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的研制

付前霞

关键词:吗替麦考酚酯, 分散片, 处方, 工艺
摘要:目的 研制吗替麦考酚酯(MMF)分散片.方法 以崩解时限、硬度、分散均匀性、颗粒流动性和可压性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合适的辅料;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确定各辅料的用量;通过综合分析确定生产工艺.结果 以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为崩解剂、5%聚维酮-K30(5%PVP)30%乙醇溶液为黏合剂、微粉硅胶为助流剂,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的分散片符合质量要求.结论 通过处方优化、工艺优化制备的MMF分散片崩解迅速、溶出度高、工艺简单易控,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纯水联合高通量透析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超纯水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 2台北京康德威双极反渗水处理机,将其改造成二级反渗系统,再经微滤器滤过后形成超纯水,细菌生长数<0.1CFU/ml,内毒素浓度<0.03EU/ml.选取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20例)所用透析器为NIPRO-150G,试验组(20例)所用透析器为PES-150DS,超纯水联合高通量透析6个月后,检测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对贫血的纠正及促红素的用量进行评定.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Hb、HCT明显增高,促红素应用显著减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纯水联合高通量透析能显著纠正透析患者的贫血,并能节省促红素的用量.

    作者:崔岭;唐闽;焦亚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2012年玉林市女性婚前梅毒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玉林市女性婚前梅毒感染状况,为防治感染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梅毒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筛检,阳性标本采用梅毒确证试验(TPPA)法确诊,对2012年玉林市女性婚前梅毒感染检测分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玉林市55070例女性婚前接受梅毒感染检测,检测阳性273例,阳性检出率为0.50%,其中北流市为0.81%(100/12296)、容县为0.29%(19/6500)、博白县为0.47%(69/14636)、兴业县为0.15%(8/3950)、陆川县为0.67%(51/7650)、玉州区为0.20%(12/5435)、福绵区为0.44%(14/3161).结论 女性承担孕育下一代的重要任务,优生优育从婚前开始,女性婚前梅毒感染检测可以预防梅毒传播,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作者:龚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化癥回生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化癥回生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丹参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化癥回生丹治疗.治疗3个月后,检测2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并比较斑块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斑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7%,且治疗后IMT、斑块面积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化癥回生丹具有降脂、稳定及消退斑块的作用,可有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王永红;秦芳芳;闫建军;李国翔;李昆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自由体位用于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初产妇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对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6例初产妇按照体位不同分为自由体位组和截石体位组各68例,比较2组的产程异常发生率、产程时间以及分娩方式.结果 136例初产妇中,出现产程异常91例(66.9%).自由体位组产程异常的发生率为55.9%,低于截石体位组的77.9%;产程短于截石体位组;顺产率为44.1%,高于截石体位组的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由体位对于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初产妇分娩更人性化,更安全、可靠.

    作者:薛东巧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新生儿败血症6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危重疾病之一.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不成熟,所以抗感染能力差,易导致感染扩散,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且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情进展迅速,易丧失急救时机,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本文对2010-2012年本院新生儿败血症患儿68例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秀敏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中药足浴辅治糖尿病足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辅治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为中药足浴在糖尿病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8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中药足浴治疗,对照组予以温水足浴治疗.比较2组治疗15、30、45d时的临床疗效.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疼痛感觉、患肢冷感、皮肤温度、皮肤颜色逐渐改善,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足浴可促进足部血液循环,通血活络,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芬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浙江省丽水市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丽水市性病门诊疑似生殖器疱疹(GH)患者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的312例疑似GH患者进行HSV-2检测,其中男192例,女120例,对其临床资料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1例疑似GH患者中,HSV-2阳性163例,阳性率为52.24%.其中男性患者HSV-2阳性率为57.29%(110/192),女性阳性率为44.17%(53/120),男、女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段,即<18岁、18~40岁、>40岁的患者HSV-2阳性率分别为28.57%(6/21)、55.20%(138/250)、46.34%(1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丽水市疑似GH患者HSV-2感染率高,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感染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尤其以18~40岁感染率高.

    作者:程聪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剖宫产围术期170例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用药情况及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行剖宫产术的17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85例)剖宫产术前、术后用头孢呋辛钠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B组(85例)剖宫产术后持续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对比2组的临床情况及抗生素用量.结果 2组的发热率、切口感染率、产褥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平均退热时间、头孢呋辛钠的平均用量显著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前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钠针单方静脉注射能够有效预防感染,明显缩短术后退热时间,同时大大减少抗生素用药量.

    作者:陈雪芬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具有双重抑制作用的抗组胺药物研究进展

    组胺是自体活性物质之一,在体内由L-组氨酸在组氨酸脱羧酶的作用下脱羧而成,组织中的组胺是以无活性的结合型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颗粒中,皮肤、支气管黏膜、肠黏膜和神经系统中含量较多.机体受到理化刺激或发生过敏反应时,可引起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脱颗粒,导致组胺释放,组胺与受体结合产生多种生物效应 [1].

    作者:宗杨;周金培;张惠斌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临床中药师工作模式的探讨

    在医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和提高医疗质量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医疗模式的转变要求药师走进临床,开展临床药学,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模式,以合理用药为核心参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从以往单纯的药品调剂拓展到协助医师选择治疗药物,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向临床提供药品信息,及时为医护人员提供药物治疗及其相互作用、 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方面问题的咨询服务等[1].我院药剂科自成立临床药学室以来,在借鉴国内各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本院情况和特色的临床中药师服务及培养模式.本文拟就临床中药师在临床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做一阐述.

    作者:王慧;张娅楠;李婷;左文;葛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更有所提高,非典型心肌梗死若得不到及时、正确有效的诊治,将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急性心肌梗死典型症状有持续性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样剧烈疼痛,时间超过30min,伴出汗、恶心及呕吐.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为坏死型Q波或QS波,损伤型ST段上升或单向曲线,缺血型T波倒置.而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往往临床表现不典型,上腹部、下颌、背部疼痛以及心力衰竭、休克均可为首发症状.为此,笔者对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误诊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作者:靖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低血糖症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10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症是指血糖低于2.8mmol/L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以交感神经兴奋及高级神经功能失常为主要症状,可以表现为大汗、精神障碍、行为异常、偏瘫甚至昏迷.而以偏瘫、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因为表现不典型,且与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症状极其相似,容易误诊致错过佳治疗时机,往往后果严重.现将2009-2012年该院收治的低血糖症患者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10例进行分析.

    作者:廖佳隆;胡荣梅;卢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完善电子处方的管理,促进其合法化

    电子处方系统是计算机应用向临床发展的需要,它对医院的内部管理、国家医疗保障、患者信息的异地共享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服务于医师的临床活动,是一个全新的、完整的临床信息系统,是电子病历思想的直接、集中的体现者.狭义的电子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通过电脑软件系统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作者:李莉;张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

    双黄连注射液是从金银花、黄芩、连翘3味中药提取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功能为清热解毒、清宣风热,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疗效好,临床常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咽炎、肺炎等.随着临床上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渐增多.笔者对双黄连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有关文献报道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光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小儿重型手足口病32例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该院收治的重型手足口病患儿3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手足口病患儿3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特点,通过多因素分析对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 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年龄<3岁、体温>39℃且持续≥3d、血糖>9mmol/L、精神差、神经反射异常.结论 早期检测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能够大程度地降低手足口病的病死率.

    作者:刘康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与白细胞介素18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分别检测42例乙肝孕妇、15例正常孕妇、12例正常育龄女性和12例育龄乙肝女性外周血及2组孕妇分娩后脐血IL-18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孕妇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并分成低、中、高3组.结果 (1)乙肝孕妇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和育龄乙肝女性(P<0.01);乙肝孕妇脐血IL-18水平高于正常孕妇(P<0.05);对于乙肝孕妇而言,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脐血(P<0.001);正常孕妇血清IL-18水平与育龄乙肝女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乙肝孕妇血清及脐血IL-18水平随相应的血清HBV-DNA载量的升高而降低,不同血清HBV-DNA载量与乙肝孕妇血IL-18水平呈负相关(r=-0.465,P<0.05).结论 IL-18可能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与HBV宫内感染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作者:蔡克影;陈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布加综合征误诊为肝硬化2例

    布加综合征(BCS)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静脉和邻近的下腔静脉狭窄闭塞,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产生肝肿大及疼痛、腹水、肝脏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临床易误诊为肝硬化,我院2012年收治2例,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景德莲;武京学;卢文彩;刘文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靶点通路研究进展

    DA受体根据其不同信号转导机制分为:D1样受体和D2样受体.D1样受体与Gs 蛋白偶联,受刺激后能提高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升高细胞内环磷腺苷(cAMP)水平,这类受体包括D1和D5 2种亚型; D2样受体与Gi 蛋白偶联,受刺激后能降低AC的活性,降低细胞内cAMP水平,包括D2、D3、D4受体.D1受体是体内分布广泛的、受关注的多巴胺受体亚型之一,而且D1受体与阿尔茨海默症、药物依赖、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等中枢系统疾病关系密切.本文就 D1受体的分布、信号传导及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连燕霞;何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和尼莫地平口服,B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12周分别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观察和比较各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心电图,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 2组经治疗后MoCA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治疗后MoCA和ADL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有效率为94.4%高于 B组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丁苯酞和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协同治疗效果,而且临床应用较安全.

    作者:胡以慧;朱双成;岑跃南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合并高血压及便秘老年晚期肺癌患者1例化疗期的药学监护

    近年来,老年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为11.8%,并呈上升趋势,并且肺癌发现时多为晚期,错过了手术的时机,多采用化疗来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1].另外,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用药更为复杂.笔者通过对1例肺癌合并高血压、便秘的患者开展药学监护,协助临床医师全面评估患者用药情况,促进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并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参与药物治疗并开展药学监护工作.

    作者:单娇娇;史美祺;汤依群;赵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