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贺集贤;何元军
主动脉夹层血肿是心血管科的危重急症,死亡率较高,其病因至今尚未明确,近几年国内对主动脉夹层CT影像学的研究进展较为迅速,本研究旨在探讨和总结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参考.
作者:王惠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药品购进是整个药品流通的重点环节,也是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但是近年来,由于药品经营企业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利益的驱使,使药品的购销模式变的多元化、多渠道,导致一些企业购进渠道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背离.随着<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以及<药品流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进一步规范药品购进管理已势在必行.
作者:季恺绮;王亚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进展型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2周为1个疗程.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合巴曲酶是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优于单纯低分子肝素治疗.
作者:赵景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0.1g,1次/d,早饭后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每晚口服1次,6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计算斑块面积和数目,C反应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结果 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数目较对照组缩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具有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内膜-中膜厚度和面积,稳定斑块的作用.
作者:杨晓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促进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合理应用,保证麻醉药品使用患者用药安全,防止麻醉药品滥用.方法 收集整理2009-2010年缺陷处方登记本上麻醉药品不合格处方记录317份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处方书写不规范是造成麻醉药品处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结论 只要加强麻醉药品使用规范化培训及管理,是能够把麻醉药品开具使用合格率提高到100%水平的.
作者:张勋;何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老年眩晕患者住院治疗人数逐渐增多,对于老年眩晕患者的心理护理已成为老年慢性病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临床护理实践,认真分析老年慢性患者不同类型的心理特征,以及眩晕病的特殊护理及健康指导.
作者:张泽;牛新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空泡蝶鞍的低场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空泡蝶鞍的MRI表现.结果 部分性空泡蝶鞍,蝶鞍增大8例,垂体柄后移2例;完全性空泡蝶鞍,蝶鞍增大14例,垂体柄后移8例;垂体高度≤3mm.合并微腺瘤1例.结论 MRI检查可多方位扫描,多参数成像,因此,在判断FST形态、大小、垂体压缩程度及与邻近结构关系方面有独到之处,对临床鉴别诊断有一定作用.
作者:赵永平;吴磊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配合高血压防治指南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难治性高血压患者2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治疗组采用通心络胶囊和抗高血压药2~3类小剂量联合用药,对照组使用抗高血压药2~3类小剂量联合可配合其他非虫类中成药,疗程12周,按照高血压防治指南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通心络胶囊配高血压防治指南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作者:鲍英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宫内节育器(IUD)、避孕套、口服避孕药、绝育术4种常用避孕措施的避孕效果.方法 对辖区内的工厂和学校的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对所有资料采用生命表统计分析.结果 4种方法中IUD的使用率高.IUD的累积续用率明显高于避孕套及口服避孕药.获取口服避孕药的距离短,所需时间少,损失工资少.避孕套与口服避孕药的花费少.使用者对绝育术满意程度高.结论 4种常用避孕方法的有效性、不良反应均有差别,IU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优于其他避孕方法.
作者:洪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本研究就近年来的治疗体会与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周炎仪;郭丽兰;黄蔚绮;林小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肺结核合并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确诊的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在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吸入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比较患者症状及结核病灶改变及痰菌的阳性率改变.结果 吸入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3年后,系列胸部X线片比较肺部病灶无变化,且痰查结核菌3次均阴性,红细胞沉降率正常,亦未见肺部感染的增加.且哮喘控制满意.结论 肺结核合并哮喘患者,长期吸入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是安全的,并不增加肺结核复发的危险,亦是治疗中、重度哮喘较为满意的方案.
作者:黄霞;阿丽菲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乡镇卫生院作为一支特殊的医疗机构,正面临着与大型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差距的考验,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需求差距的考验,就要求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按照<医院分级管理的要求>,依据等级医院护理管理评审的标准,从细节上规范各项工作,进一步取得社会认可,同时拓宽服务视野,才能够在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找到根本的出路,给自己合适的定位.
作者:李秀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53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理想控制12例(22.6%),较好控制24例(45.3%),控制不良17例(32.1%).肺结核病灶明显吸收11例(20.8%),一般吸收27例(50.9%),病灶无变化12例(22.6%),病灶恶化3例(5.7%).结论 血糖控制理想与结核病灶明显吸收比例相似,而血糖控制不良、病灶不变化及病灶恶化也相似.
作者:印卫芩;张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超声图像中的斑点噪声、超声图像特点、伪影是超声图像处理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先讨论了斑点噪声的3个统计模型,然后综述了超声回波的强度、形态和分布,后给出了3种因素下,即不理想的声束特性、扫描方法和显示、超声传播特性,产生的18类超声伪影.
作者:陆惠玲;周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新癀片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2001年3月-2007年3月在我科住院接受化疗而发生静脉炎的患者52例,应用中成药新癀片局部外用治疗.结果 通过外敷此药后静脉炎的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应用新癀片治疗静脉炎方法简单、材料方便、效果理想、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丽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护理.方法 仔细观察病情,积极进行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69例中治愈60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7例.结论 精心的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孙园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不同位置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为优化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位置提供借鉴.方法 分析215例移位的Colles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于腕屈位和腕伸位治疗,其中腕屈位固定治疗102例,腕伸位固定治疗113例,并随访2年,对比两种不同位置外固定的骨折再移位率、腕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异.结果 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于腕伸位组患者的骨折再移位率低于外固定于腕屈位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固定于腕屈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于腕伸位较外固定于腕屈位更能获得良好临床效果,具有再移位率低、腕关节功能好的优势,且并发症少,推荐腕伸位固定作为外固定的标准位置.
作者:罗公瑾;高亚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高血压是终生疾病,控制并不容易,一旦确诊应坚持治疗,达到理想血压,是降低相关疾病危险的好方法.我院近3年使用抗高血压药物主要为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其使用情况符合目前的抗高血压药使用原则.
作者:罗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术前访视在妇科围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先明确术前访视的目的,积极查阅一般资料,术前对妇科手术病人的进行完善的术前访视.结果 通过术前访视提供了护士与患者直接面对面的机会,手术室护士走进病房,收集资料,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有效的心理疏导,使病人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增强病人的自信心,消除陌生感.术前访视有利于手术室护士全面掌握手术过程,促进了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医学、心理、社会等综合知识的临床运用.结论 对不同手术、不同病人做到恰到好处的术前访视工作,是完善围术期护理的关键体现.
作者:占永红;沈云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相关因素,以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方法 700例要求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一般情况,孕次、停经天数、子宫大小及位置、流产结局.结果 初产妇药物流产成功率为88.82%,经产妇成功率为89.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d药物流产成功率为89.22%,>49d药物流产成功率为7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倾前屈和后倾后屈位子宫流产率与其他子宫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显示,不同位置的子宫流产成功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药物流产前应尽量纠正这两种子宫位置,提高流产成功率.
作者:李建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