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脉黄芪配伍比例对前脑缺血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再生作用

王其田;刘国炳;彭芳;韩广轩;魏冬霞;王麦莉

关键词:通脉, 黄芪, 前脑缺血, 神经元, 药物配伍
摘要:通脉复方(由丹参、葛根、川芎等组成)具有活血、通脉的功效,用于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及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为临床上十分有效的制剂[1].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事肌的功效.已有很多针对以上药材中单一成分的研究,发现葛根素、川芎嗪、黄芪甲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酬,丹参酮ⅡA能定向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5],但鲜有对中药复方配伍的研究,而中药复方配伍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一的化学成分往往不能代表中药材及中药复方的整体效应.
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烧伤并发精神异常78例

    本组78例;男67例,女11例;年龄3~68岁.烧伤面积1%~98%总体表面积.其中三度面积0%~78%总体表面积.表现为躁狂31例,抑郁22例,萎靡12例,严重睡眠障碍13例.伤前有精神病发作18例,伤后应激性精神损害10例,心因性疾患11例,严重感染12例,药物性精神损害6例(头孢吡肟1例,喹洛酮类5例),低钠,低钙血症等严重电解质紊乱11例,酒精成瘾戒断症状6例,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1例,混合性3例.

    作者:吴庆云;张宏;李培富;丁玉萍;吴德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的护理体会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疾病,其危险性在于一旦动脉瘤破裂.将会发生急剧的颅内出血,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目前介入治疗已经成为脑动脉瘤首选的治疗方法.笔者所在科自2006年开展应用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32例.现将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史忠岚;王颖;张玲玲;隋晓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不同类型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NSE和CEA的水平

    肺癌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为此,笔者选取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断9(CYFRA21-1)、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三种肿瘤标志物,探讨其血清水平与不同类型肺癌的关系,以期为肺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海燕;任瑞次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

    例1 女,56岁.因乏力、纳差、尿黄伴恶心、呕吐6d人院.入院时实验室检查:WBC 4.97×109/L,RBC 4.45×1012/L,HGB 145g/L,PLT 176×109/L;TBIL 72μmol/L,DBIL 38μmol/L,ALB 43g/L,ALT 1 558U/L,AST 1 602U/L:PT 17s,PTA 49%;HBsAg、HBcAb 阳性;HBV DNA 2.32×104copy/ml;HAVAb-IgM、HCVAb、HCV RNA、HEVAb-IgM、CMVAbIgM、EBVAb-IgM均阴性.

    作者:丁明权;何登明;伊庆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锁定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笔者所在医院自2006-08~2009-02采用锁定板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问骨折19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女12例,男7例.年龄60~83岁,平均69岁.住院到手术时间5~8d,平均7d.住院22~33d,平均26d.交通事故伤7例,跌倒摔伤11例,坠落伤1例.合并冠心病10例,糖尿病3例.按Evans分型: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11例.

    作者:卢留斌;崔大勇;焦文仓;袁同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网络模式下医疗成本核算的三要素

    随着国家医改新政的推出,国家加快了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步伐,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军队医院如何顺应国家医疗制度改革,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稳步发展,首先必须进一步深化医疗成本核算.本文结合医院管理的实践,对军队医院开展网络模式下医疗成本核算的要素进行探讨.

    作者:薛运友;王忠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人健康教育内容与策略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害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人健康教育是整个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处于晚年发展阶段,这一时期随着生理的变化和对知识的渴求,尤其对维持健康知识的需求量更大.

    作者:李晋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自制复方硫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封包方法及护理

    神经性皮炎(ND)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或Vidal苔藓[1],是神经功能失调、产生痒觉,诱发搔抓而引起的皮肤继发性炎症,以皮肤苔藓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笔者所在医院从2002-10~2008-10共收治ND患者358例,均采用复方硫软膏封包治疗的方法.现将笔者在换药室给患者进行药物封包的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艳;姜功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重症脑损伤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急性重症脑损伤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推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04-06~2008-10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急性重症脑损伤患者82例.在24h内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NSE.根据临床资料计算出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II)评分、生存概率(P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 根据患者治疗转归分成的病死组与生存组的APACHEII评分、PS、GCS、NSE水平差异显著.根据ROC曲线计算得出,以NSE预测患者病死率,其Cutoff值为42.78ng/ml.其诊断灵敏度为77.5%.特异度为74.4%.以NSE是否大于cutoff值分组,两组APACHEII、GCS、PS及实际病死率各项均差异显著.而血清NSE、PS、GCS及实际病死率在以APACHEII评分划分的两组(APACHEII≤20组和APACHEII>20组)间比较同样差异显著.结论 血清NSE与重症脑损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用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以及预测死亡危险度.

    作者:缪文丽;李海玲;顾晓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上肢复合伤治疗中的应用

    在上肢复合伤中,常常有骨折、肌腱、血管、神经的损伤和皮肤软组织缺损并存,临床处理比较棘手.传统治疗是在彻底清创后,进行骨折复位固定,肌腱血管神经修复,用周围组织覆盖保护血管神经,油沙覆盖创面,手术后加强换药,二期对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处理修复,其治疗周期长,更换敷料工作量大,患者痛苦,创面外露易引起感染及其它并发症,加重患者费用负担.现将笔者应用持续负压引流(VSD)对15例患者进行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李东柱;姜雨;李庆喜;孔祥鹏;高学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大隐静脉曲张行彩色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大隐静脉曲张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隐静脉增宽、迂曲,并伴有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溃疡等病变.

    作者:谢颖坤;周利;林洋;杨淑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阿克苏地区临床护理科研情况调查

    近年来,我国护理科研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其他学科相比护理科研的力量还很薄弱,护理科研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不高[1].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护士的主力军仍然为中专或者大专毕业生,这就使得我国护士的科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论文撰写水平低下,同时由于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护理工作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这也成为制约我国护理科研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护理科研所存在的问题,对阿克苏地区临床护士科研水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旨在为护理科研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马爱玲;刘秀珍;周琳;田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膝关节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康复训练及护理

    膝关节是人体主要、复杂的承重关节,其功能和稳定性受损后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关节镜手术因其定位准确、直观、微创、痛苦小、康复快,成为膝关节韧带损伤的首选治疗方法.而通过膝关节镜术后科学的康复训练是获得手术预期疗效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1].

    作者:高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颈脊髓损伤后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的护理体会

    自主神经反射不良(Autonomic dysreflexia,AD)或称自主神经反射亢进,是指胸6脊髓或以上平面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所引起的以血压阵发性骤然升高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笔者所在医院2006~2008年收治的颈脊髓损伤致高位截瘫患者中观察到4例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病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重症监护病房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中危重症患者病情监测和治疗的单位,也是医院易感人群和感染因素集中的场所,其感染发生的概率均比其它科室高[1].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为综合性科室,大多数患者都接受过侵人性操作,一旦发生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感染足导致抢救终失败的重要原因[2].

    作者:王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工娱治疗效果

    笔者于2008-01~03对住院2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在药物治疗的间时进行院内工娱治疗,结果如下.

    作者:于洁;王秀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高龄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经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近年来虽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军队高龄患者护理工作标准要求高,血管穿刺难度大,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笔者所在科根据患者的病情、静脉条件、输液疗程、输注药物的性质等因素,本着选择适合患者的静脉治疗途径的原则,自2005-09~2008-10,为59例高龄患者行PICC治疗.现将围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楚丽云;范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咽旁间隙巨大血管瘤2例

    本组2例;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43及38岁.专科查体:右侧软腭后上部,右腭扁桃体后部软组织隆起,突向口腔内.致口腔上、后部明显狭窄,并伴有呼吸困难;局部黏膜颜色正常:穿刺抽出鲜红血液.螺旋CT平扫:右侧咽旁间隙内见类圆形软组织块影,大截面分别约3.5mm×4.0mm及3.8mm×4.2m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与肌组织密度相仿,未见明显囊变、钙化;增强扫描:瘤体明显强化,呈均质高密度改变,瘤体边缘更加清楚;临近肌组织及间隙向外移位,相邻骨质未见破坏.

    作者:林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指标的全时段质量监控结果分析

    护理质量监控是对护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评价、判断从而实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并以此衡量临床护理工作目标完成的程度[1].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传统的护理质量监控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护理的要求[2].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下半年起施行全时段护理质量监控,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护理指标,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淑琴;王颖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可回收金属内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目的 探讨可回收金属内支架在贲门失弛缓症的应用.方法 1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其中3例为贲门失弛缓症术后再狭窄,透视下置入可回收金属内支架,术后1~3个月回收支架.观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支架置入均一次成功,其中3例患者在支架置人后2、6、9周移位.余11例支架放置3个月后在胃镜下取出.治疗后所有患者吞咽困难均明显缓解,钡餐透视钡剂通过顺利.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可回收金属内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简便、有效,支架在体内放置时间应在2~3个月左右,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苏国强;马建华;郑卫权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实用医药杂志

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济南军区联勤部

主办:济南军区联勤部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