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肾逐瘀汤加减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大出血的临床疗效

雷明星;陈永华

关键词:益肾逐瘀汤加减, 前列腺增生, 大出血
摘要:目的 观察益肾逐瘀汤加减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前列腺增生并大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炎、止血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4%和70%高于对照组的14%和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逐瘀汤加减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大出血较传统疗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留置尿管期间常见护理问题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留置尿管是临床工作中常见护理技术操作[1],笔者总结留置尿管常见问题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1 插管困难1.1 相关因素 (1)心理因素:因患者高度紧张或担心病情而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引起尿路括约肌强烈收缩,尿道阻力增大,造成插管困难.(2)生理因素:男性尿路长,且有3处狭窄与2个生理弯曲,增加插管难度.(3)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尿路畸形致使尿路狭窄,炎症时易增加插管难度,造成尿道机械性损伤.

    作者:陆佳玉;夏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手术室临床带教体会

    临床护理教学的是帮助护理专业学生将学校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到时临床护理实践中,使其获得应有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教学组织形式[1].2010年我科室系统地培训带教老师学习护理教育的目的、方法、态度和教育心理学基础、操作技能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并紧扣护生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制定具体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实习完毕,带教老师、护生实行双向教学质量评价,以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每季度评定一次教学质量,前3名带教老师纳入绩效考核.该种临床带教模式教学效果明确,护生专业认知、专业认同感得到提高,护生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周晓琼;徐容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品管圈在医用冰箱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 加强医用冰箱管理,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冰箱管理提供保障.方法 2012年6~12月运用品管圈方法对全院35个科室43台冰箱进行调查,修改了医用冰箱管理制度,改进冰箱管理登记表,冰箱的除霜流程等.结果 2012年12月查新不良项目发生率低于2012年6月.结论 加强全院冰箱管理制度的落实,科室能做到安全,规范的使用冰箱.

    作者:任雪飞;徐建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泼尼松、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泼尼松、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用药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2例lP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联合治疗A组21例、联合治疗B组21例,在对照组给予泼尼松常规治疗,联合治疗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NAC,联合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12周后观察3组临床缓解率、肺总量(TLC)、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出量与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A、B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81.0%和85.7%,均高于对照组的45.0%,治疗后联合治疗A、B组TLC、VC、FEV1/FVC、DLCO及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B组各指标显著高于联合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泼尼松、NAC和小剂量罗红霉素三药联合治疗IPF效果好.

    作者:史可云;谢婧;蒋建中;马铁梁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现状和管理对策

    目的 探讨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和管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102例Ⅰ类切口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合理性分析,探讨管理对策.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征、用药种类、用药时机、用药时间不合理的现状.结论 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意义重大.

    作者:蒋娅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指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冠状动脉血液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持久急性缺血导致局部心肌坏死.属急诊科常见危重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笔者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9例急救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印;刘淑梅;关兰荣;苏秀霞;张林红;王红艳;国献素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高压氧治疗脑梗死57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并探讨护理措施.方法 5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效果较好,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张秀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我院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ADR监测是提高临床用药质量,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举措.为了解我院ADR发生的特点和引发的相关因素,特对我院2012年全年上报的5例ADR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张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地佐辛用于胃癌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地佐辛用于胃癌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ASA Ⅰ~Ⅱ择期行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30例,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地佐辛组给予地佐辛0.7mg/kg加盐酸托烷司琼0.2mg/kg,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3μg/kg加盐酸托烷司琼0.2mg/kg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观察2组患者术后0~1、4、8、12、24、48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mesy)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舒芬太尼组术后0~1h、4h、8h 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地佐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呼吸抑制和需要追加止吐药率也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用胃癌术后自控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用于临床.

    作者:吴从友;王建华;丁文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体检流程护理管理

    体检为重要预防保健措施,目的是对人体健康状况有所了解,旨在对疾病的预防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科学的流程与管理方能保证健康体检顺利进行.笔者现将体检工作经验总结如下.1 体检工作特点1.1 季节性 受北方气候影响,个人体检及各单位体检多安排于每年3~6月、9月~次年1月.

    作者:罗聪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高血压患者麻醉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高血压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ASAⅠ~Ⅲ级,要求术后镇痛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分别在诱导前、手术结束前给予氟比洛芬酯各50mg,对照组则分别给予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注,观察诱导前(T0)、拔管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3min(T3)、5min(T4)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管期的不良反应,并记录术后不同时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和PCA按压次数.结果 2组T1、T2和T3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明显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T4时试验组恢复至麻醉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仍较T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T1~T4时点SBP、DBP、HR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躁动及咽喉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试验组在术后1、6h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试验组PCA按压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减少高血压患者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不影响患者的苏醒,并能降低拔管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作者:梁小女;孙建宏;高亚萍;包天秀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临床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作用

    糖尿病足指糖尿病患者因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所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属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多见足部麻木变凉,肿胀或发紫,感觉减退,疼痛、溃疡及坏疽,若处理不当极易导致截肢致残.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截肢率高达7.3%[1].加强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对改善该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丽莎;何楠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不同包装材料的大输液对医院效益的影响

    药品包装材料的功能包括保存功能和保护功能,其作用是保护药物的特性,使其在有效期内符合药品质量标准[1],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大输液标准材料也必须要符合此标准.大输液包装材料经历了从玻璃瓶、非PVC膜软袋、直立式聚丙烯软袋的更新过程,这几种包装材料的大输液仍然共存于临床一线,但选择不同包装材料的大输液对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不同的影响,现就我院近3年使用不同包装材料的的输液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

    作者:于士太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超声检测绝经期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研究

    目的 通过超声检验,分析绝经期子宫内膜厚度同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医院体检的364例绝经期妇女,对其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分析子宫内膜情况.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内膜厚度与RI值≤0.4患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检查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型超声图像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均匀程度同其他被检查妇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是鉴别和判断子宫内膜癌的有效的早期检查方法.

    作者:仝春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肺血栓栓塞症38例临床特征分析

    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1].肺血栓栓塞症(PTE)占PE的绝大部分.其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误诊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因此探讨其临床特征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作者:夏德刚;王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医院供应室是集中处理经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及无菌物品的供应中心,供应室护士长期接触致病菌、锐器、粉尘、化学消毒剂、噪音、高温、潮湿等危险因素,严重危害护士健康与安全[1].笔者就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作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晓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我院住院患儿抗生素使用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住院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为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住院患儿输液处方80369张,统计抗生素使用比例、种类、排位与联用情况,对调查结果做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抗生素处方占总处方42.13%;抗生素使用以头孢菌素类为首(62.18%),青霉素类次之(16.89%),其中又以头孢呋辛酯应用多(13.15%);以单药治疗为主,并存在个别用药不合理现象.结论 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对不合理使用应予以重视并纠正.

    作者:孙大可;叶晓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Hcy)又称高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去甲基后形成的一种含硫氨基酸.自1931年被Vincent du Vigneaud发现,1969年McCully首次提出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引起血管病变的原因,Hcy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众多研究表明,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近几年来,随着测定技术方法的改进,已经能够对正常人血浆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Hcy进行测定,并且发现在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银屑病、维生素B12缺乏等疾病的患者中存在Hcy的代谢紊乱.

    作者:赵衍会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门诊注射室护生的临床带教管理体会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后阶段,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是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的第一步.为使护生在我科顺利完成学习计划,根据门诊注射室的特点,运用整体和目标带教模式进行临床带教,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赖玲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6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6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按每次1.5~3g,每天1或2次,连用1~3d.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4.8%和97.0%,高于对照组的26.7%和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京会;张晓斌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