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LA-4Ig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及活化作用的体外研究

隋潇徽;徐从高;李丽珍;张锑;于媛;彭军

关键词:贫血, 再生障碍性,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免疫耐受
摘要:目的:研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融合蛋白(CTLA-4Ig)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分析CTLA-4Ig阻断前后AA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表型CD3+、CD4+、CD8+、CD25+、CD4+CD25+和CD8+CD25+的变化.结果:再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重型再障(SAA)和非重型再障(NSAA)患者骨髓CD3+、CD25+比值、CD4+和CD8+细胞中CD25+细胞比值均明显减低(P<0.05),CTLA-4Ig对重型再障的抑制作用高于非重型再障,对CD4+细胞的抑制作用高于CD8+群体.结论:CTLA-4Ig能够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局部的异常自身免疫反应,降低骨髓T淋巴细胞对丝裂原的异常反应.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3.0 T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肝脏恶性局灶性病变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3.0 Tesla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对肝脏3种恶性局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47例肝脏恶性局灶性病变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散成像,分析各种病变弥散成像的特点并测量肝脏和病变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DWI图像显示,病灶呈较高信号46例,信号欠均匀以及边界欠清的病灶分别占51.06%(24/47)、44.68%(21/47).当b值为400 s/mm2时,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转移瘤的ADC值分别为[(145.86±33.97)×10-3]mm2/s、[(185±53.09)×10-3]mm/s和[(212.62±81.72)×10-3]mm2/s,转移瘤与肝脏的ADC值存在显著的差异(t=3.202,P=0.011),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与肝脏的ADC值之间无差异.转移瘤与肝细胞癌之间、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之间的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瘤与胆管细胞癌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0Tesla MR弥散成像有助于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

    作者:于德新;李传福;张晓明;王茜;修建军;冯德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三七皂甙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和脑脊液MCP-1、ET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三七皂甙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和脑脊液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和内皮素(ET)水平在不同时段变化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MCP-1和ET在不同时间血浆和脑脊液含量的变化情况,及应用三七皂甙治疗后的影响.结果:脑梗塞患者血浆MCP-1和ET的水平明显增加,三七皂甙组各时间段MCP-1和ET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CP-1在第3天达到峰值,第5天开始下降.ET在第3~5天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第10天的含量仍高于第1天.脑梗塞48 h后患者脑脊液MCP-1和ET的含量亦明显升高.应用三七皂甙后血浆MCP-1和ET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梗塞后血浆和脑脊液MCP-1和ET水平明显增高(P<0.05);MCP-1和ET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r=0.852).三七皂甙对脑梗塞后血浆和脑脊液MCP-1和ET的表达有部分抑制作用,这可能是三七皂甙减轻脑梗塞后缺血缺氧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王蘋;于君;周庆博;谢兆宏;毕建忠;王晓云;刘震;孙琳;王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截短型A组轮状病毒VP6在E.coli中的高效表达

    目的:研究A组轮状病毒(RV)组特异性抗原(VP6)片段的表达,为RV免疫检测技术提供材料.方法:以pcDNA3.1-VP6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VP6的截短突变体编码基因VP6-1,将其插入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5X,在E.coli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通过改变宿主菌、培养基、IPTG浓度和培养温度等条件,提高目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水平,使用GST-Sepharose 4B亲合层析进行初步纯化.结果:选定VP6氨基酸12~143片段为目的蛋白,PCR扩增其396bp的编码基因片段,构建出pGEX-5X-VP6-1.将该重组质粒转化E.coli后,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均显示,含有截短VP6蛋白的重组融合蛋白GST::VP6-1在E.coli中获得高效表达,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该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条件优化,终通过低浓度IPTG、低温诱导提高重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水平,GST亲和层析可对其进行初步纯化.结论:VP6-1蛋白在E.coli中可被高效表达和纯化,为下一步制备抗VP6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用于免疫检测打下基础.

    作者:王志宇;王健伟;何深一;吴围屏;韩金祥;洪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目的:筛选并鉴定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特异蛋白,探讨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以实验室确诊型和临床怀疑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脊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色后,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5.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得到相应的肽质指纹图谱,然后搜索数据库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从双向电泳图谱上获得蛋白质斑点,共鉴定出35种蛋白,并且发现其中大多是在正常的脑脊液中存在的,其中有6种是在多发性硬化双向凝胶谱库中已有的,有4种是本实验所发现的.结论:本研究识别并鉴定了4种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特异蛋白,但这4种蛋白质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旭华;刘师莲;秦延江;靖永胜;徐广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外周血免疫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

    目的:观察外周血免疫调节性T细胞(Treg)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大鼠模型中的变化,探讨Treg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6只大鼠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用福氏Ⅳ型志贺氏痢疾杆菌和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急性肠道感染16~22 d,测定两组大鼠的肠道感觉阈值和平滑肌张力积分,远端结肠行病理学检查,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Treg的比例.结果:模型组肠道感觉阈值明显降低(P<0.05),肠道平滑肌张力积分明显升高(P<0.05),而组织学无明显变化,表明PI-IBS大鼠模型建立成功;模型组外周血Treg/CD4+T比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大鼠在急性肠道感染消失后,会出现PI-IBS;免疫调节的异常参与了PI-IBS的发病过程.

    作者:郭敏;李延青;刘传勇;谢冬萍;郭玉婷;左秀丽;曾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育龄妇女流产前Rh血型D抗原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和城市白领女性的增加,怀孕后为了工作要求流产者增多,为防止Rh阴性孕妇因盲目流产而产生的免疫性抗体,当再次妊娠时可能发生的新生儿溶血病.我们在孕妇手术前1天做Rh血型D抗原的检测,对Rh阴性孕妇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剑;秦文;柴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启动子区短串连重复序列的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64例COPD患者和56例健康对照者HO-1基因启动子区GT二核苷酸重复序列的分布.结果:COPD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吸烟指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HO-1基因启动子区L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1.88%和10.7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6,P<0.05);COPD组的1 s用力呼气量(FEV1)和1 s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分别为(53.56±8.35)%、(49.58±7.05)%,与对照组[FEV1:(87.56±5.65)%、FEV1/FVC:(84.21±6.5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OPD组内,是否吸烟、不同严重程度的肺功能阻塞(轻、中、重度)以及不同年龄组(<60岁组和>60岁组)等情况对HO-1 L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影响(P>0.05).结论:HO-1基因启动子区短串连重复序列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COPD的易感性有关.

    作者:都勇;李玉;姜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氯化锰致PC12细胞损伤的研究

    目的:探讨氯化锰(MnCl2)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构建MnCl2诱导的PC12细胞模型,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和活性氧(ROS)生成量,用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MnCl2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并与诱导时间和浓度呈正相关;MnCl2使PC12细胞LDH外溢量和ROS生成量显著增加,同时细胞内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结论:MnCl2可导致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

    作者:曾季平;王丽娜;王立祥;任晓辉;张孟业;夏文;崔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癌间质成纤维细胞对口腔鳞癌细胞HLA-A和CD86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肿瘤间质成纤维细胞(TSF)对肿瘤细胞人白细胞抗原A(HLA-A)和CD86转录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口腔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与口腔TSF共培养,采用RT-PCR、流式细胞术和Westem blotting等方法检测HLA-A,HLA-B,HLA-G和CD86的转录及表达.结果:Rca-8113细胞HLA-A和CD86的转TSF共培养后下调,分别只有对照组Tca-8113的66.49%和5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也有相同的结果;但HLA-B和HLA-G未受影响.结论:TSF下调口腔鳞癌细胞HLA-A和CD86的转录和表达,造成肿瘤的免疫逃逸,有助于肿瘤的转移和演进.

    作者:王东关;孙善珍;施琳;王振光;王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己酮可可碱对大鼠胰腺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TX)对大鼠胰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大鼠胰管内注射2%三硝基苯磺酸(TNBS),制备大鼠胰腺纤维化模型.将大鼠12只随机分为PTX干预组、对照组.PTX干预组于术后第2天给予PTX 6 mg/(kg.d)腹腔注射,4周后收集两组胰腺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治疗前后胰腺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Ⅰ型胶原(COLⅠ)、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P-ERK1)的含量同时做组织胶原纤维染色,部分胰腺组织液氮冻存,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SM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发生胰腺纤维化,PTX干预组有轻度纤维化.PTX干预组α-SMA、PDGF、COLⅠ的含量以及P-ERK1在基质细胞中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1).胶原纤维染色显示,PTX治疗组胶原面积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TX有抗大鼠胰腺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王东盛;刘倩;寇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体内氧自由基代谢的作用

    目的:研究持续正压通气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探讨OSAS患者多器官功能损害,衰老加速的机理.方法:选择OSAS患者63例行SOD、GSH-PX活性和血清MDA含量检测;对OSAS患者行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3个月后,重新检测SOD、GSH-PX活性和血清MDA含量,并选择6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SOD、GSH-PX活性和血清MDA含量,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39.6±36.6)nmol/L、(78.6±8.0)U/ml、(1.48±0.59)mmol/L;OSAS患者含量分别为(104.5±39.3)nmol/L、(61.5±6.7)U/ml、(5.87±1.67)mmol/L;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3个月后,SOD、GSH-PX活性和血清MDA含量分别为(134.5±36.1)nmol/L、(74.6±6.6)U/ml、(1.62±0.58)mmol/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SAS患者MDA明显升高,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AP治疗3个月后,SOD、GSH-PX活性、MD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S患者体内存在严重的氧自由基代谢失衡,CPAP治疗3个月后,氧自由基代谢可基本恢复正常,OSAS患者多器官功能损害,衰老加速可能与体内存在严重的氧自由基代谢失衡有关.

    作者:汤树海;潘晓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颞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颞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颞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39例,按WHO分类为Ⅱ级.星形细胞瘤2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6例,混合性少突星形细胞瘤4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2例.患者年龄7~61岁,平均41.5岁.临床表现颞叶癫痫发作26例.术后30例接受放射治疗.结果:肿瘤均行广泛性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1例,随访期3月至4年,癫痫发作消失13例,癫痫症状明显缓解8例,证实肿瘤复发2例.结论:颞叶内侧低级别胶质瘤广泛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姜中利;王忠诚;江涛;刘福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用荧光探针JC-1检测氧化应激对精子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目的:利用荧光探针JC-1观察氧化应激对精子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方法:用FeSO4/H2O2体系诱导精子氧化损伤模型,利用新型荧光探针JC-1标记精子线粒体,在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上检测JC-1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正常精子线粒体维持较高的膜电位,JC-1在线粒体内形成聚合物,红色荧光占主导地位.FeSO4/H2O2体系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JC-1聚合物分解成单体,红色荧光强度减弱.结论:氧化应激导致精子线粒体膜电位下降;JC-1结合流式细胞仪是一种理想的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手段.

    作者:谭迎春;陈子江;卢少明;高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拇趾腹皮瓣联合跖底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拇趾腹皮瓣联合跖底皮瓣修复拇、手指指腹较大面积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2000年以来应用游离移植拇趾腹皮瓣联合跖底皮瓣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12例,皮瓣大小:长6~8 cm,宽1.5~3 cm.跖底皮瓣供区直接缝合,趾腹供区创面应用足底内侧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月~2年,修复的指腹外形饱满美观,皮瓣与正常指腹皮肤质地颜色相同,皮瓣皮纹清晰,两点辨别觉为5~7 mm,供区瘢痕轻,无功能障碍.结论:拇趾腹皮瓣联合跖底皮瓣切取面积较大,质地优良,是修复较大面积指掌侧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作者:朱小雷;孙文海;王增涛;胡勇;刘志波;朱磊;许庆家;吴昊;王德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雌激素减少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雌激素减少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在基因库中搜索已知的对脂肪组织有影响的10个基因,筛选其启动子中可能存在的雌激素调控因子的基因.以不同月龄、不同基因型的卵泡刺激素受体敲除(FORKO)雌鼠为动物模型,测量其腹内白色脂肪组织(WAT)重量、体重,计算腹内WAT与体重的比率;口服葡萄糖(2g/kg),测快速血糖(0,30,60,120min)行葡萄糖耐量实验;用组织学方法观察脂肪细胞、肝脏细胞的形态;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结果:①在7个肥胖相关基因中找到了可能的雌激素调控位点;②FORKO雌鼠于3月龄时出现肥胖,腹内WAT的重量明显高于野生型(P<0.05);③FORKO雌鼠随月龄的增长葡萄糖耐量逐渐减低(P<0.05);④FORKO雌鼠腹内WAT细胞在3月龄时体积较小,表现为增生(P<0.05),而在8个月时表现为肥大(P<0.05);⑤FORKO雌鼠于8月龄时WAT细胞、棕色脂肪(BAT)细胞及肝细胞内均有大量脂酯颗粒堆积;⑥月龄3~5个月的FORKO雌鼠空腹的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野生雌鼠(P<0.05).结论:FORKO雌鼠因雌激素减少而表现出腹型肥胖、高血糖、高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提示雌激素减少可导致代谢综合征.

    作者:王敏;王磊;任续功;单祥鸣;吴丽娜;吕春梅;袁广梅;M. Ram Sairam;Natalia Danilovich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TRAIL与泰素帝协同诱导人肺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和化疗药物泰素帝(TXT)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和MTT比色法检测TRAIL、TXT及二者联合应用对A549细胞的形态学影响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的凋亡率;半定量RT-PCR检测TXT对A549细胞死亡受体DR4、DR5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①TXT对A549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IC50为62.1 ng/ml;而A549对TRAIL不敏感,100ng/ml的抑制率仅为(6.84±1.14)%,1600 ng/ml的抑制率为(26.10±4.02)%.4 ng/ml TXT与100ng/ml TRAIL联合应用有显著的协同抑制作用(P<0.05),抑制率为(19.98±4.15)%;②100ng/ml TRAIL、4 ng/ml TXT单独作用A549细胞24h的凋亡率为4.44%和12.26%.100ng/ml TRAIL与4ng/ml TXT联合作用A549细胞24h的凋亡率为16.84%;③4 ng/ml TXT作用前后,死亡受体DR4、DR5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人肺腺癌细胞A549对TRAIL不敏感,但TRAIL与TXT联合有显著的协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这种协同作用机制与DR4、DR5的表达无关.

    作者:周伟;王秀问;姜政;衣翠华;郝静;温培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复肝灵对兔四氯化碳肝损伤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复肝灵颗粒对兔CCl4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10%CCl4油溶液5 ml/kg皮下注射建立兔实验性肝损伤模型,设生理盐水对照组、CCl4模型组、复肝灵(FGL)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对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r-谷氨酰基转移酶(r-GT)、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进行检测研究.结果:CCl4模型组体重明显降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FGL治疗组体重有所降低,但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CCl4模型组兔血清AST、ALT和r-GT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和3个FGL治疗组显著增加(P<0.01);FGL3个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CCl4所引起的肝组织丙二醛(MDA)的升高(P<0.01);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显示的组织学结构,FGL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修复.结论:复肝灵对兔CCl4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巩念明;魏璐婉;孙平;毕玉顺;刘执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婴幼儿毒鼠强中毒特点及血液灌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3岁婴幼儿毒鼠强中毒特点,血液灌流治疗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患儿血中毒鼠强成分,根据病情将42例患儿分为轻、中、重3组,对其血中毒鼠强浓度、心肌酶谱测定结果与病情程度进行比较,并分析血液灌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误诊26例,惊厥持续状态、昏迷22例;重度中毒组心肌酶谱明显高于中度中毒组(P<0.05);血中毒鼠强浓度≥80 ng/ml显示病情严重;血液灌流组预后明显好于非血液灌流组(P<0.05).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5例.结论:婴幼儿毒鼠强中毒易误诊,惊厥持续状态、昏迷症状突出;病情越重,心肌酶谱及毒鼠强浓度越高;血液灌流疗效确切,但应注意可能伴随的不良反应.

    作者:孙文秀;王学禹;温兆春;高玉兴;王如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托吡酯对海人酸致癫痫状态大鼠海马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海人酸(KA)诱导的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海马区caspase-3表达的变化及托吡酯(TPM)对其的影响.方法:用TPM预处理;用KA诱导成年雄性Wistar大鼠SE模型.分别于SE终止后第3、12、24、48 h取脑,行HE染色做海马普通病理检查,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嗜酸性神经元在SE后24~48 h多;caspase-3的表达亦于SE后同一时点明显增加;TPM在SE后24和48 h点明显降低caspase-3的表达.结论:在实验性SE模型中,TPM可降低海马caspase-3的表达,从而减轻SE后脑损伤.

    作者:孙建英;汤树海;迟兆富;吴伟;刘学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不同麻醉监测指标调控异丙酚麻醉的比较

    目的:比较脑电双频指数(BIS)和收缩压(SBP)调控异丙酚麻醉深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身体状况分级(SAS)Ⅰ级子宫肌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BIS(B)组和SBP(S)组,分别以BIS和SBP作为麻醉深度指标调控异丙酚输注速度,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维持期BIS和SBP与设定目标值的一致性,患者苏醒时间和异丙酚用量.结果:B组BIS值维持在控制目标范围50±10内的时间点数占总记录时间点(89±10)%,显著高于S组(49±29)%(P<0.001);BIS<40的发生率B组(9±10)%、S组(44±31)%,BIS>60的发生率B组(2±2)%、S组(7±16)%(P<0.01).S组控制在目标范围内SBP时间点数占总时间点(34±31)%,而B组则为(51±27)%(P<0.05).两组低血压的发生率B组为(41±33)%,S组(64±31)%;高血压发生率B组(7±11)%、S组(1±2)%(P<0.05).B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S组(P<0.05),异丙酚用量也少于S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SBP调节麻醉相比,BIS指导异丙酚麻醉更易于维持患者麻醉深度和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王焕亮;孙宝柱;杜洪玫;周长青;张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