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健
目的将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于聚乙醇酸支架中,进行异位骨再造的研究.方法分离、培养、扩增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长满后用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诱导3天;收集细胞,按5×107/ml的浓度接种于聚乙醇酸支架中,体外继续培养5天后,植入裸鼠背部皮下组织中.于植入术后2月取材,通过大体标本、组织学检查观察新骨的形成情况.结果细胞接种后1天,即可贴附于材料表面,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伸展良好.植入后2个月,在裸鼠背部可形成明显的块状组织,质地坚硬;取材后见形成的组织为暗红色,表面光滑;组织学检查见新形成的组织由骨细胞和骨小梁构成.结论聚乙醇酸负载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以在异位形成骨组织.
作者:陈富林;毛天球;陈书军;丁桂聪;陶凯;顾晓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口腔科白大衣性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的发病情况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对1997年6月至2000年6月口腔科门诊拔牙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分析,统计WCH的发病率;并运用心理调整、降压仪及生物反馈技术降压、药物方法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口腔科WCH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48.3%,高于一般平均水平.28%的WCH患者心理调整治疗有效;51.7%的WCH患者加用降压仪以及生物反馈技术治疗有效;12.1%的WCH患者心理调整、降压仪及生物反馈技术、药物三者联用有效.总计91.8%的患者经治疗后顺利拔除患牙.结论口腔科WCH发病率较高,应用心理调整、降压仪及生物反馈技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周永海;胡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37岁.因右上后牙龋坏多年反复肿痛,于2000年11月9日前来本科要求拔除患牙.患者全身无其他不适症状,8|残冠、探(-)、叩(±)、略向颊侧错位,牙周无明显充血.普鲁卡因皮试阴性.抽取2%普鲁卡因注射液4ml,常规消毒后于7|远中颊侧根部口腔前庭粘膜皱折处,向上、内、后方向进针约2cm深度,针尖有碰及上颌结节之感觉,回抽无血即注射麻药约3ml,同时再于右侧腭大孔注射麻药约1ml.约五分钟后检查:8|腭侧牙龈已无痛感,颊侧牙龈分离时尚有痛感,认为患者将触觉误为痛觉,即用牙挺试之,痛不能忍受,并诉上牙不麻,但感到右下唇部及舌尖部有麻木肿大之感觉.疑为患者叙述不清,再观察约3分钟,仍为上述症状.考虑为对普鲁卡因的敏感性差异而另取2%利多卡因稀释液4ml,以上述同样方法注射行右上牙槽神经阻滞麻醉.5分钟后再次拔牙仍有痛感,同侧舌尖及下唇麻木肿大之感觉,再观察5min,仍为上述同样感觉,牙挺挺之不能忍受.
作者:朱勇海;朱国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SM)可防止平阳霉素(BLM)化疗后肺纤维化的发生.方法对67例头颈部鳞癌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平阳霉素化疗的同时,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可防止肺部并发症出现.结果其中54例并一年随访,拍片检查,无肺纤维化症状、体征,拍片可见两肺野清晰,肺纹理走行规整.结论应用丹参注射液是预防肺间质纤维化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茹慧;徐洋;刘文书;刘敬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先证者:男,36岁,发卷舌音障碍,舌系带附丽向舌尖部明显前移,卷舌受限.染色体检查中未发现异常.调查该家系三代9人,患者4例(患者畸形程度相近),其中男2例,女2例.
作者:曹国绩;崔晶莹;刘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明确氟涂料对釉质脱矿进程的抑制效果.方法研究分两组,实验组釉质表面覆盖氟涂料,对照组釉质表面暴露.经短期人工龋后,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托槽周围釉质脱矿病损的分布并测量病损体部深度.结果对照组全部样本均出现较明显的釉质脱矿,病损体部的平均深度为48.8±15.1微米,实验组中只有少数样本出现孤立的脱矿病损,其余样本没有发生明显的脱矿.结论氟涂料对短期釉质脱矿的抑制作用较明显,可以成为正畸治疗中釉质脱矿的预防手段之一.
作者:胡炜;傅民魁;王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指单位骨体积的平均骨矿物质含量.长期以来,口腔临床医师依靠肉眼观察X线片来估计骨密度的高低,是相当粗糙的,更不能作出定量的分析判断.自1969年Ando[1]首次描述了将牙科X线片转换成数字模式(Digital format)的技术以来,数字化影像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为准确测量骨密度的变化提供了前提条件.近年来,基于数字化牙片的骨密度测量技术(Digital imaging technique)在国外已广泛地应用于口腔医学的研究领域.
作者:许世梃;石四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临床上较为常见,本文对29例少年儿童TMJD患者的主观症状、体征、牙合及咬合进行分析,认为在少年儿童时期及时纠正不良的牙合关系,矫治错牙合畸形可以有效阻止TMJD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汪松;段银钟;王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科1997年~2000年间用自制抗生素缓释凝胶对80例急性局限型智齿冠周炎进行治疗,疗效明显.1.卡波姆基质抗生素缓释凝胶的处方:甲硝唑0.5g、盐酸林可霉素0.6g、卡波姆9743.0g、甘油5g、乙醇20ml,水加至100ml.载体为1.5cm~2cm无菌棉线.
作者:杨向红;梁希月;杨永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心血管患者在拔牙过程中血压和心电变化情况及耐受力.方法随机抽取被内科确诊为高血压、心脏病的门诊拔牙患者,近1个月来病情控制稳定,即实施拔牙术,并继续对拔牙全过程进行监护,重点观察拔牙前、局麻后、拔牙中及拔牙后的血压及心电情况和其它不良反应.结果本组11362例血压明显升高者1291例,占11.36%,心率明显加快者403例,占3.55%,心律失常及加剧者2388例,占21.02%,其它不良反应262例,占2.31%,无1例发生意外.结论病情控制稳定的心血管病患者可接受安全拔牙.
作者:杜咏梅;郑金曙;杜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自1995年以来,我科共制作金属烤瓷修复体1000余件,对850例1190件修复体随访1~5年,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850例中男381例,女469例,年龄17岁~72岁.制作修复体1190件,共涉及1560个牙位.前牙980颗;尖牙248颗;双尖牙196颗;磨牙136颗.其中单冠占64.71%,联冠占11.76%,固定桥占23.53%.
作者:王领弟;陈树国;李雅娟;陈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也常有不同程度的肿胀,严重时可引起,张口受限,我科自1998年以来对285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即刻肌注地塞米松、止血敏,临床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邱宏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年来,我们根据埋伏牙的方向及埋伏牙的深度对牵引方法进行了改进,采取根据埋伏牙牙轴方向进行逆向牵引的方式,临床结果显示矫治过程中支抗稳固,牙就位准确,疗程缩短,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刘凤真;王俊荣;张荣和;张晓明;林宝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涎腺肌上皮瘤细胞之间及粘液样区域中纤维的形成机制及纤维的类型.方法采用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的组织学特殊染色方法及鞣酸-电镜组织化学技术观察4例涎腺肌上皮瘤.结果组织学染色表明,在肌上皮瘤细胞之间及粘液样区域内分布有红染的胶原纤维(苦味酸-酸性品红法)和呈深蓝黑色的弹性纤维(间苯二酚品红法).鞣酸电镜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在肌上皮瘤细胞周围分布有数量不等的胶原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团块.在肌上皮瘤细胞的胞浆内,可见两种类型的高尔基复合体来源的分泌囊泡.一种着色深黑,电子密度均匀,内含致密的前弹性蛋白分子;另一种着色浅灰,电子密度不均匀,内含微丝状结构的前胶原蛋白分子.肌上皮瘤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将这些物质释放到细胞外,形成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结论肌上皮瘤细胞具有合成前胶原蛋白及前弹性蛋白的能力,构成肿瘤细胞外及粘液样区域中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作者:王洁;赵玉珍;唐全勇;李向印;焦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u-PA系统三种主要成分(u-PA、PAI-1及PAI-2)在口腔鳞癌细胞裸鼠移植瘤侵袭转移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将2株口腔鳞癌细胞GNM细胞和TSCCa细胞接种入裸鼠体内,建立体内转移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瘤组织中u-PA系统各因子的表达.结果 GNM细胞所形成移植瘤的侵袭转移能力强;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均表明u-PA系统各因子在两株移植瘤肿瘤的胞浆和胞膜均有相当的表达,在GNM细胞所形成移植瘤中u-PA呈高水平表达或弱阳性表达.结论 u-PA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反映两株细胞移植瘤裸鼠体内侵袭转移能力差异的指标之一.
作者:金晓明;李金荣;李雅馨;李祖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34岁,因左下颌智齿好发冠周炎,要求拔除该牙.|8为近中低位阻生,冠周牙龈无红肿,第二磨牙远中无龋坏.左颊部无红肿,左颌下淋巴结未触及.拔牙经过:左翼下颌皱壁处1%碘酊消毒,给予2%利多卡因5ml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术及颊前庭区局部麻醉术.当患者舌尖及左下唇出现麻木感后,进行拔牙.用双面凿去近中冠阻力,在近中颊部支点处插入挺子,用力时,患者顿感疼痛难忍,不予配合.考虑到颊神经可被上牙槽后神经的分支所代替,于是追加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术,稍后,在近中颊部支点处再用力,患者无疼痛症状,顺利拔除|8.
作者:汪莉;洪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粘液腺囊肿是口腔软组织常见病之一,笔者采用囊腔内注射碘制剂,从而达到治疗愈病变的目的.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院门诊患者162例,囊肿位于下唇的131例,舌尖部26例,颊部3例.年龄在6~65岁,男女之比约1.3:1.在162例患者中,单发的106例,多发的66例.术后复发就诊的有58例,囊肿大的约20mm×15mm×5mm.
作者:李彦秋;王正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BAG)植入后龈沟液量和弹性蛋白酶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判断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方法用翻瓣术加BAG移植治疗13处牙周骨下袋,用单纯翻瓣术治疗7处骨下袋.测定术前及术后1、2、3、4、6、8、10、12周的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量及GCF中弹性蛋白酶(elastase,EA)水平.结果两组GCF量的变化相似,术后1周GCF量明显升高,术后3周至术前水平,6周左右达低值.BAG组的BCF-EA水平在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翻瓣组GCF-EA水平在术后1个月内明显低于术前,随后有逐渐回升趋势.术后12周时,BAG组的GCF-EA水平明显低于翻瓣组(P<0.05).结论 BAG可能有助于减轻牙周组织的炎症.
作者:韩劼;孟焕新;徐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变黑普里沃菌(P.n)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在成人牙周炎(AP)病变部位与正常部位是否存在基因型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引物多聚酶链扩增法(APPCR)用引物OPA-03和OPA-13对来自21例AP的47株P.n作基因型分析.结果同一患者口内有1~3种基因型,以1种和2种为主;同一患者病变部位(P)与正常部位(H)有1~2种基因型,以1种为主;未发现与牙周正常状态相关的特定基因型P.n.结论变黑普里沃菌是口腔的正常菌群.
作者:吴波;章锦才;黄萍;张蕴惠;王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由于临床上要求一次根充疗法患者的增加,有关一次疗法的研究也不断完善.多数研究证明,一次疗法的远期疗效与常规疗法无显著性差异.而一次根充疗法出现短期局部反应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笔者从1999年至2001年,采用半导体激光根尖区照射的方法对152例 286颗采用一次根充疗法的患牙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贾智;林青;苑诚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