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秀云;张培芹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血液粘滞度增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导致缺血坏死、溃疡,可并发感染,患糖尿病10年以上者容易发生.现总结对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致残率和复发率也高.近2年来,我们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48例脑梗死病人,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赵淑凤;庄爱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科于2005年5月至2008年6月,共行开胸手术94例,术后常规应用雾化吸入疗法.在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美;高晓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在内镜技术应用之前,胆总管切开取石或胆肠吻合术是首选且是唯一的办法.随着内镜介入治疗技术的开展和不断完善,内镜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手段.我科自2000年6月至2008年3月共行内镜下乳头小切口加机械碎石治疗胆总管结石4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翠燕;高向阳;綦淑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action,UTI)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并发症,对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更易于发生,女性较男性多发,且DM病程大于10年患者无症状性菌尿(Asymptomatic bacteriuria,ASB)发生率较高,ASB在UTI中比例较高[1],值得医生重视.为了解DN并UTI的临床特点及细菌学情况,减少对UTI尤其ASB的误诊、漏诊,我们对近年72例DN并发UTI的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崔晓英;阚积荣;李声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加强哮喘孕妇对妊娠性哮喘知识的了解,提高母婴的生命质量,降低哮喘发病率,使母婴顺利度过孕期和分娩期.方法 将43例妊娠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正常观察的基础上给予科普教育,对照组只给予认真观察,对所选病人进行跟踪观察,评价哮喘发作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采取科普教育后对哮喘发作的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科普教育使哮喘孕妇增加了自我防护意识,加强了自我管理方法,使哮喘发作控制效果显著,降低哮喘发作次数.因此,科普教育是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逢秀云;张培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了解其与宫颈癌的发生、转移和侵袭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染色法,检测Osteopontin在30例正常宫颈组织、8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72例宫颈癌组织的表达.结果 Osteopontin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和宫颈浸润性鳞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0%(3/30)、38.75%(31/80)和59.72%(43/72),有显著性差异,且呈上升趋势(P<0.05).在组织学分级方面,Osteopontin在高、中、低分化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89%(7/18)、59.46%(22/37)和93.3%(14/15),x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Osteopont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上升.在浸润深度方面,Osteopontin在≤1/2肌层和>1/2肌层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22/50)和95.45%(21/22),存在显著差异(P(0.05).Osteopontin在临床Ⅰ期和≥Ⅱ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30/58)和92.9%(13/14),有显著性差异(P<0.05).Osteopontin在宫颈癌组织中无淋巴转移和有淋巴转移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68%(35/64)和100%(8/8),也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steopontin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组织分化、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成为今后判断宫颈癌预后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田向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护士大多将精力放在对病人生命抢救和病情监测上,忽视了对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实施,病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对患者来说,CCU病房是一个精神压力很重的地方,各种感觉过量(疼痛、噪音)、感觉不足(缺乏沟通)、多种高精尖的监护仪器和治疗设备、密集加强全方位的监护及紧张的客观环境均会给患者带来消极的心理反应,导致病情的加重甚至并发症的发生[1].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疾病认识及自我保健能力,促进患者的身心整体的康复是CCU护士的重要职能之一.
作者:薛霞;张红;葛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990-2007年,我院收治侧脑室脑膜瘤患者28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17例;年龄29-62岁,平均45.8岁.病史2天至4年.首发症状为头痛24例,强迫性头位4例,头晕、嗜睡1例,偏身感觉障碍或轻度偏瘫5例,失语1例,视力下降5例,外展神经麻痹3例,同向偏盲3例,双颞偏盲3例,眼球水平震颤3例,共济失调4例,昏迷1例,患者均有视神经乳头水肿.
作者:张文德;薄勇力;刘梅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本院近几年临床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1214株致病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革兰阳性菌中D群链球菌、粪肠球菌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显示较高的耐药率;革兰阴性菌对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苯唑青霉素、红霉素等耐药率较高.结论 应定期监测本院细菌耐药变化,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和避免滥用.
作者:王咏梅;赵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门诊要求无痛人流的患者越来越多,开发一种更为短效和安全的麻醉方案,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成为当务之急.无痛人流手术,以病例多且集中、要求术后清醒迅速、安全为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结合应用于无痛人流的可行性.
作者:王豆豆;杨翠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胶南市社区与农村人群白内障患病率,分析白内障手术覆盖率及术后视力情况.方法 对2084例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眼部检查.眼部检查包括裸眼及矫正视力、检影验光、眼压、裂隙灯检查及眼底检查.结果 白内障患病率为15.89%,并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增高.女性和农村人群的白内障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9.90%及18.32%).对白内障手术需求女性大于男性,随年龄增加,需求上升.已行白内障手术者共46例56只眼,总的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为13.90%,其中农村、城市、女性、男性分别为11.8%、17.2%、14.8%、11.7%,农村男性低,为10.2%.白内障手术后矫正视力<0.05者占10.71%.结论 白内障手术需求农村高于城市,白内障手术后总体视力提高欠佳.
作者:卢新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已成为当前医疗护理工作的突出问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环节多,跨学科多,发生因素也多,并贯穿于整个诊疗、护理管理程序之中,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标准预防是保障医疗护理活动的基础.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护理工作才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孔灵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社会对老年人的健康也日益关注.近十几年,老年病人治疗和康复的必要性及其可能性已得到社会充分认识和理解,从而大大促进了老年病药物治疗的研究和抗衰老药物研究的进展.随增龄而出现的老年人各系统、血管、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均不同程度地影响药物治疗的过程和结局.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受到老年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影响.
作者:李爱群;丛永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岗上肌肌腱炎指岗上肌肌腱发生的炎性反应,在肩峰外展60度时感肩峰下严重受限,在上至120度时疼痛消失,压痛点多于岗上肌抵止部的肱骨大结节处,可随肱骨头旋转而移动,多由劳损引起,好发于40岁左右的壮年人[1].
作者:孙晋瑞;马洪亮;孙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科的常见病,一直以来存在治疗效果欠佳、疗程过长、容易复发的问题.我院采用彻底窦道刮治术后,辅以碘酚烧灼窦道内壁,同时应用3%过氧化氢冲洗根管,根管内封碘仿纸类的方法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68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纪谦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导致流行性出血热病情危重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并发症,对其早期采取及时、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凤;高芳;史翠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同时间的疗效.方法 AMI患者96例,按发病至溶栓时间不同分为3组,应用天普洛欣溶栓治疗,监测患者症状、心电、心肌酶等指标.结果 发病至就诊溶栓时间≤4小时、4-6小时、6-12小时的患者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9.2%、56.2%、33.3%.3个不同时间组的患者各死亡2例,病死率分别为3.8%、6.25%、16.6%.结论 溶栓治疗开始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病死率越低.
作者:赵开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如何成功配合一种具有良好腭咽功能、对上颚生长发育影响小的不完全性腭裂修复术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对12例不完全性腭裂进行手术修复,术后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2例没有做松弛切口,10例行两侧约5-10mm松弛切口.4例术后6个月复诊,其语音度、高鼻音以及鼻漏气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可有效恢复腭帆提肌正常的解剖结构和位置,重建提腭吊带,获得良好的腭咽闭合;并可尽量不做松弛切口,避免了硬腭裸露骨面造成对上颚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术式所遗留的问题,是一种值得推荐应用的功能性腭裂修复方法.
作者:姚燕婷;王立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