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黄连粉针剂在婴幼儿疾病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

张春丽

关键词:双黄连粉针剂, 婴幼儿疾病, 临床应用
摘要: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剂是金银花、连翘、黄芩三味中药提取组成的纯中药无菌粉针剂,其有效成分主要是黄芩苷、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自从1990年临床应用后受到广泛的关注.现将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剂在婴幼儿疾病临床应用中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辅治脑血栓形成4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辅治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血栓形成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维生素E、维生素C、脑细胞保护药等,并控制血糖、血压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应用14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4ml皮下注射,每隔12h注射1次,连续应用7d.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显著改善脑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柳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局部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局部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6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氯胺酮复合局部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麻醉.监测2组麻醉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比较2组麻醉效果,并记录2组氯胺酮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后HR、MAP及SpO<,2>水平均优于麻醉前(P<0.05);且观察组麻醉后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氯胺酮用量少,苏醒时间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局部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高彦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诊断性腹腔穿刺术临床应用体会

    诊断性腹腔穿刺术是一种容易掌握、操作简单、一般医师都能掌握并能迅速作出诊断和及时进行手术的一种诊断方法,在急腹症及闭合性腹部损伤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扎尔合木.克阿肯;努尔巴合提.朱麦卡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易发生于妊娠期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1].孕前检查是预防妊高征的关键,目的在于发现高风险的人群.易患人群有以下8种:(1)精神紧张受到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2)寒冷季节气温变化过大;(3)初孕妇或高龄初孕妇;(4)患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的孕妇;(5)贫血、低血蛋白症者;(6)矮胖者;(7)羊水过多或双胎、巨大儿及葡萄胎等孕妇;(8)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者.以前认为这类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无办法预防,但近来欧美国家通过一系列监控、防范等措施,已使该病发病率明显下降.现对妊高征的预防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社区卫生服务站高血压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站高血压患者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干预措施.方法 抽取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09、2010年7、8月份的高血压患者处方,对处方中性别、年龄、合并症、联合用药情况等基本指标进行统计;对采取干预措施前后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用法、用量、疗程不合理,重复用药,配伍不合理,不必要的联合用药,选药不合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抽取高血压患者处方543张,其中2009年333张,不合理处方64张占19.22%;2010年210张,不合理处方26张占12.38%.女性多于男性,年龄越大发病率逐渐增高.不合理用药原因有:根据合并症选药不合理、未考虑药物不良反应、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 组织动员社区高血压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对医师处方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和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是提高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水平的有效手段.

    作者:欧阳谨;熊健;刘建平;程洁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头孢吡肟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37岁,主因腹痛、腹胀1d,伴恶心、呕吐,不排气、不排便入院,入院后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部分小肠切除约15cm、端端吻合术,术后2d给予头孢呋辛钠输入,术后第3天改为:头孢吡肟皮肤敏感试验阴性,头孢吡肟2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之前未用其他药物,当输入5min时,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心悸、寒颤、大汗、四肢湿冷,脉搏细数不清,血压88/48mm Hg(1mm Hg=0.133kPa),血氧饱和度81%,随即意识模糊,迅速更换液体及输液器,去枕平卧,面罩吸氧,同时通知医师,给予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苯海拉明20mg肌内注射,持续心电监测,5min测量血压1次.约15min患者逐渐好转,2h恢复正常,神志清楚,血压120/76mm Hg,脉搏82次/min,血氧饱和度99%,观察1周未发现其他并发症.

    作者:蒲玉婷;齐利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嗜铬粒蛋白A、脑钠肽水平及左室质量指数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水平的变化,探讨CgA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不同程度CHF患者(CHF组,49例)血清cgA、脑钠肽(BNP)水平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12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CHF组血清CgA与BNP水平及LVMI的相关性.结果 CHF组血清CgA、BNP水平及LV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加;CgA与BNP、LVMI分别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8,P<0.01;r=0.61,P<0.01).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CgA水平分别与BNP水平、LVMI、NY-HA功能分级呈明显正相关,检测CgA水平有助于判断CHF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张雯;宋书凯;吕孝欣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糖尿病足部溃疡的细菌分析

    糖尿病足多有病原菌感染[1].现对我院2009年1月一2010年12月收治的4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8例糖尿病足患者,男27例,女21例,中位年龄66.7岁.1.2 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未用抗菌药物前用灭菌棉拭子蘸取其伤口分泌物置于灭菌试管内,进行细菌培养,利用德灵AS4微生物检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判断药敏试验结果.

    作者:王曙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秋季型恙虫病26例护理体会

    恙虫病是由立克次体所致,并有恙螨幼虫为媒介所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1].我院于2007年10月发现恙虫病散发流行以来,每年10~12月均可收治部分恙虫病患者,为我地区临床医护人员了解疫情,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现将26例恙虫病的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何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2007-2009年我院抗精神病药物利用分析

    目的 评价抗精神病药物利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 对2007-2009年该院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金额和数量逐年增长,传统药物增长缓慢,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增长较快.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的利用基本合理,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已成为临床医师的首要选择.

    作者:于梅霞;任义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矽肺并发肺结核48例临床分析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呈慢性不可逆性进展.肺结核是矽肺主要且严重的并发症,治疗效果差,是矽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我局职工由于从事水电基础建设风钻作业,长期大量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患矽肺的患者较多.从2004-2009年我院收住院矽肺患者163例,其中合并肺结核48例,现将其诊治经过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林海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红花注射液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探讨

    目的 对比观察中药红花注射液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mRNA表达水平及MMP-2/TIMP-2 mRNA比值的影响,初步探讨红花注射液后处理保护I/R损伤心肌的可能性及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在体心肌I/R损伤模型,以缺血(I)30min再灌注(R)30min为观察点,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单纯缺血组(I组)、I/R组、红花注射液低剂量组(L组)、红花注射液高剂量组(H组),每组10只.采用RT-PCR技术榆测各组心肌组织中MMP-2、TIMP-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I组和I/R组心肌组织中MMP-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组(P<0.05),而TIMP-2 mRNA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S组(P<0.05),MMP-2/TIMP-2 mRNA比值明显高于S组(P<0.05);且I/R组MMP-2 mRNA表达水平高于I组(P<0.05),TIMP-2 mRNA表达水平低于I组(P<0.05),MMP-2/TIMP-2比值高于I组(P<0.05).L组及H组与I/R组相比,MMP-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TIMP-2 mRNA表达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MMP-2/TIMP-2 mRNA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后处理可改善I/R心肌的损伤程度,并可通过调节MMP-2/TIMP-2比值而保护I/R损伤的心肌组织.

    作者:王栋;赵恒珂;孙银贵;丁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现状分析

    目的 统计分析2010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及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麻醉药品的用量、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吗啡类麻醉药品使用量、频度大,口服给药麻醉药品已超过一半以上.各麻醉药品DUI接近1.00.结论 该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唐小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多奈哌齐辅治老年血管性痴呆41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常规给予钙拮抗剂、调脂、吡拉西坦、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在以上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奈哌齐5m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连续应用4周.2组患者均治疗12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多奈哌齐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士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改良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价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价(APACHEⅡ)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改良APACHEⅡ评分系统对359例急诊内科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生存者改良后APACHE Ⅱ评分为(11.3±6.9)分低于死亡者的(20.5±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的APACHEⅡ系统与传统A-PACHEⅡ系统同样能够可靠地评估和预测急诊内科疾病,且改良后APACHEⅡ评分系统参数能够快速获得,更能体现急诊抢救患者快捷、高效的特点,适合急诊科应用.

    作者:田宝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食管癌X线诊断分析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占全消化道肿瘤的53.6%[1].食管X线钡餐是食管癌常用的检查方法.本文对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150例食管癌患者病历就其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陈成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栓前状态、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情况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127例MS患者(MS组)及正常健康人20例(对照组).MS组患者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又分为2组,Ⅰ亚组(无斑块)68例,Ⅱ亚组(有斑块)59例.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Ⅰ亚组和对照组比较,Ⅱ亚组IMT显著增大,PT、APTT及TT水平均缩短,FIB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亚组除FIB和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及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对于改善MS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谢灵芝;王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出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而异[1].其预后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产后的康复,产后出血的护理尤为重要.我院近年发生产后出血2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曹智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骶管注射加蚣蝎五倍膏联合松腰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骶管注射加蚣蝎五倍膏联合松腰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骶管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骶管注射、蚣蝎五倍膏联合松腰术治疗.治疗1个月后、1年后对其疼痛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管注射加蚣蝎五倍膏联合松腰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疗效迅速,近远期预后较好.

    作者:李军领;陈伟强;高谦;苌永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普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辅治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辅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左室收缩末容量(LVESV)、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搏出量(SV)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应加用普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

    作者:陈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