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方法探讨

朱喜芝

关键词:高危药品, 用药安全, 管理方法
摘要:探讨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方法,加强高危药品防范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介绍高危药品背景及管理现状,分析高危药品风险点,结合医院管理实践,探讨高危药品管理模式,规避用药风险相应措施.结果与结论:加强对高危药品各个环节管理,提高医院药物治疗安全性,提升药学服务水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小儿疱疹性龈口炎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0例.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儿采用更昔洛韦治疗,B组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素注射液治疗,C组患儿采用中药地骨皮治疗.治疗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患儿退热时间、口腔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与C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口腔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患儿退热时间、口腔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疗效较好,疗程短,见效快,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柳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ICU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留置气囊导尿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入住ICU留置气囊导尿管12例非计划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计划拔管与患者因素、尿管的材质、留置适应证、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健康教育不到位等因素有关.结论 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严格掌握留置适应证,有效沟通教育等,大大降低了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作者:王翠乔;班月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脑苷肌肽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脑苷肌肽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69例.观察组予脑苷肌肽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2组均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C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苷肌肽对于神经系统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同时联合使用参麦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脑部的缺血情况,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恢复,从而取得很好的疗效,值的临床广泛推广.在正确用药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张淑梅;温晓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必净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必净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血必净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防治分析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占50% ~ 60%.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相比,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升高[1,2].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且易被忽略,发生率高,后期易发生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发病因素、诊断及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李瑞霄;薄德峰;曹文功;田永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氨氯地平组、缬沙坦组及联合用药组各40例.治疗后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降压有效率为92.5%高于氨氯地平组的75.0%和缬沙坦组的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3组共发生心脑血管事件6例,其中缬沙坦组脑梗死1例;脑出血1例;氨氯地平组急性心肌梗死1例,脑梗死1例;联合用药组发生脑出血2例.结论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合用药的降压效果优于其各自单独用药.

    作者:滕宜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护理措施

    人工膝关节置换可解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及骨缺血坏死、骨肿瘤等所致的关节疼痛,恢复膝关节运动功能和膝关节完整性,纠正膝关节畸形[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的改良,膝关节置换术尽管比较复杂,但也已在市级医院开展起来.我院在五年前开展了全膝关节置换术,现在手术技术已非常成熟.膝关节置换术担心并发症,并发症中术后感染对患者无疑是灾难性的.笔者对我院骨伤科此类手术72例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Protaper镍钛锉在微弯根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Protaper镍钛锉在微弯曲根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52例64颗微弯曲根管随机分为观察组34颗和对照组30颗.观察组应用Protaper镍钛锉,对照组予以不锈钢K锉,均以冠根深入法实施根管预备,对比2组根管形态,预备时间、根管预备后疼痛及根管填充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根管预备形态正常率、根管预备时间、根管充填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微弯根管中应用Protaper镍钛锉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周旭高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治研究进展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以脑静脉回流障碍伴颅内压升高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0.5%~0.1%[1],颅内静脉窦血栓好发于年轻女性,一旦明确诊断,立即给予抗凝、溶栓及对症处理,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1 CVST的诊断1.1 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缺乏特异性,大部分急性或亚急性起病[2],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或视物模糊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少数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

    作者:翟素巧;马东波;王晓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首次剖宫术腹壁切口对二次剖宫术的影响

    目的 探讨首次剖宫术腹壁横竖切口对二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行二次剖宫产术患者200例,将其分成A组和B组各100例,其中首次手术腹壁是竖切口为A组,首次手术腹壁是横切口为B组,比较2种腹壁切口再次手术腹壁及盆腔的粘连程度、开腹时间及手术总时间.结果 A组开腹时间和手术总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二次手术粘连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横切口对于初次手术的患者有手术时间短,缝合简单,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的优点,但对于二次手术的患者,腹壁粘连较竖切口重,进腹困难,导致手术时间长,损伤大,故不建议行腹壁横切口.

    作者:赵利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将1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2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根据病情选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低分子抗凝、他汀药物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比较2组心绞痛发作、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改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8.0% (P <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A组给予中医药治疗,B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B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高原地区红景天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原地区红景天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8例.A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红景天胶囊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81.58%高于A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地区红景天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有明显治疗效果.

    作者:罗勇;付艳;吕国志;冯国君;李超;魏林节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28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为制定对策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28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追踪.结果 本次职业暴露调查中护士为78.57%,医师为17.86%.锐器伤是主要的暴露方式.结论 建立健全职业暴露管理体制,规范操作行为,提高防护意识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作者:牛家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19例治疗体会

    近年来,虽然治疗哮喘的药物、方法逐年增加,但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病死率无明显下降.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用保留灌肠疗法抢救重症哮喘患者19例,其中伴有短暂意识丧失或长时间昏迷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志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新形势下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探讨

    药师是药物治疗方面的服务主体,特别是在药学飞速发展、药学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形成的今天,药学服务的作用日益重要[1,2].笔者探讨了新形势下的药学服务,现报道如下.1 服药时间患者关心的问题之一是服药时间.上午8:00消化系统的功能处于佳状态,某些营养物质易被吸收,这时是服用维生素的佳时间.

    作者:邵燕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磁共振成像用于膝关节损伤的诊断

    膝关节是人体中大而复杂的关节,损伤多.由于膝关节韧带强大,脱位罕见.常见的损伤有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半月板、内外侧副韧带和前后交叉韧带撕裂.传统检查手段通常采用X线及CT确诊,但X线、CT等检查膝关节损伤有一定的局限性.膝关节磁共振(MRI)检查时一种无创伤检查技术,能清晰的显示关节软骨、肌腱、韧带等组织结构存在的病理改变,目前,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损伤的诊断[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MRI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MR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国俊;蒲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药灌肠联合西药口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联合西药口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为中西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科学依照.方法 将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柳氮磺胺吡啶口服疗法,观察2组疗效和患者治疗前后CD4+,CD8+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高于对照组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CD8+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灌肠联合西药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理想的效果,能显著改善T细胞的免疫功能,具较高的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边毅;边颖;周宏伟;任静茹;谢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阿魏酸钠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换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7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3年9月急性左心衰患者72例,其中38例为院前急救患者作为试验组,34例为自行到急诊科救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救治措施相同,比较2组临床疗效、救治时间和病死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救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能显著提高急性左心衰救治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何荷;杨雪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