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张秋云

关键词:老年患者, 心理特点, 护理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发展快的国家之一,也是老龄人口多的国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老年人对护理要求不断提高,如何抓住老年人心理特点,做好护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1].同时,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由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变为整体护理模式,以整体护理模式的观念来看,人是生理和心理相结合的有机整体,疾病的治疗不只是生理的治疗,心理护理也尤为重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凉州区农村妇女生殖道疾病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凉州区农村妇女生殖道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凉州区38个乡镇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生殖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同时进行相关妇科检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结果 共75088名妇女进行检查,知识知晓41366名(55.09%),检出妇科疾病42221名(56.23%),疾病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癌.结论 应加大生殖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和普查范围,持续开展卫生健康教育活动,改变农村妇女不良的卫生习惯,提高其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

    作者:罗秀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参麻通络胶囊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探讨参麻通络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提取工艺中的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浓缩密度及浸膏的干燥温度进行研究.结果 确定了参麻通络胶囊提取加水量(7倍量)、煎煮时间(1h、40min)、煎煮次数(2次)、浓缩浓度[1.30(60℃)]及浸膏干燥的温度(80~100℃).结论 参麻通络胶囊生产过程参数合理,生产工艺稳定,方法可行.

    作者:赵连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住院肿瘤患者1200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住院肿瘤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评价用药的合理性,为临床规范、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经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的住院肿瘤患者的基本资料、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抽查的1200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466例次,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83%;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为13.4DDD,使用品种选择以头孢菌素多;单一用药379例次(81.3%),二联用药58例次(12.5%),三联用药29例次(6.2%);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96例次,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的50.78%,其中Ⅰ类切口手术71例次,Ⅱ类切口手术125例次;232份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历中,进行病原标本送检67例次(20.7%);36份使用喹诺酮抗菌药物的病历中,不合理用药7例次;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45.9%;选择非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289例次(62.0%),选择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141例次(30.3%),选择特殊使用抗菌药物36例次(7.7%).结论 该院住院肿瘤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总体上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今后应注意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重点落实对临床医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奖惩机制,以提高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作者:胡建华;朱茜;洪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通过支架置入的方法,可直接开通梗塞相关动脉,达到再灌注目的,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早期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院2008-2012年间行急症冠脉造影50例,其中行支架术33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AMI患者50例,根据急症冠脉造影资料,成功置入支架33例,年龄42~78岁,中位年龄60岁.其中左冠脉病变18例,右冠脉病变15例.AMI患者胸痛时间>1h且<12h,支架置入后疼痛缓解.

    作者:张玲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合理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抽取该院含有口服降糖药的869张门诊处方,对患者的年龄、性别、降糖药的用药频度(DDDs)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DDDs居前3位的分别是α-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双胍类.联合用药率为38.90%.结论 该院门诊口服降糖药在品种选择、联用方案选择上基本合理.

    作者:赵利;陈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天麻素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天麻素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肿体积、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高于对照组的72.4%;2组治疗后14、21d血肿体积和NIHSS评分小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天麻素用于脑出血,可显著促进血肿吸收,降低水肿程度,在早期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何丰;肖红;张富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艾滋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呕吐、腹泻、发热,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会导致患者抵抗力下降及免疫系统崩溃,易合并机会性感染.其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院内感染的控制、手术的成功及患者的预后,所以加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艾滋病患者术前准备及手术前后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王占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动态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病情、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76例ACI患者分为轻型组31例、中型组24例和重型组21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3例作为对照组.ACI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检测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同时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评分量表(MES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对照组同法进行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检测.结果 ACI轻、中、重型组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中、重型组高于轻型组,重型组高于中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患者治疗后随着MESSS评分的降低,血清hs-CRP、S-100β蛋白水平也逐渐下降(P<0.01),三者呈正相关性.结论 ACI患者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动态观察ACI患者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变化,有助于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和评估预后.

    作者:黄建辉;吴海雄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预防抗结核药肝损伤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预防抗结核药肝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护肝治疗.比较2组肝损伤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肝损伤发生率为6.4%,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能有效预防抗结核药肝损伤,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罗大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70岁以上老年人心房颤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70岁人群心房颤动发病情况.方法 调查≥70岁老年人792人健康状况.结果 ≥70岁老年人中心房颤动发病率为13.13%,原发病以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为多,心房颤动患者近5年平均每人每年因心脏病住院次数多于无心房颤动患者.结论 心房颤动为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对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不利影响.

    作者:钟坤;赵海群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脑出血69例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变,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及并发症多[1],其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对本病的恢复非常重要.1 临床资料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脑出血患者69例,均符合199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CT扫描确诊.男41例,女28例,年龄43~78岁,中位年龄62.9岁.入院时嗜睡、昏睡19例,昏迷11例,意识清楚39例,全部患者入院时血压均明显升高.经抢救、治疗及精心护理,痊愈29例;好转36例,其中生活基本能自理24例,肢体功能未恢复,需要家属照顾12例;死亡4例.

    作者:许艳丽;王素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磁共振成像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性反应.AP若诊治不及时,易转为慢性或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并发症[1].血、尿淀粉酶测定仍然是诊断AP的常见生化指标,但淀粉酶的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的轻重,且淀粉酶增高的程度与预后判断并无相关性.本文对AP患者91例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进行分析,以探讨影像学技术对AP的诊断价值.

    作者:付信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宫颈炎多由于急性宫颈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藏于宫颈黏膜形成慢性炎性反应,有些患者无急性宫颈炎病史,而直接表现为慢性宫颈炎,按病理可分为: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黏膜炎、宫颈囊肿、宫颈肥大5类[1].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是近年开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该方法采用低电压高电流以及细微的环型电刀切除宫颈病变,可在门诊进行并供应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简洁,易行,且不影响今后怀孕,是诊治宫颈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我院妇产科门诊于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应用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430例,随访至今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VCT冠状动脉检查4800例的准备工作总结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64排螺旋CT(VCT)冠状动脉检查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具有无创、安全、经济快捷及在冠脉斑块分析方面优势明显的优点,且患者与医护人员接受X线辐射小,目前已被公认为是检查冠心病的首选手段.冠状动脉检查前心率的控制、患者的配合、造影剂注射的准备等是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关键,本文就与该项检查有关的准备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准备对策.

    作者:杨义;高飞;王晓雷;孟婷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急性胰腺炎致双眼转移性眼内炎1例

    内源性化脓性眼内炎是临床极罕见、但危害视力非常严重的眼科疾病,尤其是急性胰腺炎致眼内炎的病例更为少见.诊断错误或延误诊断、不及时治疗等将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失明.双眼发病威胁更大,其致病源多为血源性,以真菌感染多见.除针对致病因素进行特异性治疗之外,积极采用现代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某些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有特殊意义.本文报道1例双眼内源性化脓性眼内炎的诊断和治疗护理过程,成功挽救视力的体会.

    作者:张琪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奥硝唑注射液治疗妇科厌氧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 评价奥硝唑注射液治疗妇科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妇科厌氧菌感染患者1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4例,治疗组应用奥硝唑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甲硝唑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为96.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注射液治疗妇科厌氧菌感染效果与甲硝唑接近,不良反应轻.

    作者:胡裕金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双管喉罩在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双管喉罩在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4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双管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各21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麻醉前后心率(HR)和血压以及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双管喉罩组苏醒时间短于气管插管组;插管即刻时点HR及SBP、DBP低于气管插管组,插管5min后时点HR亦低于气管插管组;反流、误吸和躁动发生率均为4.76%,低于气管插管组的19.05%、14.29%、1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及咽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管喉罩在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麻醉应用过程中,效果显著,对于提高麻醉效果,保障整个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锴;罗正勇;张丽华;张永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80例和腹透组86例.常规组单纯予以常规治疗,腹透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腹膜透析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体温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腹透组体温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长于常规组,病死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透析治疗SAP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牛志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PDA统计工作量在急诊护士绩效分配中的应用

    科学地评价护理工作绩效是护理管理者一直关注的课题,随着医院现代化管理功能的不断拓展,应用掌上电脑(PDA)实时采集护理信息的优势,对护理工作进行统计,为绩效分配提供可靠的依据,体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1],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改善社会服务.自2011年1月开始我院急诊科实施护理奖金二次分配,根据业绩和工作量考核进行分配,打破大锅饭,使奖金分配真正成为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措施之一[2],现总结如下.

    作者:卢瑞梅;区秀凤;刘惠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热毒宁注射液致不良反应40例分析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儿童为高发群体.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清热、疏风、解毒的功效,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高热、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现对我院2011年发生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40例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发生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8周岁.

    作者:王强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