝细胞再生,抗肝纤维化是治疗脂肪肝的重要环节.我们运用水飞蓟素治疗脂肪肝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学盘;李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内经》推拿学术思想文献研究

    《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而且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各科理论与实践的形成和发展.《内经》中共有29篇、40余条涉及到推拿学领域,对后世推拿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影响十分巨大.本文针对《内经》中的相关论述,从起源、机制、手法、适用范围、注意事项、医学教育等方面作一初步研究,以探讨其对推拿学的指导意义,初步理清本书中的中医推拿学理论框架.

    作者:王琳;王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收涩中药对小鼠肝癌血道转移的影响

    目的:观察收涩中药对小鼠肝癌血道转移的影响.方法:小鼠经尾静脉接种H22肝癌细胞悬液(2×104/每鼠)后14 d,观察小鼠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椿皮组和山茱萸组的肺部转移结节较模型组明显减少,椿皮组还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收涩中药对H22肿瘤血道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孙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柔肝法的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10年柔肝法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文献.柔肝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主要有胃脘痛、嘈杂、震颤、抽搐、中风病、瘿病、臌胀、症积、胁痛等.通过对具有柔肝作用的方剂进行实验研究,证实多种柔肝方分别具有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抗消化性溃疡、调治高脂血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参考文献33篇.

    作者:徐琬梨;刘国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