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群;丛永壮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action,UTI)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并发症,对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更易于发生,女性较男性多发,且DM病程大于10年患者无症状性菌尿(Asymptomatic bacteriuria,ASB)发生率较高,ASB在UTI中比例较高[1],值得医生重视.为了解DN并UTI的临床特点及细菌学情况,减少对UTI尤其ASB的误诊、漏诊,我们对近年72例DN并发UTI的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崔晓英;阚积荣;李声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财务分析是以单位的财务指标和财务管理现状为依据,对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的一项业务工作[1].现分析在医院财务分析报告的写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作者:莲花;阿拉腾那布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本院近几年临床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1214株致病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革兰阳性菌中D群链球菌、粪肠球菌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显示较高的耐药率;革兰阴性菌对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苯唑青霉素、红霉素等耐药率较高.结论 应定期监测本院细菌耐药变化,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和避免滥用.
作者:王咏梅;赵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4月,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89例颅内血肿病人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光进;李尧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一种方法.早在1992年德国医生在X线辅助定位下首次成功完成[1],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
作者:刘炳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采用配伍方法治疗稽留流产.方法 对72例稽留流产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完全流产率90.3%,不全流产率8.3%,无效1.4%.结论 运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成功率高,安全系数大,阴道出血少,患者痛苦小.
作者:陈占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在内镜技术应用之前,胆总管切开取石或胆肠吻合术是首选且是唯一的办法.随着内镜介入治疗技术的开展和不断完善,内镜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手段.我科自2000年6月至2008年3月共行内镜下乳头小切口加机械碎石治疗胆总管结石4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翠燕;高向阳;綦淑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已成为当前医疗护理工作的突出问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环节多,跨学科多,发生因素也多,并贯穿于整个诊疗、护理管理程序之中,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标准预防是保障医疗护理活动的基础.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护理工作才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孔灵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今年截止8月31日,本市共报告腮腺炎335例,发病率为53.84/10万.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本市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流行规律及该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并对本市出现腮腺炎疫情高发所采取的防控措施进行分析与评价,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丰;刘丽;邢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如何成功配合一种具有良好腭咽功能、对上颚生长发育影响小的不完全性腭裂修复术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对12例不完全性腭裂进行手术修复,术后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2例没有做松弛切口,10例行两侧约5-10mm松弛切口.4例术后6个月复诊,其语音度、高鼻音以及鼻漏气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可有效恢复腭帆提肌正常的解剖结构和位置,重建提腭吊带,获得良好的腭咽闭合;并可尽量不做松弛切口,避免了硬腭裸露骨面造成对上颚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术式所遗留的问题,是一种值得推荐应用的功能性腭裂修复方法.
作者:姚燕婷;王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水囊引产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肝功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26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肝功异常患者行水囊引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患者放水囊后均引产成功,无异常并发症.结论 水囊引产可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肝功异常患者终止妊娠.
作者:陈燕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岗上肌肌腱炎指岗上肌肌腱发生的炎性反应,在肩峰外展60度时感肩峰下严重受限,在上至120度时疼痛消失,压痛点多于岗上肌抵止部的肱骨大结节处,可随肱骨头旋转而移动,多由劳损引起,好发于40岁左右的壮年人[1].
作者:孙晋瑞;马洪亮;孙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同时间的疗效.方法 AMI患者96例,按发病至溶栓时间不同分为3组,应用天普洛欣溶栓治疗,监测患者症状、心电、心肌酶等指标.结果 发病至就诊溶栓时间≤4小时、4-6小时、6-12小时的患者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9.2%、56.2%、33.3%.3个不同时间组的患者各死亡2例,病死率分别为3.8%、6.25%、16.6%.结论 溶栓治疗开始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病死率越低.
作者:赵开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导致流行性出血热病情危重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并发症,对其早期采取及时、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凤;高芳;史翠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加强哮喘孕妇对妊娠性哮喘知识的了解,提高母婴的生命质量,降低哮喘发病率,使母婴顺利度过孕期和分娩期.方法 将43例妊娠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正常观察的基础上给予科普教育,对照组只给予认真观察,对所选病人进行跟踪观察,评价哮喘发作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采取科普教育后对哮喘发作的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科普教育使哮喘孕妇增加了自我防护意识,加强了自我管理方法,使哮喘发作控制效果显著,降低哮喘发作次数.因此,科普教育是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逢秀云;张培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侧隐窝注射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俯卧位单侧或双侧侧隐窝注射药物,观察疗效.结果 经治疗,优149例,良17例,差18例,无效8例,优良率为86.46%.结论 侧隐窝注射药物操作简单,安全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继重;孟宪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990-2007年,我院收治侧脑室脑膜瘤患者28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17例;年龄29-62岁,平均45.8岁.病史2天至4年.首发症状为头痛24例,强迫性头位4例,头晕、嗜睡1例,偏身感觉障碍或轻度偏瘫5例,失语1例,视力下降5例,外展神经麻痹3例,同向偏盲3例,双颞偏盲3例,眼球水平震颤3例,共济失调4例,昏迷1例,患者均有视神经乳头水肿.
作者:张文德;薄勇力;刘梅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科的常见病,一直以来存在治疗效果欠佳、疗程过长、容易复发的问题.我院采用彻底窦道刮治术后,辅以碘酚烧灼窦道内壁,同时应用3%过氧化氢冲洗根管,根管内封碘仿纸类的方法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68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纪谦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高血压病脑出血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高血压病脑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常温组和低温组,其中低温组又分出血后2、4、8、12小时四个时间点分别维持亚低温4小时和8小时,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取出血部位前后2mm以内的脑组织作标本,做AQP-4免疫组化染色、AQP-4和S-100双重染色及脑含水量测定,同时观察动物行为学变化.结果 常温组脑含水量为(89.32±0.34)%,低温组出血后2小时含水量为(81.42±0.58)%,低温组出血后12小时与常温组含水量无显著性差异;常温组AQP-4的表达多(吸光度0.27±0.04),低温组出血后2小时表达较少(吸光度0.17±0.02),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温组出血后12小时与常温组间无显著性差别;常温组死亡率为50%,低温组出血后12小时为20%,其他组无死亡.结论 早期亚低温可有效控制高血压病脑出血后脑水肿.
作者:刘建;孟庆海;裘孝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血液粘滞度增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导致缺血坏死、溃疡,可并发感染,患糖尿病10年以上者容易发生.现总结对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