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硝唑致不良反应57例文献分析

宋涛;李广伟;刘平

关键词:替硝唑,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替硝唑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2003年1月-2012年12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57 例替硝唑所致药品不良反应个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替硝唑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以过敏反应为常见,其次为神经系统、双硫仑反应等.结论 临床应重视替硝唑所致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及其引发的严重的心、脑、肾等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临床除了药物治疗外,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疗效、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春丽;李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微创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56例体会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其中,骨折不愈合和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一直是骨科领域中重点研究对象.我科采用微创手术治疗5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口服降糖药物及其合理应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许多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已成为危害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生化特征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一般需要终身服药,口服降糖药物是治疗糖尿病、调节血糖的首选药物,因此,选择和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作者:赵小萍;王豫;王晓岚;王晓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高压氧治疗时机对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机高压氧(HBO)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于发病后6h内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于发病3d后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d后的SSS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14d后SSS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机给予HBO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病情改善有明显的影响,发病后6h内给予HBO疗效优于3d后给予HBO治疗.

    作者:李勇;李春雪;王尊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2011-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分析

    目的 了解贵港市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方法 对2011-2012年贵港市辖区内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按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儿听力筛查9655例,筛查阳性1116例,阳性率为11.56%.其中,2011年新生儿听力筛查4652例,筛查阳性407例,阳性率为8.75%;2012年新生儿听力筛查5003例,筛查阳性709例,阳性率为14.17%.结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为早期干预婴幼儿听力损失的影响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罗榜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对医务士官任职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医务士官任职教育教学体系,是指为培养能满足基层卫生机构任职岗位需要的医务士官人才,通过研究任职教育教学过程,将任职教育的各个相关要素组织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功能系统.通常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运行机制等部分.医务士官任职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是深入贯彻全军第15次院校会议的精神而提出的.有利于规范医务士官的教学建设,为医务士官教育由以学历教育为主向以任职教育为主转变提供了依据和参考,顺利推进医务士官的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尚晓娜;王海洋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68例子宫内膜病理分析

    围绝经期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3个阶段,一般是指从40岁左右开始至停经1年内的时期,历时10年甚至20年.子宫异常出血是围绝经期妇科常见的症状,原因比较复杂,恶性肿瘤、良性病变等均可引起子宫出血,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规范化治疗非常重要.临床上往往行诊断性刮宫或者分段诊刮,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本文对我院68例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内膜诊刮行病理分析,并总结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特征,报道如下.

    作者:关志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四大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浅表静脉炎,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影响化疗顺利的进行[1].因此,预防性护理很重要,现报道化疗患者110例的化疗护理结果.

    作者:邓土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镇痛与抗焦虑药物联用治疗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联合加巴喷丁治疗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18例患者(联合组)在术前30~60min给予塞来昔布400mg联合加巴喷丁1200mg治疗,从手术日到术后3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记录其他镇痛剂的使用剂量,并与单独使用塞来昔布治疗的117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术后6、12、25、49、73h时点VAS评分及术后吗啡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联合组加用吗啡5例(4.2%),而对照组有23例(1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出现了胃肠道反应、皮肤过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荐术前30~60min联合使用塞来昔布400mg和加巴喷丁1200mg,以减轻骨折术后的疼痛及减少鸦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

    作者:周敦;姚存锁;董红华;周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3种不同引产方法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利凡诺尔、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3种引产方法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10例孕12~28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70例.A组予以利凡诺尔引产,B组予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C组予以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引产.比较3组的引产情况.结果 3组在引产有效率、产时和产后出血量、引产后宫内残留率、排胎时间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以C组为显著(P<0.01).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是一种理想的中期妊娠引产方法,具有安全高效、痛苦小、引产时间短等特点.

    作者:姜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临床药物选择

    目的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易感因素、临床分布、耐药情况及现阶段治疗对策.方法 对9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细菌培养结果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患者中院内感染95例,主要来源于重症医学科和呼吸内科,多数为呼吸道感染.药敏试验表明该菌高度耐药,敏感性列前4位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复方新诺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多黏菌素E,临床以往经验治疗多数效果不理想.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医院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常发生于住院周期长、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接受激素及长期广谱抗菌药物治疗、使用呼吸机等有创治疗的老年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治疗较困难,可选用复方新诺明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联用作为目前的经验性用药.

    作者:李雷;刘健;刘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脑灰质异位症的MRI诊断

    脑灰质异位症(gray matter heterotopia,GMH)是胚胎发育期成神经细胞从脑室壁向脑皮层移行受阻,部分灰质永久性停留于室管膜与皮层之间的一种先天性畸形.GMH可单独存在,也可与中枢系统其他畸形并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1例GMH患者的影像表现,探讨其分型及MRI表现.

    作者:刘斋;任庆云;何丽;董强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应用同感心对150例放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利用同感心了解患者的内心,使患者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方法 对观察组和常规组各150例患者接受放疗同时,分别给予同感心护理和常规心理护理.并观察常规心理护理和同感心护理后2组放疗患者心理问题改善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和满意率明显优于常规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同感心护理可以广泛用于放疗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放疗患者被理解和尊重,正确对待疾病,并提高其遵医依从性.

    作者:贾晓俊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针刺及药物治疗胆石症患者28例效果观察

    由于B型超声的普及,胆石症的临床诊断率显著提高,到目前为止,非手术治疗及各种溶石,排石治疗仍具有不彻底性.本文通过运用B型超声对采用中药治疗与采用针灸及中药共同治疗的2组胆石症患者的治疗的监测.通过对照比较,针刺治疗不仅能促使结石排出,且有良好的止痛功能.此项研究为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益可行的治疗方案[1].

    作者:张晓雪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雄激素性脱发的病因病机

    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 是一种雄激素依赖性的遗传性毛发脱落病.过去又称寻常秃发(common baldness)、早秃(alopecia prematura) 或脂溢性脱发(seborrheic alopecia).AGA是常见的脱发原因之一,是一种以头前部、顶部毛发进行性变细变稀为特征的疾病,病理表现为毛囊体积及密度逐渐缩小,终毛向毳毛进行性转化,生长期与休止期毛囊的比例逐渐降低.AGA的发生和进展取决于内分泌因子和遗传易感性的相互作用.近年来普遍认为该病是一种雄激素依赖的多基因遗传病.AGA的发病率因不同人种差异很大,白种男性发病率高,并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

    作者:廖金凤;段西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卡培他滨维持性口服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维持性口服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96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维持组、低剂量维持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予以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高剂量维持组应用卡培他滨1000mg/m2进行维持性治疗,低剂量维持组应用卡培他滨500mg/m2进行维持性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高剂量维持组、低剂量维持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0.0%、46.9%、46.9%,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年生存率、中位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方面,均为低剂量维持组>高剂量维持组>对照组(P<0.05).且低剂量维持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高剂量维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培他滨维持性口服治疗晚期宫颈癌疗效佳,且低剂量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明显较高剂量轻,临床应用方便,利于长期使用.

    作者:谭洁媚;李明毅;梁颖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4%、98.1%,高于对照组的45.5%、78.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脏早搏改善明显,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曾昭笔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治疗护理要点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胰瘘的严重性在于胰液外溢后对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的侵袭和消化作用,并可能引起腹腔内感染、大出血及其他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我院2004 年1月-2008年12月共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手术方法、加强胰酶抑制、营养支持、引流管的护理,有效防止了胰瘘的发生.

    作者:郑永波;苏秀霞;齐生伟;王红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胸部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胸部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复合全麻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各40例,术中连续监测收缩压(SPB)、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2组患者分别记录麻醉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5min(T2)上述各参数的变化及术后清醒躁动情况.结果 A组T2时间点MAP、HR稳定于基础水平,而B组T2时间点MAP、HR仍呈上升趋势,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清醒躁动发生率为12.5%(5/40),低于B组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麻用于胸部外科手术,能明显减少心血管不良反应,减轻各种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谢永和;王淑婷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不同时间点应用昂丹司琼对食管癌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昂丹司琼对预防食管癌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 选择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150例,按不同给药时间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以双盲方式按下述方法给药:A组于麻醉诱导前予以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B组于关闭胸腔前予以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C组于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后予以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比较3组PONV发生情况.结果 B组PONV总发生率为20.0%,低于A组的50.0%及B组的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手术在关闭胸腔前应用昂丹司琼,可以预防PONV的发生.

    作者:常士云;秦海斌;王鹏举;张利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