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孙颖浩;王林辉;高旭;李香铁;张爱民;郝俊文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外周循环血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浓度的改变及其预测易损斑块的价值.方法 9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塞(AMI)组19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0例、稳定心绞痛(SAP)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抽取股静脉血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PO浓度和粒子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中性粒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UAP组股静脉血MPO门内百分数显著高于AMI组、SAP组和对照组(P均《0.05),AMI组股静脉血MPO平均荧光强度显著低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均《0.05);UAP组和AMI组与对照组和SAP组相比,股静脉血hsCRP显著增高(P均《0.05),而UAP组和AMI组、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AP组MPO门内百分数和hsCRP在不稳定斑块明显高于稳定斑块(P均《 0.05).电镜下观察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形态较为规则,胞浆内含有大小、形状不一的不同电子密度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空泡较少;AMI患者中性粒细胞颗粒明显减少,空泡显著增多;UAP患者则显示中性粒细胞颗粒丰富,空泡少见.结论 外周循环血中MPO的含量不仅能提示ACS易损斑块的存在,而且能反映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王媛媛;黎莉;周风华;孟晓;钟明;张薇;张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设备下颌角托在肥胖患者全麻诱导期间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5例全麻择期手术体重指数(BMI)≥30%患者,将下颌角托通过四足带连接面罩于麻醉机行控制呼吸,麻醉诱导肌松完善后,随机于患者头部中立位、后仰位、手工托下颌以及应用下颌角托4种头位,分别测定气道峰压值和Stridor评分(气管前听诊呼吸音及喘鸣音判断呼吸道通畅程度),连续测定2次并记录.观察完毕立即气管内插管行控制呼吸.结果 不同头位的气道压力不同(F=356.2,P《0.001),手工托下颌位 (16.30±2.00)cmH2O及下颌角托位(15.00±2.30)cmH2O较低.不同头位的Stridor评分不同(χ2=587.6,P《0.001),手工托下颌位和下颌角托位评分较低.气道峰压值和Stridor评分在手工托下颌和应用下颌角托两种头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颌角托在肥胖患者全麻诱导中有效且稳定,可安全替代手工托下颌这一传统技术.
作者:舒雅;齐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为预防急诊剖宫产患者术后感染,替硝唑联合头孢曲松或克林霉素磷酸酯临床使用率较高. 由于产妇需母乳喂养新生儿且替硝唑经乳汁分泌浓度较高,因此探讨急诊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替硝唑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方英立;马玉燕;刘锡梅;周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莒南县1995年~2005年大规模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的远期流行病学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设立接种人群和对照人群观察队列,对比分析接种组与对照组人群的发病密度、疫苗保护率、效果指数等实验流行病学指标;按接种疫苗后的时间分层,计算两组人群各时点内的累积发病密度,比较两组人群各时点的发病水平、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 接种组人群的发病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人群的发病密度(χ2=79.9210,P《0.05),总人群保护率为92.61%(95% CI:87.09~98.13),效果指数为13.54(95% CI:6.41~28.57);按接种时间分层后逐年保护率分别为100.00%、95.56%、92.18%、92.09%、91.45%、92.05 %、92.47%、92.52%、92.56%、92.59%、92.61%.结论 大规模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的远期流行病学效果良好;在大规模人群中,基础免疫后至少11年无需进行加强免疫.
作者:张桂琴;薛付忠;王洁贞;成玉;邵奇;徐桂春;李学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卵巢肿瘤组织和血清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并探讨其与卵巢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新鲜的卵巢癌组织及其对应的血清标本67例,采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分别检测肿瘤组织DNA和血清游离DNA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情况.结果 卵巢癌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检出率分别为28.4%和40.3%.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血清以及健康志愿者血清中均未发生RASSF1A基因甲基化.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状况与血清中出现RASSF1A基因甲基化关系密切(P《0.01);卵巢癌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改变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 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论 检测血清DNA的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有可能成为辅助卵巢癌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其荣;刘培淑;张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壳聚糖诱导子对地钱细胞生长和酚类次生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壳聚糖-地钱细胞诱导体系的细胞生物量、叶绿素、活性氧(H2O2和O-2)、细胞膜通透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以及酚类次生代谢物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等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细胞生长下降(P《0.05),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胞外pH趋向碱性化(P《 0.01),活性氧含量急剧增加和膜脂过氧化增强(P《0.01),次生代谢PAL活性和多酚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 壳聚糖通过降低地钱细胞还原能力而增强其氧化能力,从而有利于酚类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
作者:季梅;尹德明;娄红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总热量正常、不同含量蛋白质饮食长期饲养对正常大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择8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1只,分普通饲养组(NC,n=16)、高蛋白饲养组(HP,n=19)、低蛋白饲养组(LP,n=16)3组,各组大鼠日摄入总热量相同,共饲养24周.饲养期间,观察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养岛素(FINS)水平的变化.于32周龄时,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观察各组大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尤其是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的差异.结果 与NC组比较,HP组及LP组的体重和内脏脂肪重量、IVGTT各点血糖均无显著差异,HP组5 min、10 min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6.5±0.8)ng/mL vs (4.9±0.7)ng/mL,P《0.001;(3.9±0.6)ng/mL vs (3.1± 0.5)ng/mL,P《0.001],而LP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长期高蛋白饲养大鼠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显著升高,低蛋白饲养大鼠胰岛素分泌则无明显改变.
作者:李明龙;赵家军;王明雁;蔺新英;刘占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大川芎片是新研制的中药新药,由天麻、川芎2味药材组成,经提取、精制等一系列工艺处理后制成,具有活血化淤、平肝熄风之功效.
作者:闫永波;韩枫;宋琳琳;黄力强;王艳玲;王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验证参芪解毒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 采用腺嘌呤制作大鼠CRF模型,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科索亚组及参芪解毒汤高、低剂量组,治疗8周后,测量各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O)、血清瘦素(Leptin)水平,并对大鼠肾脏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和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 参芪解毒汤高、低剂量组,科索亚组SCr、BUN、Leptin水平均低于模型组,ALB高于模型组(P《0.05).病理结果表明,各用药组大鼠的肾组织病理损伤要明显轻于模型组,高剂量组损伤轻.各用药组TGF-β1在肾组织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参芪解毒汤可有效降低CRF大鼠 SCr、BUN、Leptin水平,升高ALB水平,具有减轻大鼠肾组织的损伤、减少TGF-β1在肾组织的表达、延缓CRF进展的作用.
作者:李云;司国民;张芸;胡英善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细胞增殖活性及新生血管的生成在喉乳头状瘤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1例成人喉乳头状瘤组织标本,以14例声带息肉和14喉鳞癌组织标本为对照组,PCR方法检测HPV16/E7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CD34的表达.结果 HPV16/E7在声带息肉、成人喉乳头状瘤和喉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3%、66.7%、85.7%;Ki-67标记指数(labeling index,LI)分别为6.30±2.03、13.73±3.42、25.55±3.92;MVD分别为3.97±1.38、14.61±1.64、25.34±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16/E7, CD34和Ki-67呈正相关(r=0.854,P《0.01;r=0.878,P《0.01).结论 Ki-67、MVD与细胞的增殖活化程度明显相关,可以作为反映成人喉乳头状瘤恶变潜能的指标之一.
作者:赵秋良;李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动脉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将雄性新西兰兔24只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饲喂标准颗粒饲料;模型组:饲喂含3%胆固醇的颗粒饲料;他汀组:饲喂3%胆固醇的颗粒饲料4周后再加喂阿托伐他汀2.5 mg/(kg·d).12周末分别统计各组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病变程度并测定兔PWV,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主动脉壁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核因子-κappaB (NF-κB)的表达,Masson染色测定动脉斑块胶原含量.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冠状动脉及主动脉AS梗塞程度加重,血管壁COX-2及NF-κB表达明显增强(P均《0.05)、胶原含量增多,PWV明显增高.阿托伐他汀组较模型组血管壁COX-2及NF-κB表达明显减弱,AS程度明显减轻,胶原含量减少,PWV降低,且PWV与动脉病变及动脉斑块COX-2与NF-κB的表达均明显相关(r分别为0.79和0.81,P均《0.05).结论 PWV与AS呈正相关.PWV在AS形成早期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作者:李培;梁江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对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年龄在45~65岁的健康志愿者100人,根据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和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试食组受试者每天口服葡萄籽提取物软胶囊1g,连续用3个月,对照组不服药.试验前后每人测一次血清中SOD、GSH-Px、MDA三项指标. 结果 试验后试食组血清SOD、GSH-PX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试食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试食组试验前后自身比较三项指标亦有统计学差异(P 均《0.01).结论 葡萄籽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体内抗氧化活性.
作者:丰佃娟;徐贵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cyclin E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并结合多种临床因素探讨其与肿瘤神经浸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5例胆管癌、25 例癌旁正常胆管组织、11例胆总管良性病变组织中cyclin E的表达,并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yclin E在胆管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胆总管组织(P《0.01)和胆总管良性病变组织(P》0.05);cyclin E表达与肿瘤神经侵犯密切相关(P《0.01),而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周围组织浸润及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cyclin E阴性组的生存率明显长于阳性组(P《0.01).结论 cyclin E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神经侵犯密切相关,cyclinE可作为判断胆管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毕晓峰;杜其航;穆庆岭;张保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染料介导光氧化法(DMP)处理的家兔胸主动脉用于同种异体腹主动脉置换后,在体内血流环境下的抗钙化性能.方法 以经染料介导光氧化反应处理的家兔胸主动脉为研究对象,以戊二醛(GA)处理的家兔胸主动脉以及自体腹主动脉原位移植(OT)作为对照,建立家兔胸-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实验动物观察饲养1个月后,取出标本,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管组织钙含量,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壁钙化情况.结果 DMP组血管壁钙含量为(3.58±0.22)μg/mg,GA组血管壁钙含量为(22.5±0.53)μg/mg,自体动脉移植组组织钙含量(2.99±0.33)μg/mg,DMP组组织钙含量虽较OT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P组组织钙含量较GA组低(P《0.01);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GA组有大量的钙沉积,DMP组仅见少量钙沉积.结论 光氧化反应处理的家兔胸主动脉在家兔胸-腹主动脉移植的动物模型中,抗钙化性能优于戊二醛固定的胸主动脉.
作者:谷志涛;刘鲁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并检测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正常成人骨髓用含10%新生牛血清的LG-DMEM培养液培养、扩增.流式细胞仪行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其生物学特性,观察其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特定培养条件下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采用TRAP(Telomerase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1 assay)-银染法测定其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分离培养获得的贴壁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45呈阴性表达,CD29、CD44呈阳性表达.经向成骨细胞诱导3周后,可得到成骨细胞,经茜素红染色得到证实.TRAP-银染法证实MSCs表达一定的端粒酶活性.结论 体外分离培养的MSCs可以向成骨分化,表达一定的端粒酶活性,具有干细胞的特性.
作者:王海莲;鞠秀丽;葛伟;牛洪欣;李栋;沈柏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破骨细胞分化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RANKL)和护骨素 (osteoprotegerin,OPG)在胆脂瘤型中耳炎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RANKL和OPG在胆脂瘤型中耳炎骨质破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RANKL和OPG在35例中耳胆脂瘤(中耳炎组)和17例正常外耳道皮肤(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 RT-PCR检测示胆脂瘤型中耳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ANKL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t=4.315;P《0.05),OPG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t=0.578,P》0.05),RANKL与OPG的mRNA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27;P《0.05);免疫组化SP法检测显示RANKL在胆脂瘤组织中表达增高,主要在胆脂瘤周围浸润淋巴细胞胞浆中表达,与对照组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8,P《0.05);OPG在胆脂瘤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3,P》0.05).OPG/RANKL在胆脂瘤组织中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8.183,P《0.05).结论 RANKL在中耳胆脂瘤周围组织中表达增高,OPG的表达降低,与骨质破坏吸收关系密切;OPG/RANKL的降低可能是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丁寿玲;夏明;张寒冰;张菊红;杨颖;刘昉;许安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肿瘤内缓释治疗对B16黑色素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皮下接种B16肿瘤细胞后的成瘤小鼠随机分成4组进行治疗:①生理盐水(NS)对照组,瘤内注射NS; ②阿糖胞苷(Ara-C)对照组,瘤内注射Ara-C;③单纯缓释治疗组,瘤内注射Ara-C+缓释液;④免疫缓释液治疗组,瘤内注射Ara-C+缓释液+二硝基苯 (DNP).4 d后重复治疗,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两次治疗后1周分离瘤体,HE及网状纤维、弹力纤维、胶原纤维染色,观察瘤体病理改变,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内CD4+T细胞、CD8+T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缓释治疗能够控制肿瘤的生长;HE染色显示,两缓释治疗组瘤内出现大片坏死区域,纤维特殊染色显示,两缓释治疗组三种纤维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缓释治疗组的CD4+T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但CD4+/CD8+T比值无明显变化.结论 瘤内缓释治疗通过直接破坏肿瘤细胞及增加肿瘤抗原性,从而发挥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卜洁琼;于保法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