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0例疗效观察

朱文娟

关键词:肺疾病, 慢性, 阻塞性,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稳定期
摘要: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并口服茶碱缓释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吸入治疗COPD,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并发骨折106例临床特征及围术期护理体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多发病,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糖尿病专家预测21世纪糖尿病将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流行[1].在此情况下,因交通事故和各种意外伤害造成糖尿病患者的各种类型骨折也呈快速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糖尿病并发骨折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特征和围术期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余真;胡江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27例护理体会

    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一氧化碳(CO)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正常解离,导致组织和细胞缺氧[1],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很高.

    作者:姚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糖尿病足37例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的发病主要与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病变、血管病和细菌感染3大因素有关.处理不当可导致局部坏疽、截肢等严重后果,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家庭造成巨大经济负担.笔者通过正确地治疗与护理可预防和治愈糖尿病足,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邢小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好发于夏秋季节,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小儿,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前者多见,临床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笔者将近年小儿腹泻患儿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预防医院感染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预防医院感染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加强护理工作中预防医院感染措施的执行,增强无菌观念,规范护理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和措施,是促进医疗护理质量提高的有力保证[1].

    作者:刘祥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临床药师参与难治性感染2例会诊体会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作用下及存在的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导致越来越多的细菌出现耐药,造成了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困难.细菌耐药性的迅速发展、多重耐药细菌引起的难治性感染已构成高病死率的重要因素.笔者将所参与会诊中的2例难治性感染病例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报道如下,并对其用药进行分析.

    作者:高惠;袁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肛周一穴肛原癌1例

    患者,女,19岁,主因肛门区肿物伴疼痛入院.入院以来,无血便、无消瘦.查体:心肺肝脾无异常,截石位肛周3~6点位距肛缘2cm处可见2.5cm×2.0cm×2.0cm大小一硬性肿物,色红、质硬,无波动感,压痛轻,活动度差,边界清楚.肛门指诊:直肠黏膜光滑,未触及肿物,指套无脓血及血性分泌物.患者被诊断为肛周脓肿而行手术治疗,局部麻醉下将肿物连同其上皮肤一并切除至基底层正常组织为止.病理检查:肿物切面为灰白色鱼肉状实质组织,质地较硬.镜下所见:肿瘤呈不规则巢状生长,基底细胞样癌癌细胞较小,呈多边形,胞浆较少,核小呈卵圆形,细胞间无细胞间桥,癌巢周边癌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形态类似于皮肤的基底细胞癌.术后病理诊断:肛周一穴肛原癌.

    作者:刘爱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超声检查女性盆腔肿物的诊断思维

    肿物的声像图表现是肿物的形态及组织构成的声学反映,二维灰阶声像图能清晰显示肿物的大小、形态、边界,并通过回声的特性反映出肿物的内部结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能显示肿物血管空间分布、血管形态及肿物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因此,目前超声已以其无创、经济、便捷且诊断准确性高而成为女性盆腔肿物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之一.女性盆腔肿物中以内生殖器官肿物为主,其中又以卵巢肿物为多见.卵巢肿物种类多样,不同性质的肿物可有相似的声像图表现,而性质相同的肿物由于生长阶段不同或由于合并其他情况如感染而呈现不同的声像图表现.当超声发现肿物后,如何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的角度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栓前状态、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情况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127例MS患者(MS组)及正常健康人20例(对照组).MS组患者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又分为2组,Ⅰ亚组(无斑块)68例,Ⅱ亚组(有斑块)59例.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Ⅰ亚组和对照组比较,Ⅱ亚组IMT显著增大,PT、APTT及TT水平均缩短,FIB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亚组除FIB和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及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对于改善MS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谢灵芝;王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临床护士腰背痛职业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病房护士职业性腰背痛情况及对相关防护知识的了解程度,为干预护士工作不良姿势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式进行,对93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该院护士腰背痛患病率前6个科室分别为重症监护室、神经内外科、手术室、呼吸科、产科及儿科;与腰背痛发生密切相关的前5个护理操作为搬抬患者、搬运液体、更换床单、弯腰操作、倾倒引流;94.99%的护士工作中不能有意识的应用正确姿势保护腰部.结论 对临床护士需加强腰背痛相关防护知识培训,以纠正工作不良姿势,干预腰背痛的发生.

    作者:张春燕;于桂兰;李清敏;张冬梅;高慧彩;刘莉莉;吴景梅;单静;李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晚期肝癌患者106例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肝癌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一旦出现症状,多为中晚期[1].在局部麻醉下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而TACE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手术后疗效十分重要[1].护士应了解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护理需求,满足其多方面的护理需要,实施科学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2].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对106例肝癌患者施行了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贾军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骶管注射加蚣蝎五倍膏联合松腰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骶管注射加蚣蝎五倍膏联合松腰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骶管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骶管注射、蚣蝎五倍膏联合松腰术治疗.治疗1个月后、1年后对其疼痛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管注射加蚣蝎五倍膏联合松腰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疗效迅速,近远期预后较好.

    作者:李军领;陈伟强;高谦;苌永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6例漏斗胸患儿行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微创组),另选取38例漏斗胸患儿行传统部分胸骨肋软骨切断抬高术(传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疼痛率为19.4%低于传统组的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发生少量气胸3例,传统组7例.结论 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不适感轻、技术简单、易于掌握,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李勇;付立;江汝健;程远建;魏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产科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妊高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时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做好妊高征产妇的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我院收治妊高征患者43例,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素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的疾病,以老年人多见,而老年人伤前常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伤后又因较长时间的卧床及被动体位,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各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精神心理障碍.我院骨科对此类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并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孟彩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儿童用药不良反应87例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87例儿童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ADR的药物包括6大类13个品种,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多,累及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结论 应加强儿童ADR监测及报告工作,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葛英;崔红;农孙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为常见的类型,是发生在产后的一种以抑郁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患.妊娠对于孕产妇是一次巨大的生理改变和心理应激过程,孕妇心理状态出现一些变化,焦虑和抑郁是心理应激常见的反应[1].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产后抑郁症多在产后2周发病,4~6周症状明显[2].因此,为了保证母婴身心健康,应积极查找原因并加以预防.笔者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预防进行了简单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爱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局部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局部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6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氯胺酮复合局部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麻醉.监测2组麻醉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比较2组麻醉效果,并记录2组氯胺酮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后HR、MAP及SpO<,2>水平均优于麻醉前(P<0.05);且观察组麻醉后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氯胺酮用量少,苏醒时间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局部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高彦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黄连素对心肌缺血家兔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连素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3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连素小(3mg/kg)、中(6mg/kg)、大(12mg/kg)3个剂量组,每组7只.用BL-420生物系统记录各组动物左室收缩压(INS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的大速率(±dp/dt<,max>)和左室舒张末压(INEDP),并记录心电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LVSP、+dp/dt、-dp/dt水平明显降低,LVED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素各组可升高缺血再灌注家兔LVSP、+dp/dt、-dp/dt水平,降低INEDP水平,大剂量组作用明显(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只数明显增多,评分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素各组可使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发生只数有减少的趋势,但黄连素各组心律失常发生只数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肌缺血大鼠再灌注后损伤的心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于永燕;于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参麦注射液佐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佐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参麦组和常规组,各2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参麦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40ml+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4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参麦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常规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参麦注射液佐治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