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交泰;朱大庆;黄玉晖
目的 观察加强药学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药学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及用药依从性.结果 2组干预前SBP和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均降低,且研究组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依从性良好率96.43%,高于对照组的82.14%(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加强药学干预,可有效控制血压,提高用药依从性,为临床药学干预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作者:雷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6个月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G、TC、LDL均降低(P<0.05),HDL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TG、TC、L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H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1.79%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方法 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相关细菌内毒素检查标准进行实验,采用鲎试剂法检查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结果 当样品浓度≤0.75 mg/ml时,可排除干扰.结论 可采用鲎试剂法检查细菌内毒素,以控制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的质量.
作者:李晓春;王莉芳;徐长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超声诊断结果.方法 收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医院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90例,并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三维CT检查,观察组患儿实施超声诊断,将2组患儿实施检查后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诊断符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诊断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能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诊断符合率,利于患儿的后期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钱群飞;姚霞飞;赵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雌二醇、孕酮对先兆流产发生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9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就诊先兆流产者2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先兆流产组),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171例和先兆流产妊娠失败组63例.同时选取64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患者血液中雌二醇,孕酮浓度.结果 先兆流产组孕酮显著低于对照组,先兆流产妊娠失败组雌二醇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和孕酮诊断是否先兆流产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面积分别为0.861和0.884,cut-off值分别为360.55 mg/L、17.15 mg/L,此时灵敏度分别为79.7%,84.4%;特异性分别为77.4%、79.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8%、94.9%;阳性似然比分别为3.5、4.2;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9、0.2.先兆流产患者雌二醇和孕酮诊断其结局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93和0.736,cut-off值分别为285.45 mg/L,13.25 mg/L,此时灵敏度分别为84.1%、69.8%;特异性分别为67.3%、67.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1%、85.3%;阳性似然比分别为3.7、2.2;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2、0.9.结论 雌二醇和孕酮在先兆流产发生及结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孕酮测定值预测妊娠期女性出现先兆流产的效果优于雌二醇;雌二醇在先兆流产患者中评价是否能够继续妊娠的效果优于孕酮.
作者:戴泽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将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功能(NYHA分级)Ⅰ~Ⅳ级分为4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UA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心功能分级越高,血UA水平越高,LVEF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心功能分级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UA水平降低,LVEF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UA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937,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778,P<0.05).治疗后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血UA水平高于未发生心脏事件的患者,心源性死亡的患者血UA水平高于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UA可作为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血UA水平高,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临床预后差.
作者:邓荣花;韩清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药师工作职责为参加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和疑难、危重患者的医疗救治,协同医师做好药物遴选,对临床药物治疗提出意见或调整建议,与医师共同对药物治疗负责. 近年来,我院临床药师参与到临床查房和会诊实践中,通过与医师探讨、查阅资料和文献,为临床医师诊治疾病提供药学建议. 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 )病例讨论,探讨对AECOPD患者药学监护点. 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兰;钟文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饮食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和服药依从性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67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饮食干预联合健康宣教,随访4个月,比较2组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8项疾病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完全不依从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作者:姚雪英;熊佳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医院门诊就诊的症状性痛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予以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予以别嘌呤醇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达标率67.65%(46/68)明显高于对照组45.59%(3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2,P<0.05).结论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农桂敏;黄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该院眼科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348例眼科手术患者在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该院眼科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率达100%,应用于预防性的全身性用药达222例,占63.79%,应用于局部性的用药达126例,占36.21%;前0.5~2 h给药243例次,占61.52%(243/395),术前2 h给药63例次,占15.95%(63/395),术后24 h内用药68例次,占17.21%(68/395),术后72 h以后用药21例次,占5.32%(21/395),部分病例存在着多时段给药.临床用药以头孢呋辛钠、妥布霉素和加替沙星为主.结论 应加强抗菌药物在眼科围术期的预防性应用,尽量避免全身性用药,减少手术后用药.
作者:罗俊峥;覃佳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血浆脂蛋白异常能引起很多心血管类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危害人们身体健康,他汀类及烟酸类药物均可调解血浆脂蛋白代谢,从而降低血脂,治疗心血管类疾病. 关于两者联合用药对血浆脂蛋白的作用,笔者在此将有关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和归纳. 脂蛋白(a)[lp(a)]由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等脂质和载脂蛋白B100组成,是一种与血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有相同性质的糖蛋白. 实验表明[1] ,脂蛋白(a)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降低脂蛋白( a)对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2] ,阿昔莫司联合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明显,本文旨在探索阿昔莫司联合他汀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为临床用药做出指导.
作者:马洪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药物疗效差异除了与环境因素和疾病状态有关外,个体遗传因素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蛋白、受体和其他药物靶标的遗传多态性与药物效应和毒性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华法林通过干扰凝血因子合成影响血栓的形成,在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该类药物存在临床应用的弊端,尤其是华法林抵抗的出现,给临床用药带来的困难. 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和药物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导致华法林疗效差异的重要因素是基因多态性. 本文就药物基因组学在华法林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进行阐述.
作者:程永梅;刘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替加环素是首个应用于临床的甘氨酰环素类新型抗菌药物,具有超广谱的抗菌活性,对泛耐药的致病菌(例如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具有非常高的抗菌活性,2005年6 月17日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治疗成人复杂的腹内感染和成人复杂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包括复杂阑尾炎、烧伤感染、腹内脓肿、深部软组织感染及溃疡感染. 近年来替加环素进入中国市场,其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介绍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替加环素致凝血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病例的分析与处理,以探讨替加环素的使用安全性以及临床药师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中的作用.
作者:戴万程;苏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据有关数据显示,宫颈癌死亡人数达到27 .5万,其中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1]. 近些年发现宫颈癌新发病例数有逐渐上升并且呈年轻化的趋势,有调查结果表明,在25~34岁年龄组中的年轻女性新查出患有宫颈癌的数目明显增多,提示其发病趋于年轻化[2] ,这引起了各方的重点关注. WHO明确指出在未来数十年里,通过采取合理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严格控制宫颈癌的发病率,从而降低其导致的病死率. 目前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检测方法是细胞学检测和高危型HPV病毒检测.
作者:蒙秀坚;欧宁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菌株的分布情况及患者感染真菌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COPD伴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采集患者的下呼吸道深部痰标本,通过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别等确定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菌株分布情况.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患病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清白蛋白检测结果、吸烟情况、治疗情况等,并与200例同期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不伴发肺部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对200例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的真菌进行培养、鉴别可见,假丝酵母菌属是造成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类别,可占82.0%(164/200),其中,尤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构成比(43.0%)高,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菌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患者合并糖尿病和呼吸衰竭、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接受机械通气等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是造成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而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的长时间使用,并发症的发生,治疗中侵入性操作,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等则会使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风险增加,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处理,以降低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
作者:温伟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医院药品采购部门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全院药品供应,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危,所以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上责任重大. 医院药品的采购工作是按照本院临床使用药品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药品采购计划单并采购药品,如何保障药品供应,让患者在临床上快速用上安全有效的药品已成为药品采购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 但在药品实际采购工作中,临床用药的需求量和供货量具有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再加上药品生产企业及供货商存在的种种原因,使保障药品供应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药品缺货现象不断出现,药品供应链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药品短缺,临床用药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尤其是医疗必需品的短缺甚至会延误医疗救治[1]. 因此,正确处理医院药品的缺货问题刻不容缓. 本文通过探讨常州市德安医院药品短缺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得防范措施,尽量减少缺货的发生.
作者:丰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2-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恩布酯)复合黏合剂在骨科微创小切口手术领域中对皮肤切口的修复作用.方法 选用近年我科实施小切口手术的患者80例,148处切口,根据手术切口的处理方法分为粘合组42例和缝合组38例.分别观察2组患者术中闭合伤口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及7 d内换药次数.结果 148处手术皮肤切口中Ⅰ期愈合144处,有2处切口因止血不充分,切口内渗血而导致皮肤裂开;1处因患者患有严重糖尿病控制不佳而至皮肤切口感染,经彻底清创缝合后皮肤愈合;1处因皮肤缺损,切口皮肤张力过大而造成皮肤裂开.术后随访半年后,所有患者皮肤愈合良好,呈细小线性瘢痕.粘合组术中闭合切口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短于缝合组,VAS疼痛评分低于缝合组,7 d内换药次数少于缝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复合黏合剂(恩布酯)在黏合皮肤切口后炎性反应轻,愈合快,无需换药,术后瘢痕细小,在充分清创止血减张后的切口可替代常规缝合线,效果良好.
作者:刘国辉;康强军;郝云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分析医院2014-2016年度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进行抗结核治疗的823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中共427例(51.9%)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为尿酸增高(36.9%),其次为肝功能异常(16.0%)、消化道反应(10.4%);不良反应出现均在用药后一段时间内,其中过敏反应发生的平均时间短(3.1±1.7)d.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219例(52.3%)患者因不良反应改变用药方案或停药处理,72例(16.9%)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继续进行原方案治疗,136例(31.9%)患者存在不良反应但未进行处置,不良反应未对治疗造成影响.结论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严格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及时进行干预,避免因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仇迅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粉碎性根骨骨折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的患者选用可塑型钛质钢板进行跟骨内固定,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固定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手术和住院治疗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效果显著,值得被广泛推广和运用.
作者:黄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