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来;赵士芳;刘超;王来祥
医用钛材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极好的耐蚀性,适宜的机械强度,丰富的资源和低廉的价格等优势.目前已成功地用于牙冠桥、活动义齿的金属支架、基托、桩冠钉、牙体种植体及上部结构[1,2].由于钛制修复体具有X线透射能力,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口腔修复材料.
作者:张慧兰;王永秀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唾液变链菌、流速、缓冲力及口腔卫生状况在多龋的学龄前儿童和无龋的学龄前儿童中的差异,同时观察应用Dentocult SM方法和Dentobuff Strip方法评价乳牙龋齿有关危险因素的可行性.方法测定所有儿童的唾液变链菌水平、唾液流速、唾液缓冲力和软垢指数.变链菌和唾液缓冲力用Dentocult SM方法和Dentobuff Strip方法测定.结果①无龋组和多龋组之间唾液流速的差异、唾液缓冲力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②无龋组和多龋组的软垢指数分别是2.22±0.50、2.37±0.3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③唾液变链菌记分为0、1、2、3四个水平.无龋组四个水平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3.3%、19.4%、34.6%和12.7%,多龋组分别为2.9%、11.8%、27.0%和58.3%,两组之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将两组资料共同分析,记分为0、1、2、3的各组儿童的dmft分别为0.46±1.68、3.26±4.89、3.66±4.99、7.10±4.42,记分0组与记分1组之间的差异、记分2组与记分3组之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记分1组与记分2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卫生越差的儿童,或者唾液中变链菌水平越高的儿童越易患龋齿.Dentocult SM方法作为评价学龄前儿童龋齿危险因素的一个指征是有效的,记分3的龋活性显著.
作者:王文辉;卞金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改良Tennison法、Millard法是两种常用的唇裂术式,婴儿全身血容量少,对失血、缺氧耐受性差,为此,本文对3个月~12个月婴儿两种唇裂术式术中失血量进行分析.
作者:张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粘结剂的粘结强度以指导临床粘结桥修复治疗.方法用三种粘结剂将48颗离体牙与镍-铬合金粘结,生理盐水中储存72小时后测量抗拉及抗剪切粘结强度.结果 All-Bond 2的抗拉强度明显高于Superbond C&B,剪切向强度无明显差别.DM正畸釉质粘结剂的抗剪切强度高,抗拉强度明显高于Superbond C&B,与All-Bond 2无明显差别.结论 All-Bond 2的综合粘结效果好于Superbond C&BDM釉质粘结剂粘结效果较好,建议临床使用.
作者:孙旸;高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中上颌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的解剖形态.方法选取138颗离体上颌磨牙,截去牙冠,完全暴露髓室底,用08#号K锉疏通近中颊根MB及MB2至根尖孔,并扩大至15#号,对单根管但存在两个根尖孔的牙齿,从根尖孔方向用08#号K锉逆行通畅根管,术前术后分别用数字X线机从近远中方向和颊腭向行诊断丝平行投照.结果在138颗离体牙中除了2颗因根管钙化近中颊根MB不能完全用08#号K锉疏通,其余136颗离体牙中近中颊根Ⅰ型根管有47颗(34.6%)、Ⅱ型根管有46颗(33.8%)、Ⅲ型根管有28颗(20.6%)、Ⅳ型根管有9颗(5.8%)、Ⅴ型根管有6颗(4.4%).结论中国人群中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近中颊根双根管发生率为65..4%.提示上颌磨牙近中颊根MB2发生率很高,因此掌握其解剖形态对临床完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成飞;段成钢;丁瑞宇;林琼光;严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正常人泪液、颌下腺及腮腺分泌液各种成份之间的差异,探讨用自身唾液代替泪液的可行性、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常规生化检查方法测定30例正常人颌下腺分泌液、腮腺分泌液及泪液成份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人唾液和泪液成份比较显示,泪液中各项成份,唾液中均可检出,虽然颌下腺分泌液、腮腺分泌液及泪液某些成份上存在差异.但除钠含量及渗透压的值差异较大外,其余各项值的均值偏离不大.正常人泪液中也含有很高浓度的淀粉酶.结论可以用自身颌下腺分泌的唾液代替泪液.
作者:朱正宏;俞光岩;李晓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和口腔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法对32例口腔鳞癌标本、15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和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值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端粒酶在口腔鳞癌标本中阳性检出率71.8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1),且和鳞癌的病理分级及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端粒酶活性和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卫星;张朝霞;张秀清;刘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常用义齿清洁剂对树脂基托颜色的影响.方法用四种常用的义齿清洁剂处理四种国内常用的基托树脂,用CS5电脑配色系统检测树脂颜色的变化.结果不同树脂的颜色受不同清洁剂的影响不同,洁美清洁剂对登士柏热凝和日进热凝树脂的白度增加和色差较大;0.02%NaClO对日进自凝树脂的白度增加和色差较大;0.0125%NaClO和0.02%NaClO对上海自凝树脂的白度增加和色差较大.结论洁美清洁剂对登士柏热凝和日进热凝树脂的颜色改变较明显,NaClO对日进自凝树脂和上海自凝树脂的颜色改变较明显.
作者:邓旭亮;胡晓阳;黄汝丽;李国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曾遇7例经医院专科诊断慢性咽炎久治不愈的患者,经根治牙病后,慢性咽炎的一切症状全部消失,笔者认为这种慢性咽炎的临床表现非咽部慢性炎症,而是由于牙病引起咽部感觉紊乱所致,故应称为牙源性咽部感觉紊乱症.
作者:冯伟星;冯秋霞;冯立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自从1920年Hermann将氢氧化钙引入根管治疗以来,人们对此做了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并扩展了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 CH)在口腔内科尤其是儿童牙科的应用,本文对此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晨曦;葛立宏;刘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Artglass是德国古莎公司推出的一种新型的修复材料,临床称玻璃瓷,它结合了陶瓷和传统复合树脂的优点 ,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磨耗性,1999年-2000年我们使用该材料对54例后牙冠进行了无金属基底Artglass烤塑树脂冠修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沈丽娟;张寿华;贾骏;王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微束等离子弧熔焊钴铬合金的焊接性能.方法采用微束等离子弧焊机熔焊钴铬合金试件,测试钴铬合金焊区的抗拉强度、显微硬度,观察其金相组织结构,能谱成分扫描,并与母材成分相比较.结果焊接接头各项性能指标与母材一致.焊件拉伸实验时有二分之一的断裂出现在母材;焊缝与母材显微组织一致;母材与焊缝连接良好,未见任何缺陷;焊缝处的显微硬度值与母材接近,显微观察亦未发现明显焊接热影响区.母材与焊缝能谱分析,两者元素化学成分非常接近,其主要元素钴和铬所占的质量比,母材分别为71.19%、19.72%,焊缝分别为71.11%、19.73%.结论微束等离子弧熔焊钴铬合金机械性能优良,有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吴凤鸣;李建;光寒冰;徐越兰;王克鸿;李鸿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作系统(CAD/CAM)已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学临床,本文采用CEREC Ⅱ系统制作前牙瓷全冠后,探讨利用技工室再加工技术方法,使之形态、颜色得以改进,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金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导致髓底穿通,在临床上为常见病,当该患牙离替换期较远时,保留患牙至关重要.作者从1999年1月开始对未到替换期的髓底穿通乳磨牙用替硝唑碘仿糊剂盖髓底,髓腔内封地塞米松棉球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冬梅;平雅坤;李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维甲酸在体外对Tca8113(人舌癌细胞系)细胞系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在细胞培养液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甲酸(Retinoic Acid, RA)进行诱导,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时相变化,同时应用光镜、电子显微镜技术检测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RA对Tca8113细胞凋亡率为23%,细胞周期时相变化以 G1期细胞为显著.光镜下观察经RA诱导后的Tca8113细胞变圆、细胞间隙变大,游离细胞增多.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凝固变小、凋亡小体增加,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变性.结论 RA能够诱导Tca8113细胞发生凋亡,G1期细胞受阻,不能进入S期.
作者:张茹慧;张莉;马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口腔正畸临床中错牙合畸形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140名18岁~25岁全牙列牙冠完全萌出(包括第三磨牙)的汉族青年,其中男60名,女80名.在牙牙合模型上测量所有牙冠的近远中径和后牙颊舌径.利用SAS计算机软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冠大小存在显著性性别差异、地区种族差异,而左右侧微小差异无统计学上显著性意义.结论口腔正畸临床中牙冠的预测方程应使用本民族的方程,而不要引用其它民族的方程.
作者:彭惠;卢海燕;王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表达重组鲑鱼降钙素(recombinant salmon Calcitonin,rsCT),探索一条真核生物表达生物活性rsCT的新途径.方法将鲑鱼降钙素基因重组到pFastBac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ulovirus shuttle vector,Bacmid)中,构建重组鲑鱼降钙素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即重组鲑鱼降钙素Bacmid,后将其转染昆虫细胞Sf9,表达目的蛋白,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分子量及免疫反应性鉴定.结果证实目的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获得了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鲑鱼降钙素重组杆状病毒载体并在昆虫细胞中初步表达.
作者:刘颖;梁东春;郭刚;王正坤;张镜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关节组织中S-100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26只日本大耳白兔,在建立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后,分别于术后1周、2周、4周、6周、8周、10周和12周处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关节组织内S-100的分布.结果正常时S-100的表达主要位于关节盘前带和后带的软骨细胞中,双板区内无软骨细胞亦无S-100的表达.1周时下板内有少量成纤维细胞和纤维软骨细胞弱表达S-100,2周时出现少量弱表达S-100的游离软骨细胞.以后软骨细胞数目逐渐增多、S-100表达逐渐增强.10周时,可见多数强表达S-100的软骨细胞,12周时,滑膜层亦可见软骨细胞的出现及S-100的表达.结论关节盘前移位后双板区出现软骨细胞及S-100的表达,S-100的表达可能与双板区组织的适应性改建有关.
作者:张银凯;胡济安;谷志远;冯剑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口腔癌细胞P-糖蛋白表达的程度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以JSB-1为Ⅰ抗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8例口腔癌患者的化疗前后共56例标本进行研究.结果在28例化疗前标本中,13例表达P-gp阳性,占46.4%,而化疗后有17例表达阳性,占60.7%,无统计意义.根据化疗效果分组,有效组11例中只有4例P-gp表达阳性,而无效组17例中则有10例表达P-gp阳性,前者占36.4%,后者占58.8%,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gp在口腔癌中的表达较高,且化疗后表达较化疗前高,提示了部分口腔癌患者化疗效果不佳可能与之有关.
作者:张杰;张建国;赵福运;章魁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文54例口腔颌面部疾病,用热像仪测定患侧和对应侧温差,对肿物的性质与测定的温度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其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曹经一;左智敏;高岩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