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20例体会

曾伙令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尿路结石
摘要:经皮肾镜术是腔内泌尿外科手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腔内手术设备的日益完善及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国内外许多学者正不断寻求一种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1].我科近年应用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支气管哮喘65例临床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妊娠期常见合并症之一,应选用对胎儿安全的药物积极控制妊娠期支气管哮喘.本文总结近3年来65例妊娠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妊娠期支气管哮喘正确的处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

    作者:董素云;金梅;于俊岭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使用

    抗高血压药主要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SNS)的影响而发挥降压效应,通过作用于不同部位,直接舒张血管或减少血容量而使血压下降.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各有特点,高血压患者的病理、生理情况也有很大个体差异,因此应根据病情、结合药物特点和患者意愿,合理地使用降压药.现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使用介绍如下.

    作者:沈贤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宣化地区冬季孕母及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研究

    目的对张家口市宣化地区冬季孕母及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对该区60对冬季出生的健康新生儿及其孕母进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检测与分析.结果该地区冬季孕母及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率为100%;孕母静脉血和新生儿脐血25(OH)D水平具有显著地正相关;孕母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使新生儿25(OH)D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区冬季孕母及新生儿存在着广泛的维生素D缺乏,孕妇需要加强孕期维生素D的补充.

    作者:尉全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调查

    鉴于目前临床用药不规范,尤其抗生素滥用等问题,笔者进行了有限调查,从得到的数据去分析处方合理性和合理用药指标之间的联系.

    作者:郑利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颞叶癫痫术后单药应用卡马西平与奥卡西平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颞叶癫痫术后单药应用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的对比研究,评价两者在疗效、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将363例颞叶癫痫术后患者按治疗用药分为奥卡西平组209例和卡马西平组154例.观察2组术后2年癫痫的控制效果及术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奥卡西平组术后癫痫控制效果略高于卡马西平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卡西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的14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叶癫痫术后单用奥卡西平的癫痫控制效果与卡马西平相同,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

    作者:关宇光;周健;栾国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动态监测血β-hCG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将88例初始血β-hCG≤3000U/L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4例,并按初始血β-hCG水平分为<1000U/L组(C组)38例和1000~3000U/L组(D组)50例.A组予以甲氨蝶呤、B组予以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保守治疗.治疗期间动态监测所有患者血β-hCG水平,并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所有患者共计治愈77例(87 50%).B组临床治愈率为93.18%,高于A组的81.82%;C组临床治愈率为94.74%,高于D组的8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β-hCG水平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结局预测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任小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重型脑炎并发高渗血症18例分析

    重型脑炎病死率高,并发高渗血症者病死率更高.重型脑炎患儿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常引起高血糖、高钠、高渗血症,致病情复杂,多脏器功能衰竭.笔者观察18例并发高渗血症的重型脑炎患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苏岸华;江秀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维生素K1试验用以鉴别心绞痛与胆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维生素K1用于鉴别心绞痛与胆绞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作为心绞痛组,另选同期胆绞痛患者50例作为胆绞痛组,2组均于每次疼痛发作时给予维生素K1肌内注射,比较2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心绞痛组全部阴性,胆绞痛组阳性43例(8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维生素K1能明显缓解胆绞痛,可用于鉴别胆绞痛与心绞痛.

    作者:段同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专业的进步,助产士职业暴露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加强职业防护教育,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培养健康的人格素质,提高自身应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使职业危害性降到低限度,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笔者对我科40名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助产士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荣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改良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8例总结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1],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剖宫产是产科常见的手术,是解决难产与产科并发症的主要手段,剖宫产中除了分娩、胎盘剥离的出血外,还存在手术切口的出血,故其出血量多于阴道出血量[2].选择一种快速、简便、有效、适当的处理产后出血的方法,对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十分关键.近年来,我院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8例,取得良好疗效,明显提高产科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伟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40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240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疗程为7~10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的83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7例恶心,4例腹泻,减量或停药后消失.结论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显著,可缩短病程,但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文刚;冯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氟康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分析

    霉菌性阴道炎(VVC)是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性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尿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一般黏稠,呈白色豆渣祥或乳酪样,白带粘附于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磨擦易出血.约50%患者白带为大量清水样或脓性而无白色片状物,症状体征不明显,仅有外阴潮湿.近年来,我站采用氟康唑治疗VVC,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比紫衫醇脂质体联合顺铂与普通紫衫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试验组予以紫衫醇脂质体135mg/m2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予以普通紫衫醇135mg/m2联合顺铂治疗.2组均以21d为1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后第4周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2例、对照组5例未完成化疗周期.2组临床疗效及血液学毒性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疹、呼吸困难、肌肉/关节酸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脱发、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衫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紫杉醇相当,但过敏反应明显降低.

    作者:邓明辉;戴玉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表面麻醉下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在表面麻醉下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表面麻醉下作透明角膜遂道切口,对白内障患者110例(129眼)行超声乳化手术,随访1~3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及视力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平均超声乳化时间为2.5min.术后1周及1个月裸眼或矫正视力>0.5均为112眼(86.82%);术后1周平均散光度为(1.25±0.55)D,1个月后基本回复术前状态.出现并发症37眼(28.68%).结论表面麻醉下透明角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视力恢复快,角膜散光少,并发症少,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蓝家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风险管理模式在压疮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模式在压疮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压疮高危患者3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198例.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护理,比较2组压疮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压疮的发生发展.

    作者:娄红;谷秀改;张彬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瓶装注射用粉针剂药物残留量的观察

    目的探讨减少瓶装注射用粉针剂药物残留量的方法.方法将110支使用后未启盖头孢呋辛钠空瓶分为抽检组50支和定检组60支,抽检组进行随机抽检,定检组指定专人操作.比较2组每支残留均量、每组残留总量及加入不同剂量溶媒时残留量.结果定检组每支残留均量、每组残留总量及加入2、10、15、20ml溶媒时残留量均低于抽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定检组中注入溶媒10、15、20ml时,平均残留有效药量均低于<中国药典>规定每支装量差异0.105g的标准.结论要保证患者的用药准确,尽大限度减少药物有效成分丢失,护士的精心操作至关重要.

    作者:许桂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创伤小,且疗效显著.

    作者:唐斌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血栓素A2及其受体在缺血性脑卒中病变作用的研究进展

    心脑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致病致死的一个主要原因,根据WHO的统计,心血管疾病每年全球致死人数在1700万以上,其发病率比癌症、糖尿病、哮喘、白血病的总发病率还要高.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突然发生的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血流完全中断,停止供血、供氧、供糖等,使局部脑组织崩解破坏.缺血性脑卒中及损伤诱发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反应导致,如血小板聚集粘附导致的缺血、炎性反应,兴奋性谷氨酸、自由基介导的细胞完整性破坏进而导致的神经机能损伤,离子平衡破坏和炎性反应介导的损伤等.其均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的潜在治疗靶点.普遍认为血栓素花生四烯酸(TXA2)具有参与血小板聚集以及紧张血管的作用.近年有研究证明,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病变产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将从TXA2介导的各种损伤机制来进行详尽描述.

    作者:李晨辉;吴玉林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98例临床分析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OPP)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与钾离子代谢有关的代谢性疾病.因HOPP发病较急,病因复杂多样,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HOPP患者98例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俊峰;解雄伟;田书娟;王志伟;张军锋;苏丽红;闫春雷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高压注射器静脉肾盂造影在泌尿系统先天性异常诊断中的价值

    医学影像学不断发展,先进的医疗设备如CT、彩色超声及MR投入临床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水平.传统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方法已适应不了临床的需要.笔者通过对33例患者用高压注射器行IVP诊断泌尿系统先天性异常后,认为该方法在显示泌尿系统大体解剖学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还能够显示泌尿系统的异常影像信息,且高压注射器的使用缩短了患者的检查时间,减少了患者的射线辐射,扩大了患者的适用范围.因此,笔者认为在泌尿系先天异常的检查方法中,应首选该方法,其他如B型超声、CT及MR不可替代,可联合使用.现探讨如下.

    作者:张自民;崔占杰;安新芬;刘海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