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莉
患者,女,35岁,因张口受限伴右侧颞下颌关节区疼痛2天就诊.患者自述近日因家庭原因导致精神状态较差,夜间睡眠不好,晨起时常感双侧面颊部疲劳,5天前开始感觉下颌运动时右侧颞下颌关节区轻微疼痛,并未治疗;近2天疼痛加重并向右颞部及头顶放射,且张口受限.否认颞颌关节病史及夜磨牙史.
作者:刘硕;张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笔者对96例智齿拔除手术患者,术后给予藏药独一味胶囊,预防拔牙后常见并发症,结果满意.一、一般资料96例下颌智齿患者,其中男41例,女55例.随机分为独一味治疗组60例,对照组36例.
作者:王毅;姜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笔者自1999年开始使用颊脂垫修复颊粘膜缺损以及口腔上颌窦瘘共8例,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一、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8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28~81岁.修复颊粘膜缺损7例(颊粘膜癌6例,颊粘膜乳头状瘤1例),修复口腔上颌窦瘘1例(右上磨牙后区牙龈瘤及8高位阻生).修复组织缺损大面积约4.0cm×3.0cm:小2.0cm×2.0cm.
作者:贾丽梅;屈鹏飞;杨健;蔡天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顺铂(DDP)、5-氟脲嘧啶(5-FU)联合化疗对术后复发转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口腔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患者19例,给予HCPT、DDP、5-FU联合化疗,21-28d为一周期,应用2周期以上者评价疗效.结果CR4例,PR10例,SD3例,PD0例,总有效率73.68%.结论HCPT、DDP、5-FU联合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转移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罗彪;姚金光;李俊;廖明华;张倬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烤瓷贴面是前牙美容修复的主要方式之一,粘接是瓷贴面修复成败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院开展了100多例约600颗牙齿的瓷贴面修复工作(IPS-Empress热压增强型铸瓷),在实践中总结了影响瓷贴面修复粘接效果的诸多因素及相应护理措施.
作者:陈云涛;贾霄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不同功率超声龈下刮治对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因重度牙周炎需拔除的患牙12颗,随机分成小功率超声刮治组、大功率超声刮治组、手工刮治组及病变对照组四个组,每组3颗.记录刮治时间,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标本的茵斑、牙石残留及损伤情况.结果大功率超声刮治效率高、省时,小功率次之,手工刮治慢;大功率超声刮治对根面损伤大,小功率超声刮治损伤轻微,手工刮治损伤小.结论超声龈下刮治能有效地去除根面的茵斑、牙石,且省时、省力,但功率不宜过大.
作者:谷文惠;杨冬茹;董福生;贾欣欣;赵洁;李淑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女,73岁,因左上颌牙龈肿物复发1个月再入院.6年前左上后牙龈一米粒大肿物,呈进行性增大,行抗炎治疗无效.1个月后经活检诊为鳞状上皮癌Ⅰ级入院.体检:167牙槽嵴顶可见一大小约2.0cm×2.0cm肿物,表现菜花状,质中等偏硬,轻压痛,固定,未侵及前庭沟.
作者:韦玉洁;农晓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前,临床常规使用的高速手机和慢速手机在切割牙体硬组织时所产生的酸痛感、颌骨震动所引起的不适以及手机刺耳的噪音常使患者产生难以忍受的恐惧与疼痛.随着激光应用于临床的牙体制备开始受到口腔学者的日益关注,牙科激光技术的应用也正在逐渐受到重视和肯定.
作者:张延梅;艾红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牙颈部楔状缺损与牙齿咬合接触的关系.方法选取123名中年机关干部.用0.02mm厚的超薄咬合纸,临床检查侧方运动工作侧上颌尖牙、第一、二前磨牙、第一磨牙颊尖各斜面上及咀嚼循环各个时期中的牙齿咬合接触情况;评估接触程度.结果患楔状缺损牙齿咬合接触程度明显高于未患楔状缺损牙.上颌尖牙和前磨牙楔状缺损患牙在远中(上第一磨牙的近、远中)斜面上咬合接触程度高于未患牙,患牙在咀嚼侧方运动循环的中、末(上第一磨牙在初、中或末)期咬合接触程度增加.结论牙颈部楔状缺损的发生与牙齿的咬合接触程度加重有关.
作者:张清;王嘉德;李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不同矢状骨面型上气道形态和舌骨位置的差异.方法对182名恒牙早期青少年按ANB角大小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三种不同矢状骨面型组,三组的年龄、性别相匹配,垂直骨面型以及腺样体情况三组间分布一致.对上气道矢状径和舌骨位置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并比较三组间的差异.结果三组间鼻咽段和腭咽段矢状径无显著差异;从悬雍垂尖向下,随ANB角的增大咽腔矢状径有减小趋势,Ⅱ类患者的舌咽矢状径显著小于Ⅲ类.舌骨的垂直向位置三组间无显著差异;水平方向上,Ⅲ类、Ⅰ类、Ⅱ类舌骨位置逐渐后移,Ⅱ类和Ⅰ类比Ⅲ类显著后位.结论以ANB角为代表与面部矢状发育与上气道鼻咽、腭咽和舌骨垂直向位置无明显关系,而对上气道下段的舌咽和舌骨的矢状位置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不同矢状骨面型下颌大小位置发育差异有关.
作者:曾祥龙;唐志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后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多种外科技术,共完成14例19颗后牙区即刻种植病例,其中17颗同时行GBR技术.结果19颗种植体骨结合良好,修复后,追踪4~36个月,没有种植体丢失.结论在后牙区采用即刻种植可以取得良好的骨结合.
作者:黄建生;周磊;宋光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幽门螺杆菌是寄生于人体内的一种微生物,近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与消化道及口腔的多种疾病有密切联系,即人类口腔内存在的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致病性,本文将就口腔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情况做一些简要综述.
作者:张清彬;董福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从1999年8月至2001年2月笔者将70例腭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按两瓣法手术,第1组按常规方法在两侧松驰切口内填塞碘仿纱条[1],第2组只在翼钩拨断处填塞少量碘仿纱条,硬腭处碘仿纱包适当加压覆盖,观察术后情况.
作者:阳爱民;陈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女,47岁,2000年8月来我口腔诊所就医,要求拔除病牙.自诉二年前,右下牙痛,时重时轻,自用止痛药缓解疼痛.一个月后发现右面部肿胀,疼痛伴有发烧,经当地卫生院治疗好转.其后反复发作多次,在县医院看病时,诊断为慢性腮腺炎,经长期治疗未能根治,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劳动.每当牙痛加重时,腮腺就肿大,自感牙痛与腮腺炎有关.
作者:冯立贵;冯秋霞;冯伟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儿童唾液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62例儿童的唾液进行HP检测.结果62例儿童中唾液HP阳性率为48.4%(30/62);有消化道症状儿童和无消化道症状儿童唾液HP阳性率分别为61.9%(26/42)、20.0%(4/20),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重视儿童唾液的HP感染及其与儿童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作者:石宏;王洁;董福生;平雅坤;张清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各种光敏复合树脂间遮色性能的差异,并与天然牙本质、牙釉质进行比较.方法对9种常用光敏复合树脂及牙釉质、牙本质圆形试件进行测色,用XYZ色度系统分别记录黑、白背景下的Y值,按公式O=Y黑/Y白×100%计算遮色力.结果天然牙本质遮色力范围39.88%~86.12%,天然牙釉质的遮色力范围36.20%~60.69%,各类树脂遮色力范围:Z100树脂42.58%~54.65%,Charisma树脂39.80%~62.92%,TPH树脂51.80%~60.38%,Litefil树脂47.75%~52.20%,Progress树脂47.27%~63.93%,GC树脂49.47%~57.89%,Palique树脂44.27%~58.87%,Clearfil树脂46.95%~54.89%,Helimalar树脂55.64%~67.42%.结论天然牙硬组织样本遮色力分布范围远大于复合树脂;各种光敏复合树脂遮色力分布范围不同;在临床牙体缺损树脂修复过程中,进行色度选择的同时,应当考虑树脂的遮色性能.
作者:刘海山;王耀光;高承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分析摇椅弓在结扎入槽牙位不同情况下施予磨牙和切牙力系的变化,从力系水平探讨摇椅弓的灵活运用.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摇椅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非线性分析法分析其在不同情况下施予切牙和磨牙的力系统.结果随着磨牙和切牙间结扎入槽牙数的减少,切牙所受压低力减小;磨牙由受压低力转而受升高力;磨牙所受远中倾斜力矩增大;切牙和磨牙所受的唇颊舌向力方向、大小变化不大.结论从力系水平看,摇椅弓既可用于深覆(牙合)的矫治也可用于开(牙合)的治疗.
作者:陈莉;张丁;傅民魁;孙树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氢氧化钙糊剂应用于根管封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40例根尖周炎病例,随机分观察组(地塞米松-氢氧化钙糊剂组)对照组(甲醛甲酚组)各120例,观察封药一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效果有显著差异,地塞米松-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封药显效率(90.8%)优于甲醛甲酚根管封药(66.7%).结论地塞米松-氢氧化钙糊剂应用于根管封药能有效预防和降低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和水肿的发生.
作者:张云;韩宝刚;殷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内眦韧带的分支、走行、附着及其组织学构成.方法对6例12侧尸颅内眦韧带进行解剖观察及测量,对8例8侧尸颅内眦结构进行组织学切片,光镜下观察内眦韧带的纤维构成及内眦区精细构造之间的关系.结果内眦韧带前支的长度为7.6±1.5mm,大宽为4.5±0.7mm,小宽为2 3±0.5mm.后支长度为8.0±1.0ram,宽度为6.4±1.4mm;上支长度为6.7±1.5mm,宽度为4.5±1.1mm;前支距鼻颌缝的距离为2.8±1.0mm,距鼻额缝的距离为7.8±1.5mm;双侧韧带附着处之间的距离为13.1±2.3mm.结论内眦韧带由三个分支构成,均附着于骨膜.它们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含量较少.眼轮匝肌内眦区的深层纤维通过组织移行参与构成内眦韧带.
作者:安金刚;张益;孙勇刚;张震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采用温度固化型聚氧化乙烯水凝胶作为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的注射型载体,观察水凝胶-细胞复合物注入裸鼠体内后骨组织的形成情况.方法体外培养并扩增兔MSCs,将细胞按5×107/ml接种于聚氧化乙烯溶液中,形成凝胶后注射于裸鼠背部皮下组织中,于注射后1,2个月取材,通过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检查,观察骨组织的形成情况.结果注射后1个月,在皮下形成稍硬的结节,2个月时形成的结节质地坚硬,外观为骨组织;1个月标本中可见大量的软骨组织和类骨组织,2个月标本中有成熟的骨组织形成.结论温度固化型聚氧化乙烯水凝胶作为成骨细胞载体,可以通过注射的方法再造骨组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富林;毛天球;陶凯;顾晓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