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汉华
目的 观察鼻窦内镜与传统摘除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鼻窦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愈54例,有效2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23例,有效3例,无效1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窦内镜进行治疗可提高其治疗效果.
作者:吴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如何进行成人中、下肺野结核影像学诊断.方法 采用GE 飞天6000 DR 拍片机,所有患者均行胸部X线片正侧位检查.采用 GE Lightspeed plus+ 多层螺旋CT进行胸部扫描.结果 13例位于双肺下叶前基底段外基底段,10例位于双肺下叶后基底段;5例病变位于右肺中叶;3例病变为双肺多发病灶.结节或肿块型18例;片状实变型8例;肺不张型6例,弥漫型4例.伴胸膜增厚8例,胸腔积液4例;伴肺癌2例;空洞伴支气管播散5例.结论 合理选择检查手段对成人中、下肺野结核的诊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高.
作者:张进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外固定架技术治疗小儿肢体骨折的效果.方法 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小儿肢体骨折40例.术后早期进行患肢功能练习,定期复查,明确骨性愈合后及早拆除外固定架.结果 40例患者经随访6~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肢体功能康复满意,解剖复位34例,功能复位6例.结论 对于小儿肢体骨折,外固定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王庆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髓内钉-抗螺旋刀片 (PFNA)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11月-2011年7月我科使用PFNA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患者40例.男18例,女22例.同时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16个月,平均12个月.39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优18例,良1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9.7%.结论 PFNA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同时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取得更加满意的疗效.
作者:隆元昌;付勇;罗公瑾;王学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如何做好老年人的药学监护.方法 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老年期药效学特点、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 药学监护可以减少药物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结论 药师应该做好药学监护,尤其应该做好老年人的药学监护.
作者:许加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12月有手术适应证的50例患者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对照组(52例)经腹子宫切除术(TAH).结果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少于经腹子宫切除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子宫切除术体现微创观念,是值得推广的术式.
作者:许旭;王娅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临床老年慢性肺心病的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8年5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113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慢性肺心病发病原因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为多见.肺心病合并有冠心病患者占多半,但冠心病症状表现不典型.斑片状影胸片多见且多合并电解质紊乱.发热者以中热和低热度为主.致死因素主要是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咳痰多为白黏液.结论 老年肺心病是慢性病理随着时间发展的结果,且多数患者常合并有多脏器官功能改变.因而,除实施止咳祛痰及常规抗感染治疗外,应用中药制剂及加强营养以辅助增强疗效.
作者:肖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新癀片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2001年3月-2007年3月在我科住院接受化疗而发生静脉炎的患者52例,应用中成药新癀片局部外用治疗.结果 通过外敷此药后静脉炎的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应用新癀片治疗静脉炎方法简单、材料方便、效果理想、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丽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不同位置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为优化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位置提供借鉴.方法 分析215例移位的Colles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于腕屈位和腕伸位治疗,其中腕屈位固定治疗102例,腕伸位固定治疗113例,并随访2年,对比两种不同位置外固定的骨折再移位率、腕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异.结果 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于腕伸位组患者的骨折再移位率低于外固定于腕屈位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固定于腕屈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于腕伸位较外固定于腕屈位更能获得良好临床效果,具有再移位率低、腕关节功能好的优势,且并发症少,推荐腕伸位固定作为外固定的标准位置.
作者:罗公瑾;高亚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新形势下,随着医院科研项目的 不断增加,科研经费也随之增高,经费来源渠道更广泛,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就此,笔者通过分析目前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提高医院科研资金使用效率,使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更合理更规范.
作者:霍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美国新统计资料显示其年新发病例约占男性癌症新发病例的33%,死亡病例约占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病例的9%,是欧美男性癌症死亡的第3大死因[1].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并且有加快增长的趋势[2].我们自2001 年开始采用保列治对前列腺癌进行辅助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俊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促进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合理应用,保证麻醉药品使用患者用药安全,防止麻醉药品滥用.方法 收集整理2009-2010年缺陷处方登记本上麻醉药品不合格处方记录317份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处方书写不规范是造成麻醉药品处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结论 只要加强麻醉药品使用规范化培训及管理,是能够把麻醉药品开具使用合格率提高到100%水平的.
作者:张勋;何张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毕Ⅱ氏根治术治疗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8月-2007年8月在我院住院并用毕Ⅱ氏根治术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47例,观察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对所有患者在术后随访了1~4年,这期间28例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有1例残胃复发,1例肝转移;剩下的19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1例复发,2例转移.47例患者共有4例死亡,生存率达到了91.49%.结论 在早期胃癌的治疗方面,毕Ⅱ氏根治术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献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减少临时血液透析导管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年来实施的223例深静脉留置临时性血液透析导管,通过借鉴国内外同行的护理经验,结合本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与方法,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导管使用时间21d~128d,无一例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菌血症,有22例次出现导管出口处感染,有4例患者因导管血流不畅行原位重新置入导管,有3例患者留置导管期间因心血管事件死亡,其余所有患者均待内瘘成熟后拔除临时导管.结论 为有效降低导管并发症,尤其是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护理尤其重要.
作者:罗秀媚;徐文华;陈翠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40例)服用厄贝沙坦治疗,4周后根据血压决定维持原剂量或原有剂量加倍;总疗程8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刘红军;高娅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颈前带状肌瓣在喉垂直部分切除术中喉缺损修复的应用.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对21例喉癌患者行部分喉切除术,用颈前带状肌瓣修复缺损.结果 1个月后的拔管率为95.2%,进食正常.术后1年发声功能Ⅱ、Ⅲ级分别为48.7%和41.3%.术后随访满2年8例,0.5~1.5年13例,2例术后分别于1年、1.5年复发,行喉全切除术+颈清扫+放疗.目前在访人数21例.结论 声门型喉癌(T3以下)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颈前带状肌瓣是修复喉缺损较好的材料,取材方便、容易制作、容易存活,术后拔管率高、发声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缺氧缺血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部分或完全性缺氧和脑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1].HIE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继发脑瘫、智力障碍等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HIE发病率为(1~80)/1000;其中10%~20%在新生儿期死亡,存活者25%~30%可能留有远期神经发育后遗症,严重地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也使产科和儿科医师面临很大的压力.
作者:黄春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霉酚酸酯(MMF)与间断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LN患者随机分为MMF治疗组及CTX治疗组,进行相应治疗,两组均联合标准剂量的泼尼松.结果 治疗3个月后,MMF组白蛋白、C3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TX组仅C3改善有统计学意义.3 个月时MMF 组在提高白蛋白方面与CTX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后,两组白蛋白、C3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F组与CTX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X组治疗6个月时的白蛋白较治疗3个月时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F 组比CTX 组疗效好,更具安全性.
作者:夏熊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玻璃体切割手术病人的护理.方法 对2004年-2010年41例41只眼视网膜玻璃体疾病行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光凝、注气、注硅油等治疗,术前通过针对不同病人、病情进行心理护理、特殊姿势训练,以及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问题进行宣传教育,术后采取灵活的体位及自制多种支撑物的特殊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处理.结果 41例病人均能顺利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对护理表示满意.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眼科手术中相对比较复杂的手术,其术前及术后的良好护理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刘淑梅;赵慧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9月共收治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CT扫描以观察患者肿瘤的生长方式、形态学观察、病理表现,随访观察术后存活率.结果 所有患者肿块均为单发,CT扫描结合临床表现,可降低误诊率为33.33%.随访0.5~2年,5例因肝转移死亡,治愈率达63.33%.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CT影像学检查不仅有助于早期确诊胃肠道间质瘤,而且对于提高术后存活率大有裨益.
作者:周中胜;郭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