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家庭访视对空巢老人生活幸福指数的影响

邓群好;谢雪霞;陈英;谭玲芳;陈同同

关键词:家庭访视, 空巢老人, 生活幸福指数
摘要:目的 观察持续家庭访视(家访)对空巢老人生活幸福指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于2010年8月对44名空巢老人进行首次问卷调查并将结果作为未家访组;另于2010年9月-2011年9月连续每月对该44名空巢老人进行家庭访视作为家访组.分析比较2组的调查结果.结果 家访组正性情感(PA)、一般正性体验(PE)平均得分及总平均得分均明显高于未家访组,而负性情感(NA)及一般负性体验(NE)平均得分明显低于未家访组,总平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家庭访视可有效促进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直接提高生活幸福指数、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慎独精神的培养

    慎独是道德修养的高境界,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是人才培养的灵魂所在.慎独精神的培养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行为,护理人员应将慎独化为自己的一种道德力量,将慎独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本职工作中,提高护士的道德素质和护理质量[1].1 正确理解慎独的含义慎独是护理道德修养的高目标和标准,是指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应严格要求自己,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坚持在独立工作时间、无人监督时,仍按照道德原则和规范行事避免错误事件.

    作者:李琼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调查及防治对策探讨

    目的 对重症监护室(ICU)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 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采样,<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细菌分离培养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009年1月-2011年12月该院送检并培养的微生物标本11 297份检出鲍曼不动杆菌83株(0.73%),其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株均来自ICU,2011年9-10月连续培养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株;ICU环境卫生学监测标本99份,其中空调滤网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1株.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是引发ICU院内感染较多的感染致病菌,其广泛存在于环境空气中.应加强ICU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室内消毒,做好患者隔离,加强人工气道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呼吸机管道的管理,并加强手卫生规范的落实.

    作者:彭蓉;吴永辉;龙君;章瑀颖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三级护理查房在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三级护理查房在外科病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外科病房护理人员15名,及三级护理查房实施前后患者各60例.由护理部成立三级护理查房小组,组织副主任护师以上职称人员行高级护理查房,每季度1次;护士长查房,每月1次;病区责任护士查房,每天1次.观察实施前后外科病房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病情知晓率、护理人员掌握专科知识率、患者满意度和投诉率情况.结果 实施三级护理查房后外科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病情知晓率、护理人员掌握专科知识率,患者满意度均高地实施前,投诉率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三级护理查房可提高外科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利于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交流和沟通,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丽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3种外用药治疗Ⅰ、Ⅱ度烧烫伤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3种外用药治疗Ⅰ、Ⅱ度烧烫伤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114例烧烫伤患者随机分为A、B、C组3组各38例.A组给予烫伤合剂治疗;B组给予紫花烧伤膏治疗;C组给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治疗后观察3组临床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C组比较,A组的成本-效果比值小.结论 烫伤合剂治疗Ⅰ、Ⅱ度烧烫伤的成本-效果比低,是为合理、经济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亚洲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康惠尔透明贴预防难免性压疮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康惠尔透明贴预防难免性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住院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康惠尔透明贴组40例和常规组42例.常规组选用10cm厚的海绵垫床,行常规皮肤护理,每2~4小时翻身1次,尿便后温水擦洗会阴部.康惠尔透明贴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康惠尔透明贴.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 康惠尔透明贴组局部破损、局部红斑及局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惠尔透明贴可明显预防难免性压疮的发生,安全性强,节约了医疗成本及人力资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长期口服致不良反应1例

    患者,女,52岁.于2011年11月21日入院,临床诊断为风湿性多发性肌痛.患者2年前受凉后出现肩背肌、颈部、左下肋间疼痛,多于休息、晨起后加重,活动后缓解.2年来上述疼痛症状反复发作,曾查红细胞沉降率(ESR)90mm/h.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 B27)阳性,类风湿因子(RF)阴性.5年前体检发现贫血,未予诊治.患者入院时神志清,精神可,纳眠正常,全身乏力,嗜睡.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8×109/L,红细胞计数3.4×1012/L,血红蛋白88.0g/L,血小板计数224×109/L,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作者:徐振霞;冯胜民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脏急症,病死率较高,是造成急性死亡的重要原因,如早期处理得当,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在AMI的院前急救中,护士应用护理程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采取严密的监护和有效的抢救各种并发症,积极实施护理措施,可使病死率下降,达到保全患者生命、防止病情恶化的目的.现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及体会介绍如下.1 吸氧吸氧可改善心肌的缺氧状态,用鼻导管持续给予高流量吸氧,流量为3~5L/min.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的重要措施,氧疗不仅可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还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在发病时早期足量的吸氧可缩小梗死的面积,因此及时有效的吸氧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黄金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病情均危重多变,多数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尚不稳定,但部分患者常因进一步的手术或检查需进行院内转运.然而,转运过程中若病情变化处理不及时或护送措施不当,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对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好评估和充分的应对准备,对提高转运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现就我院ICU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应对措施,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ICU转运的危重患者620例,除外病情稳定转专科病房的患者.其中,男396例,女224例;年龄2~91岁;多器官功能障碍58例,脑出血222例,重型脑伤164例,复合伤21例,高位颈椎骨折11例,心肺复苏后14例,重症胰腺炎12例,其他118例.所有患者均有1~2条静脉通路,其中带人工气道313例、带各种引流管道482例,转运前呼吸支持87例.

    作者:胡晓玲;张飒飒;徐英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肾脏肿瘤患者59例作为肿瘤组,其中恶性肿瘤47例(恶性亚组),良性肿瘤12例(良性亚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肾动脉收缩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结果 恶性亚组患侧肾动脉PSV、EDV、VF高于其健侧,并高于良性亚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I低于健侧、良性亚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亚组PSV、EDV高于良性亚组,RI低于良性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好地鉴别肾脏肿瘤的良恶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曲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米力农辅治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力农辅治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对比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心搏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脏排血指数(CI)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6%高于对照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O、LVEF、SV、CI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米力农作为新一代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可取得较明显的近期效果,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东亲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肾脏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损害的重要靶器官之一,原发性高血压初期即可引起肾小动脉痉挛、肾血流量降低等肾损害的早期改变.本文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89例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89例,其中男49例,女40例;年龄36~82岁,中位年龄63岁;病程2~28年,平均12年.

    作者:马芳花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风险分析

    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差错和事故、保障护理安全、密切关注护患关系及持续改进工作已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重点.随着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法规的实施,患者保护合法权益的意识愈来愈强,同时对规范医护人员的职业行为起到很重要的作用[1].但医疗工作的复杂性、药物学及人体生命科学领域的未知性,使护理行为风险存在于整个医疗活动的全过程.患者各种错综复杂的病情及现代心脏介入手术高科技手段的应用给临床护理带来很多挑战[2].因此,如何认识和防范护理风险,从根本上防止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机制,增加护理人员的抗风险能力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探讨、研究、解决.

    作者:李政红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和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3月该院神经外科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为意外拔管、静脉炎、仪器管理和使用不当、基础护理不到位、用药错误、轻度压疮、病情发现不及时.结论 神经外科不良事件由多种因素造成,应制定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以达到减少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田宏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绝经期后阴道炎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阴道用)联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绝经期后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性阴道炎门诊患者3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1例.观察组予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阴道用)联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复发率.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阴道用)联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昌玉琼;杨松;伏改芬;季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138例临床观察

    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主要病原,也是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占所有病例的70%).病变主要侵及直径75~300μm的毛细支气管,使黏液分泌增加且细胞破坏物、纤维素堵塞,出现上皮细胞坏死及支气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1].炎症可波及肺泡、肺泡壁及肺间质,可导致肺不张、肺气肿、气道通气受阻,导致肺顺应性降低和二氧化碳潴留.严重者易发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临床常见于<2岁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自限性差,病情多数较严重,喘憋发作时缺氧较明显.

    作者:刘国容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男,43岁.于2012年5月15日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住院后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3min时出现穿刺部位瘙痒、无皮疹、舌体发麻,即而出现皮疹,喉头部位紧缩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考虑为灯盏花素过敏,立即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给予氧气吸入.患者取平卧位,予氯苯那敏10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mg+肾上腺素1mg+0.9%氯化钠注射液20ml中雾化吸入5min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生命体征恢复.

    作者:岳艳敏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价值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对肺部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肺部肿块的鉴别诊断已成为临床医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尤其是肺内较小病变的诊断是临床诊断工作中的难题,近年来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临床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我院自2003年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38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26~78岁,中位年龄46岁.38例患者经胸部CT检查均证实有肺内肿块,临床经痰细胞学及细菌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均未确诊.部位:右上肺30例,右中肺10例,右下肺41例,左上肺16例,左下肺23例;病灶直径1~9cm.

    作者:夏晓青;李芳;焦晓晖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抢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抢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抢救成功率、有效救治时间及患者家属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有效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有效救治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气肿性肾盂肾炎1例护理体会

    气肿性肾盂肾炎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凶险的急性化脓性肾脏疾病[1],此病主要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男女发病之比为1∶ 1 8,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50%[2].国内关于气肿性肾盂肾炎治疗与护理的报道很少,我院急诊科2012年8月收治气肿性肾盂肾炎患者1例,现将其治疗及护理情况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

    作者:崔海洋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DVT的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其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分析我院经临床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不同时期DVT的超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下肢DVT患者79例,其中男40例,女39例;年龄25~72岁;行MR检查58例,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21例;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患肢肿痛、增粗、皮肤发绀,部分患者出现胫后肌肉疼痛.

    作者:杨红玲 刊期: 2012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