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亚丽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0%,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如输卵管、卵巢、腹腔等)着床,其中输卵管妊娠占95.0%左右.输卵管妊娠产生原因多是由于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炎症引起管腔流通障碍,阻碍受精卵正常运行,使其在输卵管内停留并着床发育,进而导致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手术是异位妊娠的主要治疗手段,术中异位妊娠患者易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生命体征不稳定、主要脏器储备功能差等危急情况[2].因此,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异位妊娠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唐仁磊;潘俊蓉;卜丽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2%,占跗骨骨折的60%,其中60%~70%波及关节面[1].近年来,对伤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多提倡通过手术治疗达到解剖复位,从而降低远期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但术后手术切口早期并发症的发生也日益突出,其中以切口感染、皮瓣坏死、骨髓炎等并发症为常见.微创手术治疗跟骨骨折得到重视和发展,其不但可使骨折达到准确复位和有效固定,而且可减少软组织创伤[2].我院2010年6-2011年6月采用有限切开微创方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46例(50足),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萍娟;刘彦勋;贾斌 刊期: 2013年第13期
一个人患病后,其社会角色会随之发生改变.由于突然充当患者角色及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改变,患者常难以适应,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营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佳心理状态.心理护理不但有利于患者康复,还能贯穿于患者的整体护理中,提高护理效果[1].心理护理是护理的方法和手段之一,对患者康复起重要作用,现将其特点、措施及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殷振宇 刊期: 2013年第13期
在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在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大的硅胶管时间太长均易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技术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近年来,静脉输液疗法不断增多,且输入药物种类多,联合用药多,有些抗生素浓度高、刺激性强,因而引起的静脉炎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带来痛苦,也造成静脉穿刺困难,甚至影响药液的顺利输入[1].所以临床上医护人员均应重视由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并针对原因给予积极预防.
作者:郑振菊;崔秀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医院男、女职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差别.方法 采集医院在册男女职工328名的肘静脉血,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所测标本进行血细胞检测.结果 男职工白细胞水平为(6.97±1.40)×109/L高于女职工的(4.89±0.8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由于性别差异,易感程度不一样,环境因素对女性的影响更大.
作者:闫有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宣壅通痹汤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56例坐骨神经痛患者应用宣壅通痹汤加减治疗.结果 156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经治疗后痊愈37例(23.72%),显效84例(53.85%),有效29例(18 59%),无效6例(3.85%),总有效率为96.15%.结论 宣壅通痹汤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
作者:白文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观察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 将72例PSVT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各36例.普罗帕酮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普罗帕酮组的转复有效率为91.7%高于胺碘酮组的83.3%,转复时间为(12.3±6 4)min短于胺碘酮组的(29.2±11.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心率2组均下降(P<0.05);而2组间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罗帕酮和胺碘酮组治疗效果均较好,普罗帕酮见效快,适用于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者;胺碘酮见效较慢,但适应证广,特别是器质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或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首选.
作者:周承操;冼树标;何建文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 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50例作为甲亢组,另选本院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心电图情况.结果 甲亢组心电图异常率为89.33%高于对照组的1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甲亢组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心房颤动、左心室高电压和P波高尖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多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心房颤动、左心室高电压、P波高尖.
作者:梁丽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病情观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只有掌握了临床护理观察技巧,才能及时为医师提供重要资料.
作者:任锁贞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生长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邻近预产期孕妇240名,将其中用母乳喂养的孕妇84名作为母乳组,另将156名无法用母乳喂养的孕妇随机分为配方组及配方添加组各78名.母乳组除予母乳外,不予其他饮品(糖水除外);配方组及配方添加组均予奶粉喂养,其中配方添加组在此基础上再添加含有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与丙烯酸(AA)的营养物质,DHA与AA营养物质成分比例为2:3.比较3组婴幼儿的身长、体质量及头围.结果 0~3月母乳组婴幼儿身长月增加值高于配方组及配方添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3月配方添加组婴幼儿体质量及头围月增加值高于母乳组及配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临床应针对婴幼儿身体状况的不同予不同方式的喂养,从而体现不同喂养方式的优势.
作者:庞红艳;刘继旭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健康指导的效果.方法 对住院行乳房切除术后出院患者18例进行健康指导效果调查.结果 18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经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提高了其生活质量.结论 针对相应健康问题给予健康指导,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心理压力,使患者逐步走上健康正常的生活.
作者:葛永梅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大承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病死率、重症化率和转手术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病死率、重症化率和转手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承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安全可靠,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富祥 刊期: 2013年第13期
肝脏是许多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对口服药尤其如此.在肝功能正常时,有些药物用法不当可引起肝损害;当患肝病时,由于肝细胞功能已处于不良状态,酶合成减少,药物代谢率下降,半衰期(T1/2)延长,对药物的灭活和血浓度均有相应的影响[1].许多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肝毒性,了解并警惕这种药物的肝毒性,在临床工作中极为重要.易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主要有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硝基呋喃类、抗结核类、磺胺类、抗真菌类.笔者现分析各类药物的肝损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孙建 刊期: 2013年第13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颅脑外伤的发生率也较前有所增加.一般脑外伤患者病死率高、后遗症多,常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认知、语言及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且持续时间较长,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及重返社会造成了困难,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对于颅脑外伤患者,笔者利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海棠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制度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7月-2009年6月该院收治患者56 841例,未实施互利缺陷和经验分享制度;2009年7月-2010年6月收治患者58 314例,据急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特点,制定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制度,并将制度落实在护理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中.观察实施前后纠纷或缺陷事件发生率、主要责任护士资历及发生时段等情况.结果 急诊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制实施后纠纷或缺陷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白班及夜班纠纷或缺陷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护龄>5年级护龄≤5年的护士纠纷及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制度可有效降低临床护理危险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风险管理的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及住院病房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意见指导临床医师规范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门诊及各科室住院患者处方12 000张,对其中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120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412张,占抽取总处方数的3.43%;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药物剂量不合理、重复多次给药、用药方法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当、书写不规范及其他等方面.结论 应使临床医师、药师应以用药培训的形式统一学习,以增强临床医师、药师的责任心,共同努力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使处方规范化使用.
作者:屈玉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观察参松养心胶囊与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2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2组用药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静息心电图(ECG)和动态ECG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与美托洛尔相似,但在临床症状的改善及不良反应方面优于美托洛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旭红;王学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该院医学论文被引用状况.方法 从中国知网检索2008-2011年该院论文作为统计源数据,统计该院医学论文被引用状况.结果 2008-2011年该院医学论文发表376篇,被引171篇,被引率为45 48%,被引频次398次,均篇被引频次1.06次;单篇被引频次高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12次).结论 该院医学论文被引率及均篇被引频次较高,单篇被引频次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成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急性肾盂肾炎是指肾盂黏膜及肾实质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大肠杆菌感染,另外还有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及绿脓杆菌等引起的感染[1].多数患者起病急骤、寒颤、发热,体温可达39~40℃,患者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血检中性粒细胞增多,易误诊为急性胆囊炎或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2].发热如不及时治疗,将加重病情甚至会发生中毒性休克.所以,对急性肾盂肾炎伴发热的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非常重要.我科自2010年12月始收治急性肾盂肾炎伴发热患者60例,经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艳霞 刊期: 2013年第13期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为特征的一组消化道综合征[1],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年龄以0.5~2岁婴幼儿居多,<1岁患儿约占50%,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秋季发病率高,因而又称小儿秋季腹泻.引起小儿秋季腹泻的原因有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和易感因素.感染因素主要为病毒感染,主要有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埃克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人类轮状病毒是小儿秋季腹泻的常见病因,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我国小儿秋季腹泻的患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小儿第二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小儿秋季腹泻的护理非常重要.我科2019年8月-2012年5月收治秋季腹泻患儿158例,均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