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杰
内外踝骨折根据分型治疗方法很多,其中移位明显,尤其是分离移位者多采用切开复位、螺丝钉固定.普通螺丝钉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远端骨块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及二期手术切开取钉导致的创伤等并发症较常见[1].1994年2月~1998年1月,我院采用可调式加压螺纹钉(我科专利产品)治疗内外踝骨折4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凯;时继东;吕秀芝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主要治疗方法是行瘤剜出或肝部分切除术.术后严密观察与护理十分重要.1989年8月~1995年7月,我院共治疗24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苏惠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2年7月~1998年12月,我院对940例病人行复方泛影葡胺CT增强扫描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其中3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松;卢光勤;刘河;唐清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内科常见急症.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急性发作期病死率逐渐下降,而中间综合征(IMS)已成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期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997年5月~1998年5月,我院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89例,其中出现IMS者6例,占6.7%.现将其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邢秉清;陈永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①目的观察手术后β-射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Kel)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②方法对46例病人59处K el病变分别采用单纯β-射线照射治疗(单纯治疗组,14例,16处)和术后不同时间使用β-射线照射治疗(综合治疗组,32例,43处),并随访其疗效.③结果综合治疗组治疗Kel病变43处,31处治愈,9处有效,3处无效;单纯治疗组16处,治愈3处,有效8处,无效5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u=17.91,P<0.01).综合治疗组病人术后7d进行β-射线照射治疗分别与术后14,28d效果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u=29.76,27.39,P<0.01).④结论术后并β-射线照射治疗Kel效果较好,是一种可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左书耀;胡义瑛;陈振宇;王志强;马淑芹;王国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肺下叶结核较为少见,仅占同期肺结核病人的1.9%~2.4%[1],其临床表现不甚典型,易误诊、误治.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现将近10年来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或细菌学检查证实的肺下叶结核46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于伟;杨贵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5~1998年,我们应用心包穿刺置管化疗治疗肺癌恶性心包积液6例,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金声;侯跃燕;姜伟;高鸣翔;徐旭光;王树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新生儿颅内出血对小儿智力影响极大,甚至致残致死.为了提高人口素质,预防本病的发生,现将我院1989~1995年收治的68例颅内出血病儿病因分析如下.
作者:潘秀叶;许玲;胡秀凤;赵金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氧氟沙星是第 3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体内吸收完全,组织分布广泛,血药浓度高,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等优点,深受病人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欢迎.目前该药已在国内外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现将该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应注意的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李尧滨;田春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新生儿死亡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卫生工作状况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新生儿死亡率显著下降,死亡病因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了解其特点对指导新生儿保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我院1979~1998年所有住院新生儿死亡病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綦美霞;崔建秀;王建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例1,男,44岁.因昏睡10h,全程肉眼血尿2h入院.10h前病人有饮酒史,无尿频、尿痛及腰痛、发热等不适.
作者:庄文青;李淑秀 刊期: 2000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产程中综合干预对分娩的影响.②方法选择初产、单胎、足月妊娠、头位,进入活跃期未破膜,无异常并发症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观察组在不同时相进行一系列干预,包括人工破膜、静注地西泮、产妇采取相应体位、徒手扩张宫颈、徒手旋转胎头.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t=5.04,2 .38,P<0.01,0.05),活跃期宫口开大和胎头下降速度明显增快(t=3.13,3.89,P<0.01),手术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χ2=4.19,4.35,P<0.05).④结论产程中综合干预安全、易行、有效.
作者:郭江波;刘福岭;张秋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血管生成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②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38例前列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③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形态不一,分布呈异质性;高分化癌组织中MVD明显低于低分化和未分化癌组织(F=6.48,q=3.80,4.86,P<0.05,0.01);发生转移的癌组织中MVD明显高于未转移的癌组织(t=3.76,P<0.001).④结论血管生成在前列腺癌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申永璋;林霞;项锋钢;申东亮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是一种罕见的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常继发于脾切除术后,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早期很难确诊,预后极差.1990~1998年,我院共收治 6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玲;田志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①目的评价病人自控镇痛方法(PCA )用于开胸手术后的效果,并探讨氟哌利多对哌替啶作用的影响.②方法选择40例在全麻下开胸手术的ASA Ⅰ~Ⅱ级病人,手术后随机双盲分为哌替啶组( P组)和哌替啶、氟哌利多组(PD组),采用英国Graseby-9300便携式PCA注射泵及一次性药盒行PCA,对比观察至术后48h.③结果两组均得到较好镇痛效果且VAS疼痛评分相仿,咳痰效果好;镇静评分PD组较P组高,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t=3.507,P<0.01).PD组哌替啶用量较P组明显减少(t=2.404~4.762,P<0.05, 0.01),并且两组术后0~8h每小时平均用量均较9~24h每小时平均用量少(t=2.251,3.658, P<0.05,0.01).④结论 PCA是开胸手术后理想的镇痛方法,氟哌利多可减少PCA的哌替啶用量,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王世端;王明山;刘英志;葛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病人,女,44岁.因视物不清2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0d入院.查体:神清,语利,双眼视力0.7,双视乳头苍白,余脑神经无异常.左上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略低,腱反射(++),病理征(-),右C3~C5节段性痛觉减退,右T3以下传导束型痛觉减退,颅脑C T扫描未见异常.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应用地塞米松、胞二磷胆碱等药物治疗,病情稳定.
作者:田玉波;丛志强;童卉琳;姜秀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Dick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崩裂并滑脱症的临床效果.②方法对27例腰椎峡部崩裂并滑脱症的病人行Dick钉内固定,滑脱椎体及上下位椎体横突间植骨治疗.③结果全组病人术后经150d~3年(平均480d)的随访,优良率达88.9%,滑脱椎体复位率达68.4%.④结论应用Dick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崩裂并滑脱症效果较好,而且操作简单,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刘夫军;刘金钊 刊期: 2000年第01期
①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53基因和ras 基因的突变情况.②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41例胃癌标本中P53基因和ras基因的突变.③结果本组41例中,12例(29 .3%)发生P53基因突变,16例(39.1%)发生ras基因突变,1例同时发生P53基因和ras 基因的突变.④结论 P53和ras基因突变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胃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郭亮;牟莹心;沈爱玲;陈晓光;杨德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病人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水平及临床意义.②方法应用TSGF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恶性肿瘤病人血清样本中的TSGF含量.③结果恶性肿瘤病人血清中TSGF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和良性肿瘤病人(t=31.71,21.19,P<0.01), 其检测灵敏度为83.2%,特异度为92.0%.恶性肿瘤病人放、化疗有效者,TSGF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9.31,P<0.01);放、化疗后恶化者,TSGF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上升(t=6.43,P<0.01).④结论 TSGF检测具有灵敏度及特异度高等特点,有利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对恶性肿瘤病人的病情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美莲;邢晓波;方凌云;宋玉华;胡义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①目的探讨交通事故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救治原则.②方法 96例病人中,复合伤32例, 均开展积极有效的现场急救.院内行开颅手术82例,气管切开术40例,胸腹腔手术27例.③结果 96例中死亡30例,占31.1%;完全康复参加工作31例,占32 .3%.④结论开展积极有效的现场急救、早期诊断及院内救治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赵长地;段德义;徐文建;徐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