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前霞
目的 了解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情况.方法 对2009-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资料按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共111745例,筛查阳性285例,筛查阳率为0.26%;筛查阳性召回147例,召回率51.58%.其中,2011年共筛查42866例,筛查阳性129例,筛查阳率为0.30%;筛查阳性召回64例,召回率49.61%;2012年共筛查68 879例,筛查阳性156例,筛查阳率为0.23%;筛查阳性召回83例,召回率53.20%.结论 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阳性召回率过低,应强化随访召回复查工作,不能让苯丙酮尿症患儿漏网,提高人口的总体素质.
作者:罗光全;张春丽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丁酸氢化可的松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地氯雷他定口服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皮损评分和自觉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丁酸氢化可的松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湿疹效果显著,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杨丽;李连琨;杨延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新生儿母乳喂养状况.方法 统计2012年住院分娩新生儿母乳喂养状况.结果住院分娩新生儿共4559例,母乳喂养4149例,母乳喂养率为91.01%.结论 针对未实行母乳喂养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为提供母乳喂养创造条件.
作者:谢喜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对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6例初产妇按照体位不同分为自由体位组和截石体位组各68例,比较2组的产程异常发生率、产程时间以及分娩方式.结果 136例初产妇中,出现产程异常91例(66.9%).自由体位组产程异常的发生率为55.9%,低于截石体位组的77.9%;产程短于截石体位组;顺产率为44.1%,高于截石体位组的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由体位对于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初产妇分娩更人性化,更安全、可靠.
作者:薛东巧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正趋于年轻化,外科手术是根治乳腺癌的重要手段[1].保乳手术是指原发癌灶的局部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和术后辅助放疗、化疗,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选择保乳手术进行治疗.2002年6月-2012年6月,我院共收治早期乳腺癌患者28例,均行保乳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乃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研制吗替麦考酚酯(MMF)分散片.方法 以崩解时限、硬度、分散均匀性、颗粒流动性和可压性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合适的辅料;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确定各辅料的用量;通过综合分析确定生产工艺.结果 以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为崩解剂、5%聚维酮-K30(5%PVP)30%乙醇溶液为黏合剂、微粉硅胶为助流剂,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的分散片符合质量要求.结论 通过处方优化、工艺优化制备的MMF分散片崩解迅速、溶出度高、工艺简单易控,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作者:付前霞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较差,并发症较多,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口服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等各方面的影响往往出现服药能力下降,如停服、多服等现象,在临床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到上述细节问题,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服药护理,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刘安静;张淑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克隆U87胶质瘤细胞p53基因编码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NCBI GenBank中p53 cDNA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U87胶质瘤细胞总RNA中对p53基因编码序列进行克隆;并通过DNA MAN软件将克隆序列与NCBI GenBank中序列进行比对,分析U87细胞中p53基因编码序列特点.结果 经测序验证,成功克隆了p53基因编码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发现U87细胞中p53基因72位密码子为精氨酸残基.结论 成功克隆了U87细胞中p53基因编码序列,分析发现U87细胞中p53基因表达产生的是72位密码子为含精氨酸残基的p53野生型蛋白,为进一步研究U87细胞中p53基因功能特性及其与胶质瘤的相关性奠定了基础.
作者:章倩倩;丁一;亓翠玲;兰天;李江超;王丽京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金蝉止痒胶囊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口服金蝉止痒胶囊6粒,每天3次,地氯雷他定8.8mg,每天1次;对照组60例,口服地氯雷他定8.8mg,每天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蝉止痒胶囊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纯用地氯雷他定.
作者:李宗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检测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浆AVP和尿液AQP2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9月该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分为腹水组60例,无腹水组40例,观察2组患者的血浆AVP水平和24h尿液AQP2水平测定值.结果 肝硬化腹水组患者血浆AVP水平和尿液AQP2含量明显高于无腹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存在血浆AVP和肾脏AQP2含量的增加,而且血浆AVP的含量影响肾脏AQP2的表达.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在人类社会向老龄化趋势发展的过程中,老年性痴呆病症是老龄人群好发的病症之一,目前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大多在家庭、社区中进行,因此指导做好患者的家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刘军;寻丽彬;王丽君;丛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东莨菪碱辅治小儿迁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迁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常规给予抗菌、抗病毒、止咳化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东茛菪碱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5%、90.0%,高于对照组的30.0%、72.5%;平均住院时间为(7.9±2.0)d,短于对照组的(10.6±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颜面潮红、口干舌燥10例,躁动、心率稍快3例,停药后症状均自行缓解.结论 东莨菪碱辅治小儿迁延性肺炎疗效确切,可缩短疗程,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梁桂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为CVA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134例CVA患儿根据有无选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治疗.记录2组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随访2个月观察有无复发.结果 2组咳嗽明显好转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为2.8%(2/71),低于对照组的12.7%(8/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VA患儿治疗中,孟鲁司特钠在咳嗽症状消失及复发方面具有明确疗效,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用药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志虹;孔卫乾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低血糖症是指血糖低于2.8mmol/L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以交感神经兴奋及高级神经功能失常为主要症状,可以表现为大汗、精神障碍、行为异常、偏瘫甚至昏迷.而以偏瘫、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因为表现不典型,且与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症状极其相似,容易误诊致错过佳治疗时机,往往后果严重.现将2009-2012年该院收治的低血糖症患者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10例进行分析.
作者:廖佳隆;胡荣梅;卢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产吲哚金黄杆菌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属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脑膜炎、菌血症、心内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多种疾病.随着广谱抗生素使用及侵入性检查和治疗的增多,有调查显示,近年来产吲哚金黄杆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1].现就颅脑手术后均感染产吲哚金黄杆菌的4例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实施全程药学监护,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有效,报道如下.
作者:温燕;杨玉芳;张宏亮;万瑞融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而且趋于年轻化.在乳腺方面,乳腺钼靶X线摄片检查是目前惟一被证实为可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检查手段.同时,对于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有重要意义.回顾性总结乳腺癌钼靶X线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医师对乳腺癌的X线特征性表现的认识,旨在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萍;张昊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留置尿管对剖宫产术后排尿情况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200例择期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前导尿不留置尿管,对照组术前导尿并留置尿管.比较2组尿液中非肾小球性红细胞检出率、排尿时间及排尿情况.结果 第3次尿液检查,观察组非肾小球性红细胞检出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3.0%;术后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再次导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减轻患者痛苦和尿道黏膜损伤,术后可不留置尿管.
作者:张炜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患者,女,87岁.主因嗜睡,厌食3d住院.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8年,冠心病病史16年,平时口服硝酸异山梨酯10mg、卡托普利12.5mg、酒石酸美托洛尔12.5mg,均每天3次,氢氯噻嗪12.5mg,每天2次;腰间盘突出病史10余年,近半年活动减少,无糖尿病病史.患者于3d前出现嗜睡、厌食,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无大小便失禁及肢体活动障碍.
作者:张晓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例1.男,22岁,因右下腹持续性疼痛伴恶心2d入院.查体:体温37.6℃,腹部平坦,右下腹压痛,以麦氏点内侧为著,轻度反跳痛,无腹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为12.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85%,尿、粪常规正常.入院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所见:右髂窝处未见盲肠,右结肠旁沟光滑,后腹膜完整,未见升结肠及盲肠.延长切口至10.0cm,向上探查,发现结肠肝曲固定,升结肠及盲肠近端斜向左下腹部,有一系膜样组织与小肠根部相连,完全游离,降结肠正常,遂将部分小肠牵出腹腔后,发现盲肠已游离至左侧腹部,升结肠及盲肠发育正常,阑尾为盲肠内位,长10.0cm,直径为1.0cm,充血、水肿明显,无坏疽及黏连,常规切除阑尾.病理报告:急性阑尾炎.
作者:齐生伟;郑永波;苏秀霞;徐振辕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布加综合征(BCS)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静脉和邻近的下腔静脉狭窄闭塞,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产生肝肿大及疼痛、腹水、肝脏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临床易误诊为肝硬化,我院2012年收治2例,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景德莲;武京学;卢文彩;刘文杰 刊期: 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