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敏;李美蓉;徐晓美
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发病率为2%~3%[1].因此,了解产后出血的病因,掌握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对确保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近年来,护患纠纷有增加趋势,护患矛盾作为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焦点备受关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及病情多变,加之受医学发展的限制,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遭遇护患纠纷的情况可能随时发生,如何正确处理好护患纠纷,将成为管理者及每位护理人员关注和认真探讨的问题.现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制定防范对策.
作者:刘小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属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约为1%,随年龄而增加,且男性高于女性.房颤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并发症,有较高的发生体循环栓塞的危险,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是房颤患者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1].因此通过合理的抗血栓治疗来预防房颤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应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瑞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0.0%;治疗组细菌清除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莫西沙星用于成人CAP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远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社区老年慢性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28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均给予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干预前后遵医率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ADL、SDS、SDSS评分低于干预前,QOL评分、遵医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曾传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据统计,我国目前乱用药、滥用抗菌药物的状况严重.笔者作为基层医师,特对周边门诊及村卫生室硬件设施、从业人员资质及用药情况作深入了解,并发现和总结其用药的诸多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兴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肝硬化是绝大多数肝脏损伤后的终末期病理改变,其必须经历肝脏纤维化过程,其病因较多,但在我国仍以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多见,如乙肝病毒(HBV)及丙肝病毒(HCV),或两者同时感染[1].早期肝纤维化在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病理上仅表现出肝脏实质细胞的坏死及自身修复过程中的纤维组织增生,部分修复过程中产生的胶原尤其是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增多并在局部沉积,晚期的肝硬化病理上经历大量肝细胞的坏死,肝脏毛细血管的血管化及修复过程中的ECM大量沉积[2],终表现为肝脏的假小叶形成及再生结节,临床上出现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及肝癌常常危及患者生命.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尤以干细胞疗法效果及收益显著,现对近年的主要疗法及进展做如下综述.
作者:赵晶晶;赵涛;龚璐璐;董英姿;张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治疗,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用药8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用药6周.观察2组症状缓解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0.0%、93.3%高于对照组的26.7%、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无需特殊治疗.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蔡建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例1.女,70岁,主因全身乏力、食欲差2d入消化内科.查体:毛发稀疏,阴毛、腋毛脱落,乳头色素浅淡.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异常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入院急查电解质7项:Na+ 122.6mmol/L,K+ 3.9mmol/L,Cl-86.3mmol/L.
作者:王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临床上将中心温度34~36℃称为轻度低体温,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50%~70%.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心肌收缩力、麻醉药代谢,增加手术切口感染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现将其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苏秀霞;李芳芳;赵兵;窦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按手术要求安置手术体位,是暴露手术视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正确的手术体位,可获得良好的术野暴露(尤其是深部手术),防止神经、肢体等意外损伤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反之,则可造成手术操作困难,导致重要器官的损伤、大出血或严重后果.麻醉后,患者的肌肉松弛,全身或局部失去自主能力,术中患者不能变换体位加之手术时间过长,因体位安置不当会造成很多并发症.如呼吸系统的影响有呼吸困难、呼吸道梗阻、全麻插管气管内导管脱出等.循环系统的影响有血压的急剧改变、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等以及四周神经系统损伤,或术中术者将手及物品放于患者身上也可造成损伤[1].因此,手术体位既要保证能充分暴露手术野,使手术能顺利进行,又要照顾到病员的正常呼吸和循环功能,避免肢体的关节和神经受压迫而发生术后并发症.现将合理安置手术体位的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贾丽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结膜下出血是眼科门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由很多因素造成的结膜下毛细血管破裂所引起.由于球结膜下组织疏松,出血后易积聚成片状.按常规治疗,一般需7~16d.近年来,笔者根据中医理论,使用复方血栓通治疗球结膜下出血患者2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霞;马钢;张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该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对该院2010年1~12月出院的258例3种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为161例;使用抗菌药物的97例(37.6%)中合理预防用药0例.所用抗菌药物涉及5类14种;术前0.5~2h内给药50例(51.5%);术后用药时间>24h 77例(79.4%),用药时间>48h 72例(74.2%).存在药物选择不合理、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用药时机不当等不合理现象.结论 该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医院领导的重视,严格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陆茵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之一,多见于老年及高龄患者.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行动不利等因素常在家自行摔倒致伤,伤者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等内科疾病.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保守牵引治疗因需长期卧床易并发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卧床并发症,临床病死率高,且长期牵引治疗后膝、髋屈伸功能常严重受限.动力髋螺钉(DHS)具有内固定作用强的特点,对于顺粗隆间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007年5月-2010年9月我院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15例,现就其治疗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窦志;郭明珂;苏秀霞;王学民;杨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在预防早产儿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将早产儿63例分为IVIG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IVIG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IVIG静脉注射.观察比较2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院内感染情况.结果 2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及院内感染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产儿使用IVIG预防感染无明显疗效,常规预防使用并不可取,建议对早产儿使用应严格掌握指征.
作者:蒋惠芬;王淮燕;张琳;梅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是更为先进的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段,该术不仅创伤小、手术风险低,而且拓宽了手术的适用范围,推动了经皮肾镜技术的发展,是肾结石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26例于B型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并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京华;李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肿瘤需要血供维持生长和转移,其初联合选择周围血管维持生存和生长,但终大多数肿瘤的转移通过信号传导形成新的血液管道芽生(血管发生).Maniotis将其称为血管生成拟态(VM).因此,有学者认为侵袭性肿瘤细胞自身逐渐形成管道,或运送血液或与宿主血供相连接.现将近年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李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手术室的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加上环境特殊、无菌要求严格等,使初入临床的实习生产生望而生畏、无所适从的感觉.为了更好更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笔者通过不断摸索,于2009年开始将阶段式教学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运用到手术室护生带教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探讨如下.
作者:陈健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颅脑损伤约占全身损伤的15%~20%,仅次于四肢损伤,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复合存在,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居首位[1].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精心的临床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本文对我院8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精心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用的手术方法,会阴切开引起产妇产后疼痛,活动受限,远期并发症等问题,如切口愈合不良,愈合时间将延长,加重心理和经济负担.为提高切口愈合率,降低切口裂开率,笔者对我院行会阴切开缝合术患者483例的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咏梅;钱丽琴;聂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