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黎萍
目的 观察氨曲南与头孢他啶联合用药在体外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疗效,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体外实验选用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27853,利用棋盘法测定分级抑菌浓度(FIC)指数,以判断氨曲南与头孢他啶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结果 体外实验中,铜绿假单胞菌的FIC值为2,表明为无关作用.结论 氨曲南与头孢他啶联合用药在体外表现为无关作用,可作为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经验性治疗的参考.
作者:孙金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药注射剂(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CMI)是指从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CMI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在我国人民群众的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CM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ADR)也逐年增多,几乎涉及到所有CMI品种,引起临床医师和患者对CMI质量的担忧.本文就使用CMI出现的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张振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肿物的声像图表现是肿物的形态及组织构成的声学反映,二维灰阶声像图能清晰显示肿物的大小、形态、边界,并通过回声的特性反映出肿物的内部结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能显示肿物血管空间分布、血管形态及肿物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因此,目前超声已以其无创、经济、便捷且诊断准确性高而成为女性盆腔肿物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之一.女性盆腔肿物中以内生殖器官肿物为主,其中又以卵巢肿物为多见.卵巢肿物种类多样,不同性质的肿物可有相似的声像图表现,而性质相同的肿物由于生长阶段不同或由于合并其他情况如感染而呈现不同的声像图表现.当超声发现肿物后,如何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的角度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好发于夏秋季节,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小儿,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前者多见,临床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笔者将近年小儿腹泻患儿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胆石症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腹腔镜、胆道技术的发展成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后胆管一期缝合术在临床上的开展应用证明,LCBDE后一期缝合术疗效优于T管引流术.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丽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前列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在欧美发达国家其病死率居男性肿瘤的第2位[1].目前,对前列腺癌的主要检测手段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但血清PSA测定有局限性,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不高,尤其对于检测结果的灰区(4~10ng/ml),常不易确诊.因此寻找前列腺癌敏感性与特异性高的肿瘤标志物,成为前列腺癌的热门研究课题.Survivin是一种抗凋亡因子,属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新成员,可抑制细胞的凋亡而促进肿瘤的形成和发展.Survivin的分子生物学、组织分布特点、凋亡抑制机制与细胞周期关系及其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新进展,现以此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毛洲洲;李伟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许多巨大的变化,而其中流动人口规模的迅速膨胀是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加世纪80年代初全国流动人口规模还不足200万人,但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84年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镇的控制以后,流动人口的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口流动的增长更是势不可挡,人口流动的流向逐渐突破小城镇而大量进入大城市,1995年流动人口达到8000万人,2000年又突破1亿人,达到1.2亿的规模.
作者:都桂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人为战争等不断发生,临床上危、急、重症日益增多,急救医学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在社会与公众的需求下,1979年急诊医学成为医学的第23个专门学科,1986年我国急诊医学专科正式成立.为培养实用型人材,与之相适应的在中专教学中加强急救护理学教育也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杨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剂是金银花、连翘、黄芩三味中药提取组成的纯中药无菌粉针剂,其有效成分主要是黄芩苷、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自从1990年临床应用后受到广泛的关注.现将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剂在婴幼儿疾病临床应用中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吲哚美辛对小鼠癌性恶病质的治疗效果及对肿瘤坏死因子一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A组(健康对照组)10只、B组(荷瘤+生理盐水组)10只、C组(荷瘤+参芪扶正注射液组)10只、D组(荷瘤+吲哚美辛组)10只、,E组(荷瘤+参芪扶正注射液+吲哚美辛组)10只.用小鼠结肠癌细胞株CT-26接种雄性BALB/C小鼠构建癌症恶病质实验模型,测定荷瘤28d后小鼠血清TNF-α、IL-1、IL-6水平变化及小鼠去瘤体质量变化,观察各组对癌性恶病质疾病进展的干预效果.结果 在接种后第14天,A组小鼠体质量逐渐增加(P<0.05),B、C、D、E组小鼠体质量较A组减轻(P<0.05).在接种后第28天,B组小鼠去瘤体质量低于C、D、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组去瘤体质量均低于E组(P<0.05).第28天B组小鼠瘤体重量重于C、D、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低于B、C、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高于C组、D组、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高于C组和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吲哚美辛较单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或吲哚美辛可有效地延缓小鼠癌性恶病质状态.
作者:张敏;李贵新;马长庚;孙秀梅;路中;黄琰;刘锦;杨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不同软化宫颈药物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疗效.方法 将99例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甲组34例,术前1周顿服尼尔雌醇5mg;乙组31例,术前2~3h阴道后穹窿内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丙组34例,术前1周顿服尼尔雌醇5mg,并于术前2~3h阴道后穹窿内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3组均于1周后取出宫内节育器.比较3组用药后手术难易程度、宫颈软化程度及术中综合反应程度.结果 丙组手术难易程度优于甲、乙组(P<0.05),且乙组优于甲组(P<0.05);乙组和丙组宫颈软化程度优于甲组(P<0.05),而乙组和丙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综合反应程度轻于甲、乙组(P<0.05),而甲组与乙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尔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效果更好,更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微波治疗,并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痊愈60例,显效8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术中患者无痛苦、无出血及自觉不适,术后无出血、无感染及其他不适.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疗程短,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昳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一氧化碳(CO)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正常解离,导致组织和细胞缺氧[1],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很高.
作者:姚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患者,女,45岁,体质量58kg,ASA Ⅰ级,因多发性子宫肌瘤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前未用药,使用硬膜外包配有6.5号局部麻醉针头、18号硬膜外穿刺针、透明硬膜外导管.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行LI<,1-2>硬膜外间隙穿刺,硬膜外针穿刺困难,反复穿刺多次,第5次穿刺成功,但置入硬膜外导管时,右下肢出现明显触电感,调整硬膜外针方向后顺利置入导管.术中局部麻醉药用2%利多卡因,静脉辅助用药芬太尼0.1mg、咪达唑仑4mg.手术历时3h,术后6h患者主诉右大腿外侧局部区域疼痛,触及时有触电样剧痛.诊断为损伤性神经根疼痛.治疗: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用软垫保护疼痛肢体,并尽量避免触及疼痛部位,减少活动.予以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连用3d,应用神经营养药及B族维生素,疼痛剧烈时予以止痛药口服.3d后疼痛减轻,15d后出院,仅有局部皮肤麻木感,无功能障碍.3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已痊愈,无不适感.
作者:张宁平;潘志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低流量吸氧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吸入100~200μg,必要时可每4~8h吸入1次,但24h内多不超过8喷;同时给予氨溴索,每次30mg,每天3次,应用7~14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治疗COPD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秋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和分析该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抽查该院呼吸内科14例CAP患者的住院病历,对其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采用选药评价、药动学指标、联合用药评价、药效学指标4个方面、21个分解点进行评价.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一联、二联用药占28.57%,三联及以上用药占42.86%.呼吸内科平均药品费用/住院平均费用比例和抗菌药物平均费用/平均药品费用比例偏高.结论 该院CAP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用药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陆少雁;余长春;林森;曾梅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阿曲库铵全凭静脉麻醉在高龄患者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应用全凭静脉麻醉(瑞芬太尼、丙泊酚和阿曲库铵)行短小手术的高龄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35例患者返回病房后,心率(HR)明显升高(P<0.01),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为15~135(73.71±29.69)min,手术结束至气管拔管时间为6~35(17.94±6.13)min,手术结束至返回病房时间为15~50(30.00±9.78)min.结论 高龄患者短小手术全凭静脉麻醉,应用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阿曲库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庆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老年患者多,危重患者多,急救患者多,护理工作任务繁重.而近年来由于招聘护理人员的增加,队伍趋于年轻化,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护理质量难以保障.如何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护理工作,激发护理人员的潜能,改善护理质量,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已成为护理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科自2008年以来,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设立责任组组长,实行责任组组长负责制管理,经过临床实践,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晋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医院记载了一个单位历史发展的过程,它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客观地反映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背景条件下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工作等,是历史的见证.随着现代化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置身于医院信息集成系统中,医院档案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医院档案和档案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作者:孟庆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心律失常包括频发房性早搏(房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颤动(房颤)、室性早搏(室早)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等,均可引起患者心慌、胸闷、乏力.胺碘酮是目前已被证明为降低心律失常病死率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笔者于2008年3月-2009年3月使用胺碘酮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患者46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诗乐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