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青
患者男,因大便干结4天入院,入院诊断为肠梗阻?高血压病2级高危.2011年1月24日拟行肠镜检查,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北京舒泰神,批号100701)后出现腹胀,1天后从腹部向躯干出现全身红斑及小红疹,皮疹渐加重至全身,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所引起,1月25日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5mg口服,qd,复方樟脑乳膏涂患处,皮疹仍呈加重趋势,给予甲强龙40mg ivgtt bid,两天后情况好转.
作者:丁根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湿疹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在急性阶段以丘疱疹为主、慢性阶段以表皮肥厚和苔藓样变为主的瘙痒性皮肤病.湿疹治疗方法很多,但无特效疗法.自2008年1月至今,我科采用西替利嗪加西咪替丁治疗外阴湿疹63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淑霞;吕晓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对马来酸桂哌齐特(CM)应用于发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以及影响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a)与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的含量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0例发生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临床资料,随机抽取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CM静脉点滴,疗程均为14天,对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天以及治疗后14天,其神经功能的积分值与血清中TNF-a以及sICAM-1的含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天以及治疗后14天,其血清中TNF-a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其血清中sICAM-1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应用CM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还具有脑保护的作用;CM能够降低患者血清中TNF-a与sICAM-1含量,同时减轻其对脑细胞的毒害作用,能够作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与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的指标.
作者:付蓉;李昌;彭忠勇;朱文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卧床病人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按入院次序将180例脑卒中卧床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嘱病人家属经常按摩病人双下肢.结果 两组病人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卧床病人下肢静脉血栓有效.
作者:田海瑞;马莹;王霞;冯玉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本质是由于乳腺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而造成的乳腺组织正常结构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相应症状的疾病.近年来,该病由于其发病率升高、病程长、易复发并有一定恶变率且容易与乳腺癌相混淆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将乳腺囊性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邹晓;刘诚聪;程广;邱文生;宫磊;苏天慧;赵辉;幕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患儿,男,8月,因先天性巨结肠于2010年4月7日入院手术治疗,经肛门行巨结肠根治术后第6天,患儿出现每日自肛门排出较多黄色稀便,量及次数均较多,腐蚀肛周皮肤,造成肛周皮肤红肿,轻度破溃,我们采用氧气吹臀,紫草油外用,治疗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于朝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做好B超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杜绝院内感染.方法 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实施双向保护,加强器械的清洗灭菌,规范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结果 2008年11月至2010年10月在B超室共实施介入治疗病人203例,无1例发生院内感染现象.结论 B超室尽管不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高危科室,但介入、穿刺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做好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杜绝院内感染发生十分重要.
作者:李玉蕊;张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6年至2009年我们扩大冠状入路开颅手术治疗12例枕部着力致双额颞急性硬膜下血肿及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脑肿胀、双侧瞳孔散大病人,采取快速静滴甘露醇后急症手术,术中双侧先钻颅释放血液减压,后行扩大冠状入路开颅,去骨瓣减压,同时脑膜补片扩大硬膜下腔,手术效果良好,分析如下.
作者:郭永祥;李国良;孙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氯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113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给予氯沙坦5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片剂每日1次治疗,治疗期8周.结果 治疗8周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1),降压总有效率达92.6%.结论 氯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能有效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且有服药更方便、依从性更好等优点.
作者:陈平;苏俊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运动干预和饮食干预对单纯性脂肪肝转归情况的比较.方法 40例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低脂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1年.结果 饮食干预组转归3例,运动干预组转归7例.结论 运动干预单纯性脂肪肝比饮食干预效果好且依从性高.
作者:厉彦芹;李玉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护理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性工作.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疾病逐年增加,致使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所需的医务人员越来越多,特别是有执业证的护理人员更加短缺.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特别是在基层卫生院,因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医院经济效益较大医院差,导致护理人员流动性增大,劳动强度相对增大.
作者:魏瑞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静脉使用阿莫西林/氟氯西林致静脉炎的原因,寻找减少静脉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5例静脉炎病例,寻找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找出了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出护理方法.结论 合理使用药物及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防治静脉炎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左美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胃管留置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如何使胃管固定通畅是基本护理常规,而佳固定方法也是临床上探讨的问题.在工作中,传统胶布固定简单易行,由于胶布的长时间使用存在种种缺陷,致使胃管脱落或是病人自行拔管,这不仅增加病人痛苦,而且影响了食管及胃部手术的治疗效果.所以优质经济方便可行的胃管固定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使用3M弹力固定带以来,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无1例胃管滑脱出[1],给临床工作带来极大方便,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菊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和<托幼园所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院于2010年对本辖区内从事托幼工作人员进行了健康查体,现对在医学检查中疾病检出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吕伟华;李玉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通过探讨、分析、研究当前各血站间献血者信息数据不能共享所造成的工作不便,提出了各血站间应利用网络的便捷,早日实现各地血站献血者信息共享.
作者:王曙霞;陈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讨不同保脾手术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痊愈出院170例,继发性出血行二次脾切除术1例,死亡1例.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外伤性脾破裂病例不断增多,保脾手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已成为外科医生的共识,对患者的预后及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机构为辖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其目的是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信息和疾病谱,能够开展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治工作,但是一定要建立完整真实的健康档案,而且建档后要规范管理,不能流于形式,使社区居民能从中真正得到实惠.
作者:李芸;宋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实验课教学是医学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教学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理论的学习、理解和记忆,而且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实验准备作为实验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实验课顺利开展和保障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实验技术人员的主要工作.笔者多年从事免疫学实验教学准备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此仅就实验准备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作者:赵杰;张红梅;官守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方式改善病人睡眠的效果.方法 60例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按摩穴位配合音乐疗法和常规镇静催眠药物口服方式,对病人进行改善睡眠质量,并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按摩穴位配合音乐疗法方式明显优于常规镇静催眠药物口服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霞;程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天幕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天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切除程度.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0.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步态不稳、耳鸣和听力下降.根据肿瘤附着于天幕的位置分为5型.直接手术9例,2例幕上入路,7例幕下入路.肿瘤全切(Simpson Ⅰ级和Ⅱ级)8例,次全切除1例.结论 天幕脑膜瘤应积极手术治疗.适宜的手术入路及精细的显微外科技巧,可显著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复发,降低并发症.
作者:徐义昌;徐英纳;施圣晖;许兴;钱进;赵昌平;张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