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贤红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对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9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治疗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有专业护士一对一进行上门回访、回院复查、电话访问等综合形式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采用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进行评定,分别从食欲、睡眠、精神状态、日常生活状态、社交活动、患肢功能恢复6项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前食欲、睡眠、精神状态、日常生活状态、社交活动、患肢功能恢复6项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家庭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张文学;石林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创面较大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该手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方法 选取禹州市中医院2008年11月-2012年11月内收治的创面较大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75例,对所有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口恢复情况等并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治疗后,70例患者创面恢复较好,肉芽生长较为迅速无脓性分泌物存在,炎症得到有效的治疗;2例患者出现引流管阻塞的现象,影响了患者的恢复情况;1例患者感染情况控制不良,进行了二次手术;2例患者未能够有效的治疗,需进行二次治疗.结论 利用持续负压引流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创面的感染情况,同时促进新生肉芽组织平整生长,减小皮瓣移植面积,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刘绍然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开远市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除使用药物治疗外,再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记录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糖含量低于对照组,胰岛功能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效果显著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朱自琼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临床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相应的风险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和投诉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外科实施合理的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住院安全,值得关注.
作者:袁洲红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海藻棒联合依沙吖啶终止16~24周妊娠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江油市人民医院进行中期妊娠终止的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终止妊娠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选择羊膜腔内注入依沙丫啶方法进行妊娠终止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海藻棒联合依沙吖啶进行妊娠终止的26例患者为观察组,并比较组间结果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26例患者全部引产成功,平均缩宫时间和缩宫至胎儿娩出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藻棒联合依沙吖啶终止16~24周妊娠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谢海容;王玉杰;杨华;曹辉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临床肩难产产妇的助产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的20例肩难产产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2010年对肩难产患者单纯进行常规助产护理,2011年针对肩难产产妇给予规范性的助产及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010年、2011年两年肩难产发生率与产伤率.结果 2011年肩难产患者产伤率(16.7%)低于2010年(50.0%),胎儿娩出时间短于2010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肩难产产妇助产护理,提升助产技术,可有效降低肩难产的产伤率,加快胎儿娩出时间.
作者:张金玲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药物化疗的护理,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10例,根据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患者药物化疗前护理、化疗期间护理和化疗后护理等.结果 110例乳腺癌患者经过改良根治术和药物化疗护理,显效66例(60%),有效33例(30%),无效11例(10%),总有效率 90.00%.结论 对乳腺癌应该给予正确的认识,开展临床治疗的同时更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恰当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保持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陈超;赵丹;张月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妇产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4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输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安全可靠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宇芳;张小月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以提高对本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选取2005 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的治疗UC患者87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 87例住院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肠镜检查病变呈连续、浅表、弥漫性分布,血管模糊伴不同程度的黏膜充血、糜烂、溃疡.病变范围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治疗以氨基水杨酸制剂(SASP/5-ASA)及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为主,保留灌肠,辅以饮食、心理治疗.治愈63例.结论 结肠镜检及组织活检是诊断UC的主要方法.UC并发症发生率低,氨基水杨酸盐及糖皮质激素是治疗UC的主要药物,综合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华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2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接受了宫颈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9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11例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及预防,症状基本消失,所有患者如期出院.结论 通过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预防措施可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晓娜;徐雁;徐金香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危险因素特点.方法 选取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收集的2010年2月-2012年9月1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宫颈癌的患者资料为观察组,健康体检的100例育龄妇女资料做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CINⅢ及宫颈癌组同对照组比较,初次性生活年龄、产次、HPV感染、户籍情况为发病相关因素;CINⅠ期、CINⅡ期与对照组比较,户籍情况、HPV感染、文化程度、产次为发病相关因素.结论 针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行针对性防控,加强健康教育及宫颈癌普查,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整体人口质量.
作者:吴婷婷;蒋宇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小蓟饮子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肾炎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0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肾炎血尿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小蓟饮子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为8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尿持续的时间为(11.03±1.74)周,观察组为(6.89±5.14)周,观察组患者血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蓟饮子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应用于治疗肾炎血尿中疗效确切,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俊峰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了解我院病区用药医嘱的书写与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12月我院180份住院病历,并根据规定对医嘱点评结果和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抽查的180份病历中,用药医嘱点评书写不规范及用药不合理情况共有61份,占33.9%.结论 我院住院病历用药医嘱点评的书写缺乏规范,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严重,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监督和检查的力度,以提高病历用药医嘱书写的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
作者:朱卫敏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急诊鼻外伤患者鼻骨骨折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鼻外伤鼻骨骨折的患者77例,鼻外伤鼻骨骨折的患者39例给予急诊诊疗作为观察组,把同时期38例鼻外伤鼻骨骨折患者给予普通诊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确诊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鼻外伤鼻骨骨折患者给予X线或者CT进行早期诊断,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率,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沈建宇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探讨针对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1年4月-2012年12月间在吉林省肿瘤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4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进行治疗,密切观察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148例乳腺癌患者接受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均得到缓解,减轻了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痛苦,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保证了化疗的顺利完成.结论 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产生的不良反应通过采取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干预,可以有效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春萍;栗东雪;马锌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产科门诊指导对于孕产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9月收治的孕妇162例,每周进行一次产检患者162例为观察组,同一时期在我院接受常规产检孕妇162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顺产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产妇进行产前门诊指导,产妇分娩状况有效改善,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产妇健康恢复和婴儿身体健康成长极为有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静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对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内经检查确诊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600 mg进行治疗,根据病情和意识障碍程度每日静脉滴注1~2次,疗程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为20.37%,治疗组患者上消化出血发病率为4.00%.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间差异统计学意义(χ2=6.36,P=0.01).结论 西咪替丁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高志林;但瑞芬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比较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9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3d,观察治疗前后体温、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的改善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能够快速降低体温,改善症状与体征,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延娜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采用咪达唑仑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实施术前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于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肌肉注射咪达唑仑和泵注异丙酚的方式进行术前麻醉,观察组患儿采用咪达唑仑和氯胺酮复合法进行术前麻醉.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前麻醉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恢复意识和完全清醒所用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咪达唑仑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实施术前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杨雪峰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蒙特利尔智能量表(MoCA)对于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记忆力减退的患者115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外选取11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运用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人员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分析评估结果,并且两组人员从MoCA 视空间和执行、抽象、命名、注意、语言、延迟回忆检测结果评分中分进行比较.结果 MoCA 筛查治疗组灵敏度为83.50%、特异度为74.31%,而MMSE 分别为45.67%和97.85%.两组在视空间和执行、注意、语言、抽象、命名、注意、延迟回忆检测中和定向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CA用于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作用具有明显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