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46例疗效分析

王诗乐

关键词:胺碘酮, 抗心律失常, 疗效分析
摘要:心律失常包括频发房性早搏(房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颤动(房颤)、室性早搏(室早)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等,均可引起患者心慌、胸闷、乏力.胺碘酮是目前已被证明为降低心律失常病死率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笔者于2008年3月-2009年3月使用胺碘酮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患者46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探讨

    中药注射剂(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CMI)是指从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CMI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在我国人民群众的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CM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ADR)也逐年增多,几乎涉及到所有CMI品种,引起临床医师和患者对CMI质量的担忧.本文就使用CMI出现的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张振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和硝酸脂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疗程15d,比较治疗前后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心肌缺血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是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聚省;王英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好发于夏秋季节,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小儿,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前者多见,临床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笔者将近年小儿腹泻患儿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高血压8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将16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例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80例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高于对照组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年,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高血压能够同时发挥中西医的优势,达到好的降压效果.

    作者:崔云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不同软化宫颈药物用于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术99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软化宫颈药物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疗效.方法 将99例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甲组34例,术前1周顿服尼尔雌醇5mg;乙组31例,术前2~3h阴道后穹窿内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丙组34例,术前1周顿服尼尔雌醇5mg,并于术前2~3h阴道后穹窿内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3组均于1周后取出宫内节育器.比较3组用药后手术难易程度、宫颈软化程度及术中综合反应程度.结果 丙组手术难易程度优于甲、乙组(P<0.05),且乙组优于甲组(P<0.05);乙组和丙组宫颈软化程度优于甲组(P<0.05),而乙组和丙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综合反应程度轻于甲、乙组(P<0.05),而甲组与乙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尔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效果更好,更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中晚期肝癌患者106例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肝癌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一旦出现症状,多为中晚期[1].在局部麻醉下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而TACE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手术后疗效十分重要[1].护士应了解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护理需求,满足其多方面的护理需要,实施科学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2].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对106例肝癌患者施行了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贾军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内科住院患者压疮的监控和护理管理

    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我院对内科病区压疮情况进行监控,加强难免压疮和带入压疮患者的护理管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明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社区卫生服务站高血压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站高血压患者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干预措施.方法 抽取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09、2010年7、8月份的高血压患者处方,对处方中性别、年龄、合并症、联合用药情况等基本指标进行统计;对采取干预措施前后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用法、用量、疗程不合理,重复用药,配伍不合理,不必要的联合用药,选药不合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抽取高血压患者处方543张,其中2009年333张,不合理处方64张占19.22%;2010年210张,不合理处方26张占12.38%.女性多于男性,年龄越大发病率逐渐增高.不合理用药原因有:根据合并症选药不合理、未考虑药物不良反应、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 组织动员社区高血压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对医师处方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和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是提高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水平的有效手段.

    作者:欧阳谨;熊健;刘建平;程洁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强化降糖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高血糖患者心室重构及血清炎性介递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高血糖患者强化降糖与心室重构及炎性因子分泌的相关性.方法 66例患者分为强化降糖治疗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强化降糖治疗组血糖控制在4.4~7.8mmol/L,常规治疗组血糖控制在7.8~11.1mmol/L.观察2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脏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室壁运动记分(WMS)情况.结果 治疗后强化降糖治疗组LVEF、LVEDD、WMS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与治疗后的hsCRP、LVEF、LVEDD及LVESD均呈直线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73、0.389、0.397、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强化降糖治疗可明显改善AMI高血糖患者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AMI的炎性递质有关.

    作者:李爱焕;薛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一清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一清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8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0例.治疗组采用一清胶囊口服,每天3次,每次2粒,并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每天2次,连用4周;对照组间断服用阿奇霉素,每周前3天服药,每天1次,每次0.5g,同时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每天2次,疗程同治疗组.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为49.3%和88.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1.43%和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一清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柳兵;王仑;丁小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院前护理急救职业暴露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已成为急救医学的首要环节,是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在发病初期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的前提.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情况[1].现就院前急救中存在的医疗隐患及值得推广的防范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肖贤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46例疗效分析

    心律失常包括频发房性早搏(房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颤动(房颤)、室性早搏(室早)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等,均可引起患者心慌、胸闷、乏力.胺碘酮是目前已被证明为降低心律失常病死率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笔者于2008年3月-2009年3月使用胺碘酮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患者46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诗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护理体会

    急性肾盂肾炎(APN)是尿路感染的常见病,是妊娠期常见而严重的内科并发症之一.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GAPN)的发病率为1%~2%[1],此病一般是双侧感染,如是单侧时,则以右侧为主.与菌尿及膀胱炎不同,妊娠期APN其危险性明显增加,如急性期治疗不彻底,可反复发作成为慢性肾盂肾炎,可给孕妇及胎儿造成危害,故积极防治GAPN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我院内科2009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45例GAPN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郝爱琴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经小脑延髓裂入路(TCMCF)手术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第四脑室肿瘤患儿采用枕下正中切口、小脑延髓裂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第四脑室肿瘤.结果 本组手术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患者头晕、头痛症状得以缓解;共济失调8例患者中,术后改善5例;17例术前有脑积水的患者,术后脑室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TCMCF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无需切开小脑蚓部,可避免损伤正常小脑组织,暴露范围广,能显著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吕然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大学生月经失调防治体会

    正常月经的发生是在复杂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即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调节和控制下进行的.而大脑皮质控制着下丘脑,机体内外环境因素影响大脑皮质可干扰正常调节轴的完整性,诸如精神紧张、情绪变化、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环境气候骤变、剧烈运动、生理卫生知识缺乏及不良习惯等影响时,可通过大脑皮质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调节或靶细胞效应异常而导致月经失调.尤其是青春期女性由于性调节轴不完善,更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月经紊乱、闭经、痛经等现象.现就大学生月经失调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陈黎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普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辅治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辅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左室收缩末容量(LVESV)、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搏出量(SV)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应加用普伐他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

    作者:陈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彩色超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价值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为生育期妇女常见的一种良性浸润性疾病,属妇科疑难病之一[1].因此,做到早期诊断、及时发现病情对提高本病的实时干预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彩色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吲哚美辛对小鼠癌性恶病质发生及细胞因子干预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吲哚美辛对小鼠癌性恶病质的治疗效果及对肿瘤坏死因子一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A组(健康对照组)10只、B组(荷瘤+生理盐水组)10只、C组(荷瘤+参芪扶正注射液组)10只、D组(荷瘤+吲哚美辛组)10只、,E组(荷瘤+参芪扶正注射液+吲哚美辛组)10只.用小鼠结肠癌细胞株CT-26接种雄性BALB/C小鼠构建癌症恶病质实验模型,测定荷瘤28d后小鼠血清TNF-α、IL-1、IL-6水平变化及小鼠去瘤体质量变化,观察各组对癌性恶病质疾病进展的干预效果.结果 在接种后第14天,A组小鼠体质量逐渐增加(P<0.05),B、C、D、E组小鼠体质量较A组减轻(P<0.05).在接种后第28天,B组小鼠去瘤体质量低于C、D、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组去瘤体质量均低于E组(P<0.05).第28天B组小鼠瘤体重量重于C、D、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低于B、C、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高于C组、D组、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高于C组和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吲哚美辛较单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或吲哚美辛可有效地延缓小鼠癌性恶病质状态.

    作者:张敏;李贵新;马长庚;孙秀梅;路中;黄琰;刘锦;杨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典型案例处方分析

    药品可治疗和缓解患者的疾病和痛苦,但来自药品市场供需双方的道德风险,使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所谓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为大限度地增加自身效益而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1].正确合理应用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关键.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处方药配制和销售中有50%是不恰当的.

    作者:周长鑫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临床药师参与难治性感染2例会诊体会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作用下及存在的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导致越来越多的细菌出现耐药,造成了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困难.细菌耐药性的迅速发展、多重耐药细菌引起的难治性感染已构成高病死率的重要因素.笔者将所参与会诊中的2例难治性感染病例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报道如下,并对其用药进行分析.

    作者:高惠;袁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