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包虫外囊敞开内引流术120例疗效观察

王振乾;岳树贵

关键词:肝棘球蚴病, 引流术, 疗效观察
摘要:肝棘球蚴病又称肝包虫病,是流行于畜牧区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绝大多数是细粒棘球绦虫(犬涤虫)的蚴侵入人体肝内所致。对该病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及药物治疗,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主要是采取包虫内囊摘除术,在以往的手术治疗后,术后残腔积液的形成,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及患者。我院2003-2012年,对120例肝包虫病患者实施肝包虫外囊敞开内引流术后观察发现,该术式可明显改善或减少肝包虫病术后残腔积液的形成,现就该术式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疗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CA19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中的变化特点

    目的:观测 CA19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微粒子发光检测方法检测血清 CA199和血清 CA125表达水平。将120例患者按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AFS)分成Ⅰ、Ⅱ、Ⅲ、Ⅳ期,按有无并发症和其他妇科疾病进行观察。结果 CA199水平随 AFS分期的增高而增高。结论 CA199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严重程度具有提示作用。

    作者:李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加氟替卡松治疗儿童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加氟替卡松联合治疗儿童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来医院就诊的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加氟替卡松吸入剂经口吸入。试验组应用沙美特罗加氟替卡松吸入剂的同时,口服孟鲁司特咀嚼片待症状控制后维持原剂量服用1个月,观察2组疗效。记录所有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改变情况,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大呼气流量(PEF)以及测定血清 IgE、呼气一氧化氮(Fe-NO)。结果治疗后,试验组 FEV1%和 PEF 的改变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 ﹤0.05),试验组血清 IgE、FeNO 较对照组降低显著(P ﹤0.05)。结论孟鲁司特和沙美特罗加氟替卡松联合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祥亚;梁凤英;何添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及尿酸联合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及尿酸联合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48例冠心病患者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30名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体检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胆红素水平为(11.8±2.6)μmol/ L、直接胆红素水平为(2.9±0.1)μmol/ L、间接胆红素水平为(8.1±1.7)μmol/ L、丙二醛含量水平为(6.4±1.2)μmol/ L、尿酸含量水平为(334.6±25.1)μmol/ L,其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水平低于对照组,丙二醛和尿酸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及尿酸联合检验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在临床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侯会香;赵俊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3~14岁矮小症患儿的病因研究

    目的:分析3~14岁矮小儿童的病因,为该类患儿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医院内分泌科3年内收治的198例矮小症患儿的病史、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本组病例中导致患儿生长迟缓的病因有14种,主要病因有生长激素缺乏症( GHD)75例(37.88%),特发性矮身材( ISS)43例(21.72%),青春发育延迟(CDGP)20例(10.10%),性早熟(SP)13例(6.56%)。结论导致生长迟缓的病因繁多,以 GHD、ISS、CDGP 为常见。

    作者:徐会会;赵彤;沈栋林;李智勇;高莉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与护理体会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9例 PICC 置管后出现并发症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采取 PICC 置管护理会出现并发症,且病因可循。针对肿瘤患者 PICC 并发症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作者:徐爱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总结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实行结直肠癌手术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按照有无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30例和健康组150例,然后对其可能的感染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统计学分析,总结临床预防措施。结果感染组30例(16.67%),其中直肠癌术后14例(23.33%),部分切除患者17例(21.25%),年龄﹥65岁者13例(15.12%)。感染组在伴有并发症、高血压、手术切除、就医顺从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后有极高的感染率,不仅延长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家属的经济压力,故熟悉并掌握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前进行预防,对控制术后感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宇光锋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寄生原生动物作为癌细胞起源研究意义重大

    近日,来自中国中山大学、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联合课题组认为,单细胞寄生虫(布氏锥虫和刚地弓形虫)与癌细胞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可以使用它们作为模式生物来研究癌症的起源。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石家庄市足月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分娩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分娩方式、家庭经济背景特点进行探讨,为孕期管理、孕产妇个化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孕妇分娩的足月单胎活产儿3884例,对其新生儿性别、出生体质量和产妇的分娩方式、家庭经济背景等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1800~5500g(3368.19±412.67)g,不同性别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有显著差异,不同分娩方式和家庭经济背景各有其特点。结论围产保健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性化,完善和更新围产保健服务项目,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孕期的营养管理,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定期进行围产期检查,对不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等影响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的因素,进行早期干预、个性化指导、跟踪治疗,使新生儿的体质量控制在安全合适的范围,以降低剖宫产率,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萍;杜会娟;赵志英;沈丽娟;谢二辰;李聪捷;胡月枝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甲状腺手术体位改进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改进甲状腺手术体位,以减轻或避免术中因体位致患者肌肉、骨骼的过度牵拉,从而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将9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体位,试验组实施体位干预并采用改良后手术体位。结果试验组术中躁动率、术后肩背酸痛率分别为6.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5%、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改良甲状腺手术体位舒适度优于传统体位。

    作者:刘丽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感冒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感冒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期间门诊的96例感冒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感冒清热颗粒,治疗组给予连花清瘟颗粒,比较2组感冒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感冒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感冒清热颗粒,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爱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FDA:批准百时美施贵宝新型 HIV 抑制剂 BMS-663068用于 HIV-1感染者

    近日,百时美施贵宝新型HIV抑制剂BMS-663068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联合其他ARV制剂用于既往经历多次治疗的HIV-1感染者。目前,BMS-663068已进入Ⅲ期临床阶段,出现耐药、药物不耐受及抗逆转录药物禁忌情况而无法接受3种组合药物治疗的患者入选参加试验。FDA突破性疗法认定将为BMS-663068Ⅲ期临床提速提供重大契机。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医疗管理部门参加临床科室早交班及查房制度的实践与体会

    医师交接班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是医疗核心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的重要工作环节,交接班的好坏、查房的质量直接影响临床科室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1]。为使交接班制度及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真正落实,确保医疗环节质量,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我院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推行由医疗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临床科室早交班及医师查房,加强对临床科室的监督管理。

    作者:丁爱萍;程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心肌梗死后乳头肌坏死致二尖瓣关闭不全护理体会

    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危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心肌梗死后,乳头肌常因缺血发生收缩无力或断裂等坏死表现,导致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心尖区常伴有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极易诱发心力衰竭。临床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方式置换受损的心脏瓣膜,以恢复患者的心脏瓣膜功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手术治疗具有较大的风险,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术后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与手术的成败密切相关[1]。我院对近3年来收治的心肌梗死后乳头肌坏死导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手术置换术,通过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琼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针灸联合麻仁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加麻仁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5月入住该中心老年护理院中患有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每天针灸相关穴位1次,口服麻仁胶囊3粒/次,早晚各1次;晚上临睡之前脐周揉腹100次(顺时针、逆时针各50次);对照组口服麻仁胶囊3粒/次,早晚各1次,4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联合麻仁胶囊口服加腹部按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陆明霞;朱祖红;钱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增长迅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上升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用药中显示出卓越的作用。合理使用阿司匹林对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降低病死率有明显的积极作用[1]。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待产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200例,所有产妇均拟阴道分娩,依照产妇是否要求分娩镇痛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予笑气吸入,对照组不予笑气吸入。比较2组分娩状况。结果观察组分娩镇痛总有效率88.0%。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胎吸率、产钳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和胎儿窘迫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琴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院前急救风险防范

    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外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总称。从第一救援者到达现场并采取措施开始救护至救护车到达现场进行救护处置并就近转运到医院急诊室的这个阶段,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院内急救成功与否的基础,也是急诊医学中的薄弱的部分[1~3]。由患者呼救、途中转运、安全交接等环节组成,抢救质量关乎患者生命安全,下面结合我院近年来院前急救方面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靳东亮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抑郁的疗效以及对心肌梗死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心肌梗死伴抑郁障碍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扩冠、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2周为1个疗程。2组均给予解释安慰等心理治疗。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心功能状态优于对照组,抑郁状态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黛力新对心肌梗死后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有一定疗效,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唐平;刘道喜;王少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一次性注射器针筒在腔镜器械灭菌中的应用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痛苦小、腹部切口美观、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但是用于粉碎子宫或子宫肌瘤的粉碎机刀头在灭菌时遇到一些问题,粉碎机的刀头前端呈锯齿状比较锋利,我科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若操作不当刀头前端很容易刺破包装袋。自2010年9月开始,我们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针筒作为粉碎机刀头的保护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芳芳;苏秀霞;赵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综合干预疗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疗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12月医院接收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采取综合干预法治疗,即联合中药、西药以及运动干预治疗,对比分析2组妊娠结局和治疗后血糖水平、血脂水平。结果干预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剖宫产、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三酰甘油均少于对照组(P ﹤0.05),2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中,采取综合干预疗法(中药、西药与运动干预疗法)治疗,可使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和妊娠结局得到显著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梦轩;张婷;刘炜;胡丽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