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训练用于尘肺病的效果评价

解嘉香

关键词:康复训练, 尘肺病, 效果, 评价
摘要:尘肺病是长期吸入大量有害粉尘引起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常见的危害大的一类职业病.尘肺病早期,肺间质虽已产生纤维化病变,但由于肺泡的生理代偿能力,患者多无明显不适.随着尘肺病变的进展,小的支气管发生狭窄、阻塞,肺泡胀大甚至破裂,肺泡数量及换气面积明显减少,患者开始感到活动后出现气短、胸闷、咳嗽、咯痰等症状[1].我科从2011年10月-2012年9月选取本地区能配合治疗护理的尘肺病患者30例,实施康复训练,并跟踪随访,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1例

    患者,女,78岁.颈部包块1年伴吞咽不适、声音改变1月余入院.近来自觉包块逐渐增大,且有吞咽不适、声音嘶哑现象.PE:颈部不对称,气管轻度右偏,颈前饱满感,甲状腺Ⅱ度肿大,左侧可触及大小约4cm×4cm、右侧可触及约大小3cm×3cm界不清包块,随吞咽上下移动,质硬,结节感,无压痛,活动度差,两侧颈部未及肿大淋巴结,局部未闻及血管杂音.超声示:甲状腺左叶厚31mm,右叶厚20mm,峡部厚4mm,形态饱满,腺体探及多个结节,部分结节为实型结节,部分为囊实性,大者49mm×36mm,为囊实性结节,位于左叶,边界清晰,回声不均匀,内见多个细小强回声斑及不规则液性暗区,液性暗区内透声差,CDFI:大者内见血流信号,PW:动脉阻力指数为0.90.

    作者:孟庚;王乃金;凌宝存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侧卧位与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与侧卧位的关系.方法 将100例未使用呼吸机支持治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营养、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侧卧位,对照组给予平卧位.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呼吸暂停≥1次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呼吸暂停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56,ν=1,P<0.01).结论 侧卧位可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国献素;徐通;焦保权;王红艳;刘树刚;冯永格;杨雁;李彩云;李秀娟;刘淑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山药莲子饼对小鼠脾虚模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山药莲子饼对脾虚模型小鼠游泳耐力及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只Km小白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脾虚模型组(B组)和脾虚用药组(C组)各20只.B、C组均灌喂大承气汤及加味大承气汤0.6g/d,连续15d,建立脾虚模型.第16天开始,C组给予自制的山药莲子饼饲料,A、B组给予正常饲料,连续15d.第30天进行力竭游泳试验、耐寒试验,观察并记录力竭游泳和耐寒时间,后断头处死,并称小鼠脾脏、胸腺质量,计算相关脏器指数.结果 与B组比较,C组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耐寒时间延长(P<0.05),胸腺、脾脏指数上升(P<0.05).结论 山药莲子饼可以改善脾虚小鼠的游泳耐力和耐寒时间,证实了山药莲子饼的健脾益气作用,为药膳山药莲子饼的上市推广提供了试验基础.

    作者:杨晓芸;张素娟;沈磊;黄云菁;潘晨;文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极易发生.其后果不仅是引起反应性高血糖,还会加重糖尿病病情,如果未及时发现或纠正可导致患者昏迷,发生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为减少或避免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笔者对我科36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护理干预,旨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医疗安全水平.

    作者:詹巧玲;詹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多发乳腺纤维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多发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对机体影响.方法 将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组各20例,A组患者麻醉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B组患者麻醉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观察2组患者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麻醉后术中MAP和HR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逐渐恢复,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SPO2低于术前和同期B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时段SPO2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术后疼痛VAS评分>3分者.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多发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中麻醉效果好,对机体不良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静脉滴注氨曲南致双手麻木抽搐2例

    例1.女,46岁,因泌尿系感染在门诊静脉滴注注射用氨曲南2.0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每天1次.输液第1天当输液约50ml时,患者自觉双手麻木,自指尖开始逐渐向上发展,测BP 110/70mm Hg(1mm Hg=0.133kPa),P 78次/min,无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其他不适,为观察病情,暂将滴数调至20滴/min,约5min后,患者上述麻木症状并无减轻,且自觉口周麻木,双手开始抽搐.立即吸氧;停用氨曲南,更换葡萄糖酸钙1g+0.9%氯化钠注射液,续滴;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约10min后,患者上述症状开始逐渐减轻,30min后上述症状已完全消失,且无其他任何不适.

    作者:翟亭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血压患者药物降压治疗刍议

    高血压病系指原发性高血压.以血压升高为主、原因尚未明确的疾病.长期高血压易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产生严重的、危及生命的或招致残疾的并发症.所以,高血压病的治疗目的就是及时降低升高的血压,使升高的血压尽量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大化降低因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及早保护心、脑、肾的正常生理功能.通过降压治疗,使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发病和死亡总危险降低.高血压病诊断容易,但治疗相对较难.难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影响降压疗效及不确定因素,包括用药的依从性.给高血压患者的正常药疗思维蒙上了阴影,对药物降压疗效产生了质疑.作者根据与众多高血压患者交流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针对抗高血压药疗中的一些问题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作者:何彬;段同华;纪燕红;王霖霖;西传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调查该院2011年9月-2012年8月282例出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对预防用药的选择、用药的品种、联合用药、药物的用法用量、给药时机及持续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2例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259例(91.84%);平均用药时间为5.62d;术前0.5~2h用药238例(84.40%),术前>2h用药7例(2.48%),术后用药14例(4.96%);不合理用药246例(87.23%).结论 该院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指征、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监管.

    作者:白慧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探讨

    桡骨远端骨折指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是临床上为常见的骨折之一,占急诊骨折的17%[1],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病率约为1/500[2].尤其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桡骨远端干骺端骨皮质质量更差,骨折常呈粉碎性,造成桡骨远端短缩、掌侧或者背侧移位、关节面残留台阶或者间隙.

    作者:周峥豪;葛新;张建明;罗振东;陈强;陆伟成;郭延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流变检测的影响因素

    血液黏度反映了血液运输及供应状况,测定血液黏度对于了解血液在体内的流动性,解释由于血液黏度增加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机理和规律,判断疾病的发展及预后都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的流动与变形规律的学科称为血液流变学,目前血流变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实验项目,更引人关注的是血流变检查能及早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发病因素,以便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对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十分有益,并能对治疗和疗效观察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段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种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非超乳小切口摘除术后植入散光人工晶状体(Acrysof Toric IOL)与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植入Canon staar ks-3人工晶状体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某院2008-2009年行非超乳小切口摘除术后植入Acrysof Toric IOL的白内障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2010-2012年行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植入Canon staar ks-3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3、30d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3、30d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3.3%,高于对照组的60.0%、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超乳小切口摘除术后植入Acrysof Toric IOL是一种安全、可预测、效果良好的矫正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的手术方案.

    作者:王中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雷帕霉素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是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新研究表明:RAPA通过不同的细胞因子受体阻断信号传导,阻断T淋巴细胞及其他细胞由G1期至S期的进程,从而发挥免疫抑制效应.RAPA已通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认证,临床上表现出强大的免疫抑制作用,可代替已有30多年临床史的环孢素;而且与环孢素相比,RAPA口服液的剂量更小,抗排异作用更强,不良反应更少.因此,自RAPA上市后,迅速成为世界各地器官移植者的常用口服免疫抑制剂.现就RAPA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陈丽平;段坤峰;王保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年龄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心理护理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护士与患者交往的举手投足之间,护理工作应充分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三分护身,七分护心[1].关注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是我们的工作宗旨,也是大家共同的愿望.1 老年肺结核患者1.1 焦虑心理分析及护理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由于病程长,症状反复,药物不良反应及经济负担加重,常出现焦虑情绪,不安心治疗,从而加重原有的病情.护理上应以鼓励、关心、爱护、解释为主.

    作者:罗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透明质酸钠不同注射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透明质酸钠颞下颌关节上下腔联合注射和上腔注射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疗效.方法 将40例TM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采用关节上下腔联合注射透明质酸钠,B组采用关节上腔注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优良率和改善率分别为20.0%、60.0%,高于B组的10.0%、40.0%,且疼痛程度和张口度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可以改善TMD患者的关节疼痛和张口受限,关节上下腔联合注射的效果优于单纯上腔注射.

    作者:张嘉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益气健脾法与西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Meta分析

    目的 以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Meta分析为依据,客观评价中医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各种医学期刊杂志,选择中医益气健脾法与西医治疗CRF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纳入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益气健脾法治疗组在总体疗效及降低血肌酐、尿素氮等方面均优于西医治疗组.结论 益气健脾法治疗CRF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但还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做进一步证实.

    作者:郑海生;王荣;刘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对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的实践与意义

    处方点评是药品调剂后的药物应用性评价,用于评估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建立健全对不合理用药的监测、制约和干预机制有非常重要性的意义.处方与病历一样是重要的法律凭证.处方点评工作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作者:何文富;陈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产妇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产妇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ASAⅠ级拟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30例.Ⅰ组予以芬太尼透皮贴剂粘贴肾俞穴治疗,Ⅱ组不予任何镇痛药物与措施.2组用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镇痛效果,并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含量.结果 Ⅰ组用药后VAS评分及NE、E含量低于用药前及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分娩镇痛临床效果确切,能显著降低产妇在分娩中的应激反应.

    作者:闫学花;杨海霞;闫利荣;朱红霞;苏心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青年乳腺癌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血清MMP-9表达水平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青年乳腺癌患者20例作为青年乳腺癌组,年龄22~35岁;另选择同期住院中老年乳腺癌患者40例作为中老年乳腺癌组,年龄36~67岁,以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年龄20~65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青年乳腺癌组血清MMP-9表达水平高于中老年乳腺癌组、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青年乳腺癌患者血清MMP-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这可能是导致青年乳腺癌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丽芳;常建伟;权永志;李欣;赵晓彬;陈静;刘军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IP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予以泼尼松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片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反应良好率为64.7%,高于对照组的38.2%,且治疗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PF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谭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的分析

    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睾丸扭转11例,均经手术证实.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1例,年龄9~28岁,左右侧睾丸扭转分别为8例和3例,发病时间2h~6d,患者均有阴囊、下腹部或腹股沟突然剧痛,部分患者伴恶心、呕吐及低热.查体:阴囊内有肿块,睾丸位置上移,质硬,有触痛.

    作者:陶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