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斌彬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药物非手术治疗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MTX 50mg/m<'2>单次肌内注射,同时给予米非司酮100mg顿服,连服3次;对照组仅给予MTX 50mg/m<'2>单次肌内注射.2组均每3天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常规、B型超声监测盆腔包块,用药1周后复查肝、肾功能,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成功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β-hCG水平均降低,B型超声盆腔包块大小均减小(P<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血β-hCG水平及盆腔包块大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可提高成功率,又不加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官帅花;饶晓艳;杨春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当前中医对偏头痛的发病原因皆认为主要在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久病致瘀的基础上造成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风袭脑络、痰浊阻滞、瘀血阻络所引起[1].芎芷石膏汤出自<金鉴>卷四十三,由川芎、白芷、石膏、藁本、羌活、菊花组成,主治头痛眩晕.黄芪注射液有很好地扩张血管作用,鉴于此我院采用芎芷石膏汤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偏头痛,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芳;刘海燕;李宏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硫酸锌对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的可行性.方法 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按0.2437g/kg、0.3482g/kg、0.4973g/kg、0.7106g/kg、1.0150g/kg、1.4500g/kg质量浓度受试值以体质量(0.2mL/kg)给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观察小鼠的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采用Bliss法计算硫酸锌的LD<,50>值及其95%的可信范围.结果 给药后不同时间内小鼠出现活动受抑制,自由活动减少;濒死时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剖开腹腔可见胃肠道呈松弛膨胀,肝、肺充血等状态.硫酸锌的LD<,50>为583.2mg/kg,LD<,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583.2±0.1528)mg/kg.结论 明确了硫酸锌对小鼠LD<,50>适宜剂量范围,为后续的实验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罗水花;魏碧蓉;陈良儿;焦永娟;漆传香;曾珊珊;陈宝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站高血压患者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干预措施.方法 抽取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09、2010年7、8月份的高血压患者处方,对处方中性别、年龄、合并症、联合用药情况等基本指标进行统计;对采取干预措施前后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用法、用量、疗程不合理,重复用药,配伍不合理,不必要的联合用药,选药不合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抽取高血压患者处方543张,其中2009年333张,不合理处方64张占19.22%;2010年210张,不合理处方26张占12.38%.女性多于男性,年龄越大发病率逐渐增高.不合理用药原因有:根据合并症选药不合理、未考虑药物不良反应、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 组织动员社区高血压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对医师处方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和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是提高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水平的有效手段.
作者:欧阳谨;熊健;刘建平;程洁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预防医院感染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加强护理工作中预防医院感染措施的执行,增强无菌观念,规范护理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和措施,是促进医疗护理质量提高的有力保证[1].
作者:刘祥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正常月经的发生是在复杂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即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调节和控制下进行的.而大脑皮质控制着下丘脑,机体内外环境因素影响大脑皮质可干扰正常调节轴的完整性,诸如精神紧张、情绪变化、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环境气候骤变、剧烈运动、生理卫生知识缺乏及不良习惯等影响时,可通过大脑皮质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调节或靶细胞效应异常而导致月经失调.尤其是青春期女性由于性调节轴不完善,更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月经紊乱、闭经、痛经等现象.现就大学生月经失调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陈黎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药品可治疗和缓解患者的疾病和痛苦,但来自药品市场供需双方的道德风险,使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所谓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为大限度地增加自身效益而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1].正确合理应用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关键.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处方药配制和销售中有50%是不恰当的.
作者:周长鑫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制定复方血竭凝胶基质成型工艺,确定适宜的基质及其配比.方法 在查阅文献及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复方血竭凝胶基质的种类及用量范围,以制剂的均匀性、凝固性、手感、色泽、耐热、耐寒情况等方面作为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选其基质的配比.结果 优选的复方血竭凝胶基质配比为:卡波姆940 1%,甘油30%,三乙胺醇15%,氮酮、乙醇适量.结论 研制的复方血竭凝胶具有良好的涂展性,主药含量高、稳定性好.通过制剂成型工艺为中药复方血竭凝胶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陈映红;刘荣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情况,以减少其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ICU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分析医源性危险因素.结果 在168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45例次,发生率为26.8%,显著高于同期医院的平均感染率(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内感染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作者:谷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统计分析2010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及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麻醉药品的用量、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吗啡类麻醉药品使用量、频度大,口服给药麻醉药品已超过一半以上.各麻醉药品DUI接近1.00.结论 该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唐小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骶管注射加蚣蝎五倍膏联合松腰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骶管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骶管注射、蚣蝎五倍膏联合松腰术治疗.治疗1个月后、1年后对其疼痛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管注射加蚣蝎五倍膏联合松腰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疗效迅速,近远期预后较好.
作者:李军领;陈伟强;高谦;苌永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术中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稳定的情绪,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于2003年3月-2006年3月进修时对50例手术患者实施术中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绪洋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心律失常包括频发房性早搏(房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颤动(房颤)、室性早搏(室早)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等,均可引起患者心慌、胸闷、乏力.胺碘酮是目前已被证明为降低心律失常病死率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笔者于2008年3月-2009年3月使用胺碘酮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患者46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诗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低流量吸氧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吸入100~200μg,必要时可每4~8h吸入1次,但24h内多不超过8喷;同时给予氨溴索,每次30mg,每天3次,应用7~14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治疗COPD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秋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和分析该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抽查该院呼吸内科14例CAP患者的住院病历,对其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采用选药评价、药动学指标、联合用药评价、药效学指标4个方面、21个分解点进行评价.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一联、二联用药占28.57%,三联及以上用药占42.86%.呼吸内科平均药品费用/住院平均费用比例和抗菌药物平均费用/平均药品费用比例偏高.结论 该院CAP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用药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陆少雁;余长春;林森;曾梅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阿曲库铵全凭静脉麻醉在高龄患者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应用全凭静脉麻醉(瑞芬太尼、丙泊酚和阿曲库铵)行短小手术的高龄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35例患者返回病房后,心率(HR)明显升高(P<0.01),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为15~135(73.71±29.69)min,手术结束至气管拔管时间为6~35(17.94±6.13)min,手术结束至返回病房时间为15~50(30.00±9.78)min.结论 高龄患者短小手术全凭静脉麻醉,应用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阿曲库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庆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患者,男,37岁,主因腹痛、腹胀1d,伴恶心、呕吐,不排气、不排便入院,入院后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部分小肠切除约15cm、端端吻合术,术后2d给予头孢呋辛钠输入,术后第3天改为:头孢吡肟皮肤敏感试验阴性,头孢吡肟2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之前未用其他药物,当输入5min时,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心悸、寒颤、大汗、四肢湿冷,脉搏细数不清,血压88/48mm Hg(1mm Hg=0.133kPa),血氧饱和度81%,随即意识模糊,迅速更换液体及输液器,去枕平卧,面罩吸氧,同时通知医师,给予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苯海拉明20mg肌内注射,持续心电监测,5min测量血压1次.约15min患者逐渐好转,2h恢复正常,神志清楚,血压120/76mm Hg,脉搏82次/min,血氧饱和度99%,观察1周未发现其他并发症.
作者:蒲玉婷;齐利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常见的以关节组织慢性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该病病程长,反复发作,导致患者自理能力下降,生活质量差.本文对7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玉琼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病房护士职业性腰背痛情况及对相关防护知识的了解程度,为干预护士工作不良姿势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式进行,对93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该院护士腰背痛患病率前6个科室分别为重症监护室、神经内外科、手术室、呼吸科、产科及儿科;与腰背痛发生密切相关的前5个护理操作为搬抬患者、搬运液体、更换床单、弯腰操作、倾倒引流;94.99%的护士工作中不能有意识的应用正确姿势保护腰部.结论 对临床护士需加强腰背痛相关防护知识培训,以纠正工作不良姿势,干预腰背痛的发生.
作者:张春燕;于桂兰;李清敏;张冬梅;高慧彩;刘莉莉;吴景梅;单静;李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6例漏斗胸患儿行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微创组),另选取38例漏斗胸患儿行传统部分胸骨肋软骨切断抬高术(传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疼痛率为19.4%低于传统组的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发生少量气胸3例,传统组7例.结论 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不适感轻、技术简单、易于掌握,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李勇;付立;江汝健;程远建;魏强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