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观察

刘梅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 丙泊酚, 人工流产, 无痛, 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进行麻醉,对照组单用丙泊酚麻醉.观察2组麻醉前和麻醉后3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体动反应情况、患者清醒后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人工流产综合征情况.结果 2组麻醉后3min HR、SpO2均低于麻醉前,观察组无体动反应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结论 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术后疼痛更轻,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简易冰瓶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高热患者,如术后吸收热、疾病引起高热等,临床通常采用酒精或温水擦浴等方法为其降温,不仅繁琐,而且失效快.本院自制冰瓶,降温快且方便,简述如下.

    作者:李志琴;李秀苹;仲雪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的探讨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早进食对乳汁分泌及肠蠕动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24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A、B组各120例.A组产妇于剖宫产术后6h即进食;B组产妇于排气后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结果 A组6~12h内有乳汁分泌及肠蠕动恢复者明显多于B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励产妇早进食,可增强其食欲,促进乳汁分泌及肠蠕动顺利恢复,以进一步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彭春杰;王殿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结肠和直肠的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中青年患者多见,呈反复发作,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的慢性炎性过程.活动期常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症状,需要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等疾病相鉴别,并结合结肠镜检或钡剂灌肠结果,方能明确诊断.

    作者:胡宪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医疗纠纷处理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技巧

    近年来,医疗纠纷频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难以摆脱.频发的医疗纠纷干扰了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频发的医疗纠纷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成为困扰医疗机构管理层和医务人员的一大难题.医疗纠纷的增多是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相关.一方面说明人民群众开始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出了如何依法行医、规范诊治,优化服务以及如何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关问题.

    作者:翟硕;姚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吴茱萸、小茴香外用治疗小儿口疮120例体会

    小儿口疮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口腔疾患,以口颊、舌边、上鄂、齿龈等处发生溃疡为特征,影响小儿的进食和休息,给患儿带来极大痛苦.常用治疗方法为内服消炎药,外敷冰硼散、思密达等药,但其局部刺激性大、疼痛,患儿不易接受,疗程长且效果不佳.

    作者:欧翠敏;邵国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本院2009-2010年151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统计分析本院2009-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方法 收集ADR报告151份,对其上报科室、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给药途径、ADR损害类型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报告以内科多;61~80岁人群多发,男女比例相当;以抗生素引起者多;静脉给药引发者占绝大多数;ADR主要表现在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患者情况,合理用药,采取恰当的给药方式,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何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治疗小儿腹泻82例

    小儿腹泻是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发病年龄多为<2岁,<1岁者约占50%,常发于夏、秋季节.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天数次至十余次,呈黄色和黄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汤样,部分患儿排便前啼哭似有腹痛,全身一般情况尚好.

    作者:高菁;郭书堂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儿静脉输液的临床体会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常用基本的操作技术.如何稳、准、快建立高质量静脉通道,达到安全、快捷的治疗目的,一直是护理工作者不断探索的目标.1 穿刺血管的选择选择适宜的血管是保证输液成功的第一步.

    作者:毕良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单核细胞内Ag85抗原对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及外周血(PB)单核细胞中Ag85抗原对结核性脑膜炎(TBM)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择98例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将其中TBM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非TBM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SF及PB单核细胞中结核杆菌早期分泌抗原Ag85复合物蛋白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比较PPD、Ag85对于检测TBM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PPD在CSF及BP单核细胞中的特异度分别为84.78%、82.61%,敏感度分别为30.77%、26.9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g85抗原在CSF及PB单核细胞中的特异度分别为93.48%、78.26%,敏感度分别为90.38%、4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内Ag85抗原诊断TBM简便易行,且敏感度、特异度均较满意,可作为诊断TBM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旻;杨笑;范学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的常见并发症,是指透析中平均动脉压较透析前下降≥30mm Hg(1mm Hg=0.133kPa),或收缩压降至<90mm Hg,伴或不伴低血压症状.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部分患者发生前无明显前兆症状.低血压可造成血液透析的中断或结束,降低透析充分性.另外,低血压也是造成动静脉内瘘闭塞的一个重要因素[1].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低血压,对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提高透析质量、保护动静脉内瘘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靳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护理体会

    随着纤维内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微创优越性.许多经典的剖腹妇科手术已经被腹腔镜手术所取代,其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展,其中有宫外孕、子宫肌瘤、畸胎瘤等疾病.该技术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小等优点,而且缩短了住院天数,腹部不留瘢痕.但腹腔镜手术毕竟是一种手术,术前、术后护理的正确实施也尤为重要.现将我科腹腔镜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前、术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金平;徐雪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加强人文素质继续教育,提升护士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护理模式的变化,社会需要护士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完善的人格结构和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这就需要当代护士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护理教育侧重于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术训练方面,导致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重大缺陷[1].因此,如何加强护士人文素质继续教育是每个护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徐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术前护理

    颅内血肿是脑外科常见急症,患者颅脑损伤后直接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一般为颅内高压、意识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病死率和致残率均>50%[1].由于患者自身的生理特点,加上合并损伤多,脑损伤严重,伤后昏迷时间长,因此,伤后并发症发生率很高.

    作者:张晓风;李爱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行PTCA术后心律失常的监测及护理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AMI急性期由于心肌细胞损伤坏死,而致生命体征及心电活动不稳定,因此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常易发生多种形式的心律失常,其中部分心律失常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护士对行急诊PTCA术后的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显得尤为重要,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伟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与整改措施

    笔者现对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加深对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认识,并提出相关整改措施.1 现状分析

    作者:丁小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胆囊切除术损伤胆管20例临床分析

    胆囊切除术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而医源性胆管损伤是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虽不常见,但时有发生,处理较为棘手.国内外文献报道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0.1%~0.5%.现将我科观察的20例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腹症是外科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可发生于腹部损伤及多种腹部疾病(如阑尾炎、肠梗阻、胆道疾患、胰腺炎等).护理人员对病情的严密观察,能为医师提供早期疾病演变的信息,使患者得到及时抢救与治疗;耐心细致地周密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笔者现结合临床实践将急腹症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门诊药房新型调剂模式的探讨

    门诊药房取药流程是就医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此流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影响着就医过程的整体质量,为了实现既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又降低医疗费用的目标,我院门诊西药房为此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义奎;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情况和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NDS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NDS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奥扎格雷钠是进展型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慧敏;孙艳侠;李海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心脏电风暴患者3例救治护理体会

    电风暴又称交感风暴,为24h内自发≥2次室速或室颤(VT/VF)[1],其根本原因是各种因素所致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在一些二级预报试验的报告中其发生率达10%~20%.2008年10月-2009年9月本科收治该病患者3例,在对其救治护理中发现,该病具有一定的特点,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藤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