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茵萍
毛细支气管炎是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症,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亦可由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引起.该病发病急,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缺氧症状,并可诱发心力衰竭[1].重者有烦躁不安、哭闹、呼吸困难、鼻翼扇动、面色苍白、口周发青、痛苦表现.由于呼吸困难,影响吃奶、喝水.喘憋还可引起心力衰竭,表现为心跳加快,心音低钝,肝脏进行性增大.其突出特点为患儿喘憋在早晨起床后和夜间睡觉时加重.
作者:裴培;崔占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护理工作是一项繁忙、复杂、琐碎而又紧张的工作,在工作中需要护士的耐心、细心、责任心和爱心;护士的工作时间是弹性的:白班、中午班、小夜班、大夜班.在不规律的上班时间内长期从事超负荷、高压的工作,护理人员的身心疾病伴随而生.
作者:王华丽;赵艳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如何减轻妇科门诊手术患者的带来恐惧、紧张、疼痛及不良反应,是目前临床妇产科医师所面临的问题.现将我院2008年8月-2009年8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妇科门诊小手术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马文巧;杨俊红;籍霞;张立敬;杨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临床上将中心温度34~36℃称为轻度低体温,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50%~70%.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心肌收缩力、麻醉药代谢,增加手术切口感染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现将其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苏秀霞;李芳芳;赵兵;窦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主要的血管通路,是患者的生命线,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瘘管内血栓形成,造成内瘘管堵塞时有发生,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科自2008年起应用尿激酶疏通堵塞的内瘘,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先;郑玉英;于春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中专护生对本科临床带教工作所提的意见,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在护生实习结束转科前,采用开放式问卷征求本科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工作的意见.结果 护生意见主要集中在老师教学技巧、专业基本素质、带教态度等几个方面.结论 从护生意见里获得的反馈信息是对临床教学直观的反馈和判断,有利于临床带教管理者深入了解、客观分析与掌握临床教学工作情况,有效指导临床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周婉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 Hg(1mm Hg=0.133kPa)],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病因:遗传因素,肥胖高盐膳食,中度以上饮酒.治疗主要目标:大限度的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对于特殊人群,减压目标不一样,如:年轻人或糖尿病及肾病患者,血压降至<130/80mm Hg;老年人收缩压至<150mm Hg.
作者:杨道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在预防早产儿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将早产儿63例分为IVIG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IVIG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IVIG静脉注射.观察比较2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院内感染情况.结果 2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及院内感染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产儿使用IVIG预防感染无明显疗效,常规预防使用并不可取,建议对早产儿使用应严格掌握指征.
作者:蒋惠芬;王淮燕;张琳;梅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用的手术方法,会阴切开引起产妇产后疼痛,活动受限,远期并发症等问题,如切口愈合不良,愈合时间将延长,加重心理和经济负担.为提高切口愈合率,降低切口裂开率,笔者对我院行会阴切开缝合术患者483例的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咏梅;钱丽琴;聂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盐酸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罗哌卡因1.2、1.5、1.8ml,术中根据手术需要于硬膜外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2%的利多卡因.对3组的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A、B组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C组,A组牵拉反应发生率和追加药物剂量显著高于B、C组,C组追加药量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0.5%罗哌卡因与2%的利多卡因腰-硬联合麻醉,0.5%罗哌卡因的佳剂量为1.5ml.
作者:岳书玉;赵新民;唐秀晨;宋正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响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紧张、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62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家长作为观察组,再选择一般传染病患儿家长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为(69.72±8.93)分,高于对照组的(48.34±6.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紧张、焦虑原因为患儿并发症的出现、体温、情绪变化、家长的职业及住院费用等.结论 加强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支持,提供有效措施减轻其紧张、焦虑,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周正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患者,女,17岁,智障,语言表达障碍,进食后即吐10余天,加重2d,于2010年7月27日在我科就诊.患者于10d内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可进少许流质饮食.无发热、头痛及胃病史,曾在当地卫生院口服止吐药物及静脉滴注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近2d来,患者症状加重,食后即吐,遂到我科就诊.家属诉患者不进食物时无不适感.体格检查:患者咽部黏膜轻度充血,咽后壁有增生的淋巴滤泡,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无异常,考虑:上消化道疾病,食管异物?鉴于患者智障,做胃镜难以合作,遂行胸部X线拍片示:约在食管的第2狭窄处见一呈啤酒瓶盖型物嵌顿.追问病史,家属诉曾见患者手拿瓶盖玩耍,未见吞入口中,当时也未引起重视,后诊断为食管异物.于2007年7月28日在局麻下在行电子胃镜异物取出术,术中距门齿26cm处有一异物,斜跨于食管腔.嵌顿处黏膜充血糜烂,异物顺利取出,取出异物为一啤酒瓶盖,完整.异物取出后留观2d,静脉滴注消炎及保护胃黏膜药物,进食通畅,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药物.
作者:霍贵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属于形态学范畴,其主要任务是探讨和阐明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形态特点、位置毗邻及功能意义等[1],是医学各专业必须的入门基础课.针对中职专业的层次和各专业知识结构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案.突出实用性,减少盲目性,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又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实用型专业人才.现结合我校的专业设置情况,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大胆有益的尝试,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崔颜宏;吕会茹;秦万生;李姣锋;张宏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河北师大青年教职工心脑血管病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患病和控制情况,探索有的放矢的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在校25~55岁的2150名教职工心脑血管病健康体检资料,问卷调查其相关信息.结果 心脑血管病主要病种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其影响病种依次为身体质量指数(BMI)≥25、脂肪肝、高脂血症、高黏血症和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表现为较高的家族聚集性,较低的疾病认知率、合理用药率、科学的行为疗法率,很低的疾病控制率.结论 普及心脑血管病防控知识、有效进行行为和药物干预,以达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提高控制率的目的.
作者:康雪敏;陈希芬;刘桂宇;孙梅青;金喜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分别对2组治疗前、治疗14d后功能缺损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梗死能保护脑细胞,有效改善脑神经功能缺损,且可改善预后.
作者:龙自华;董发昌;杨保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口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刘红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治疗疾病的过程如何安全合理的使用药品越来越为广大公众所关注.而药品本身就具有两重性,即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资料表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0%,住院患者为10%~15%.在我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患者中,至少有250万患者与不良反应有关,发生不良反应则有500万~1000万[1].因此,药品不良反应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加大监测力度来发现和防范、减少其带来的不良后果.目前,在政府、社会、公众的关注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去改进和提高.
作者:王兰霞;方延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近年来,由于介入超声具有实时监测、定位准确、安全微创等显著优势,已经得到了临床医师地广泛关注及应用.本文通过对肺部占位性病变40例介入活检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介入超声活检对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鹿文静;刘纪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后果.40%~52%出血发生在鼻腔前部,而40岁以上中老年人出血多发生在鼻腔后部[1].我科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鼻出血患者187例,其中鼻腔后部、鼻咽部出血78例,均采用带气囊导尿管填塞止血,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温丽慧;李冠环;黄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上报的抗菌药物ADR共计102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岁以上老年人ADR发生率居首位;大多数ADR均在用药30min内,特别是用药10min内;ADR主要由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引起,其中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发生率高.结论 加强ADR监测,减少ADR发生,是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的必要手段.
作者:林茵;李剑芳;覃逢超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