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英;崔红;农孙红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软化,病情相对危重,致死率及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和经济压力[1].我科近年对53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老年患者多,危重患者多,急救患者多,护理工作任务繁重.而近年来由于招聘护理人员的增加,队伍趋于年轻化,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护理质量难以保障.如何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护理工作,激发护理人员的潜能,改善护理质量,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已成为护理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科自2008年以来,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设立责任组组长,实行责任组组长负责制管理,经过临床实践,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晋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法律和法规制度的逐步健全,公民的法律观念日益增强,医疗护理纠纷呈现上升趋势.在医院里,产科是一个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事故发生率高、产妇和家属的期望值高、容易发生纠纷的科室.因此,查找并分析各种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对策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保证母婴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侯爱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的疾病,以老年人多见,而老年人伤前常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伤后又因较长时间的卧床及被动体位,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各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精神心理障碍.我院骨科对此类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并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孟彩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其主要表现为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分布异常.ECM包括胶原、非胶原性糖蛋白及蛋白多糖等,其可由肝脏中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不仅具有支架作用,而且可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等生物行为,而其合成和降解又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目标在于抑制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及逆转肝纤维化,改善患者肝脏的结构与功能,延缓肝硬化及其失代偿期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命质量.
作者:张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在常规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3例给予奥扎格雷联合舒血宁治疗,对照组41例仅给予舒血宁治疗.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于治疗前后21d评定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7%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87例儿童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ADR的药物包括6大类13个品种,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多,累及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结论 应加强儿童ADR监测及报告工作,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葛英;崔红;农孙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患者,女,19岁,主因肛门区肿物伴疼痛入院.入院以来,无血便、无消瘦.查体:心肺肝脾无异常,截石位肛周3~6点位距肛缘2cm处可见2.5cm×2.0cm×2.0cm大小一硬性肿物,色红、质硬,无波动感,压痛轻,活动度差,边界清楚.肛门指诊:直肠黏膜光滑,未触及肿物,指套无脓血及血性分泌物.患者被诊断为肛周脓肿而行手术治疗,局部麻醉下将肿物连同其上皮肤一并切除至基底层正常组织为止.病理检查:肿物切面为灰白色鱼肉状实质组织,质地较硬.镜下所见:肿瘤呈不规则巢状生长,基底细胞样癌癌细胞较小,呈多边形,胞浆较少,核小呈卵圆形,细胞间无细胞间桥,癌巢周边癌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形态类似于皮肤的基底细胞癌.术后病理诊断:肛周一穴肛原癌.
作者:刘爱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肾小球肾炎4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23例给予阿魏酸钠钠0.3g+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24例给予肌苷0.4g、维生素B<,6>0.2g+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泉崧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笔者于2007-2009年收治外伤性重度颅脑损伤60例,现将其诊治经过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中交通事故伤30例,坠落伤22例,打击伤8例.入院时意识障碍深昏迷52例,浅昏迷8例.瞳孔变化:双侧瞳孔散大12例,一侧瞳孔散大18例,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30例.头颅CT检查:硬膜外血肿14例,硬膜下血肿36例,多发性血肿10例.预后:治愈36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死亡12例.
作者:马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高血糖患者强化降糖与心室重构及炎性因子分泌的相关性.方法 66例患者分为强化降糖治疗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强化降糖治疗组血糖控制在4.4~7.8mmol/L,常规治疗组血糖控制在7.8~11.1mmol/L.观察2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脏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室壁运动记分(WMS)情况.结果 治疗后强化降糖治疗组LVEF、LVEDD、WMS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与治疗后的hsCRP、LVEF、LVEDD及LVESD均呈直线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73、0.389、0.397、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强化降糖治疗可明显改善AMI高血糖患者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AMI的炎性递质有关.
作者:李爱焕;薛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雾化吸入氨溴索(沐舒坦)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4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0例.A组用沐舒坦2ml+3%高渗盐水2ml、B组用3%高渗盐水4ml分别进行压缩雾化诱导痰.比较2组呼气峰流速(PEF)、心率(HR)、呼吸频率(RR)、ST-T段距基线位置、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成功率、痰液体积、痰液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痰液合格率.结果 A组诱导痰前后PEF、RR、HR、ST-T段位置、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诱导痰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诱导痰后上述指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成功率、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痰液合格率均高于B组,痰液体积大于B组,细胞总数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沐舒坦诱导痰对于老年COPD患者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外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我院对内科病区压疮情况进行监控,加强难免压疮和带入压疮患者的护理管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明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易发生于妊娠期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1].孕前检查是预防妊高征的关键,目的在于发现高风险的人群.易患人群有以下8种:(1)精神紧张受到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2)寒冷季节气温变化过大;(3)初孕妇或高龄初孕妇;(4)患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的孕妇;(5)贫血、低血蛋白症者;(6)矮胖者;(7)羊水过多或双胎、巨大儿及葡萄胎等孕妇;(8)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者.以前认为这类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无办法预防,但近来欧美国家通过一系列监控、防范等措施,已使该病发病率明显下降.现对妊高征的预防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外对糖尿病的研究日益重视.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至少有3000万人患此病,而且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高、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检查技术的改进,患病率还会日益增高;(2)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波及全身各系统,患者可因此而致残、致死,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寿命.
作者:周祥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辅治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血栓形成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维生素E、维生素C、脑细胞保护药等,并控制血糖、血压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应用14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4ml皮下注射,每隔12h注射1次,连续应用7d.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显著改善脑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柳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的发病主要与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病变、血管病和细菌感染3大因素有关.处理不当可导致局部坏疽、截肢等严重后果,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家庭造成巨大经济负担.笔者通过正确地治疗与护理可预防和治愈糖尿病足,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邢小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出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而异[1].其预后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产后的康复,产后出血的护理尤为重要.我院近年发生产后出血2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曹智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胆石症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腹腔镜、胆道技术的发展成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后胆管一期缝合术在临床上的开展应用证明,LCBDE后一期缝合术疗效优于T管引流术.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丽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机械性缝合在预防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应用价值.方法 106例肺切除术患者中,42例采用全层间断缝合法、64例采用一次性国产支气管残端闭合器缝合法进行支气管的闭合.结果 全层间断结节缝合法处理支气管残端42例,术后发生支气管残端瘘2例,发生率为4.8%;一次性国产支气管残端闭合器处理支气管残端64例,术后未发生支气管残端瘘.结论 肺切除术中选择一次性国产支气管残端闭合器缝合法可明显降低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发生率,充分显示机械性缝合的优越性.
作者:付斌彬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