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炎性因子与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关系

刘建立;徐国红;隋萍;孟春;李敬田

关键词:冠心病, 糖尿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炎性因子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与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 将89例PCI后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分为糖尿病组42例和非糖尿病组47例,测定其血清hs-CRP、sICAM-1、IL-6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PCI后和再次CAG进行评分,计算2次积分差值.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s-CRP、sICAM-1、IL-6的浓度和Gensini评分差值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hs-CRP、sICAM-1、IL-6与Gensini评分差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497、0.513、0.548,P均<0.05).结论 PCI术后冠状动脉病变进展与炎性反应程度相关;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炎性反应更强,PCI术后冠状动脉病变进展更快.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非创伤腹部外科危急重症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总结损伤控制性手术(DCS)在非创伤腹部外科危急重症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重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行DCS患者(DCS组)和35例行传统手术患者(传统组)的临床资料,对2组患者术后体温(T)、pH值、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后pH、PT、AP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S的合理应用及护理能有效降低危重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明确护理重点是患者成功实施DCS的保证.

    作者:陈娟;黄小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现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社会关系的急剧转型,档案管理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也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1].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档案管理工作地位作用的认识,也需与时俱进,以新的视野、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并加以改进.

    作者:王立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蒙脱石散联合叶酸辅治小儿秋季腹泻10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思密达)联合叶酸辅治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7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加用思密达联合叶酸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大便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密达联合辅治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较满意,能明显改善患儿的大便情况,且安全性高,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首选方案之一.

    作者:王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儿童慢性鼻窦炎综合治疗分析

    儿童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及治疗与成人有较大差别,临床上大部分患儿经规范系统的非手术治疗及去除病因的手术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仍有不少患者病情久治不愈[1].

    作者:马纯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6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规律性应用胺碘酮(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首剂予胺碘酮150mg静脉滴注,于10min内注入;然后匀速静脉滴注1mg/min维持6h;以后可根据病情恢复程度逐渐减量;如心率仍控制不稳,可每隔15~30min给予胺碘酮150mg,追加2~3次,24h滴注总量控制在2000mg以内).结果 156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8%(137/1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结论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双喜;贾宝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抗菌药物,也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1].但由于这类药物近年来大量的应用使得药物不良反应日益突出,在治愈和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给患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为此,笔者就氟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邓盛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后FSH、E2、P、L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白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人性化、个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9月实施手术3267例,对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个性化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由2010年的95.5%提高到2011年的99.7%.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TC、TG及LDL水平较治疗前减低,HDL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229例产妇产后访视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1229例产妇的产后访视结果,对产褥期疾病及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指导.方法 对1229例产妇进行产后访视3次,了解产妇饮食、大小便、恶露及哺乳等情况,为产妇测体温、量血压,检查两侧乳房、会阴伤口、剖宫产腹部伤口等,并为产妇提供科学育儿、合理营养和母乳喂养的宣传指导.结果 1229例产妇产褥期常见的健康问题排名前6位依次是乳腺疾病、肛肠疾病、乳汁分泌不足、腰腿疼痛、乳汁淤积、痔疮.产褥期常见的不良行为习惯排名前6位依次是活动少不做产后操、紧闭门窗、不晒太阳、不刷牙、不洗头、不下床.结论 产后访视可降低产妇产褥期患病率和病死率,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鲁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住院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安全分析

    脑梗死患者大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运动、感觉、心理和情感障碍等,多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此类患者大多生活不能自理,住院期间稍有疏忽极易发生坠地、滑倒、烫伤等安全事件.神经内科临床统计脑梗死患者中出现偏瘫者占95%.我院采取安全护理方式对2009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203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未发生1例严重安全事件.现将脑梗死患者常见安全问题及所采取的安全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王亚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无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舒适护理是使人力求达到生理、心理、灵性上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这一境界的有效护理模式,各项护理工作中,均应力求舒适护理.

    作者:王娜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学习雷锋精神促进学科发展

    多年来,雷锋始终是我院学习的光辉榜样.雷锋精神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深深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成为先进文化的象征.

    作者:王莹;高素珍;于惠凡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发药交代与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发药交代是调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患者能否正确执行医嘱.为迅速控制病情,达到患者预期的治疗目的,作为一线药师,在发药交代中教会患者正确地使用药品方法显得尤为重要[1,2].我院用药专科性较强,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根据我院的实际用药情况对4种常用药物的应用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孙新爱;杨素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9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金双歧口服,对照组给予酵母片口服.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金双歧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较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继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维护探讨

    医务人员从事的工作是维护大众的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及工作环境的压力,可能对自身的心理健康关注度不够,导致其身体健康状况偏差、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维护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使其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显得十分重要.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情况较严峻.现通过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压力源、压力下的表现进行分析,将心理健康的维护方法介绍如下,旨在促进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维护.

    作者:叶春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风险管理在骨科老年人护理中的运用体会

    当今,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在护理工作中,一切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都成为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尤其是骨科术后的老年患者,由于体弱、机体组织修复能力差,多数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如得不到合适的护理,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1].护理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使医院和个人承担经济、法律及人身的风险.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2].

    作者:田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羟甲基淀粉钠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羟甲基淀粉钠(酷儿宁)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均给予抗感染、抗病毒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酷儿宁口服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4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酷儿宁可改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减少发病次数,对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作者:王文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导致贫血及身体各方面机能减弱,严重可致席汉氏综合征,甚至死亡.紧急情况下需切除子宫来挽救生命,给产妇及家庭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防治产后出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系统性康复策略

    脊髓型颈椎病是各类颈椎病中危害严重的,是一种高残率疾病,可引起上下肢运动、感觉、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碍.该病的自然病史多呈相对恶性的发展趋势,故目前倾向尽早外科手术,但术后的康复措施往往不够完善.笔者运用自行总结的一套康复方法对52例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进行规范训练,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立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